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78章

作者:晴了

“当然是召集泸州文武前来商议,应该如何处置。”

程处弼缓缓地摇了摇头,朝着李恪一礼,露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道。

“殿下,这么做实在是太耗费时间了。”

“薛州的禄能既然称是其弟与其他獠首勾结叛乱。这仅仅只是他的一面之辞,真相到底如何,尚未可知。”

听到了处弼兄这话,李恪这才反应过来,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摸了摸脸。

“要不,先派探马前往打探?”

“不妥当,若是派探马前往,其实反倒容易打草惊蛇。”

“下官请命,亲自往薛州一行。”

“你去?”李恪一脸愕然地朝着程处弼看了过来。

程处弼点了点头。“从泸州到薛州现如今已然修筑好了水泥直道,三百里地,快马也就两天可抵。”

“但是我们没有多少骑兵。”李恪一脸为难地挠了挠头。

这可是泸州,不是北方,若是在北方,一个大都督府,怎么也能够凑出两三千骑来。

而这泸州大都督府,精骑不过两百,剩下的全都是步卒。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过去的泸州山路崎岖,就算是有骑兵也没有什么用处。

总不能让骑兵去登山搞攀岩吧?

“不用骑兵。”程处弼断然言道。“用马车运兵。”

“马车运兵?”李恪与房俊不由得异口同时地奇道。

“没错,我之前不是嫌长宁州那边运煤太慢,给他们设计出了那种四轮马车。”

那种四轮马车,就是两个轮子为转向轮,四个轮子负重。

两匹马牵拉,一足足可以拉上差不多四千斤的煤碳。如果拿来载人,乘载十五到二十名名全副武装的大唐精锐。

而这样的车辆,现如今长宁州足足有近百辆之多。

听得这话,李恪顿时反应了过来,大巴掌拍在腿上。

“处弼兄言之有理,马车再怎么慢,一天也能够行出百里应该没问题。”

“只需要三天,百辆马车,那足可将一千五到两千名神完气足的将士送至薛州。”

“不用那么多,就算是薛州獠全部叛乱,便是只有一千精锐,程某也能够稳住脚跟,静待援兵。”

“那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这么办,拜托处弼兄你了。”

“处弼兄,我也去吧,我和你一块过去。”房俊赶紧提出了要求。

“你就别去了,你是大都督府典军,你应该留在大都督身边,保护他的安全。”

“下次,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我肯定带上你。”

安抚住了房俊,跟那李恪等人商议定计后,程处弼蹿回了自己的屋子。

开始翻箱倒柜地找到了那些炸药级的鞭炮,这玩意可不能忘记带上。

目光一扫,看到了那些存储在坛子里边的火药,和剩余的引线。

第1303章 那个小可爱在夸自己敢于仗剑南下,深入蜀地?

程处弼眼珠子一转,赶紧叫来了邓称心,让他再去搞五十个铁水壶过来。

铁水壶这玩意也是泸州汉唐商行的新产品,专门用来给人饮用水之用。

毕竟随着道路修筑,特地是这里地处泸州大火炉,夏秋气候过于炎热。

而用皮水囊容易变质,竹筒装水那玩意容易开裂漏水。

程处弼干脆提供构思,经过了泸州的能工巧匠的帮助之下。

用薄铁皮敲出了水壶,由此,这玩意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修路工人们的必备用具。

甚至已经有不少需要经常赶路的行脚商人们,也都纷纷掏钱采购此物。

而一个水壶,大约能装两斤水,程处弼上次鼓捣出来炸山石的火药。

剩下了足足得有八九十斤的样子,原本想要搞一场大事情。

结果特娘的一个炮眼下去,那块房子大小的石头居然主动怂了,乖乖地滚下了河谷。

所以剩下的,程处弼就收藏了起来,寻思着万一哪天再有这样的事情,还能用得上。

结果现在嘛,呵呵……不炸石头,拿来给那些叛乱的獠人讲一讲道理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一个铁壶水壶里边,倒满了炸药,再用纸封住壶口,搞上引线。

那就是一个个份量十足的手雷,甚至比当初火器署的那些二三两的手雷,威力大上了许多。

有了这些手雷,程处弼终于觉得这趟薛州之行,稍稍多了一丝安全感。

摸了摸跳动稳定的心脏,手触摸到了里边的硬物。

程处弼这才想到了自己怀里边还揣着一封来自晋阳公主的亲笔书信。

……

一张宽约一尺二,高约两尺的精美画作,出现在了程处弼的跟前。

程处弼只一眼,就认出了上面那个举伞甜笑的少女,正是晋阳公主这位小可爱。

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才一晃眼间,原本的小可爱,居然已经开始抽条,进化到了将近豆蔻年华的形态。

之前看到李明达,就觉得像是萌童版的长孙皇后,现在,则像是少女版的长孙皇后。

那眉宇之间的灵慧与古灵精怪居然也落于笔墨间,生生给描绘了出来。

程处弼不禁有些唏嘘,没想到,成天牵着自己的手。

跟着自己去抓蚂蚱,砍方竹,摘荷叶,吃知了猴的小姑娘,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一旁的邓称心还有程发、程达,此刻正在后边鬼鬼祟祟地探头探脑。

听到了三公子发出了长叹声,三个家伙的表情越发地变得诡异起来。

程发努力想要把脑袋伸长,结果脚下不小心踢到了一个刚刚搞来的水壶。

程处弼猛一扭头,就看到了这三个混帐全蹲在自己屁股后边,不禁心中大恶。

“你们蹲在后边鬼鬼祟祟的看什么。”

邓称心讨好地冲程三郎一笑,伸手指了指那幅画卷道。

“三公子,我们在看熊猫,你看,画上居然有熊猫……”

一旁的程发也是脑袋点得飞快,满脸八卦地嘀咕了句。

“是啊是啊,小人也记得长安没有此物,为何晋阳公主殿下会给你寄这样一幅画过来。”

“这还用说吗?咱们公子给公主殿下寄了个不会动的。

想必公主殿下很开心,就把它养着呗,特地画给咱们三公子瞧瞧……”

“哎哎……三公子别上火,我们走,我们这就走……”

看到这三个混帐连滚带爬的蹿出了房间,程处弼这才黑着脸把那个石头砚台搁回案几上。

果然,还是石头砚台的威慑力强悍,难怪当年武姑娘一耍这玩意,自己就心惊肉跳。

打量着这张画,看着上面那呆萌的熊猫,还有那漂亮可爱的姑娘。

程处弼不禁啧啧连声,这么可爱的姑娘,配上那呆萌的大熊猫,画面感十足。

可惜自己给他鼓捣的是一只假的,如果真熊猫,从这泸州到长安,程处弼觉得怕是十有八九活不到长安。

想想后世熊猫都啥待遇,专机,专车,专门的保姆。

真·人不如熊猫系列。

程处弼按捺住想要吐槽的冲动,开始读书,毕竟这一去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总得知晓这位小可爱给自己都写了啥。

等到看了信,程处弼这才得知,李明达他亲爹,见到自己送了他闺女熊玩偶。

看到闺女那么喜欢,就有些不乐意。

于是命人去那终南山一带,搞来了两只大熊猫,养到了宫中。

看着那娟秀而又极富灵气的笔迹,仿佛看到了李明达这个小可爱一如往常一般,就坐在自己身边。

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地用她那脆甜的嗓音说着话。

她很快活的在书信里边讲述着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各种事情。

还有就是,这段时间,每天宫中的宦官们都会在晚上出去,将所有的知了猴给抓起来。

第二天炸制好之后,一部份送给皇爷爷当下酒菜,一部份则会成为她的零食。

她还悄悄地分了点给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当然还有太子哥的儿子李象,李象也很喜欢吃。

唯一不喜欢吃虫子的就是她的亲爹。

不过到得书信的最后,程处弼看到了几句不知道类似于汉赋的诗句。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文言文成绩六十分顶天的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这玩意,前面应该是讲行军作战,我独南行?

难不成是李明达那个小可爱在夸自己敢于仗剑南下,深入蜀地?

可后边这几句又是什么鬼,从孙子仲,平陈与宋。老子连儿子都没得,哪来的从孙?

平陈又是谁?与宋,他跟宋要干嘛?

程处弼整个人都不好了,翻了半天白眼,突然心中一动,打开了箱子,拿出了之前武姑娘寄来的那封书信摊开。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武媚娘写给自己的这段话,程处弼好歹能够大概猜测出这是武姑娘在思念自己,问自己怎么样了。

但是,李明达这个小可爱写下的这些话,又是打仗又是从孙的,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