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796章

作者:晴了

“处弼兄,拜托你说点小弟我能听得懂的人话行不行?”

“贤弟啊,咱们的眼光,不能老盯着钱,这只是小钱,大钱就藏在后边。”

“就像咱们的汉唐商行,要干就干利国利民的大事情,懂了没有?”

程处弼冲这个只想捡芝麻,却差点看不到西瓜的李恪打了个眼色。

李恪虽然还是一脸懵逼,但是,凭着这么多年相濡以沫的丰富经验来看。

处弼兄那满是鬼主意的脑子里边,十有八九已经迸发出了赚大钱,发大财的灵感与火花。

一思及此,穷鬼亲王李恪的脸上挂上了欣慰的笑容。

悄然地退回到了阴影里边,继续跟那俊哥儿一起深情地抚摸着那两大箱雪白而又温暖的籽棉。

……

等到程平他们由着邓称心带着去休息,程处弼这才安逸地坐在榻上,就着菊花茶……

嗯,等老子到了美丽的大西南,首先要搞的就是茶叶等饮品,其次要搞的就是花椒等香料。

不然,成天喝枸杞菊花茶,太特娘的养生了点。

这是中老年人才应该的福利,不是老子这种连婆娘都还没娶进门的年轻人。

程处弼朝着这两位汉唐商行的股东,一脸正色地沉声言道。

“二位贤弟,你们想必方才也听说了吧,这棉花的亩产能够有差不多五百斤。”

“懂这是什么意思吗?”

“咱们大唐的普通百姓所穿的,皆是麻布,而麻的亩产虽然高过棉花一些,也差不多这个数。”

“可是想要制成麻布,不但工序繁琐,而且一亩地的麻最后制成麻布,怕是成布率不会超过一成。”

“但是这棉花,成衣率却能够高达三成到四成。

而且,这玩意可不仅仅能织成布,更能够填充在衣物之中充作保暖之物。”

程处弼在这里叽叽歪歪,李恪则拿着一块籽棉在手中仔细地打量,一面认真地听着处弼兄之言。

内心则在飞快地盘算着利弊,而房俊挠了挠头,手指头笨拙地撕扯着那棉花里的棉籽道。

“这东西,处弼兄你已经在长安种出来了,只是咱们想要种这玩意,岂不是要抢占耕地?”

程处弼直接就乐了,大巴掌拍了拍房俊。

“俊哥儿你可知道此物原产于哪?原产于十分干旱的中亚和天竺一带,因为这玩意十分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而我大唐,最适宜种植此物的,不是中原,而是陇右这片贫瘠干旱少雨的地区,甚至是西域诸国……”

“处弼兄,你的意思是,咱们要到北边去买地?”

李恪一想到胡椒园还没开张,这边似乎又要花钱,不禁心口一疼。

“不不不,贤弟,你想差了,我这么说吧,我现在要做的是,向你爹为国进献棉制品。”

打量着处弼兄那一脸英武伟烈的模样,李恪不禁深感蛋疼,总觉得这哥们又想要算计自己,还有算计自己父皇。

程处弼的想法很简单,这些天整那小花伞,才知道,宫中还有织娘,也有织布车,纺车等物。

所以,程处弼所需要干的就是,制作出机械脱籽的工具,然后将这百来斤棉花让那些织娘给鼓捣出几件样品。

给陛下一个惊喜,让他明白,大唐的将士们有了此物,将不再用畏惧严寒。

只要李叔叔一开心,想要让大唐出征高昌国的将士们都能够披挂上温暖的衣甲。

程处弼大不了把那一千多百地,六十多万斤的棉花全部捐献给国家。

怎么也能够制作出一两万套冬衣给将士们御寒,让他们可以欢天喜地地蹿到西域之地去。

击败那些敢于侵略大唐边疆域的西域蛮子。

听到了处弼兄唾沫星子横飞的叽叽歪歪半天之后,李恪直接就急了眼了,扯了一把嗨皮过头的处弼兄。

“那,那咱们岂不是啥也捞不着?”

“呵呵,贤弟,你看你,眼界就太窄了吧,谁说咱们捞不着了?”

……

程处弼大巴掌拍在李恪的肩膀上,得意地挑了挑眉。

“咱们汉唐商行捐献了数十万斤的棉花,解决我大唐北疆将的冬日之苦,你说你爹能不意思意思?”

“就是!”房俊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朝着李恪道。

“陛下肯定得好好的意思意思,不然,他老人家占咱们这些晚辈的便宜,他能好意思?”

李恪顿时精神一振,两眼放光。“我爹肯定不好意思,既然如此,总得给咱们点好处……”

“才止一点好处?”程处弼不乐意地道。然后压低了声音,跟这两位兄弟小声地嘀咕起来。

不大会的功夫,瘆人的得意笑声此起彼伏。

李恪与俊哥儿一脸心悦诚服地看着这位满脑子全是好主意的处弼兄。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只要处弼兄你真的能够制作出那种可以将机械脱籽的工具。”

“回头咱们哥几个……算了,俊哥儿还在回左卫,咱们俩就赶紧乘着这几日,把这事给弄出个结果来。”

“嗯,不过俊哥儿你也别失望,为了给你一份参与感,回头给你量一量尺寸。”

“就照着你的身高体型,我给你设计一套棉衣,你就是我们的人体模特。”

“……”

第1182章 这算不得什么,本王曾经跟一位织娘……

李恪有些不乐意,程处弼大巴掌又按到了李恪的肩膀上。

“当然也少不了贤弟你,另外,愚兄我也有一套,到时候咱们哥仨,披挂上阵,在你爹跟前一亮相。啧啧……”

刚刚才美滋滋的李恪脸色有点发黑。“处弼兄,千万别再闹妖蛾子了,我爹他这些日子脾气可不太好。”

“知道知道,就是因为你爹脾气不太好,所以才想着逗他乐呵。”

“一看到大唐的武贲之士,在出征之前。

就即将有了既结实又耐用,而且还能够保暖的冬衣,你说你爹还能哭丧着脸?”

听痛点处弼兄那唾沫星子横飞的豪横之方言,李恪与房俊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都有些迫不及待了都。

当天晚上,程处弼就开始绘制脱籽的机械,这玩意,只要见过的人,都会觉得十分的简单。

程处弼在大学的时候逛荡过的博物管里边就曾经欣赏到那些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脱籽机,也叫人力轧花机。

也就是几根金属棍子,再加上一些木结构制作而成。

不过考虑到现在自己是制作样品,所以决定整那种全木质机械。

只是在传动的地方搞几个金属零件。

而且用的是脚踏式传动方式,更利于解放劳动人民那勤劳的双手。

另外还有就是纺纱机,毕竟程处弼不知道麻线是怎么纺的。

但好歹他知道跟轧花机配对的那纺纱机是啥造型,顺便将那种工艺更加简单的纺纱机也给整了出来。

至于珍妮纺纱机那玩意,程处弼倒是见过图样,却没见过实物,这种更高级的机械,以后有机会再搞。

现在程处弼需要的是尽快搞出棉布来,而不是搞机械发明创造。

程处弼绘制出了设计图之后,第二天一大清早就提溜着李恪这位优质皇家工具人跟自己一起蹿到了九成宫专搞机械,修理东西的地方。

对于那位频频出现在这里的程太常又浪过来,不论是胡匠人还是其他工匠都并不意外。

只会认为他又来奉命制作遮阳伞,等到程处弼拿出了图纸,叽叽歪歪半天。

一干匠人自然不敢怠慢,毕竟,谁也摸不准这位程太常来鼓捣的这新奇机械,会不会又是陛下的授意。

结构十分的简单,再加上一干匠师群策群体一起动手。

大清早的才送过去的图样,等到了下午的时候,那边的机械就已然制作完成。

毕竟是木质结构,不少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很容易就给程处弼给搞出了一抬高大约半人。

侧下方有一块踏板,只要踩动踏板就会带动机械转动,而那两根轧花的木棍中间之有一道很小的缝隙。

这玩意被摆放在了清幽阁内,程处弼坐在了一跟小马扎上,旁边摆着那一大箱的棉花。

而跟前的轧花机前方,则已经铺上了一块巨大的麻布,这是为了便于一会收集脱籽棉。

程处弼的大脚丫大开始踩动踏板,然后这不大却十分稳固的机械开始转动了起来。

程处弼少起了两朵棉花,塞下缝隙……

……

棉花轻而易举地就过去了,但是棉籽却被拦阻在了后方,无可奈何地掉落到了轧花机下方的一个竹筐子里边。

李恪等人啧啧称奇地看着高大英武的程三郎,一脸严肃地坐在那小马扎上,踩动着轧花机。

频频将那些棉花塞过去,然后棉花轻而易举的通过去,棉籽却绝望地落入筐中。

工序,就是如此的简单,籽棉就这么一滚,轻轻松松就变成了棉花。

今天休息,原本期待看到大事情的房俊看了半天,忍不住吐了句槽。

“就这?”

程处弼不乐意地瞪了这货一眼。“不然呢,这棉花最繁琐也最费人力的,就是这一步。”

李恪这位啥都懂一些吴王殿下的情绪,则显得慎重了许多。

“俊哥儿,你千万不要小看,若真的是跟处弼兄所言,取了棉籽,就可以纺纱成线的话。”

“这等织物的工序,可以说是我等身上衣物所用之布匹最简单的。”

“知道不知道,麻布是怎么来的吗?麻想要成为麻布,不但要浸麻、洗麻、漂麻,还要绩麻线。”

听到了这话,房俊不由得一脸心悦诚服地看向李恪。

“为德兄,你懂得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