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67章

作者:晴了

李世民顿时不乐意了,赶紧蹲下来说道。“不过没事,闺女若是想看还不简单。”

“回头爹爹遣人去终南山寻上一寻,定然会给你寻上一对食铁兽来西苑养着,如何?”

听到了这话,李明达的明眸已然开始变得亮晶晶,不过她却还是有些犹豫地道。

“爹爹,会不会很麻烦呀,若是捕兽扰民的话,会坏了爹爹大唐英主的美名……”

听得这话,李世民感动地都快要老泪纵横了都。

不愧是自己的小棉袄,知道关心自己这个当爹的,没白疼这个乖闺女。

伸出了手亲昵地刮了刮小可爱的琼鼻笑道。

“哈……你这丫头,放心吧,爹爹会叮嘱他们,寻食铁兽,不得以此为由,扰了民生。”

“爹爹你真好……”李明达欢快地笑了起来,父女二人又是一阵腻歪。

长孙皇后直接就呵呵了……罢了罢了,夫君这样,父皇也是这样,这丫头的迷魂汤着实厉害得紧啊。

年纪渐长,小心眼也是越来越多了,唉……

长孙皇后不禁有些头疼,程三郎都去了泸州这么久。

这小丫头的心思,却丝毫没有动摇过,日后怕是头疼的事会更多。

看到夫君被闺女吹捧得美滋滋的模样,不知道到时候,若是……。啧啧……

长孙皇后笑眯眯地看着这对父女,缓缓地摇了摇头,催促着他们继续上去,去那西海欣赏荷花。

随着那《长安旬报》为那泸州的物产大吹法螺,果然起到了效果奇佳的广告效应。

不论是东市,还是西市的汉唐商行,连着数日都是人满为患。

特别是泸州雪芽和泸州红茶,两种茶类,共计数千斤的茶叶,几乎不到三天的光景就被一扫而空。

催促泸州赶紧送货的书信,再一次快马加鞭地往蜀中而去。

……

泸州南部,程处弼与房俊哥俩正漫步在现如今的安乐溪,未来的赤水河畔,这里是顺州地界。

者光这位顺州獠首,安静如鸡地跟随在程处弼左右,陪着他漫步在赤水河畔,看着一亩亩开垦好的田地里边。

全部都种上了高粱,这些高梁,都是去岁的时候,在能州、顺州一带的野生高粱里边挑选出来的良种。

嗯,所谓良种的意思就是,长得高,长得壮,颗粒十分饱满的高梁。

程处弼虽然前世就在这一带成长,并不代表他就是农作物专家。

不过好歹知道择优汰劣的道理,去岁可真是够辛苦能州与顺州的獠人,满山遍野地去寻找野高粱中的良种。

这才有了今日安乐溪一带,两岸七千亩地种满了高粱的景象。

“虽然已经种了不少,但是还是不够,者刺州,等今年的高粱熟了

“多谢程长史指导我等,还特地遣来了那些通农事的老农帮忙。

不然,下官都不知道,原来这高梁也能提高产量。”

听到了者光的马屁话,程处弼呵呵一乐,很是豪横地摆了摆手道。

“这个你就不用谢我了,这可是汉唐商行跟你们顺州签的约,把你们能州所有的高粱都包圆了的。”

“汉唐行商行会按照每年每亩地两石米的价格,买下你们所有的高粱……”

看着这些高粱,这可是后世仁怀高粱,这玩意外地人根本就买不到。

这里所产的高梁可不是拿来当粮食吃的,它们只会有一个去处,那就是酒厂。

第1287章 交州胡椒种植园迎来了第一次丰收

这里的糯高粱,将会经过发酵之后酿成闻名天下的美酒佳酿。

现在自己来了,大巴掌一挥,这片产区的高粱都是老子的。啧啧……

程处弼觉得自己现在的气势绝对是豪横到了极点。

后世不管是哪个酒石老板,哪怕是茅台酒厂老总也不敢这么干。

但是很快,现实就给了程三郎重重一击,程三郎很快就见到了那位被重金请来的老农。

专业种植高梁三十多年的老司机,这位五十出头的北方老汉先是朝着程处弼一礼。

听闻程三郎在询问这些高粱的情况时,这位吴姓老汉满脸嫌弃地打量着这里的高粱道。

“程大官人,不是老汉我说话直,这些高梁,在老汉我看来,根本就算不得粮食。”

“你瞧瞧这杆,那么高,那么细,看看它上面的穗,以老汉我种植高粱三十多年的经验。”

“这样的高粱,一亩地下来,能够收超过六十斤的高粱,那就该乐开花了都。”

“就这么点?”程处弼有些不乐意地嘀咕了句。

吴老汉朝着程处弼一礼,满脸语重心长地道。

“老汉岂敢诓骗大官人,要照老汉的意思,大官人完全可以买上好的高粱种来这里种。”

“那些高粱,好歹比这些只适应做扫帚的高梁强多了。”

“……”程处弼有一种被鄙视的感觉,虽然伤害不大,但污辱性很强。

想不到这些在后世,外地人想买都买不到的当地特产糯高粱。

现在听这位老汉那埋汰的语气,总这玩意收高粱,还不如种了拿去编成扫帚更能赚钱。

程处弼好歹也知道后世仁怀的高粱亩产不低,怎么也能有个几百公斤的样子。

一想到后世仁怀遍地高粱的盛况,程处弼咬了咬牙,坚决地摇了摇头。

“不用,吴老汉,就按程某的法子来。

吴老汉你,还有你那帮子亲戚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我做好高粱,帮我挑出高粱穗最大最重的拿来留种。”

“一代代的选育下去,这种得到的高粱的品质就会越来越好,而产量也会越来越高。”

“大官人放心,老汉我也就只是好心提醒一声,官人既然不乐意,那老汉自会尊从官人的命令。”

程处弼拍了拍这位吴老汉的肩膀,好言好语地又安抚了几句之后,这才跟着者光沿着那宽阔的水泥直道继续前行。

来到了那耸立于安乐溪东岸约里许之地的顺州州城。

跟长宁州州城相比起来,这顺州州城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

反正泸州诸多的羁縻州都差不多,城墙都是用石块垒砌的,而且都不高,里边的布置也是乱七八糟。

不过好在,自打有了钱之后,顺州州城也开始进行了改造。

虽然还达不到关中的州县的模样,至少在城内,已经看不到一坨坨布满街市的动物粪便。

每座州城,都传门有人负责清扫,然后将这些动物粪便囤积起来进行发酵。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肥料,想要丰产增收,只能靠这玩意。

……

程处弼随同者光一起先巡视了一下城内的蒙学馆,还有成人扫盲学校。

又询问了一番今年顺州獠人的收入情况,又在者光的刺史府里边用了一顿饱饭。

这才与房俊一起离开了刺史府,赶到了那位于州城内的汉唐商行泸州分支顺州支行。

列位客看你们没有看错,这就是位于顺州的汉唐商行的称谓。

这是为了便于让人清晰地知晓这是汉唐商行的哪个地方分支机构。

虽然银行这种玩意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成型,但并不妨碍程处弼利用后世的银行命名体系。

程处弼仔细地询问了这里的钱粮,特别是粮食屯积的情况。

毕竟自己早就已经拍胸口跟那位者光打下了包票,一亩地两石粮食。

现在赤水河畔两岸已经种下了差不多八九千亩地的高粱,如果到时候拿不出够数目的粮食来。

这些獠人不闹腾才怪。

程处弼亲自到汉唐商行的后院库房中,仔细地检查了那几个高大的屯粮粮仓。

两万石虽然不多,但也不少,自然要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安心。

溜达了半天之后,程处弼这才与房俊离开了汉唐商行,前往位于顺州城外不远处的一座院子。

那里就是日后的酒厂所在,现如今,许许多多的獠人正在忙碌不停。

打量着这片厂区,程处弼心中的得意劲越发昂扬。

“处弼兄,你这么费尽心思的,非要到这里来酿酒,这里的酒,真的要比其他地方的好?”

“可是小弟我方才也尝了他们自酿的那米酒,呵呵……感觉都还没有泸州产的糯米酒香。”

“呵呵……以后你就知道了,泸州的酒,是干不过仁怀的酒滴……”

程处弼大巴掌拍了拍房俊,很有气度地摆了摆手,仿佛已经高瞻远瞩到了一千四百多年之后。

泸州一系的美酒在仁怀一系的猛烈进攻下败下了阵来萎靡不振的样子。

……

汉唐商行的所购卖下来的那片巨大的山岭,此刻,正有无数的工人,正在这里辛勤的忙碌着。

将那一串串已然呈现出美丽红色的胡椒给采摘下来,扔进身上背负着的竹筐中。

程安等一干汉唐商行的管事们此刻都尽聚于此,欣赏着眼前这一幕丰收的景象。

这已经是采摘的第十二天了,再有两日,这近万亩胡椒园就能够全部采收完毕。

程安等人并没有在这里多作停留,而是不大会的功夫,就绕过了那片还在采收的胡椒林继续前行。

行不多远,就能够看到那里成片的房舍,还有在那里忙碌的工人们。

伊桑抄着他那已经十分流利的关中官话,正在那里指手画脚的叽叽歪歪。

而在这里,那些已经采收下来的白胡椒此刻都被装在竹筐子里边,摆放在那条不算宽阔的小河里边。

由着流水在那里冲刷着,这是白胡椒的制取办法,就是要先将成熟的果穗在流水里边浸泡差不多十天的光景。

直到直至果肉腐烂为止,然后开始洗涤,至于怎么洗涤,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