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33章

作者:晴了

来到了洱海之地,广洒财物,广交朋友,给了不少的好处,让洱海诸诏都颇为心动。

木德雅一咬牙一跺脚,死死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全心全意地投效吐蕃。

而吐蕃大喜,自然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大量的物资交到了越析诏的手中。

令越析诏短短数年之间,从北部五诏中不起眼的那个,渐渐地发展壮大,成为了北部五诏的领头羊。

现如今北部五诏中的另外几诏只能屈辱地随着越析诏的指挥棒转。

因为,吐蕃人现如今就是越析诏的后台靠山,另外几诏虽然不乐意。

可问题是,吐蕃在距离洱海不远的北方,就有城池,那原本是属于姚州所管辖的剑川。

于武德四年置,那里是大唐姚州疆域与吐蕃的交界险要之地,扼守住这里,吐蕃人就寸步难进。

只是,在数年之前,就已经被吐蕃人占据,成为了吐蕃南下的要地。

吐蕃在那里,可是屯下了重兵,这些诸诏王惹不起吐蕃人,自然只能服从。

……

而吐蕃也很明白,他招惹不起大唐,所以暗戳戳地占领了那剑川之后,也不敢擅自进军攻略诸地。

只是大洒财帛物资,在这里培养代表吐蕃势力的代言人,图谋发展壮大,顺便给大唐上点眼药。

而与和往川离得最近,又向来与南边的蒙舍诏相互攻伐的北部五诏,就成为了他们的最优选择。

越析诏虽然已经成为了北部五诏之首,但是木德雅很清楚,带来这一切的,正是吐蕃。

而跟前这位尚多结,则是刚刚赴任没多久的剑川城城主,作为剑川城城主。

也是负责跟洱海北部五部打交道的负责人。

所以,木德雅只能小心翼翼地侍候着这位,生怕惹恼了这位,到时候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原来的那位剑川城主,可是要比这位好打交道得多,而且长袖善舞。

可是新到任的这位,却是个狠人,听闻之前有一个部落头人不愿意进献税赋给剑川。

这家伙率领兵马,将那个小部落除了女人,其他全部诛杀一空,尸首,至今还悬挂在那个废弃的部落中。

这样狠辣的手段,越发地让北部五诏胆寒若栗,生怕不小心就惹到了这位脾气古怪却又十分凶狠残暴的尚多结。

正是因为这个,听闻这位城主要过来,木德雅早早地就让人准备了丰盛的美食和美酒。

还有那从北边的泸州买来的好茶,当然,也少不了让族中的美女去侍候这位。

就是希望能够满足这位大爷,避免惹恼了他,收拾自己这位越析诏主。

重要的是,木德雅听闻这位尚多结亲率五百吐蕃铁骑过来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位是前来兴师问罪的。

越发地小心翼翼,生怕有丝毫行差踏错。

就在他慢条斯理的喝茶,东拉西扯的当口,其他各诏的诏主终于陆续赶到。

一干洱海之地的土皇帝们,都小心翼翼地上前向尚多结见礼请安,退到了两侧分坐,静待尚多结发话。

寒暄一番之后,尚多结脸上的笑意未减,只是目光之中多了几丝森寒。

“列位诏主,其实吧,本官不该离开和往城,但是本官不得不来。”

“本官收到消息,蒙巂诏跟蒙舍诏之间发生了冲突,而你们却坐看蒙巂诏大败。”

“跟本官好好的说说,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尚玛本,不是下官不愿意求援蒙巂诏,而是下官收到了消息。

正在筹集兵马之时,那蒙巂诏已然败了。”

“加上那姚州刺史遣人传来消息,说是那蒙巂诏与蒙舍诏愿意握手言和,各诏不再擅动刀兵。”

“我等也是不得已……”

“不得已?”尚多结听得此言,那缺了一角的眉毛顿时一扬,巴掌猛然击在案几上。

巨响震得一干诏主脸色发白,赶紧站起了身来。

尚多结眯起的双眼里边寒光闪烁不定,扫过这在场的五位诏主,阴恻恻地道。

“你们没有甲,我吐蕃给,你们缺粮,我吐蕃也给,甚至连战马都给了你们数百匹。”

“结果你们却告诉本官,就因为那姚州刺史的一句话,你们就俯首贴耳。

怎么,你们当我们吐蕃是傻子吗?!”

尚多结身后边的两位吐蕃悍将扶着腰畔战刀,眼中凶光毕露。

尚多结的目光扫过所有人之后,最后落在了那位五诏之主的木德雅身上。

木德雅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点头哈腰地赔笑道。

“尚玛本还请息怒,下官,是下官考虑不周……”

“另外,下官还有一个重要消息,要向尚玛本禀报。

那位姚州刺史传递来的书信,还直指我洱海北部诸诏,与……”

说到了这,木德雅吱吱唔唔的模样,让尚玛本反应了过来,尚玛本冷冷一笑。

“不就是说你们诸诏与我吐蕃暗中勾结吗?是又如何?!”

这话令木德雅眼皮一阵狂跳,另外四位诏主也微微色变。

尚多结站起了身来,背负起手,目光里充满了优雅感的道。

“尔等想来应当还未知晓,我主派遣宰相尚囊,亲率精锐五万。

讨伐被唐国指使犯我吐蕃的氐羌诸部,更要好好的跟唐国讨个公道。”

听到了这个消息,一干洱海诏首先是面色震惊,旋及都不由得露出了喜色。

赶紧纷纷向尚多结恭贺,祝上国宰相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第1386章 细奴逻太小看诏主你当缩头乌龟的本领

“尚将军(玛本容易被误会,所以改成常用词),下官听闻,唐皇可是派了一员名将入剑南道坐镇。

就是那位担当过唐国兵部尚书的名将李绩,听说他可是十分了得。”

尚多结白了一眼那位开口的诏主,轻蔑一笑言道。

“你以为本官不知吗?他李绩就算是名将又如何?”

“他被唐皇拜为剑南道巡抚使,可是他却并未率领兵马入蜀。

就凭着剑南道这十府之兵,会是我吐蕃的对手吗?”

“他也太小看我吐蕃了。”说到了这,尚多结忍不住狠狠地磨了磨牙。

自己这位追随宰相尚囊,在高原之上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吐蕃悍将。

之所以会委屈自己,赶过来担任一个小小的城主,正是为了配合宰相尚囊的大计。

自己来到了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是这帮子诏人,实在是废材到令尚多结极为不耐。

可是偏偏又受了宰相尚囊的严叮密嘱,只能耐下性子跟这帮乌合之众交道。

不过,就在前日,尚多结终于收到了消息,宰相尚囊已然率大军侵入唐境。

收到了这个振奋的消息,结果没高兴一会,就听到了洱海这边传递过去的坏消息,听得他心中大恶。

自然要过来狠狠地敲打一番这帮子混帐玩意,另外嘛……他还要负担着牵制剑南道唐军的任务。

这也是他之所以会被派到剑川担当城主的原因所在。

狠狠地敲打了他们一番,又将大吐蕃已然开始对剑南道动手的消息放出来之后。

这帮子原本想要两头讨好的洱海诸诏首领们,都纷纷打起了小算盘。

不过,他们可不傻,大家都哪怕是捏在一块,不管是吐蕃,还是唐国,都只需要伸出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们全部捏死。

“本官要你们在五日内,齐备兵马,南下讨伐蒙舍诏,为蒙巂诏报仇雪恨。”

“???”一干洱海诏主心中的小算盘瞬间就碎了一地,全都一脸懵逼地看向尚多结。

……

尚多结看到他们那副鬼样子,不禁又心头作恼,闷哼了一声。

“怎么,是不是还想要让本官重复一遍?”

木德雅眼珠子转了几圈,朝着尚多结谦卑的一礼。

“尚将军,我等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五日的时间,我们根本凑不齐兵马,还请将军多多宽限一些时日。”

“不如,给我等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也好……”

尚多结眯起的两眼里,寒芒闪烁不定,声音让在场的几位诏主不寒而栗。

“十天的时间,十天之后,若是你们还不出兵,呵呵……那养着你们,又能有什么用?”

一干洱海土皇帝,齐刷刷地朝着这位吐蕃大佬恭敬地一礼,齐声应是。

几乎在同一时刻,呆在刺史府旁边的宅院中的张乐进求在院中反复地绕着圈子,长吁短叹。

他现在,可不敢回蒙舍诏去,因为他知道,去了泸州,拖延了这么长的时间,细奴逻必定会知晓自己的目的。

这个时候,自己回到蒙舍诏,那岂不是等于羊入虎口?

万一那细奴逻暴怒之下,将自己宰了咋办?

张乐进求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怕死,只是觉得自己闺女还小,儿子也还小。

他这个当爹的只有好好的,坚强的活着,蒙舍诏才能够继续存在。

不然,等到泸州来了人,自己却已经嗝屁,那自己这趟岂不就是白跑了?

所以,张乐进求赶回到姚州之后,就一直留在了姚州城内,甚至连城门都不出去。

而细奴逻想尽各种办法,让他回到蒙舍诏主持大局。

结果张乐进求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老子说不出去,就不出去,你能咋的?

旁边一位上了年纪的心腹则显得有些忧心忡忡,看到张乐进求一脸愁云,忍不住问道。

“诏主,诏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真不回去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