大唐第一世家 第939章

作者:晴了

“本官已经收到的消息是,那位唐将李绩,在剑南道中部也只聚拢了四五千兵马,往援雅州。”

“若是獠兵真是精锐之师,那李绩为何舍獠兵不用,只用府兵精锐?”

此言一出,一干诏人首领都恍然大悟,纷纷深以为然地颔首不已。

也是,大唐在剑南道兵力薄弱,这是显而易见之事。

不然,姚州诺大一片地盘,何以仅仅只能靠那八百府兵控制局面?

由此看来,那位程三郎率领数量庞大的獠兵过来,十有八九就是质量不行,拿数量来凑而已。

看到这一干诏人首领的神色变得轻松,浮现出了笑意,尚多结暗松了一口气。

继续摆出了一副算无遗策的模样,耐下性子为这帮子贪生怕死的诏人首领分析。

“那些唐人,向来狂妄自大,说话也喜欢夸张,说是八千,怕是能够有一半的数量就不错了。”

“就那些堪称乌合之众的獠兵不来也就罢了,若是胆敢来犯洱海,本官自会亲率吐蕃精锐将之诛绝。

也好给那些獠人长长教训,所以尔等不必惊慌,继续按之前的计划行事。”

一干之前因为程三郎率獠人大军南来姚州,而显得惊魂未定的诏人首领们纷纷上前向这位他们的吐蕃保护神一礼。

没有太久的时间,原本停驻在这越析诏一带来三千多洱海五诏联军,终于开拔,向南而去。

而尚多结派出了一位特使跟随,其实也就是为了督战,以防止这帮子诏人舍不得下死力气作战。

……

“这帮子家伙,总算是发兵了……”

尚多结身后边的一位吐蕃将领,满脸嫌弃地打量着这只大军乱糟糟朝南而去,忍不住吐了句槽。

另外一位吐蕃将领甚至直接朝着地面吐了一口唾沫道。

“就是,一个二个胆小如鼠,偏偏又贪婪无比。看得老子都想把他们全给宰了……”

尚多结抚着浓须,缺了一角的眉毛挑了挑,沉声低喝道。

“好了……我吐蕃之所以选中他们,为咱们吐蕃在这姚州之地的代言人。”

“不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些缺点,不然,又如何能为我吐蕃所用?”

身后边的将领们只能闭口不言,但是表情仍旧如固。

“将军,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难道咱们就在越析诏这里坐着等?”

“对,我们就在这里等,等姚州出兵援救蒙舍诏。”

“可是将军,既然那个程三郎率领獠军前来,那咱们很可能等来的不是宁刺史的八百府兵精锐。”

尚多结无比自信地一笑,目光扫过身后众将。

“不是宁刺史又如何?难不成,程三郎那个只懂得招摇撞骗令那些獠人俯首贴耳的黄口小儿。”

“还能是我等身经百战的吐蕃悍卒的对手不成?”

“他程三郎只要敢率獠兵来援,本官就能吃下这只獠兵……”

“将军,咱们不必直接剿灭,应该留下一些残兵败将,让他们赶往姚州求援。”

“听闻这位程三郎可是唐皇身边的大红人,宁刺史若是知道程三郎为我军所困,必定率军来援。到那时候……”

尚多结不禁深以为然地颔首一笑。“哈哈……好好好,此言甚是有理。”

“亚昆,你立刻去,多派几个人,赶往姚州,务必要在三天之内,给我摸清楚。”

“再有,让人在姚州散布流言,看看能不能激怒程三郎那个年轻人。”

“若是能够激得他来自投罗网,那就再好不过了。”

……

八千獠兵,终于抵达了姚州外,宁刺史亲自出城相迎,并且将这只獠人大军,安排在距离姚州城数里外的一处营地。

之后,更是亲自护送着这位因为长途奔波,染了热病,只能乘车的泸州大都督府长史程三郎迎入了府邸养病。

府内深入的一个僻静院落,院门口,几位程府家兵与宁刺史的护卫一同严守在此。

此刻,院内的屋中,宁刺史表情显得有些古怪地打量着跟前的程杰与獠首蒙扎。

“多谢宁府君配合我等演了这场戏。”程杰朝着宁刺史恭敬一礼笑道。

宁刺史摆了摆手,想到自己老几十岁的人硬起头皮配合演戏,实在是有些尴尬。

“不必客气,程长史这么做,也是为了能够奇袭剑川城。”

“不过,老夫有一疑,程三郎,凭什么这么自信,只凭一千余名獠兵,就能拿得下那剑川坚城?”

第1395章 大唐关隘,已然成为了吐蕃人南侵野心的起始点

程杰朝着宁刺史一礼,笑了笑,凑到了宁刺史的耳朵边一阵低语。

宁刺史扭过了头来,看向程杰,看到对方那副没有半点玩笑意思的模样。

抚着长须,眼珠子转了半天,有些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原来根子在这,原来,獠人口中的程三郎懂得……嗯嗯,既然如此,那本官定会全力配合。”

“若是能够在老夫离开姚州之前,得见那剑川重回大唐之手,老夫当真无憾矣……”

看着这位不过五十出头,可是已经须发花白,老态龙钟的宁刺史,程杰的内心也是颇为唏嘘。

看来失去了剑川,吐蕃兵马可以自由出入姚州以来,已经给了这位宁刺史太多太多的压力。

偏偏朝廷为了北方的安宁,能够给予他的支持并不多。

但是他宁某人却一直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住,终究会有一日,局面发生改观。

原本李绩成为剑南道巡抚使,这个消息让宁刺史十分振奋,作为大唐最拔尖的名将之一。

李绩的到来,必然不会眼看着这些吐蕃蛮子强占了大唐的疆域之后还在这里搞七搞八。

所以,当时蒙舍诏诏主张乐进求前来求援之际,宁刺史就让他去寻已经到达泸州的英国公李绩。

只是没有想到,原本已经答允要前来姚州巡抚的李绩,偏偏遇上了吐蕃闹腾妖蛾子。

他只能率军前往雅州增援,不过好在,那位在剑南道中南部地区,声名赫赫的程三郎率领獠军南进。

不过,相比起这位靠着各种传得神乎奇神的手段而恶名远扬的程三郎。

那位成名已久,身经百战的李绩自然更值得自己信任,只可惜,那位没来。

可是眼下,这位程三郎,跟自己连面都还没见上,就迫不及待地率领一千六百余獠军蹿去奇袭剑川城。

这让宁刺史不得不佩服程三郎,不愧是卢国公家的血脉,别的不说,至少胆子够大。

哪怕是有了程杰告诉自己的那些消息,宁刺史仍旧觉得有些不太有把握。

可问题在于,自己麾下,只有那久经训练的八百府兵精锐,而且,那些吐蕃人,肯定会死死盯着这八百府兵精锐的动向。

……

细奴逻呆愣愣地看着那位匆匆赶到之后拜倒在地的信使,听着他十分迫切地禀报着刚刚收到的噩耗。

洱海北部五诏,组成了一只联军,打着要为之前败给蒙舍诏的蒙巂诏报仇雪恨的名义,正向着蒙舍诏进军。

细奴逻反正询问了两遍,确定事情的真伪后,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当中。

在场的一干蒙舍诏大小首领们都很是吃惊地议论纷纷。

“之前那蒙巂诏这才为我们所败,这才过去没有多久他们就已经聚拢了兵马扬言报复。”

“这可不像他们的作风,之前越析诏为我们所败。

越析诏可是付出了不少的东西,才换来了各诏与越析诏共同出兵雪恨。”

“而蒙巂诏这一次为我蒙舍诏大败,损失不小,他们休生养性还来不及,哪有财富去说动各诏?”

“诸位,诸位,现在已经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了。”

“五诏联军,足有三千兵马,而咱们蒙舍诏虽然之前大胜蒙巂诏,可是自身也损失不小。”

“若是那三千兵马一至,我等如何抵挡?”

“大诏首,要不,咱们还是向朝廷请求援军吧,不然,若是等那五诏联军一至。”

“咱们不少寨子,可都要没了。”

等到一干首领们的议论声渐渐止歇,细奴逻这才抚了抚眉头轻叹了口气。

原本一直觉得坐到了这个位置上,一定会很爽利,可结果呢?

张乐进求离开之后,这里就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可是上面没有了顶缸的人,细奴逻才知道,压力也是真特娘的大。

就像现在,五诏联军一来,凭着蒙舍诏的实力,肯定是不敢跟对方野战。

只能收缩,退到蒙舍诏的主城防守,可是这样一来,许多的寨子就等于是拱手让人。

哪怕是跑得快,不给对手留下什么财帛物资,可是对方只要点上一把火。

就会有一个蒙舍诏首领还有成百上千的蒙舍诏人痛哭流涕,哀痛失去家园。

之前,自己去搞蒙巂诏的时候,已经多次地请张乐进求回归,然后将这货给软禁起来,不再给他闹腾的机会。

可是,这家伙从泸州回来之后,就死死地龟缩在姚州城内,根本就没有离开的打算。

这让细奴逻甚是无奈,若是把张乐进求弄回来,好歹让他在前面顶缸,自己在后面搞事情。

现在连个顶缸的人都没有了,细奴逻无奈地轻叹了一声。

开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面安排蒙舍诏的防御,一面派出信使赶往姚州求援。

……

姚州一带,风云变化莫测的当口,对此一无所知的程处弼,已然率领着队伍,赶到了距离那剑川城不足二十里地的山谷中。

此刻,程处弼正与探子和向导已然攀爬到了距离剑川城不过数里外的一座山头之上。

天气晴好,站在山头上,便可以将剑川城一览无遗。

剑川城最开始修建的时候,就是作为关隘,所以,剑川城并不大,城内几乎就没有什么百姓,只有驻军驻扎。

正因为是作为大唐镇守姚州西峦的重要关隘,所以,城防修建得十分的坚固。

当时,若不是吐蕃人使计,里应外合,加上那位守将与守军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