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677章

作者:晴了

李渊虽然仍旧黑着脸,但好歹表情没有之前那么夸张。

至于长孙皇后,姿仪表情仍旧是那样的无美无暇,至于她心里边在想些什么,那就不是程三郎能揣测得到的。

虽然火气消散了不少,但是一想到宇文爱妃居然能够吹出那么能够把人吓得做恶梦的声响。

李渊忍不住瞪了一眼程处弼,不阴不阳地道。

“那么多种吹奏的乐器,你小子为什么就选这个?”

“上皇明鉴,微臣再来之前,就已经尝试过其他的乐器,可是不论箫还是笛。

都需要分出相当的精力去控制嘴形。很难全力鼓气吹奏,唯有这唢呐还有笙才可以。”

“加上之前微臣给太妃娘娘做穿刺手术的时候,就看到过忠宝公公拿来过唢呐。

自然就地取材,用这唢呐来给娘娘做肺功能恢复……”

看着跟前的程三郎一脸的义正辞严,偏偏还说得那样的有理有据。

李渊心中甚是窝火,可偏又发作不得,只能无奈地闷哼了一声。

还能说啥,为了自己爱妃的身体着想,总不能因为这唢呐声刺耳就不让爱妃用吧?

随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那嘹亮得近乎瘆人的唢呐声都会在大安宫中响起。

每当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从袖中取出棉团,塞进双耳里。

……

正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稻种才开始进行催种的时候。

程处弼就已经招呼了那两位屯田司的大佬去找懂得种植水稻的农人。

这二位屯田司大佬倒也不敢怠慢,短短几天,就找来了两位经验丰富的种稻能手。

还去找来了耕牛和犁等一干耕作工作,这让济叔很不乐意。

总觉得三公子这是瞧不起老程家的实力,这样的事情,应该让程家人来办,而不应该找外人。

特别是听闻了那二位屯田司官员今天就会把农人连同耕作工具一块带来之后。

济叔就跟一只苍蝇似地老在程处弼耳朵边嘀咕。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乘着那李恪与房俊这哥俩连袂去茅房的当口,小声地朝着济叔道。

“济叔,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程家庄着想,你想想现如今已经近了农时。”

“庄里边正忙着一团,我要是把人给叫过来,那岂不是耽搁咱们老程家的庄户?”

“再说了,现在咱们用的可是朝廷的牛还有朝廷的人,而且还不用花自己一个铜板,多好?”

程济呆愣愣地看着唾沫星子横飞的三公子,抬手抹了把自己的脸。

不由得心悦诚服地朝着这位一肚子坏水,老想蹭朝廷便宜的老程家智慧担当恭敬地一礼。

“哎呀,原来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看来还是小人见识太过短浅,显些误了公子的大事。”

程处弼一脸洋洋得意地摆了摆手,想想,又觉得这样容易暴露自己的道德底线。

脸色一整,一副唏嘘沉重的表情道。

“若是陛下能够按时按量给我发俸禄,我也可以为朝廷兢兢业业呕心泣血。”

程济差点就噗吡出声,好在他及时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赶紧马拍狂拍。

这个时候,邓称心跑了过来,说是屯田司的两位官员带着农人还有耕牛和犁具已经来到了校门口。

请三公子赶紧去划个地方好让他们操作。

程处弼步出了办公室,正好看到李恪与房俊哥俩屁颠颠地往回蹿。

虽然损失了一千八百贯,让李恪这两天显得有些焉呆呆的,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

可是精神不错,兴许是没有财帛去勾栏馆阁浪荡,让这位浪荡皇子的日子变得有些佛系,正好养精蓄锐。

嗯,这个精就是你们大家想的那种,不过老师一般不会考。

三个年轻人迈开大步,来到了程氏大学门外,程处弼就看到了屯田司的刘员外和邓主事正在谈笑风声。

旁边有两位中年农人,还有两头正在慢悠悠地反刍的强壮耕牛,还有一架令程处弼有些瞠目结舌的犁。

看到了它那笔直的身型,让程处弼想到了一根笔直的小白杨打横倒在马路上。

第1014章 小弟现在每天三顿都恨不得只喝凉水,就为了省钱

但问题是,程处弼可是记得十分的清楚,美丽的大西南。

那层层叠叠的梯田上耕作的,全是造型优美带着漂亮弯曲度的犁。

看到程太常大步走到了近前,眼珠子直勾勾地落在那具犁上,然后在那里绕着犁转悠。

刘员外与邓主事一脸懵逼地打量着这位程太常,这又是咋的了?

“程太常,你这是……”

“这是犁?”程处弼指着那看起来份量很实重,而且更长也更大的犁。

“当然,这就是犁,难不成还是什么其他玩意?”

这个月这几天心情很不美丽的李恪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吐槽道。

程处弼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本想直接怼回去,可是一想到现在自己有正经事要干。

那就是薅朝廷的羊毛,犯不着跟这家伙叽歪,误了正经事。

再说了,这个犁又不是我们老程家的,且先看看他们如何操作。

济叔作为整个程氏大学的管事,赶紧当先引路,引跟他们来到了位于程氏大学东墙外的那一片靠近河岸的地方。

这一带,种植了差不多三百亩地的油菜,只是这个时节,油菜花已经凋零,只剩下那郁郁葱葱的大片绿色。

这当然是程处弼让济叔种的,因为老程家的油耗实在是太特娘的大了点。

光是程处弼做香皂,每个月消耗的猪油就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更何况老程家的两个酒楼因为开始搞炒菜。

同样也消耗大量的油料,可偏偏这个时代的植物油料,只有芝麻油。

油菜这种作物,前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不过这油菜一直都被称为芸薹。

最早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一带。

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

而且种植芸薹是用来吃叶子,而不是用来榨油。

搞得程处弼派了程家人采办油菜,愣是没找着,直到程处弼自己去东西两市溜达。

这才在市场里边见到了这玩意,结果才知道人家叫芸薹,而不是油菜。

不过好在,今年已经种植了三百多亩油菜,也不知道这个时代,能够一亩地能够长出收获多少油菜籽。

但是在美丽的大西南地区,没有菜油,炒出来的菜,终究会少一份那种天然的清香。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什么乱七八糟的油都有的现代社会。

西南地区的人民,仍旧固执地热爱着菜油。

就像北方人,就乐意吃花生油一般。

程处弼一边唏嘘感慨,一边欣赏着那些农人开始耕耘。

在他那双常年在田地间地欣赏农民伯伯辛劳忙碌耕耘的目光审视下。

与那两位屯田司老司机的反复沟通之下。

他大约了解了这种直辕犁的缺点,一是太重,二是太浪费畜力。

想想吧,那轻便而快捷的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一个人,就可以十分轻松的操作。

若是能够把曲辕犁给搞出来,那岂不是相当于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相当于让大唐获得了一次生产力大飞越。

想想吧,特别是交州都督府那里,有无数的良田正在等待着开垦耕耘。

如果减少一半的人力和畜力,相当于可以让交州都督府的百姓,多开垦一倍的良田,多种植一倍的三季稻。

一想到了这,程处弼不禁有些心怀激荡,心潮澎湃。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这个月这几天心情很不美丽的某人凑到了程处弼跟前。

斜着眼打量着这位刚刚把自己一千九百贯给吃干抹尽的粗鄙武夫。

“处弼兄,你那是什么表情,神神叨叨地嘀咕什么呢?”

程处弼看到了李恪那副鸟样,不禁一乐。

“贤弟啊,你看你,这几天怎么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说起话来句句带刺。

你这样可不容易交到女朋友,也交不到男朋友滴……”

李恪的脸直接就黑了。神特么的交不到男朋友,老子可是堂堂正正,热衷于前往勾栏馆阁的正经男人。

“行了行了,我说贤弟,瞧你那副深仇大恨的模样。”

程处弼想了想,自己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唐第一发明家了都,怕是这曲辕犁砸出来,怕是到得天下人的眼里。

也只会觉得理所当然,更重要的是,有得必有失……

自己要是又整出了这玩意,怕是从李叔叔那里也捞不着太多的好处。

就算是劳着了好处,指不定这个不讲武德的老家伙又会寻思着克扣自己的俸禄。

毕竟之前刚捞了不少,自己年纪轻轻,都已经成为了县伯。升官怕是也不太可能……

程处弼不禁有些唏嘘,这,就是时间线太慢的无奈,对于穿越者而言。

至少从民生方面着手的话,立功受赏简单到令人发指。

因为这个原因,立功太多,反倒不是好事情,应该细水长流才对。

一思及此,程处弼拍了拍李恪这位优秀的皇家工具人的肩膀,压低声音道。

“贤弟,想不想发财?”

“呵呵……你说呢?”李恪那双眼睛,绿的都快赶上恶狼了。

“那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发大财,不过嘛,你得分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