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834章

作者:晴了

宋首獠首蒙扎,原本的泸州诸獠的第二号人物,实力仅次于铁山獠。

这位老司机老谋深算,是个笑里藏刀级别的人物,不过亲爹特地告诉了程处弼。

这个老头子莫要看他诡计多端,但是有个屁用,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另外就是薛州獠首禄能,用亲爹的话来说,这家伙就是第二个铁山獠。

也很是桀骜不驯,当然,在亲爹跟前,乖的跟灰孙子似的。不过这个才三十多岁的薛州獠很有野心。

若是泸州诸獠,想要闹事,或者是要整什么妖蛾子,十有八就是这两个家伙。

用亲爹的话来说就是,折服那些獠人,最简单的就是折服那两个獠首,其他的那些,都不过是墙头草罢了。

具体怎么折服,亲爹只告诉了程三郎,獠人不是读书人,阴谋诡计那一套比不上那些读书人。

反正你小子自己见机行事就成,难不成还要我这个亲爹易容蹿泸州给你小子当参谋不成?

程处弼当时本想提醒亲爹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在看到了亲爹瞪起来如同要吃人的眼珠子,性格谦和孝顺的程处弼考虑到了父辈的工作情况。

婉拒了亲爹这种过份的要求,总算是让那差点落下自己身上的父爱之拳收了回去。

……

“头疼啊……”程处弼揉了揉脑袋,忍不住发出了这样一声感慨。

躺在那张竹制的躺椅上翘起二郎腿,一旁摆着个茶壶。

程处弼特地带来的一个水晶杯里边。那微微泛绿的茶汤的色泽,份外诱人。

房俊手里边也有一只这样的杯子,此刻这位房二公子正对着手中的茶杯频频深呼吸。

“处弼兄,感觉真好闻,我感觉自己像是闻到了,嗯,闻到了春天的味道……”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差点就乐了,扭过了头来打量着俊哥儿。

“看来让你跟着到蜀中来果然没坏处,现在你看你,都已经快会写诗了都。”

“……”房俊听到了这句调侃意味明显的话,不乐意地瞪了一眼处弼兄,然后小小地抿了一口。

微烫的茶水,入唇徐徐咽下,让房俊感觉自己的嗓子很舒服,也很润滑。

“处弼兄,还真别说,没想到你搞出来的这绿茶喝起来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为什么感觉除了香甜之外,还有一股子涩味?”

“你尝尝就行了,别喝多了……这可是新茶。”程处弼晃着自己的二郎腿提醒道

“你喝到的那股子涩味,就是因为新茶上的很多物质还没有被充分氧化。”

“尝一尝还成,若是喝多了,很有可能会闹肚子。”

听到了这话,房俊又小小地抿了一口,这才不舍地搁下了杯子。

这些绿茶,自然是程处弼用那些野茶树的茶叶制作的。

程处弼让老程家的家丁挥舞着手中的财帛,搞来了差不多百多斤的茶叶。

开始按照自已知晓的绿茶制作工艺来搞,也就是摊晾、杀青、揉捻、与干燥。

程处弼把自己想象成自己见到过的炒茶老师傅,第一锅直接就糊了……

然后第二锅差点被烫出水泡,嘬了半天手指头,恼羞成怒的程处弼。

这才在一干挤眉弄眼暗暗窃笑的程府家丁的注视下,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才反应了过来。

人家炒菜老师傅用的是碳火和陶炉,而自己用的是铁炉子和煤火。

很快,程处弼开始了第三锅,第四锅,第五锅。

好在程三郎脑子好,身体协调能力强,而且是有错就改,总算是在浪费了差不多十斤茶叶之后。

炒制出了可堪入眼的茶叶,之后,他连搞了两天,总算是找到了节奏感。

两天之后,在程处弼的指挥之下,三位程府家丁也成为了新的炒茶老师傅。

除了炒制出绿茶之外,红茶程处弼也正在试验性制作中,具体如何,也还得等上两天才能够品尝。

“公子,三公子,你要的箱子给你搞来了……”这个时候,程发的声音传了过来。

程处弼懒洋洋地坐起了身来,就看到了程发一手提着一个木箱子朝着这边快步行来。

而在他的身后边,一位工匠正拿着好几个筐架快步而来。

……

程处弼从程发的手中接过了箱子之后仔细地打量起来,嗯,质量不错。

而这个箱子的长宽高都大概在一尺到一尺二寸左右。具体为什么是这样的尺寸,程处弼知道个屁……

他又没养过蜂,只是当地有养蜂的,他去那里买过蜂密,大概知道一些。

好奇地问过养蜂人,也知晓蜂箱的结构,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自然只能靠自己去放飞想象的翅膀。

而且一侧的下方,正好留出了一道空隙,不高,大约也就能够容纳蜜蜂通过的样子。

至于那些木箱架就是巢框,则是拿来插木箱里边,日后想要采蜜,直接取出来用离心机一甩,棒棒哒。

程处弼当然不是第一个养蜂的人,之所以突然想到养蜂,那是因为他在农家看到了用粗大的木头制作的蜂巢。

这才知道,这个时代居然已经有人开始人工养蜂。

经过详细的打听之后,程处弼这才明白,早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人工养蜂的记载。

只不过他们砍下附有野生蜂窝的树干(即原始天然蜂窝),挂在屋檐之下。

蜂窝所放置的方向与原树干生长的自然姿势保持一致。

到得魏晋南北朝时期,养蜂者便将驯养后的半野生态的蜜蜂,诱养到仿制的天然蜂窝或代用的木桶蜂窝中去。

逐渐向蜜蜂家养过渡。就是用木桶或者是粗壮的树干掏空之后来作为养蜂的蜂巢。

第1237章 下面那些獠人乐意,不代表他们这些獠首就乐意

程处弼在泸州一带所见的,就是将蜂窝与燕巢并列于柱梁或悬挂在庭院前檐。

而且,蜂蜜是拿来吃的,而那些蜂蜡则是制作蜡烛的好材料。

所以这个时代。养蜂已然算不上是太过新鲜的事情。

这让程处弼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晚上最乐意点燃的黄蜡烛,当然不是不正经的黄。

而是很正经的黄,因为那是用蜂蜜的蜜蜡制作出来的烛。

也有白蜡烛,那是来自于蜀中的特产,据说是那种生长着一种叫着白蜡虫的玩意分泌出来的好宝贝。

虽然在这个时代,能够用上蜡烛的,仍旧只是少数,但是从这一点上来看。

养蜜蜂既可以采蜜,又能取蜡,已然让养蜂成为了一项发家致富的手段。

对此,程三郎不得不佩服那些极富有智慧的古人们。

既然养蜂人已经有了,程处弼觉得自己也该做出一些贡献,毕竟这个时代的养蜂的器具实在是太不方便。

所以,程处弼就整出了这种蜂箱,回头去请一位养蜂的老司机过来,让他来负责引蜂和养蜂。

毕竟这种后世设计了来的蜂箱,不但便携性好,利于照看,而且采蜜也十分的方便。

这,也算是程处弼对蜀中的养蜂人作出的一点小小的贡献。

更何况,蜀中平原这里,一年四季开花的品种可是要比北方更多,更容易获得蜂蜜和蜂蜡。

等到自己测试现这种蜂箱的效率之后,再向那些泸州各地獠首推广。

也想当于是搞一搞扶贫攻坚工作,毕竟,不论是养蜂。

又或者是种植茶叶,都能够提高这些喜欢靠山吃山的少数民族的收益。

程处弼犹记得,自己穿越之前,领导曾经找自己谈过话。

准备推荐自己成为扶贫攻坚的先进个人,可惜,那辆该死的大货车,让自己失去了一个获得荣誉的机会。

虽然这个年代,没有人给自己颁发奖状或者是荣誉证书,但至少,这也算是圆自己的一个梦想吧。

就在程处弼对着那些新造出来的蜂箱胡思乱想。

旁边的管事程文则尽职尽责地给那名被聘请过来的养蜂人叽叽歪歪。

程处弼终于想到要去红茶那边去瞧上一瞧,顺便搞了一把红茶出来。

房俊主动地又凑了过来,眼珠子盯着程处弼手中的那一把已经变得又干又硬的红茶。

“处弼兄,这个红茶,应该不会跟绿茶一样吧?”

“不知道,走,咱们先去试试。”

……

第二天,程处弼跟拉肚子,一脸悲伤的房俊回到了泸州城内。

当然也顺便给李恪带来了一斤绿茶和一斤红茶。

闻着那诱人的茶香,李恪脸上的表情总算是露出了一丝欣慰。

“还好,你们总算是没把我忘得一干二净,知道给我带点好东西回来。”

程处弼坐在了那里,美滋滋地呷了一口菊花茶,看了一眼旁边的房俊。

最终出于怜悯,给这个喝新茶太多,结果喝得拉肚子的倒霉鬼也满上了一杯菊花枸杞茶。

“来来来,喝点这个暖暖胃,都跟你说了别喝那么多你偏不听。”

房俊坐起了身来,呷了一口菊花枸杞花,无奈地道。

“唉,小弟我也不想,可小弟真的觉得那茶汤可比其他的东西好喝多了。”

看到那李恪专心致志地在那里闻着茶叶,程处弼问起了泸州的情况。

李恪把茶叶搁回了瓷盒里边之后,拍了拍手解释道。

“放心吧,那些獠人来到了泸州之后都十分老实,我之前还担心他们闹事。

特地又多调了一批士卒守备,看来是我多虑了。”

“各州獠首都已经在今日到达了,那宋州獠首蒙扎和薛州獠首禄能都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