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63章

作者:晴了

一旁的长孙皇后打着一把漂亮的淡蓝色绸伞,替夫君也遮挡下那热辣的日头,目光也同样落在那个娇小身影上。

不消说,那个娇小身影,正是他们夫妻的掌上明珠,可爱又古灵精怪的晋阳公主李明达。

此刻,一头臭汗的李世民站在场边紧张得不行,时不时地扯起嗓子吆喝,还时不时地朝着身边的长孙皇后抱怨。

“慢点!你慢点!你看她,我说了就是不听……”

长孙皇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让这丫头来练习骑术的是你,说让我见识你闺女已经出师的骑术的也是你。

现在又在这里这么心惊肉跳的担忧,呵呵……

“夫君若是担心,一会好好说说她。”

“那必须的。”李世民磨着牙根道,然后看到了闺女策马又绕了过来,赶紧朝着闺女一乐,比划起了大拇指。

看到了这一幕,长孙皇后啥也不说了,因为说了也白说。

身高足足比程处弼离开长安的时候,蹿出了一个头还要多的李明达,终于有了窈窕少女的模样。

此刻,戴着帷帽的李明达正欢快的笑着,驾驭着身下那匹浑身赤红微显淡金的大宛宝马,正在这片草地上飞驰。

帷帽原属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篱,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

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

又骑了两圈,意犹未尽的李明达这才缓了缓速度,策马来到了李世民跟前。

“爹爹,娘亲,我骑得怎么样?”

李世民赶紧上前扯住了马缰,亲自扶着李明达下得座骑,美滋滋地道。

“我闺女的骑术可真是越来越厉害了,来来来,快快下来,赶紧喝点东西歇歇……”

李明达扯着李世民坐到了一旁的案几跟前,乖巧地先给李世民倒了一杯,又给娘亲也倒了一杯。

“爹爹你也累坏了,你先喝。娘亲你也喝点,天热了多喝点凉的……”

接过了闺女亲自端来的茶水,李世民老怀大慰地呷了一口。

昔日的小可爱,可是出落得越发地楚楚动人,简直就跟妻子观音婢小时候一模一样。

而且又那么的懂事,可是比那帮孽子强多了,一想到前些日子老五齐王李佑结交歹人,被御史弹劾的事情。

越发地觉得小兕子的聪慧与体贴是那样的难能可贵。

就在夫妻二人与闺女一起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的当口,一名宦官快步赶了过来。

迎着大唐天子的目光,这位宦官赶紧上前,递出了一个木匣子,恭敬地禀报道。

“陛下,泸州大都督府派来使节送来了奏折和书信,还送来了不少的礼物。”

听到了这话,李明达双眸一亮,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个木匣子,眼眸儿弯弯,肯定有程三哥哥给自己的信。

李世民接过了那个木匣子,看到了闺女的视线,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既然如此,你就让他们将礼物都送到甘露殿前,朕一会再过去瞧瞧。”

宦官恭敬地答应了一声之后快步而去。

李世民这才打开了木匣子,取出了最上方摆放着的奏折后,露出了下面的书信。

果然,恪儿也给自己来了信,另外,程三郎那小子也给自己来了信,也给小兕子来了信。

李明达从亲爹的手中接过了了书信之后,甜甜地说了一声谢谢爹,然后凑到了娘亲身边去揭开了信封。

果然,这一次,又是好几张硬花纸制作的明信片,看到这些,李明达脸上的笑意越发地浓郁。

看着书信中的内容,仿佛又看到了程三哥哥那副憨憨的笑容,在跟前一边比划一边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模样。

长孙皇后打量着爱女那已经不加掩饰流露出来的甜美笑容,这笑容里边暴露出来的情绪,长孙皇后焉能不明白?

只能清了清嗓子,故意指点着那些明信片询问闺女,打断她的胡思乱想。

而李世民看着那份奏折,知晓了泸州已经修出了数百里的官道,而且已经连接上了好几个羁縻州。

另外,已经开始打主意,想要将官道与戎州和荣州相联,为了保证官道的质量,特地请奏朝廷。

恩准由泸州大都督府主持修筑水泥官道,联接到这两州治所。

另外就是,这一次,特地送来了水泥样品,已然随同礼物一起运到了长安。

第1281章 程三郎当然不会放过任何薅羊毛的机会

李世民站起了身来,看到了闺女和妻子投来的目光,笑着伸手道。

“左右无事,你们随我一块过去瞧瞧,这一回,程三郎他们总算是把水泥给送来了。”

“之前他们一直吹嘘他们泸州水泥石烧制的不是熟土,而是水泥。

这水泥一旦与水和骨料混合之后,其坚固程度,堪比咱们宫中用来铺路的青石。”

李明达与长孙皇后也跟着李世民的脚步,朝着甘露殿行去,等他们赶到了甘露殿前。

就看到了甘露殿外,那大大小小的木箱子,还有几个古怪的呈长方型的大件,用布密地包裹起来。

李世民不禁好奇地走到了那些礼物跟前。

朝着那位负责运送礼物和奏折过来的吴王府管事李闻颔首问道。

“这些是什么东西?”

“微臣启奏陛下,这些是棕床垫,是用最顶极的山棕制作而成,这四个棕床垫,每一个都厚达一尺。

这种山棕纤维床垫不但透气性极佳,而且弹性适中,而且山棕床垫不易生虫藏垢,舒服感绝佳。”

“另外,这里还有用山棕制作,里边包裹着川芎,王不留行,红花等十多种珍贵的中草药,有助眠安神之效。”

“那这个是什么?”

“哦,这个是一把竹制便携靠背椅,陛下您看,只需要这么一打开,就变成了一张椅子。”

“而且还有一个靠背,利于陛下您在金水河边垂钓的时候暂坐休息不伤腰背……”

……

李世民每问一样,李闻都会及时地将这件礼物的名字,还有其用处优点一一述出。

简直就如同一位最优秀的金牌销售一般。

吃的有最顶级的冬笋笋干,这玩意李世民去年也收到过,拿来做菜,的确十分的鲜美。

另外,还有各种腊味,甚至还有足足十盒蛇油膏。

李世民在那边询问,而李明达则拿着程处弼写给她的书信,好奇地在那一大堆大大小小的箱子堆中寻找着什么。

惹得长孙皇后不禁好奇地凑到了近前。“小兕子你找什么呢?”

“程三哥哥说给我送了一个特别的礼物,他说那是一个很大很可爱的,而且笨笨的动物玩偶。”

听到了闺女的描述,长孙皇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程三郎那小子该不会把自己的人偶形象送给小明达吧?

他要是敢这么做,老身就让陛下把你小子十年的俸禄全都扣掉。

长孙皇后磨着牙根,冷眼旁观着亲闺女好奇地拿着书信,寻找着一个带暗号的箱子,程三哥哥在信里边说了。

那个箱子的锁上,刻着自己最喜欢的牡丹花图样。

足足问了大半天,李世民这才看到了两个灰扑扑的袋子,跟一个小木箱子摆放在一起。

不待李世民提问,李闻便先将跟前的袋子打开了一个,露出了里边灰色的水泥粉末,再将旁边那个小木箱子打开。

“陛下,这两个袋子里边装的正是泸州大都督府用来铺设官道的水泥。”

“这箱子里边的样子,是用水泥掺上煤渣和碎石之后制作出来的混凝土砖。”

混凝土砖?李世民走到了那个大箱子跟前,打量着那里边一块块犹如青砖大小的青灰色犹如石头一般的砖块。

抄起了一块拿在了手中,那手感感觉似乎比青砖还要稍重一些。

这玩意居然就是用水泥制作出来的,光是看起外观和质地,怕是不比那青石差多少。

“这种水泥铺设出来的官道,堪比用青石板铺设,不但十分坚固耐用,而且还不怕水害。”

“另外,现如今泸州附近长江两岸的多个码头的改造工作也接近尾声。

将过去的木石码头,都已经修造成了更紧固的水泥码头……”

李世民打量着这块怎么看,都觉得好生奇怪的混凝土砖。

他实在是无法相信,就这袋子里边装着的粉末居然是掺水搅拌之后,就能够如同青石一般坚硬。

“此物,真的有你所说的那么坚固吗?”

“陛下,程长史说若是陛下不信水泥的功效,可以看看这份东西……。”

李闻从那个木箱子里边取出了一个锦囊,恭敬地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有些懵逼地接过了这个锦囊,打开之后,里边则是一张写满字的纸张。

上面有几个醒目的大字:混凝土板制作说明书。

“……”李世民打量着这封说明书,再看了一眼那个锦囊,联想到程三郎那小子创作的《三国演义》里边。

诸葛亮成天给人送锦囊的那一幕,有一种被深深地冒犯到的感觉。

李世民拉着脸,将这份混凝土板制作说明书递给了身边的赵昆。

“照着这个说明书制作一块混凝土板来,回头朕要亲自试试。

若是这玩意达不到他上面所描述的坚固程度,朕就把这小子明年的俸禄给扣了。”

“……”赵昆的表情一阵扭曲,赶紧疯狂点头表示了解。

……

李世民吐了一口浊气,就听到了身后边传来了闺女那夸张的欢呼之声。瞬间脸色一变,扭过了头去。

就看到了闺女从一个大箱子里边,拿出了一只巨大的,怕是比闺女还要高出半个头的古怪事物。

李明达的两眼亮晶晶地双手将这个四条腿,两只眼睛和耳朵,以及鼻子是黑色之外。

其他地方都是白色的,看起来憨憨的笨笨的动物玩偶。

这是一个里边塞满了棉花,外面厚实的绒毛,犹直真正的动物一般舒服与柔顺。

仅仅这一只巨型玩偶,是两位来自波斯的织绒高手,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才制作出来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