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716章

作者:晴了

让那些膘肥体壮的程家人多来几次,争取不要有遗漏的谷粒。

这样的工作,是最枯燥无味,每一把稻谷,一把要打三把,当然,今天反正人多力量大,不抢时间。

所以一把稻谷打上四到五把,争取不要有剩下的。

程处弼从这一头割到了那一头,虽然不累,可还是觉得腰弯得有些发酸。

李世民也已经晃晃悠悠地来到了跟前,朝着赵昆吩咐了一声之后。

赵昆快步而去,很快,就拿来了一个斗,这是大唐皇家御制的标准斗。

这可是工部负责督造出来的金属斗,十平斗为一石。

此刻,赵昆也亲自登场,舀起一斗,然后倒进一个麻袋里,每一个麻袋,只装一斗。

这是为了一会便于计算总算,而刘员外和邓主薄。

还招呼着亲随与他们一同到田地里去检查,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稻穗。

陛下就在这里蹲着,他们这两位负责监督和记录的官员,此时不好好表现更待何时。

随着摆放在田坎边上的稻谷越打越少,膘肥体壮的程家人也换了一轮。

最后几把稻谷也被打完,由着谷粒落入了挞斗中。

赵昆示意大伙将那个挞斗给斜立起来,将最后一点稻谷给倒进了斗中。

这边,李世民已经开始面对着跟前摆放得十分齐整的麻袋细数完毕。

“一共是三十六斗,赵昆,你那里有多少?”

“陛下,臣这里应该有半斗。”赵昆满面红光地大声回答道。

李世民表情愣愣地看着跟前的那些麻袋,喃喃地低声道。

“那就是三石六斗半……”

李承乾也愣了,半天才嘀咕了句道。

“父亲,就孩儿所知,江南最好的水田,一亩所产,三石也就顶天了。”

“处弼兄种的这一亩田,居然还高成了六斗半……”

……

李世民扭过了头来,看向程处弼。

“你知道不知道,你这一亩地的收获,不说大唐,哪怕是历朝历代以来,可都没有这样的收获。”

程处弼走到了李世民跟前,打量着那些收获,现在,倒是可以跟这位大佬认真地解释一下。

“叔叔,这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我这一亩水稻,没有发生什么病虫害。”

“其二就是,所有的水稻稻种,它们的出芽时间,还有生长时间都很一致。”

“另外还有小侄弄出来的赶花也起到了效果……”

其实对于程处弼而言,仍旧有些不太满意,毕竟后世的农家肥搞出来的优质非杂交稻,哪怕只用农家肥,五六百斤也是小意思。

现在,自己从头到尾,都严格地按照后世的标准来搞,却也只能收入三石六斗半。

这要折算成斤数,怕是都还不到四百斤,这样的产量,实在是让程处弼骄傲不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后世的优质稻种,也必然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经过了多代的培育搞出来的好宝贝,而自己种植的是还没有经过改良的古代三季稻。

能够收获这么多,也该满意了。

李世民也从最初的震撼之中清醒了过来,听了程处弼的这番分析,不得不承认这小子说的十分有道理。

若是别人知晓自己一亩地能够种出这么多的产出,不知道会乐成什么样。

但看程处弼这副样子,似乎还犹嫌不足,李世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该怎么形容这小子了。

第1069章 你爹居然喜欢老实人?唉……老实人招谁惹谁了

“叔叔,眼看快要到中午了,要不,就留在这里用个午饭如何?”

“正好这三季稻米打出来了,小侄让他们去现碾一些,煮出来尝尝?”

听到了程处弼这话,李世民点了点头。

“也好,老夫还真想尝尝这刚刚打出来的稻米是何等滋味。”

程处弼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之后,开始吆喝着程家人收拾东西。

而济叔直接提走了两斗米,得赶紧拿去碾出来。

一行人缓步进入了程氏大学,朝着办公区缓步而行。

程处弼是很平静,可这并不代表其他人,特别是那两位工部屯田司的官员。

他们可是意识到,程处弼所有的操作,哪怕是普通的农人也都可以完成。

只要能够照着程三郎的办法,按步就班的去耕作。

不敢说像这一亩田地般,增长得如此夸张,但是增收一到两成,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李世民听到了脸色激动得通红的刘员外的禀报,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心中又下意识地想到了那交州都督府,按照交州能够岁入七石五斗算。

哪怕是增加一成,那也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字。

李世民顿住了脚步,朝着刘员外与邓主薄一阵叮嘱之后,大手拍了拍此二人的肩膀以示嘉许。

二人赶紧拜倒在地,便快步登上马车,径直往长安城的工部衙门而去。

至于他们为何不留下来吃饭,自然是因为另有要务。

……

程处弼蹿去了学校食堂,让那些由程家人负责的学校厨房立刻开动起来,准备几个好菜。

毕竟是皇帝大佬亲自蹿过来,怎么也不能清汤寡水的把这老汉给打发走。

好在现如今老程家的阉猪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所以每天供应这程氏大学差不多五十斤猪肉。

让学校里边的教职员工连同学生餐餐有油水,顿顿有肉吃。

程处弼甚至亲自下厨,搞了一盆糖醋排骨。

看到济叔已经提溜着碾好的新米赶了回来,上笼开蒸,他这才拍屁股离开了厨房。

等来到了办公区,程处顷就看到了李世民居然没有跟自己的亲儿子李承乾和李恪一块溜达。

而是跟着房俊那小子,二人一边走一边不知道说着什么。

房俊这小子则一边比划一边唾沫星子横飞的不知道在叽歪什么鬼。

看得程处弼心中起疑,来到了此刻正站在校长室门口闲聊的排骨精太子,不良皇子,游侠儿三李跟前。

“那边是咋回事?”

李承乾朝着程处弼微微颔首之后,指着那边笑道。

“处弼兄啊,你难道没看出来吗?我父皇跟房二郎相谈甚欢。”

一旁的李恪表情简直就如同是独守深闺三十年的中老年妇女,幽怨得令人头皮发麻。

“是啊,方才我父皇还一个劲的夸俊哥儿实在,是个老实孩子,比我这个当儿子的强多了……”

李德奖呵呵一乐,拿胳膊肘拐了拐李恪道。

“贤弟啊,你爹既然喜欢老实孩子,你怎么不老实点?”

听到了这三个家伙的议论,程处弼不禁蛋疼地嘀咕了句。

“你爹居然喜欢老实人?唉……老实人招谁惹谁了。”

“???”就蹲在程处弼跟前的李恪整个人都不好了。神特么的老实人招谁惹谁了?

“我爹可是堂堂天子,喜欢俊哥儿怎么了。”

程处弼差点把隔夜饭给喷出来,总觉得李恪这话很不正经。

可偏偏又不好意思纠正,有些东西就是这样,越解释歪得越厉害。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跟他们一般,一屁股坐在屋外的行廊上。

“当然没什么,我只是觉得俊哥儿太老实,唉……”

“有句老话不知道你们听过没,宁可人讨嫌,莫要人可怜。”

“意思就是,老实孩子容易吃亏,讨嫌的孩子,更容易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上生存。”

喜欢老实人不就觉得老实人好骗吗?程处弼不知道有哪个时代的老实人占过便宜。

他所知道的只是书本和影视里边,老实人会因为善良而获得命运的垂青。

但是在现实的社会里边,老实人,往往都是最最倒霉的一个群体。

说来说去,真不知道老实人招谁惹谁了。

不过好在,咱们程家人只是实在人,不是那种傻了吧叽,吃了亏还当是得了福报的老实人。

“……”李承乾弟兄还有李德奖都一脸懵逼地看着表情显得十分的复杂,手撑着下颔,维持着思想者姿势的程处弼。

总觉得他这话有问题,可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

……

李世民打量着这位未来的女婿,现如今的老实人房俊房遗爱。

目光一扫,看到了程处弼他们那几个家伙正在那边叽叽歪歪。

看到那个眉飞色舞的程三郎,再看看这笑得温顺的房二郎,他们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一个滑不溜手的就跟条泥鳅似的让人牙根发痒,另外一个,则憨厚实在到让人不忍心。

唉,也不知道以房卿的才华学识,还有他在朝堂之中长袖善舞的本事。

怎么就教出房俊这么个憨厚实在的娃娃来。

一思及此,李世民心中一动,这孩子着实太过老实了点,而今即将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