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630章

作者:晴了

“程三郎你小子,知道的不知道老夫的半年俸禄是多少?”

程处弼赶紧连挪了几下屁股,努力坐得离这个不讲武德的长辈远点。

但是人虽怂,嘴绝对不能怂。“我不知道但我爹知道。”

李世民看到这一老一少没个正形地在跟前争执起来,赶紧站出来作和事佬。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先莫要争执了,都是停一停。”

“处弼贤侄想要这么做,自然也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我大唐武贲能够更好的为国效力。”

“不过李卿你的顾虑也是对的,将士们就得吃饱,吃好,不然,哪来的力气行军作战,奋力杀敌。”

“既然你们二位都说得有道理,那倒不如,让老夫亲自给你们作个见证。”

“???”李绩一脸懵逼地看着陛下,整个人都不好了。

嘛意思,就因为这小子一句话,李某人就要损失半年的俸禄?

程处弼由是喜出望外,朝着李世民恭敬一礼大声地道。

“好,小侄多谢叔叔仗义出手。”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李绩的身上,冲他连连使着眼色。

李绩虽然满心不乐意,可是看到了李世民投来的眼神之后,只能黑着脸看向程处弼这个小兔崽子。

“程三郎,你小子可想好喽,你若是输了,你就得拿你爹半年的俸禄来赔偿老夫,敢不敢?”

程处弼顿时鼓起了眼珠子,这个老货啥意思,想要暗箭伤人不成?

跟你打赌,把我爹牵扯进来,你是想我挨亲爹暴揍你好兴灾乐祸的偷着乐是吧?

看穿了李绩这位不良叔叔那阴损歹毒计策的程处弼梗起了脖子。

“李绩叔你得讲讲道理,是小侄跟你打赌,又不是我爹跟你赌,我若输了……

小侄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肯定会凑出跟你半年俸禄等价的财物来赔给你。”

李世民,这位大唐皇帝陛下,此刻就像是一个正在坐庄的奸诈赌场老板。

“唔……这也是可以的,不知李卿家你觉得如何?”

“罢了,既然陛下发话,老夫懒得跟这小兔崽子计较,只要他能够凑得够,那臣也就勉为其难的笑纳就是。”

……

房俊一脸懵逼地看着横眉毛绿眼睛正在那里唾沫星子互喷的一老一小。

还有那位平日里看起来很是慈祥的皇帝陛下,此刻却挂着一脸虚伪而又敷衍的笑容,目光是那样的兴灾乐祸。

“怎么,怎么这一转眼就打起赌来了,咱们不是来送铁炉子的吗?”

李恪一脸兴致盎然的模样,呷了一口菊花茶乐道。

“那怎么办,谁让李兵部就喜欢调戏晚辈,这会子把处弼兄给惹毛了,啧啧……”

“也不知道处弼兄是不是真的能有这等本事,若是有的话,那就算是李兵部输掉了半年的俸禄,也不吃亏。”

“这话什么意思?”房俊很是虚心地朝着这位心眼颇多,脑子转得快的为德兄请教道。

李恪挑了挑眉头压低了声音在房俊的耳朵边嘀咕道。

“李绩可是兵部尚书,若是因为他与处弼兄打赌,真搞出了利于我大唐行军作战的军粮。

你觉得我父皇,真能就让他亏了半年的俸禄不成?”

就在李恪与房俊在小声地叽叽歪歪的时候,赵昆已然奉命去拿来了纸张和笔。

然后,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眉飞色舞的亲自写下了一份赌约,然后这才交给程处弼与李绩二人签字画押。

皇宫之外,李恪忍不住凑到了程处顷跟前问道。

“处弼兄,你真有把握搞得出那样的军粮来?”

“呵……我说贤弟,你这样的语气,莫非是怀疑程某搞不出来?”

程处弼不乐意地瞪了李恪一眼。他倒是很清楚,李绩也没有针对自己的意思。

那位老司机是担心将士们吃不饱饭,导致大唐将士们的战斗力有损。

不过这老司机也是脾气急了点,都没听完自己解释就横眉毛绿眼睛的。

如此不通情理的长辈,程处弼觉得自己要不把这口气给出了,岂不是白瞎了自己大唐第一能耐人的美名?

看着跟前这两位斩鸡头烧黄纸的兄弟,程处弼决定给他们多一点信心。

于是,他翘起一根中指……

“???”

第945章 那就干脆给程三郎来点不一样的作为赏赐

看到李恪与房俊那一脸懵逼的样子,意识到翘错了手指头的程处弼面不红心不跳。

拿中指挠了挠下颔,这才慢悠悠地道。

“你们啊,就是被自己的眼界束缚住了你们的思维。”

“处弼兄,能不能别比划这些奇奇怪怪的手势,赶紧说正经的。”李恪的脸直接就黑了。

虽然不清楚处弼兄翘那根中指是啥意思,可李恪总感觉自己似乎被污辱了。

“呵呵,我就举一个最最简单的例子,你觉得同样的斤量下,吃肉饿得快还是米、面饿得快?”

李恪眨了眨眼,摊开了双手。“我哪知道,俊哥儿你知道吗?”

房俊很认真地想了想,也摊开了双手。

“我?我一般都是既吃米面又吃肉,没试过单独吃一样的。”

“……”看着这两个杠精,程处弼整个人都不好了。

真特娘想抄鞋底子给这两个拆台的家伙一人来上一下。

李恪看到处弼兄心情不是很好,打了个哈哈让护卫赶紧把座骑牵来。

“处弼兄,你不提还好,你这一提,小弟我倒觉得肚子真有些饿了。要不,咱们哥仨找个地方吃点?”

“你请客。”

“我请就我请,走走走……”

……

宫中,李世民还有李绩与阿史那社尔仍旧留在那个暖烘烘的房间里边。

看到李绩那副不太乐意的表情,李世民不禁呵呵一乐。

“李卿莫要生气,朕方才看那小子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这才起了兴致想要看看。

程三郎是否能够做得出他所说的那种既轻便,又能够将将士们填饱肚子的军粮来。”

“而且,李卿你没发现吗?程三郎那小子,但凡是在跟人生气上火的时候,总会迸发出灵感来。”

李绩薅着长须,亦是回过了味来,不禁失笑摇了摇头。

“听了陛下你这么一说,臣也真是挺期待那小子气极败坏,真把他所说的轻便又能够饱腹的军粮给弄出来。”

“只要他真能够弄出来,就算是老夫半年的俸禄给他,老夫也觉得心甘。”

听到了李绩这话,李世民眉舒目展地微微颔首。

一旁的阿史那社尔眼珠子一转,乘着这个机会,朝着李世民一礼道。

“陛下,若是我大唐要讨伐高昌,还请陛下恩准臣随军出战,臣一定要为那些死难的弟兄们报仇雪恨。”

李世民笑眯眯地扶起了阿史那社尔道。

“社尔卿放心吧,朕要讨伐高昌,自然少不了卿这样熟知西域的大将。”

李绩与阿史那社尔都离开之后,李世民回到了甘露殿,甘露殿内,摆放着四个铜炉。

铜炉里边,都堆满了燃烧的竹碳,可即便如此,李世民仍旧感觉,甘露殿内的温度,着实要比方才还要低一些。

坐到了铜炉旁边,李世民不禁又想起了程处弼方才与李绩的争执。

若这小子真的能够做得到,让将士们携带的口粮的重量和体积缩小。

那么,的确可以让大唐今后的军事行动上,获得极大的优势。

一思及此,李世民忍不住朝着赵昆道。

“赵昆,你觉得程三郎那小子,真的能够有办法?”

“臣觉得,程三郎应该不是在说大话,毕竟,他在庖厨方面的技艺,可是很厉害的。”

“或许他真的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让将士们的口粮既轻便又饱腹。”

“咦……朕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你说的没错,这小子在庖厨方面的造诣的确十分天才。”

“罢了,不想了,还是等那小子的好消息吧,不过,他进献那铁炉子,倒是很有大用之物。”

“不过,铁炉这等名字,着实太过俗气了些。”

看到陛下抚着长须在那里若有所思,赵昆赶紧进言道。

“陛下,臣也觉得程三郎那小子着实不会起名,如今此物尚未推广。

陛下也的确应该为其命名,以便推行天下……”

“嗯,你说的有道理,朕的年号乃是贞观,既然如此。

倒不如就把那铁炉子这个俗名,改称为贞观炉,怎么样?”

看到了陛下投来的期待目光,赵昆心里边呵呵一乐。

脸上则露出了心悦诚服的表情,朝着李世民一礼赞道。

“陛下英明,以贞观年号为此炉命名,会更利于推广此炉走进千家万户。

日后我大唐黎庶不再受烟气之苦,而能轻松取暖他们都定然会感念陛下的恩泽……”

“哈哈哈……卿言之有理,那就这么定了,对了,回头给程三郎送嘉奖的时候顺便给那小子说一声。

让他在那《长安旬报》上多多宣传这贞观炉的妙处,早日让我大唐百姓,冬季取暖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