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692章

作者:晴了

李渊不知何时,已然停下了脚步,举目张望着这坐大安宫。

这里原本是自己在武德五年之际,特地命将作监为爱子李世民所营造建的一座宫殿群,位于宫城之西。

那个时候,称之为宏义宫,至九年七月始成,这里有山林胜景,甚是秀美。

当年二郎在此居住之时,李渊就曾经前来此宫,甚好这里的美景。

只是在那场大动荡之后,李渊仍旧在皇宫中呆了三年,最终他实在不乐意与二郎朝夕于一宫。

总觉得那座皇宫里边,还残留着浓浓的血腥味。

于是便于贞观三年,迁入这宏义宫,并将这里更名为大安宫。

那些年来,自己似乎都忘记了怎么笑,而身边的嫔妃们,都显得那样的小心翼翼,诚惶诚恐。

“这些年来,朕亏欠了她们太多,好在,今日……今日朕的心情好了不少,就不跟那个小混蛋计较了。”

看着那快步而去的上皇陛下,虽然有许多的话没有说出来。

忠宝却很明白,轻应了一声,再一次快步跟上上皇陛下的脚步。

……

之后的每天近昏时分。

白天的时候,这些嫔妃们也都不再独处,三五相聚,打起了竹牌。

用过了晚饭的几位嫔妃们,都会聚集在一起。

伴着那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

甚至有时候,太上皇李渊兴致大好的时候,还会亲自下场,替她们伴奏。

大安宫中那原本沉沉的暮气,仿佛也在渐渐地消融着。

兴许是因为太上皇李渊已经远离了政局,而她们这些嫔妃即便再勾心斗角,又能如何?

何况经历了这十余年来的太妃生涯,都已经全部上了年纪,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大家之间的关系越发地显得融洽起来,而李渊,也很享受这样的气氛,脸上的笑容,越发地多了起来。

就连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前来请安之时,面对着如今大安宫安乐详和的气氛很是吃惊。

等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听到了那很令人上头的乐曲之后,夫妻二人哭笑不得。

回宫的路上,李世民打量着那张方才从乐师手中拿到的乐谱,打量着那上面的古怪数字制作的简谱。

方才,父皇还很显摆地亲自抄起琵琶弹奏了这首曲名叫《伤不起》的乐曲。

可是从头听到尾,李世民实在是没听出来哪里伤了,只感觉整首乐曲都快欢的不行。

特别是那很容易上头的曲调和节奏,让人回味起来,真有一种想要随之翩翩而动的感觉。

看罢了那张古怪的简谱,李世民长长地叹了口气,无比伤脑筋地道。

“没想到程三郎那小子闹腾的妖蛾子,错有错着,唉……”

长孙皇后看着夫君的模样,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夫君,这可是好事情,你怎么反倒不开心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又叹了一口气道。

“为夫开心是挺开心的,可是,可总觉得这事不对。”

长孙皇后好奇地打量着夫君,不知道他此言何意。

“为夫之前寻思着,今年去九成宫避暑来着,一直在犹豫,到底该不该让这小子伴驾。

现如今看来,不把这小子带在身边,我着实放心不下。”

“那便让他跟着去吧,有他在其实也挺好的,不过就是,九成宫周边的那些飞禽走兽,可就遭罪了……”

听到了观音婢这话,李世民直接就乐了。

“何止飞禽走兽,就算是蛇虫鼠辈之流,一样也逃不出他的毒手好不好?”

长孙皇后赶紧掩住了朱唇,差点又失仪地笑了出来。

“夫君,回头,妾身去跟承乾说一声,程三郎既是他东宫的属官,又是他的肱股。这一去,又是数月之期。”

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本想开口把李象也给带到九成宫去。

可是一想到要让皇长孙至少好几个月都看不到自己父母,这似乎也不太合适,只能放弃了这个念头。

第1036章 老朽还以为您知道那胡椒的金贵,替府里省钱

“夫君准备什么时候前去九成宫?”长孙皇后不禁开始期待起了九成宫之行。

那里的确风景美不胜收,重要的是,那里的荷花池特别的漂亮,美仑美奂。

李世民想了想,有些歉意地朝着长孙皇后言道。

“今年要晚一些,为夫想等程三郎试种的三季稻有了结果再走。”

“夫君跟妾身想的一模一样,妾身也很想要知道,程三郎能不能在长安城外试种水稻成功。”

听到了观音婢这话,李世民的嘴角一扬,拍了拍长孙皇后的纤纤素手,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

卢国公府,程处弼正大马金刀地坐在案后,一旁还有一位记录官邓称心。

程处弼此刻正在跟那三个新来卢国公府的胡人聊他们的种植经验。

特别是关于种植棉花的各种注意事项,而邓称心则负责记录。

管家富叔正好路过,听到了这里边在聊种植棉花技术,干跪就凑了进来也听得津津有味。

直到这三个胡人讲解完了棉花的种植技术,程处弼让他们退下。

一旁的管家富叔不禁啧啧称奇不已。“想不到这帮子胡人居然也懂得耕耘。”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差点就乐出声来,胡人不耕耘,哪来的瓜果、哪来的葡萄酿?

“富叔,胡人的耕作技术,与咱们大唐这边不太一样,毕竟地域和环境也不太相同。”

“所以种植的东西也跟咱们有区别,别看那几个胡人长得歪瓜裂枣,红眉绿眼的,都算是有本事的人。”

“像那个脸色黑黑的那个家伙,会种植鹰嘴豆和洋葱,还会种植胡椒……”

“胡椒?”管家富叔眼皮一跳,扭过了脸来看向程处弼。

“对啊,怎么?”程处弼打量着管家富叔,有些难以理解富叔那副震惊脸。

就好像比听到自己亲爹发明了程家犁更震惊。

“三公子,你真的没听错,就是那种价比黄金的胡椒?”

程处弼的表情更加的懵逼了。

“胡椒还价比黄金?”

看到自家作为厨艺天才的三公子,居然不知道胡椒的价格。

管家富叔恨不得躺到地上表示不想说话,但是作为一位优秀的管家,富叔只能尽力的履职尽责。

管家富叔翘起了手指头。

“一两胡椒,大约需要十贯才能买到,而且常常是有价无市。”

可是现在听到了管家富叔这话之后,程处弼感觉自己犯了个常识性错误。

这才省起,自己是贵州省人,喜麻好辣。

但是胡不胡椒的,真特娘的没注意过,毕竟那玩意至少在贵州菜里边几乎很难用上。

而在潜意识里,只是知道胡椒在历史上很金贵,至于多金贵,他根本就没去关注。

因为他的关注点是在怎么能够让食物变得更麻一点,更辣一点。

管家富叔也有些愣。“老朽还以为三公子你知道,所以你烹饪菜肴,几乎都没怎么用胡椒。”

“老朽还以为您知道那胡椒的金贵,所以才会替府里省钱。”

“三公子,他要是真的会种植胡椒,让他替咱们老程家种上个几百亩地,那咱们老程家可就发了。”

听到了管家富叔这话,程处弼也不由得怦然心动。

原来胡椒这么值钱,难道之前那个哈基姆还特地提醒一声自己,这个家伙会种植胡椒。

虽然程处弼不喜欢钱,也不在意钱,甚至不太乐意碰钱,但他很喜欢金子,很乐意碰金子。

一听到胡椒能够跟金子等价,程处弼那个晃晃荡荡的心里边,仿佛有一块块的金锭在咣当作响。

“……”程处弼抹了把脸,目光落在了邓称心身上,脑袋一歪。

“去,把刚刚那个黑脸卷毛的家伙叫回来。”

邓称心赶紧点了点头,迈开脚步就狂奔而去,不大会的功夫。

那位明显长着一副三哥样子的家伙一脸懵逼地又回到了屋子里边。

一进来就赶紧先给这位唐国的大官人磕了个头。

然后规规矩矩地站起了身来。

程处弼朝着他露齿一笑,努力让自己的模样显得平易近人一点。

“你叫什么来着?”

“回大官人,小人叫伊桑。”

“我问,你只用点头和摇头来表示。”程处弼觉得有必须先让他经过一场心理测试。

费罗慈呆呆地看着程三公子,然后用力点了下头。

“天竺人?”

点头。

“会种洋葱?”

点头。

“会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