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680章

作者:晴了

要是这会子滴两滴清水上去,绝对直接在吡吡声中化作水蒸汽。

总算得现在跟前的程三郎很不正经,可又觉得他这话分明就是他对自己动了心。

心里边又甜又羞的武媚娘半天才抬起了眼眸看向程三郎。

“就快十四了……”

程处弼方才那个激情澎湃的心瞬间一凉,我还想再活上几千章,现在万万不能四零四了。

“哦哦,明年十五,后年就十六是吧?”

“废话……”武媚娘的心里边不由得暗暗吐了句槽。

目光有些幽怨地横了这个不解风情的木头一眼嗔道。

“也不知道是谁,去怂恿陛下,现如今陛下已经要求大唐皇室嫁娶。

女子的年龄,都必须要满及笄之龄方许出嫁……”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摸了摸鼻子干笑两声解释道。

“那也是为了你们着想,谁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未来能够平平安安的,两口子可以携手一辈子。”

“再说了,这个问题咱们之前不是已经讨论过了吗?”

看着站在跟前,自己需要仰起头来才能够看清楚的硬朗轮廓,武媚娘乖巧地低应了一声。

然后就听到了不远处传来的咳嗽声,武媚娘红着脸蛋跟程三郎匆匆招呼了一声之后就仓皇而去。

一路走,一路想到方才自己效法程三郎的舞蹈运动时,如同勾子般的眼神。

俏脸酡红的武媚娘不禁一脸得色,双手紧握成拳,既然如此。

那这个教宇文太妃她们广场舞的重任,自己必须要承担下来,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去学一学其他的舞蹈。

一想到三哥那副被自己的舞姿迷得眼睛都舍不得眨的模样,武媚娘脸上的笑容越发地得意。

本姑娘又多了一项撩你的技能,程三郎……

第1018章 但愿程三郎那小子靠谱点,莫要整出妖蛾子来

程处弼不乐意地一扭头,看到了忠宝公公板着他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面孔来到了跟前。

“见过程太常,咱家听太妃娘娘说你要寻乐师?”

“对对,有劳忠宝公公……”

惜字如金的忠宝公公没再说话,抬手示意程处弼跟着他而去。

不大会的功夫,五位大安宫乐师随着程处弼一块离开了大安宫,朝着程氏大学而去。

他们要前往程氏大学接受再教育,不管是学习简谱也好,还是练习新舞曲也好,总之。

一定要让他们把那几首广场舞神曲学全了才能归回大安宫。

到时候,那充满节奏感的广场舞神曲,必将会在一千四百多年长的唐长安城中奏响。

一想到大安宫中一帮中老年妇女跳着广场舞,李渊这位不讲武德的糟老头子一脸懵逼的画面。

程处弼不由得兴灾乐祸地笑出了声来,嘿嘿嘿,老家伙,让你老喜欢埋汰我。哪怕不蹿你坟头蹦迪。

让你的一票嫔妃在你跟前蹦迪,也很带感。

一干乐师坐在车中,听到了与马车并肩而行的程太常在马背上那兴灾乐祸的笑声。

一个二个的小心肝全都悬了起来,总觉得这一趟不应该去。

……

李渊坐在寝殿里,看着爱妃,鼓起腮帮子在那里吹唢呐,虽然,嗯,虽然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但是至少,爱妃脸色越来越红润,说话也越来越有精神头,还有什么可埋怨的?

宇文氏连续吹了差不多一刻钟之后,这才两颊冒汗地把那个唢呐交给了身边的侍女。

从耳朵里边取出了棉团,抄起了侍女递来的羊奶,一口饮尽。

看到宇文氏终于完成今天上午的吹唢呐任务。李渊这才若把塞在耳朵里边的棉团给掏了出来。

“爱妃,今日感觉怎么样?”

宇文氏盈盈地走了过来,朝着李渊一礼笑道。

“多谢陛下关怀,妾身已经觉得好多了。”

“自打昨天拔了管之后,妾身已经觉得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了。”

“那就好,不过你还是得注意注意,老夫记得,程三郎可是说过,你这段时间还得多多走动走动。”

“莫要再跟过去似的,在屋子里边一呆就是一整天。”

听着陛下的唠叨,宇文氏的心里边却满满的尽是暖意,乖巧地点了点头言道。

“好的陛下,妾身知道了,真没想到,居然会得这样奇奇怪怪的病症,也幸好陛下睿智,请了那程三郎来。”

一提到程三郎,李渊的心中就顿时一梗。

就是这个小混蛋,害得老夫每天都要深受爱妃制造的噪音的骚扰,搞得中午都休息不好。

可表面上,李渊仍旧维持着温和的笑容,连连颔首道。

“那自然是因为你是我的爱妃,我希望你能好起来,好好的陪着我。”

“陛下放心吧,臣妾一定会好起来的……”

“那个爱妃啊,程三郎他要借那些乐师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宇文氏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轻拽了拽李渊的衣襟嗔道

“陛下,臣妾都说了,先保密好不好,等过几日,陛下就会明白。”

看到爱妃少有的大发娇嗔,李渊心情大好地朗笑着。

“好好好,那就听爱妃你的,看来爱妃这是要给我一个惊喜,真是期待啊”

心里边却默默地吐了个槽,但愿程三郎那小子靠谱点,莫要整出妖蛾子来,不然,老夫定要让那小免崽子知道。

老夫虽老,照样能抄起大棒棒把你这个小混蛋打出大安宫去。

……

早朝结束,李世民离开了两仪殿没行出多远,就招来了赵昆嘀咕了两句。

赵昆心领神会的而去,不大会的功夫赵昆就蹿了回来,表情十分古怪地凑到了李世民跟前低声道。

“陛下,卢国公请了假,说是他要练习农耕之技,争取今岁西苑大耕之时,替陛下多耕几亩地。”

“???”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着赵昆,直到看到对方很确定的眼神和表情。

这才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那老小子疯了不成?往年西苑大耕,他能不偷奸耍猾,朕都要烧高香。”

“居然还要替朕多耕作几亩,你信吗?”

听到了陛下这样的疑问,赵昆抬手挠了挠自己脸上的浓须,一脸犹豫不决。

“臣也觉得这里边莫不是有什么蹊跷?”

“算了,莫要理会他,今年的大耕,也没几日了……到时候朕倒要瞧瞧他能闹出什么妖蛾子来。”

看着陛下一脸悻色地快步而去,赵昆也是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快步跟上。

自汉朝以来,天子亲耕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但是随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更迭。

随着游牧民族的大量内迁,北方的经济遭遇重创,农业发展也停滞不前。

甚至黄河南北的千里之地,大部份都轮为牧场,可即便如此,皇帝亲耕礼制还是没有停滞。

过去皇帝只是拉着犁走在前方,到得魏晋时期,皇帝不仅仅要自己耕作,还要监督百官跟自己一起搞春耕作。

以此来鼓励农业生产,而唐太宗这位爱民如子的大唐皇帝陛下。

不但严格地履行了之前诸朝的春耕礼仪,并且还更进一步,不是说在孟令之月下田扶几把犁就完事。

而是在西苑里边划出了一大片的土地,让三公九卿等大唐的高级官僚都在这里有自己的土地。

大家都要过来这里一起开垦一起耕作,甚至还要一起收获。

如果这些官员如此过于敷衍,导致收获都达不到普通百姓的亩产,甚至要被罚一定的俸禄。

当然,大家都是老油子,每位官员,不可能事必躬亲,而且除了他们自己本人。

还是有亲随帮手,那些帮手自然都是很有经验的老农,不至于让这些官员的收获面子上都过不去。

因为关中地区的气候不比江南,所以春耕礼,也就只是试耕一下,意思意思。

一直要到三月份才会真正地进入到春耕模式。

所以,这个月下旬的亥日,大唐皇帝陛下就会与一干官员都蹿去那西苑的田地里,各显其能。

而此刻,就在程家庄那些农田里,程大将军今日大马金刀地坐在小马扎上,就坐在在田坎旁边。

此刻,已经打造出来的五具曲辕犁,正在由五位程家庄最有经验的老农,正在尝试着操作此犁。

第1019章 宝刀未老的太上皇会不会受刺激过度

毕竟是老程家,干什么事都讲究实在,既然要搞,怎么可能扭扭捏捏地就搞个一两具。

万一坏了咋办?所以,程咬金一开始作出的最高指示就是至少五具,哪怕坏了还得有换。

管事程胜和程赢此刻就站在程大将军的左右,满脸期待与紧张地看着。

生怕那五位经验丰富的老农操作不了自家老爷发明出来的宝贝,嗯,据老爷说这玩意叫程家犁。

是老爷灵机一动搞出来的好宝贝,特地命人搞了五具,拿过来试试效果。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五位老农都有些生涩,毕竟从来没有耍过单手犁。

可是随着时间的拉长,五位老农都终于感觉到了这种程家犁与直辕犁的不同。

这种犁不但轻便,而且由于其体型小,所以很轻松就能够调头。

不像那直辕犁,每一次到头之后,都得两个来吭哧半天,这才把犁身调转。

而且,只需要一头牛,就能够拉动,而老农一手扶犁,另外一只手里则牵着那牛鼻绳和小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