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00章

作者:晴了

“你听到了没?”

房俊笃定地点了点头,不禁一脸狐疑地砸巴了下嘴。

“听到了,处弼兄说的是你爹发了,不是咱们。好生奇怪……”

“对啊……”李恪双手一摊,继续一副懵逼脸。“咱们发财很正常,可是关我爹什么事?”

听到身后边传来的对答,程处弼差点乐出声来。

好在这里都是自己人,不然,若是有某位有绣衣使背景的人暗戳戳地往陛下那里打个小报告。

指不定一身史诗装备的大唐皇帝陛下会抄着大棒棒亲自蹿到泸州来大义灭亲。

……

来到了内院之后,程处弼终于打开了那位信使带来的箱子,里边露出了一堆色彩绚丽而且有些还带着金属光泽的矿石。

一旁的李恪迫不及待地拿起了那封来自于曲州汉唐商行掌柜所写的书信。

当他看罢之后,不禁白眼一翻,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

“果然,不愧是处弼兄,这脑子真是……”

房俊没功夫去看信,而是蹲在程处弼身边,满脸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漂亮的石头。

“好漂亮的石头,对了处弼兄,这些石头到底是用来干嘛的?”

程处弼满脸唏嘘地打量着几块夹杂着漂亮蓝色的铜矿石,感慨地道。

“这些都是铜矿,唉……想不到咱们误打误撞,居然现在就开始搞了。”

是的,程处弼现如今整日在泸州这一带搞事情,收到了吐蕃和南诏六部要搞事情的消息之后。

下意识的动作就是要加快修路,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把云南的铜矿给掀开了盖子。

程处弼大约记得,云南的铜矿的开采,应该是元朝或者是明朝,反正大概就是那段时间才开始整。

到得满清时期的时候,云南的铜矿产量,几乎占据了满清铜产量的九成。

第1335章 这可是咱们汉唐商行发现的铜矿,凭什么给我爹?

程处弼看过一个报道,是关于云南铜矿的历史,具体内容程处弼记不太清楚,不过他唯一记得的一点就是。

在清朝时期,云南铜矿的年产量约在一千多万斤的样子。

相较于后世而言,铜钱,算是大唐官方指定的唯一合法金属货币。

至于黄金、白银这样的贵重金属,都只会在大宗的商业贸易活动之中才会出现。

如今大唐仍旧属于是制钱不足的时期,而大唐官方指定的唯一合法金属货币是:开元通宝。

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于是,不讲武德,喜欢吃拿卡要,欺负年轻人的黑心老头李渊。

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

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以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开元通宝是大唐开国铸造的第一种铜质货币,径八分,重二铢四絫,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

而李世民登基以来,本想要铸钱,毕竟由于大唐的国力强盛,大唐的货币又十分的精美。

导致大唐的货币,已然成为了周边诸国的流通货币,这既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大量的铜钱向外流出,自然也会导致货币不足,所以李世民也想要铸钱,他想铸的当然不是开元通宝。

而是贞观通宝,但问题是铸币甚耗财帛,加上自打贞观初年起,大唐周边几乎每年都会有战事。

军费所耗甚巨,作为一位有道德有理想,不欲伤民的优秀天子,李世民最终没有下令大规模的铸造贞观通宝。

不过还是小规模的铸造了一些,作为给臣子的赏赐。

就像程处弼现如今的钱袋子里边,就有两枚贞观通宝。

……

就在程处弼放飞回忆的翅膀,洋洋得意以发现铜矿之名,得到朝廷嘉奖之际。

身边冒出了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有气无力地道。

“处弼兄,小弟觉得你是不是有什么误解的地方?明明发财的是我们,为什么你非得说是我爹?”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转过了头来,打量着这位大唐皇帝陛下的直系血脉,想不通这小子想要干嘛。

“你啥意思?难道你还敢连铜矿都跟你爹抢?”

李恪也急眼了,恨不得扑进处弼兄那宽厚的胸膛,拿小拳拳拳拳到肉的把这位思路清奇的处弼兄给捶醒过来。

“处弼兄,这可是咱们汉唐商行发现的铜矿,那所有权自然是归咱们,凭什么给我爹?”

“你啥意思?咱们发现,就归咱们?”程处弼满脸懵逼地翘起大拇指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你这不废话嘛?我们大唐矿产不禁民营。”

“那盐和铁呢?”程处弼的眼珠子不禁又多鼓起了两分。

“盐和铁,也不官营啊。”

“盐和铁也不是官营?!”程处弼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很想要卧槽来表达一下自己此刻澎湃的心情。

一旁的房俊很是一本正经地帮着解释道。

“这倒是真的,小弟我可以作证,我爹就曾经说过,自西晋之后,盐铁专营制度就已然崩解。”

“前朝也并未实施铁盐专营,我朝也没有改变,只会按律收税罢了。”

程处弼此刻已经讲不出卧槽!不对,他有无数个卧槽,构成了一枚鲜红的桃心,这是要送给不讲武德的黑脸老头,毕竟大唐的律法和制度,很多都是承自隋制。

李渊居然没有在大唐搞盐铁专营,也没有把矿产收归国有,那岂不是说。

整个云南铜业,整个攀枝花,程处弼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快要成为历史上第一位金属工业托拉斯集团的总裁。

“处弼兄……你不用笑得这么,这么夸张吧?”

“就是,你要笑,好歹发出点声音,你这种无声狂笑的表情,很吓人的你知道不知道。”

“你们……你们两个……”程处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算了,看在老子要大发特发,老程家祖坟狂冒青烟的份上,暂且放过这两个家伙一马。

……

信使已经下去了,剩下哥仨蹲在一起,只不过,程处弼的状态明显有点不正常。

整个人都有点类似于狂燥症的那种,背负着双手在屋内疾走,时不时咧开大嘴无声而笑。

时不时又眉头紧皱似乎遇上了什么天大的难题。

“为德兄,处弼兄他这到底是干嘛了?”房俊有些狐疑地打量着程处弼。

终于不用再考虑拿兜裆布去当掉来补贴家用这种问题的李恪,笑的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

听到了这话,揉了把那已经发酸的面部肌肉,可是嘴角还是下意识地继续咧着。

“我哪知道,指不定就是高兴过头了,等他发散发散,回头再问他就是了。”

就在这个当口,就看到了处弼兄突然一跺脚,满脸愁苦地叹息道。

“失策了……”

“处弼兄你又怎么了?”李恪实在是无力吐槽这位有事总喜欢自己胡思乱相的处弼兄。

程处弼不禁有些唏嘘地道。

“咱们之前,应该让你爹也掺几股,若是你爹也成了咱们的股东,那我们就好办多了。”

听得此言,李恪直接就乐了。“处弼兄,你该不会是赚钱赚多了,脑子被烧坏了吧?”

“让我爹掺和进来,咱们还能落着好?”

“二位贤弟,你们的眼光要放得长远一点,而不只能看着跟前这点蝇头小利。”

程处弼恨铁不成刚地瞪了一眼这个全部心思至少有三分之二放在各种眉清目秀小姐姐身上的浪荡皇子。

“不过幸好,太子殿下也掺了一股,不过现在,我觉得我们应该将太子殿下的股份从一股提高到十股,另外,再免费送给你爹一成股份。”

一成,也就是不管有多少人掺股,都不会影响到大唐皇帝陛下在汉唐商行的分红比例。

李恪愣愣地看着处弼兄,眼珠子转了半天,赶紧坐直了身躯。

“处弼兄,你是认真的?”

“不然呢?我就这么告诉你们吧,根据程某多年学习天文地理得到的经验。”

“我敢笃定,剑南道南部地区的铜矿储量之大,将会超乎你们的想象。”

第1336章 突然之间来钱快到令人害怕的汉唐商行……

“而且,那里肯定不止铜矿,还会有大量的其他各种矿产。”

“不光是矿产,还有咱们做的各种产业,都会赚到越来越多的财帛。到了那个时候……”

“你觉得朝廷里边的那帮子家伙,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汉唐商行在这里吃独食?”

程处弼当然不是在吹牛逼,而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汉唐商行。

现如今虽然也算是略有薄名,但问题在于,汉唐商行的各种暴利经营,尚未展露在人前。

如果当那些家伙,看到了汉唐商行所获得暴利之后,十有八九,就会成为了众矢之的。

所以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未雨绸缪。

听到处弼兄难得这么慎重地提出这样的建议,李恪与房俊不禁面面相觑。

李恪则是牙疼般地吸了一口气。“处弼兄,不至于吧……”

“咱们汉唐商行,虽然说赚了些财帛,可也还没有足以引人侧目的地步……”

话音未落,李德从外面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一封书信,满脸喜色地冲了进来。

这是一封来自于交州的书信,里边带来了不少的好消息。

其中一个就是交州的胡椒种植园第一次收获已经完成,总计收获白胡椒八十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