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641章

作者:晴了

可问题是自打上次程处弼这家伙插到自己身后边之后,每次但凡这家伙上朝,都喜欢蹲自己边上。

就在长孙冲唏嘘不已,感慨万千的当口,就感觉到了有一件硬物正在捅自己的腰子。

“???”长孙冲一脸懵逼地扭过了头来,就看到了程处弼拿手中的木匣子在戳自己。

“哎呀,不好意思,这玩意有点长,不小心,没戳疼你吧?”

“还请程将军小心。”长孙冲勉强扬了扬嘴角,挤出了一个相当敷衍的笑容。

然后屁股一扭,留得身后那讨厌的程三郎一个潇洒的后脑勺。

虽然这家伙也是个少卿,但是,作为宗正寺少卿。

姿仪风度都很儒雅斯文的长孙冲可不乐意跟这个粗鄙的家伙混为一谈。

如果不是自己亲爹的暗疾,隔三岔五还得派人去卢国公府领那种药剂,谁特娘的乐意跟这个糙老爷们笑脸相向。

程处弼倒不知道长孙冲肚子里边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随着那鼓声响起,两仪殿的大门洞开。

程处弼也迈开了大步,继续雄纠纠气昂昂地朝着两仪殿行去。

……

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坐在御案后边,而太子殿下坐在下首。

等到百官参拜结束,各归其位之后,李世民目光如炬地扫过一干臣工最后落在了太子詹事于志宁身上。

于志宁当即站起了身来到了阶下,朝着大唐皇帝陛下以及太子殿下一礼,这才开始奏事。

之所以让于志宁来代表,主要还是李世民很清楚程三郎这小子办事一流。

但是说话嘛,啧啧……你真让他在朝堂之上奏事,指不定什么时候嘴里边就会蹦出不着调的骚话来。

这一点,跟他爹程咬金倒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志宁不愧是太子詹事,话说得相当的漂亮,总之大意就是,大唐如今兴盛昌隆。

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大唐的医疗技术,却仍旧停滞不前,究其根本原因。

就在于至两汉以来,医学工作者们没有一套官方编撰的医药学工具书。

导致大唐的医学工作者们,所学到的内容,以及应用的内容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

这样一来,也导致了大唐的医学工作者们在诊治病患的时候。

往往会因为所学的医学书籍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而导致许多原本可以治愈的疾病变成顽疾、固疾。

甚至会因为一些方剂的不规范,导致病患出现意外……

第961章 既然如此,太子就负责主持编撰《大唐药典》

原本一干好奇太子殿下还有于志宁和程处弼这出没东宫三人组何以会在这朝会之上出现的一干文武臣工。

在听到了于志宁在阶下侃侃而言,奏及这医学著作一事。

只听了一个开头,一干人等都已然眼中亮光大放。

哪怕是长孙无忌,也怦然心动,但是这个时候,他自然不能贸然露面,目光一扫。

褚遂良心领神会地抢步而出,而几乎在同一瞬间。

另外一位昔日秦王府十八学士许敬宗,以及那位国子监司业孔颖达都纷纷蹦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

“陛下,臣先来,还请陛下准臣先说。”

“尔等还不退下,本官第一个站出来……”

于志宁一脸黑线地看着这几位臣工一个二个全挤到了自己前面。

挡在了自己与陛下之间,红眉毛绿眼睛,唾沫星子横飞的开始相互争执起来。

看到一干官员开始相互争吵,而都顾不上正经事。

这下子,长孙无忌终于淡定不能,大步踏出,脸色一板厉声喝道。

“诸位,诸位同僚,尔等把朝堂当成市井之地吗?还不速速退下!”

正在争执不下的几位臣工,看到了这位陛下的大舅子,如今的凌烟阁第一功臣拉着脸喝斥。

褚遂良第一时间欠身而退,其余诸位臣工,哪怕是再不满,却也不敢跟这位长孙吏部打擂台。

但是,却又不乐意放弃这么极好的机会,一时之间,站在原处,进退两难。

长孙无忌转过了身来,朝着安然坐在御案后边沉吟不语的李世民恭敬地一礼。

“陛下,于詹事所言,臣以为极有道理,如今我大唐盛世,但是百姓缺医少药之忧未解。”

“臣请陛下恩准,允臣主持编撰新《本草》……”

此言一出,方才那几位心中火热,都意图想要揽下此任的臣工们纷纷露出了无奈之色。

这位赵国公一出手,这主持编撰新《本草》的重任,自己等人怕是捞不到手中了。

不过嘛,长孙吏部乃是朝廷重臣,哪怕是以他为主,但是干工作的自然不可能是他。

那自己等人还是有机会捞着一笔政治资本和名声的。

李世民看着站在殿中侃侃而言的长孙无忌,一副义不容辞、慷慨激昂的表态。

不禁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坐在自己下首的长子承乾。

看来还真是,如果他们要是不先做出成绩,就这么直接将这个主意上奏。

便是自己这位大唐天子,也会左右为难。

等到长孙无忌表达了他的意愿,李世民这才朝着这位大舅子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爱卿公忠体国,朕心甚慰……于卿,你可还有话要说?”

一直站在于志宁跟前的长孙无忌,这才有些不太甘愿地抽身移到了一旁。

不过,这位长孙吏部的视线,却死死地盯着于志宁,那意思自然十分明确。

这位长孙吏部的目光传递来的压力,让于志宁心中也打起了鼓来。

但是,看到了陛下那鼓励的目光,还有太子殿下殷切的眼神,以及蹲在文臣行列,鼓着眼珠子冲自己频频眨眼的程三郎。

于志宁郑重地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继续按步就班的陈述下去。

为此,大唐太常寺少卿、东宫左内率副率程处弼这位大唐极有名望的医学工作者。

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经过了与太医署诸多医官的反复研讨,在太子殿下的支持和帮助下。

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日前,编撰完成了《关内道药典》。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到了程处弼的身上,亦有不少的视线落在了他手中那个一直没有放下的木匣子上。

而李世民的目光也落到了程处弼身上,笑眯眯地朝着这小子勾了勾手指头朗声喝问道。

“程三郎,你手中可是《关内道药典》?”

程处弼大步而出,来到了殿中之后,没有理会那一双双犹如刀子一般的目光。

神情自若地朝着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陛下恭敬一礼,双手奉上了那个木匣子。

“陛下,微臣手中的正是已经编撰完成的《关内道药典》,今日特地请陛下御览……”

“关内道药典?”房玄龄听到了这样奇怪的称谓,不禁微微一愣。

“莫非,程少卿所编撰的《关内道药典》,亦是以我大唐各道来朝廷区分?”

“正是,我大唐富有四海,疆域万万里,想要在短时间之内编撰完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就想了这么个办法,按照我大唐的地域划分来编撰药典。

这样一来,哪怕是各道之间,即便有药物重复,亦可载明备注,不会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

李世民抄过了这昨天就已经仔细地欣赏过并且还评价过的医学新著作,再一次作出了肯定。

“看来程三郎你是有备而来嘛,嗯,不错不错,不光这《关内道药典》所载之药材方剂详实而又图文并茂。”

“就连这份《大唐药典目录》,依朕看来,也是用心良苦得很……”

……

听着陛下那满口的赞喻之词,还有对太子的赞许,那先原本在长孙无忌蹦出来之后。

已经在考虑该怎么好好地舔舔赵国公,争取也能够混进编撰大唐新《本草》的一干臣工们都面如死灰。

便是长孙无忌,此刻也拉着个脸,半天都挤不出一丝笑容来。

目光扫过那程三郎还有于志宁,以及那位已经站起了身来,向天子谦虚地表达自己不过是希望能够为父皇,为朝廷分忧的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带着一脸慈爱的笑容,大手轻轻地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目光扫过殿中诸文武。

“这《大唐药典》之事,东宫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然编撰出了一道药典。”

“既然如此,太子就负责主持编撰《大唐药典》,望太子能不负朕之重托。

早日将《大唐药典》编撰成书,刊行天下,为天下百姓谋福。”

李承乾也赶紧恭敬地朝着李世民恭敬地一礼。“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一转,落到了程处弼这小子身上。

第962章 但是做事,还是得看咱们家三郎的

李世民欲言又止半天,最终还是开口言道。

“程三郎,于卿家,你们二人可要好好辅佐太子,编撰此书,为天下百姓谋福。”

“微臣领旨,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隆恩。”程处弼与于志宁赶紧推金山倒玉柱地拜倒在地。

长孙无忌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地退回了列班,饶是他极力地控制情绪。

可是那隐隐发青的脸,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和不爽利。

至于褚遂良、孔颖达等人脸色也份外地难看,看样子,编撰这《大唐药典》之事已与他们无缘。

太子殿下主持编撰也就罢了,他们好歹还能厚着脸皮去找陛下,参与其中,蹭些功劳啥的。

可是现在,陛下却让于志宁与程三郎二人负责辅佐太子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