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71章

作者:晴了

“为夫犹记得,父皇执政之初,只需要从关外调拔二十万石入长安,便可令关中足食。

而到得去岁,从关外调拔来的粮食,已然增至百万石,而且入关水道艰险。”

“观音婢你可还记得,贞观六年之时,关中旱情甚重,调拔粮食入关甚急。”

“光是三门峡处,颠覆粮船足有七艘,唉……”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抬手轻轻地替夫君按摩起了肩背。

“入关中水道艰难,可是,陆路运粮却耗费更巨,这也是不得已。”

李世民点了点头苦笑道。

“唉……是啊,自前朝起,关中的产出就难以再增,可偏偏关中人口日益兴盛……”

“我们在愁关中产出不丰,而交州都督府则在愁粮食产出太多。”

听到了这话,长孙皇后温言软语地岔开了话题道。

“看来,那帮子后生小辈成立的那汉唐商行,倒真是又为朝廷立了一功。”

李世民点了点头,两眼一眯,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言道。

“是啊,不过,能够想得出这等古怪主意的,怕是十有八九应该是程三郎那小子才对。”

“这石蜜倒是个好东西,毕竟有了这等甜品倒是百姓们日常所需的,倒是不愁没有销路。”

又吐了几句槽,李世民抚着长须开始头疼起了那交州都督府的下一步棋应该如何走。

顾达的奏折里边可是说得很清楚,不少财力雄厚,又有权势的人,也在交州采办了不少的土地。

“娘子,为夫想要下一道旨意,但凡交州采办田地者,五年之内,不得种植三季稻米等主粮。”

“只能种植甘蔗,或者是其他农作物,你以为如何?”

听得此言,长孙皇后凝神想了想,缓缓地摇了摇头。

“人行千里只为财,夫君你这么做,可是断了不少人的财路。”

“更何况,强令种植甘蔗,妾身觉得这点有些不妥当,毕竟不是谁都乐意种植甘蔗制石蜜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禁有些蛋疼地抚了抚长须。

“朕为了交州都督府的发展殚精竭虑,倒没想到,这才开头,就被难住。”

长孙皇后沉吟了半晌之后,突然嘴角微扬。

“夫君,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看夫君愿不愿意。”

听得此言李世民顿时两眼一亮,看向足智多谋的爱妻。

“那些人前往交州采办田地,为的是求财,若是夫君不许他们种植粮食。”

“那么,其他的农作物,若是缴纳了税赋之后,再加上他们前期的投入,怕是难以为续。”

“既然如此,夫君若是注重交州的长久之利的话,倒不如这样,他们不种植三季稻米,朝廷可以免除他们的田赋,哎呀,夫君你这是做甚?……”

长孙皇后没有想到自己正在冷静的出谋划策,却被夫君突然袭击,实在是……

看到观音婢经着脸一副紧张的模样,李世民不禁大乐。

“朕得皇后,如得张子房啊,哈哈哈……观音婢你这个法子好,实在妙哉。”

“不错不错,五年之内开垦田地不得种植主粮,朝廷会免去他们的田赋,他们爱种其他农作物,自然没有问题。”

“……不不不,五年之期太短,十年,十年之内,朕不收这些新开垦的田地一文钱的田赋。”

“但不得种植粮食,使交州都督府一带出现谷贱伤农的事情发生。”

“十年……十年之内,朕或许能够想到办法,解决交州粮食丰产,该如何运走的窘况。”

第1293章 食铁兽居然吃素?还特娘的吃的是竹子?

到得第二天,李世民下旨,交州采办田地者,十年之内,不得种植三季稻米等主粮。

以避免谷贱伤农,扰了交州的发展大计,当然,除了主粮之外,你爱种啥都成。

在这十年之内,朝廷也不会收你的税赋,如此一来,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同时,也能够让那些前往交州采办到土地的人松上一口气。

虽然不能种植粮食,但是十年之内不收税赋,种点其他农作物,虽然赚的不多,可好歹免税赋。

消息传开之后,非但不能阻止那些颇有资财的大富之家。

反倒让人们明白了,原本那里的土地,居然真的能够一年三熟。

财大气粗的则会觉得,哪怕是十年之内啥也不种又如何。

只要可以一年三熟,十年之后,哪怕是自己不在了,还有自己的儿孙辈可以享受到这样的福气。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越是不让那些人干,越会有人去琢磨,一琢磨,就容易走上不归路。

这让李世民很是洋洋得意,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才搞定了这桩大事情。

另外一边又传来了喜讯,食铁兽已经被抓到,此刻正在送入宫中。

李世民作为慈祥的老父亲,自然要亲眼看一看那些要送给亲闺女的礼物。

当即兴冲冲地赶了过去,很快,就在西苑那边,见到了那些被禁军押送而来的大笼子。

里边蹲着两个憨头憨脑的食铁兽,一脸懵逼的东张西望。

李世民抚着长须大步进前,打量着那憨态可掬,形象甚至比程三郎送的那个玩偶还要呆萌的食铁兽。

“这便是食铁兽?朕怎么觉得它们一副很不聪明的样子,还一点也不怕生人。”

“陛下,这食铁兽就是这样子,听猎户说,它们其实胆子不大。”

“被捉住之后,只要给它们吃的,就会老老实实的。”

……

李世民恍然地点了点头,目光一扫,看到了后边还有一辆车,车上堆满了新鲜伐来的嫩竹,不禁奇道。

“你们……你们等会,怎么弄了那么多的竹子过来。”

“陛下,这些食铁兽的食物就是竹子。”为首的禁军头子朝着李世民一礼答道。

“竹子,你是说,食铁兽吃竹子?”李世民的脸色渐渐地黑了下去。就有一种见面不如闻名之感。

李世民可是记得,自己曾经在汉代的东方朔编撰的《神异经》中看过关于食铁兽的记载。

传闻中,这些食铁兽十分凶猛,食铁饮水,其粪可为兵器,其利如刚,名曰啮铁。

据说这些食铁兽还曾经是上古九黎部落的族长蚩尤的座骑,陪伴蚩尤征战沙场,立功无数。

结果……这玩意居然吃素?还特娘的吃的是竹子?

吃竹子能拉出啥玩意?那玩意……唔,笼子里边就有一坨坨的绿便便。

看到了这一幕,一脸黑线的大唐天子李世民觉得自己被深深地欺骗了。

竹子,吃竹子,李世民顿时打了个激灵,脸色越发地显得黝黑。

自己最爱的方竹,不就是竹子中的一种吗?

“陛下……”禁军头子看到陛下的脸色很不好看,不禁心有揣揣,寻思着自己是不是说错什么话了。

李世民拉着脸,已经不乐意用食铁兽这个高端大气带很有杀气的名字来称谓这两个憨头憨脑的圆滚滚。

“这两个憨货一天能吃多少竹子?”

禁军头子听到了陛下那个嫌弃地称谓,顿时从善如流地也给食铁兽改了名字。

“一只……一只憨货一天能吃三四十斤竹子。”

“……吃那么多,也不怕撑着。罢了,赶紧送过去吧。”

“对了,尔等只许多宫外取竹喂养,不得动朕的方竹,不然朕唯你等是问。”

听得此言,一干禁军士卒还有宦官都不由得打了个激灵,赶紧大声应诺。

看到大唐天子离开时,那显得有些气极败坏的背影,一干人等表情古怪之极。

“陛下既然如此不喜,怎么又非要抓这玩意来养?”一位禁军士卒忍不住小声地嘀咕道。

“呵呵,那还不是因为这事啊,得从卢国公府的程三郎说起。”

这话刚一出口,一干不知晓内情的禁军士卒顿时两眼一亮,好奇地问道。

“怎么又跟那小子扯上干系了,他不都已经到剑南道泸州去赴任了吗?”

“没错啊,不过啊,他程三郎是什么人,远在天边,照样能够闹腾妖蛾子人尽皆知的才俊。”

“他前些日子,给晋阳公主殿下送来了一个动物玩偶,就是食铁兽的模样。”

“晋阳公主甚是喜欢,你们想想,那可是陛下的掌上明珠。

晋阳公主那么喜欢程三郎送的食铁兽玩偶,你们觉得陛下能乐意吗?”

听得此言,一干禁军将士顿时恍然,也对,陛下对待晋阳公主的态度真可谓是捧在手心怕摔。

含在嘴里边怕化的那种,别人送的礼物让晋阳公主殿下那么喜欢。

陛下十有八九吃起了干醋,所以为了讨晋阳公主的欢心,自然就会想办法弄真的来。

“行了,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成,都老老实实做事,不许乱传,不然若是传出去,小心你们的脑袋。”

“是是是,我等当然岂敢乱传宫中隐私……”

……

不大会的功夫,正在立政殿中练习着书法的李明达就收到了熊猫已经入宫的消息,顿时大喜。

赶紧拉着娘亲一起去看那憨头憨脑的圆滚滚。

两只被大木笼子装着,送入了皇宫的大熊猫,下好奇地张望着大唐的政治中心。

几名禁卫,正在推着这辆装着两个黑白胖子吭哧吭哧的前行。

来到了位于西海北边的地方,那里已然挖好了一个深达丈许的方圆近一亩的深坑。

而在深坑旁边,还特地用上了青石栏杆,避免前来围观的人不小心失足摔下去。

很快这两只大熊猫就被禁卫们拿着长竿子经由一条通道,驱赶进了那个深坑之中。

这才锁上了房门,两个圆滚滚的大熊猫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慢悠悠地巡视着它们的新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