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54章

作者:晴了

北岸的码头仍旧还是石木结构,程处弼虽然有心想要把这边也整成水泥码头。

但是考虑到现如今水泥的产量都还无法满足修路的需求,只能再等一段时间,等到水泥厂的那三个新窑竣工之后,再考虑泸州码头的扩建工作。

两人晃晃悠悠地骑着那懒神无气的坐骑终于步入了泸州城内,时间已然将近正午,毒辣的日头。

让城中的百姓与商贩们都偃旗息鼓,街市之上,人烟稀少。

就连商贩们也都会避到树荫下或者是屋檐下去凉快,倒是那些卖绿豆汤和醪糟的小贩,吆喝得越发卖力。

终于进了大都督府绕行到了后院,程处弼就看到了李恪这位吴王殿下。

躺在一张竹制凉榻上,正在树荫下面懒洋洋地打着瞌睡。

旁边两名眉清目秀的小姐姐正在给他轻煽着凉风。

听到了脚步声传来,李恪睁眼看到了居然是处弼兄与俊哥儿巡视归来,顿时面露喜色坐起了身来。

“处弼兄,俊哥儿,你们可算回来了,知道不知道这几日我可是呆得……唔,你们都先下去吧。”

随着李恪的吩咐,那两位两颊生汗的小姐姐匆匆一礼之后便悄然退下。

“你居然还好意思冲我们俩诉苦?”程处弼等那两个眉清目秀的小姐姐走远之后。

一屁股坐到了那张凉榻之上,抄起了一把团扇对着自己猛扇起来。

让那凉爽的风来得更加的猛烈一点,话说回来,屋子里边,还真没有树荫下面凉爽。

第1267章 贵州省可以给你整出一本嗦粉的大百料全书

李恪嘿嘿一笑,为自己辩解起来。“这也怪不得小弟,不是小弟不愿意出去吃苦受累。”

“而是小弟我身为泸州大都督,怎么可能轻离中枢之地。”

“之前我父皇还特地来信,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若是敢再闹腾出什么妖蛾子,就让要让滚回长安,闭门自省。”

说到了这,李恪不禁满脸悲怆之色,仰天长叹。

“明明我什么也没干,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惹了父皇了。”

“不过我寻思着,十有八九,肯定是泸州的流言蜚语,传入了我父皇耳中。”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与房俊哥俩顿时嘿嘿嘿地乐了起来,乐得李恪一脸黑线。

“我说为德兄,你这怎么也没点什么解暑的东西?”

房俊目光一扫,看到案几之上除了一壶茶水之外再无他物,顿时有些不乐意地吐了句槽。

李恪直接就呵呵了。

“你以为我不想啊,但这里是南方,又不是北方,北方好歹严冬的时候,可以采冰储之,用以消暑气。”

“可是泸州的冬天,就那指头粗的冰凌,水面都少有结冰的,唉……”

说到了这,李恪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想要吃上一口冰镇莲子羹都是奢望……”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惬意地往竹榻上一躺,拍着肚皮乐道。

“那玩意有什么吃头,在南方,就该吃上一碗凉拌粉。”

“凉拌粉,那是什么东西?”李恪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

房俊也把目光落在了处弼兄的身上。

“处弼兄,那玩意好吃吗?”

“……凉拌粉。”程处弼缓缓地坐起了身来,表情显得那样的生动。

对啊,这特娘的可是美丽的大西南,夏天的凉拌粉,凉拌米豆腐,凉拌绿豆粉……

啪的一声脆响,李恪和房俊就看到了处弼兄表情十分激动地蹿了出去。

“处弼兄,你这是要去哪?”房俊直接蹦了起来,朝着程处弼撵了过去。

李恪站在原地一脸懵逼,这家伙到底是要弄啥?

不过两柱香的功夫之后,程处弼颇有些气极败坏地蹿了回来,一屁股坐在了凉榻上,呆呆地看着脑袋上的树荫发呆。

一副谁也不乐意搭理的样子,一个劲地在那里嘀咕不可能。

把李恪弄得一头雾水,眼珠子一转,干脆就将房俊扯到了一边去。

“我说俊哥儿,处弼兄这是咋的了?”

房俊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表情也同样满是懵逼。

“我也不知道啊,出了府,处弼兄就到处打听哪里有凉拌粉卖,哪里有凉拌米豆腐卖。”

“但问题是这些玩意,当地人都说没有,处弼兄找了半天没找着,就气极败坏的回来了。”

“……难不成,这是蜀中某个地方的美食?”

李恪摸着下巴,看了眼躺在榻上的程处弼,小声地嘀咕道。

……

程处弼呆呆地躺在凉榻上,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到底怎么回事?

程处弼可是深切的记得,米粉这玩意,可是很早就已经有了的。

因为他记得自己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关于米粉的记载。

说是五胡乱华之时,汉人南迁闽浙赣时,仍以稻米榨条而食,即后世的米粉。

既然五胡乱华乃是两晋时期,怎么这会子都已经到了唐朝了,居然特娘的还没有米粉?

他到得街市上去逛荡了一圈之后,街市之上,除了绿豆汤、醪糟之外,还有一些做冷淘的。

所谓冷淘,就是将面条煮好之后以凉水淘之再拿来吃,应该就是凉面。

寻思了半天,闹不明白的程处弼决定懒得继续寻思,但是,内心对于嗦粉的渴望却越发地强烈。

他生长在美丽的大西南,这是一个米粉和面条吃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嗦粉吃面圣地。

特别是泸州往南而去,贵州那边,几乎是嗦粉人的天下。除了贵阳肠旺面、遵义豆花面维持着面条党的最后一丝体面外。

大部份的贵州省人都很喜欢嗦粉,不论是兴义羊肉粉,还是花溪牛肉粉,又或者是遵义虾子羊肉粉、还有不分地名的酸辣粉、酸汤粉、花甲粉……

不管是宽粉还是细粉,还是粗粉,粉的吃法,在贵州省可以给你整出一本嗦粉的大百料全书来。

特别是每到了炎炎夏日,贵州人最爱的就是蹿到凉拌粉摊上叫上一碗凉拌粉,浇上一大瓢辣椒油。

再搞上点软哨或者是脆哨,整上点醋,再来点炸黄豆,加上各种佐料之后一嗦。

等到吃得热辣透通,面红筋涨,满头是汗之后,来上一根冰棍,或者一牙西瓜,那日子,简直了……

……

“处弼兄,你在乐呵啥?犯得着笑这么吓人吗?”

李恪看到躺在椅上的程处弼突然发出了一阵鬼魅般的笑声,炎炎夏日,生生给笑得吓出一身的毛毛汗。

“回头我给你们整点新鲜玩意给你们尝上一尝。称心,快过来,去弄上十斤米来,让他们把磨盘好好清洗好。”

“对了,让程发赶紧给我去打造一个这种模样的蒸笼来,要长方型的……”

程处弼在那里比比划划,作为大西南不世出的厨艺天才,想要制作美食,自然要讲究。

例如想要吃凉拌粉,就不能拿凉拌面来替代,粉是粉,面是面,不可一概而论。

制作米粉那可就太简单了,比凉皮简单多了。

米粉就是将米泡好之后,磨成米浆,然后将米浆浇在平整的金属板上。

然后上蒸笼里边一蒸,很快就能能够得到一张粉皮,然后稍微抹点油,就能够让它不粘连。

然后拿刀那么一切,就成为了宽粉,在一些地方也叫切粉,意思这粉是拿刀切出来的。

至于细粉,呵呵,不好意思,程处弼他是宽粉党,或者叫切粉党。

作为大唐帝国泸州大都督府长史,程处弼的意志,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得到了执行。

很快,两块用薄铜皮制作的平整光滑的四面略微立起大约一公分的蒸粉板,具体叫啥,程处弼具体也没问过蒸粉的人。

还有一个崭新的,直接用木材加工出来的长方型蒸笼,程处弼试了试这蒸笼与这蒸粉金属板的契合度后。

开始打量起旁边那已经泡好的陈米。

第1268章 没有了辣椒的凉拌粉,就像是断臂的维纳斯

大手拔拉了两下,让浮在水面上的几只米虫被拔拉出来。

“处弼兄,这些小虫子是什么玩意?”房俊好奇地凑到了跟前,啧啧称奇道。

程处弼将一只在手指头上的米虫给弹飞出去,很是得意地显摆着南方人的常识。

“这玩意叫米虫,一般来说,只会陈米才有,刚出的新米是长不了这玩意的。”

“那处弼兄你的意思,你泡的这玩意是陈米?”

李恪眉头微皱,有些蛋疼地小声嘀咕道。

“处弼兄,你为啥非得让他们去弄陈米过来泡,就因为陈米比新米便宜几文钱?”

“???”程处弼整个人都不好了。神特么的因为陈米比新米便宜几文钱……

当即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位穷得成天就琢磨着把自己的兜裆布拿去当铺换俩钱的吴王殿下。

“我好歹也是堂堂大都督府长史,会在意那几个铜板的人吗?”

“做粉,就得用陈米,新米是不成的知不知道?”

“总得有原因吧?”房俊不禁有些狐疑地打量着处弼兄,对于这位勤俭持家的处弼兄,他也有一丝丝的怀疑。

“罢了,今日我就好好的给你们科普科普,为什么米粉要用陈米。”

“那是因为新米的黏度太好,制作出来的米粉过黏,就容易结在一起,拌都不好拌。”

“而存放一年后的米的黏度就会下降,所以米粉的制作都会选择用陈米而非新米。”

“但凡是叽叽歪歪吃米粉为啥不用新米做的人,都是在找茬,明白没有?”

看到处弼兄杀气腾腾,一副想要抄起泡米的缸子以德服人的模样,李恪与房俊白眼翻乱,赶紧点头如捣蒜。

“成成成,你乐意用啥做,咱们就吃啥总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