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51章

作者:晴了

“今日老夫实在是高兴,看到咱们汉唐商行所制的红糖质量,比那天竺的毫不逊色。”

“若是到时候运往长安贩卖,那可又是能赚上一笔。”

“何止长安,天竺的糖,在长安都是一斤斗米的价格,到了江南那边,差不多得三斗米的价格。”

“甚至有不少地方,只能采办石蜜尝其甜味……”

听到这二位还在兴奋地交流,程安笑眯眯地道。“二位,二位且先别忙,咱们来听一听赵老弟的想法。”

赵德先是恭敬地朝着这二位一礼之后,这才大起胆子道。

“诸位,赵某之前一直在江南一带与舍弟一同经营丝绸,曾经随船前往倭岛贩运过丝绸……”

“……”李大保与李光二人愣愣地看着赵德。我们正在聊糖,你跟我们聊丝绸做甚?

好在很快,赵德就进入了正题。

“赵某到达了倭岛之后,原本是要交接了货物之后,就要回唐,可是不巧来了风暴,只能留在倭岛。”

“当时赵某正好遇上城主嫁女,而在嫁妆之中,居然有近百斤的糖炒栗子。”

“赵某打听之后这才知晓,在倭岛之上,糖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奢侈品。”

“像糖炒栗子这样一份甜食都成了倭岛的那些贵族大臣之间用来相互攀比的奢侈品……”

李大保与李光仍旧呆呆地看着赵德,只是此刻,他们的眼神不是方才的鄙夷,而像是在看一堆宝藏。

“赵某是个商人,自然也起了心思仔细地打听,这才知晓,倭岛少蜜,而且倭岛只适合种植稻米。”

“如此一来,便是连麦芽糖对于他们而言,也都是极难得的奢侈品。

便是石蜜运抵倭岛,其价毫不逊色于天竺沙粮在长安的价格。”

“另外就是,倭岛之上,甚至无甚特产,不过倭人与我唐商贸易,多以金银折物。”

“之前听闻程管事言及要种植甘蔗制糖,赵某就觉得,或许应该考虑考虑……”

“这难道还需要考虑吗?”

……

吴王府管事李光,一想到自己那位穷得成天打自个兜裆布主意的吴王殿下,当既就毫不犹豫地道。

“既然要卖,那就怎么赚钱怎么卖,就卖到倭岛去。”

“连石蜜都能够卖出红糖价,那咱们的红糖,岂不是能够卖出丝绸的价了?”

李大保也抚着长须连连颔首。

“不错不错,久闻倭岛之地,向来慕我大唐,若是咱们能够将红糖往倭岛贩售,换取一些金银,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如此一来,凭着咱们自己的这些田地,哪怕就算是全部都用来种植甘蔗,怕是也难满足需求吧……”

程安点了点头,朝着李大保笑道。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才会请二位暂且留步。

就是想跟二位商议一二,看看能不能跟顾达顾都督商议商议……”

“我觉得不是不可以,毕竟若是因为交州产粮过胜,导致粮价大跌,谷贱伤农,怕是到时候就是好事变成坏事。”

“若是我等能够劝说顾大都督,为交州都督府一带的数十万黎民百姓着想,多拔一些田地来种植甘蔗。”

“而我汉唐商行以公平的价格采办甘蔗,如此一来。

既减少了对于粮价的冲击,又还能够让百姓们又多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

“毕竟这里一岁便可收获三季粮食,便是拿出一半的田地来种植甘蔗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李大保与程安和李光,再一次走进了顾大都督的府邸,此刻,这位顾大都督正安逸地坐在室子里边。

拿着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扇着,目光打量着高高悬挂在屋内的那张地图。

上面有黑笔,还有红笔划出来的许多线条,而在他的身边,还摆放着好几本帐本。

记录着这些日子以来售卖出去的荒地,幸好陛下有了旨意。

售卖田地换来的财帛,采办来了大量的农具,以及耕牛,这才使得日益增加的荒地得以开垦出来。

此刻,顾达打量着跟前那张巨大的地图,恨不得一下子就让整个交州所处的这广袤的平原全部种上粮食。

就在他正美滋滋的时候,传来了亲兵的禀报,说是李大保与程安和李光三人连袂前来拜访。

听到了这个消息,顾达自然不敢怠慢,赶紧理了理自己的衣襟,起身相迎。

哪怕他们身上无权无职,可不要忘记了,他们的屁股后边都蹲着谁。

李光虽然看起来一副我都听你们的样子,但是他的后台却是最硬的。

至于李大保,是自己的恩公的意志代言人,与自己也是相处多年的旧识。

至于程安,呵呵……不但代表着老程家,更代表着程三郎这位在陛下跟前红得发紫的大红人。

同时更代表着整个汉唐商行的意志在交州的体现。

程安朝着顾大都督一礼之后,便将自己等人对于交州都督府粮食产量暴涨的担忧述之于口。

这让原本正沉浸在丰收的幸福中的顾大都督不由得脸色一变。

还没等顾大都督有所表态,就有一名亲兵再次来禀报。

“大都督,邓知州有要事求见。”

顾达扫了一眼这三位,毫不犹豫地道。“快快有请……”

不大会的功夫,从交州南部的爱州匆匆赶回来的邓知州步入了屋内。

看到了这三位也在此地,不禁有些错愕。

“大都督,下官听闻从北边又有大批的人手赶来我交州都督府买地,不知现如今情况如何?”

听到了这话,看着邓知州那张忧心忡忡的脸,顾达不由得心中一动。

“怎么,莫非你觉得这地不应该卖,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担忧?”

“……”

第1263章 果然,这帮子粗鄙武夫就是这么厚颜无耻

邓知州一呆,看着跟前这位主动提出了自己心中所想问题的糙老爷们。

印象中这位顾大都督但凡是干什么事情,除了莽,就是莽,正因为这样。

在爱州一带监督当地农事的邓知州,在听闻了有大量来自中原的势力。

往交州都督府聚集,意欲前来采办荒地用以耕耘。

便将事务交给了随行官吏之后,便匆匆赶往交州,没想到顾达却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不管怎么说,邓知州当然不会把自己的疑虑暴露出来,而是朝着顾达点了点头正色道。

“正是,下官以为,我交州都督府如今正在大力推广三季稻种植,交州一带的粮价,已然开始阴跌。

若是再继续大肆开拓田地,种植三季稻米,而三季稻米却又不能及时转运出去。

怕是谷贱伤农之事,就近在眼前了。”

“唔,邓知州且稍坐……”顾达扫了一眼安坐于一旁一言不发的程安等人,不禁陷入了沉吟。

“邓知州,其实方才,本都督正在与汉唐商行诸人,正在商议一事。”

“汉唐商行准备将所开垦之地田,尽数种植甘蔗,用以制糖。”

邓知州闻言不由得面露喜色,朝着程安、李大保、李光等人颔首。

这个时候,李大保给程安一个眼色,秒懂的程安笑眯眯地朝着邓知州一礼道。

“我等也觉得,交州如今受陛下重视,大力开发交州都督府,本是一件好事。”

“但是,交州地处一隅,陆路不便,即便粮食丰产,也难以运往他处。”

“若是继续这么下去,若是一旦粮价大跌,必会令交州百姓哀鸣。”

“故尔,我汉唐商行愿意站出来,欲请大都督府出面,在交州推广种植甘蔗。”

“汉唐商行,将会按着今岁的行价,全力收购甘蔗制糖。”

“一来,可以令百姓得利,这二位,不至于让交州都督府的粮食产量过盛,从而挫伤百姓耕耘之心。”

这番漂亮话,说得顾达与邓知州频频颔首。

……

等到程安言毕,与李大保、李安先行告退之后,顾达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

“本都督还真没有想到,过去,交州都督府发展不起来的时候,顾某也甚是发愁。”

“如今得蒙陛下委以重任,又有诸多豪商巨贾云集于此,招揽人手,大兴交州。”

“却没想到,居然又出现了这等烦忧……”

听到了这话,邓知州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大都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好在,那汉唐商行能有此心,愿意援手我交州都督府,当可安定交州百姓人心。”

“但是种植甘蔗,两亩地的收获,才能当得一亩粮食的收入。”

“下官就是担心百姓们不愿意种植甘蔗,而只种粮食……”

顾达也不禁有些头疼地点了点脑袋,伸手指挠了挠头。

“这倒是个大问题,若是百姓不愿,我等又能如何,总不能逼着百姓去种植甘蔗而不种粮食吧?”

邓知州抚着长须,眼珠子转了半天之后,突然灵光一闪。

“大都督,下官倒是有两策,兴许可解我交州都督府谷贱伤农的问题。”

顾达朝着邓知州看过去,静待他开口言语。

“大都督,咱们交州新垦的田地,可是有不少都是军屯。若是军屯田地,只留部份口粮田,其他用以种植甘蔗。”

顾达顿时两眼一亮,这还真是,如今,军屯开垦的田地,几乎占到了交州都督府田地的半数。

若是只留下少量的田地种植三季稻,就足够交州都督府数千精锐的人吃马嚼。

而剩下的田地,种植甘蔗,虽然看似赚的不多,但是却对于稳定交州都督府一带的粮价,会起到极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