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628章

作者:晴了

明明西突厥被薛延陀所败,可也不知道高昌王麴文泰是不是脑子里有坑。

接到了西突厥的可汗传来的善意,这让高昌王直接就飘了。

毕竟,那强悍一时,据有西域大部份地盘的西突厥。

居然愿意与自己结盟,岂不是说麴某人已经能够跟西突厥平起平坐了?

于是,他便想把那之前投靠自己的阿史那社尔连同其部属给拿下。

作为一份厚礼,送给西突厥,以换起西突厥更多的支持。

阿史那社尔,也就是现在站在李世民身边的老李家的妹夫。

他原本是原是东突厥拓设,设立牙帐于漠北,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

后来为薛延陀击败,便往西败退,之后率部夺取西突厥近半国土,自称都布可汗。

可谁料想,又再一次为薛延陀击败,而西突厥也想要弄死他,左右为难之下,只得率残部逃奔高昌。

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在高昌国享受一段平静的时光,没想到这才呆了不到一年,事就来了。

高昌王麴文泰决定大摆酒宴,邀请他入城宴饮。

又派遣了精锐,准备将他的部下给吃掉。

幸好阿史那社尔也不是没有防备,很快就从探子口中知晓了城内外都是有大批的兵马调动。

当既毫不犹豫地将拔刀砍杀了高昌诱自己入城的使者。

就率领亲卫杀出了一条血路赶回了营地,救下了从高昌将士包围圈中逃出来的残部,径直往东投唐而去。

而阿史那社尔的到来,不但献上了地图,当然也带来了许多关于高昌以及西域诸国,还有草原漠北的情报。

现如今,高昌王麴文泰开始骚扰大唐边镇的行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阿史那社尔带回来的情报的正确性。

高昌王麴文泰这个混帐玩意已经背叛了大唐,成为了西突厥的走狗。

……

程处弼、李恪和房俊三人跃下了马背,让亲随护卫,将身后边马车上的铁炉子和陶管拿了下来。

当然,还从车上卸下来了足足两大筐的泥碳块。

看到了这三个祸害在宫门处卸下的古怪玩意,守备在宫门处的禁军将领不禁一脸懵逼。

“末将见过吴王殿下,见过程太常,见过房二公子,不知三位你们这是想要做甚?”

长袖善舞的李恪上前一礼,笑眯眯地乐道。

“原来是赵郎将,这是程太常发明的新物件,叫铁炉子,是专门用来烧泥碳的。”

“我们要拿去进献给陛下,劳烦赵郎将你叫几个人来,帮忙拿一下。”

又是献给陛下的,这位赵郎将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硬起头皮叫来了几名士卒,还找来了木棍绳索。

将那些事物捆扎好跟随着这三位年轻的显贵朝着宫中行去。

赶到了甘露殿,一打听,才知道的陛下已经是蹿去了那沙盘所在的延嘉殿。

就在李世民正在跟李绩与阿史那社尔对着那个巨大的沙盘指指点点的当口。

赵昆听到了从院门外赶来的护卫的嘀咕,不禁有些懵逼,看了一眼屋内的陛下还有那两位重臣。

想了想,他还是硬起了头皮,步入室内。

李世民看到了赵昆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禁投过来一个疑惑的表情。

“陛下,程太常、吴王殿下还有房二公子他们朝着这边来了,还抬着好些物件,说是要献给陛下。”

“那三个家伙?”李世民一听到又是那三个祸害有东西要献给自己,不禁脸色有些古怪。

“罢了,让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程处弼与李恪和房俊便迈步进入了屋中,朝着李世民还有那两位大唐重臣恭敬地一礼。

李世民抚着长须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这三个人,目光最终落在了程处弼的身上。

“免礼,这大冷的天,不知你们又有什么好东西想要献给老夫?”

第942章 再不精打细算,小侄总不能喝西北风充饥吧?

李恪赶紧抢先开口答道。

“父亲,处弼兄弄出了烧泥碳的炉子,特地拿来献给父亲。”

旁边的李绩直接就乐了,一脸惊诧莫明的表情,夸张地低呼出声来。

“哟,老夫还真第一次听说,居然有炉子能烧泥碳。”

李世民直接就放声大笑,捧着肚皮指了指李绩这个最喜欢跟小辈开玩笑的心腹重臣。

“我说李卿,休得胡言乱语,哪里有炉子烧不得泥碳的。”

看到这三个长辈一副嬉皮笑脸没有半点正型的样子,程处弼心中大恶。

你们安敢如此辱我,知不知道莫欺少年穷,知不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信不信老子三十年后,蹿你们三个的坟头蹦的。

心中疯狂吐槽的程处弼只能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

“但小侄所献的这个炉子,可以让泥碳的烟气不再熏到取暖的人。”

“另外,这种炉子只需要一个,就足可以让这么大的房间温暖如春,而且价格十分的低廉。”

李世民听到了这话,总算是收起了兴灾乐祸的笑容,看到了自己亲儿子李恪和房俊在旁边佐证。

不禁心生好奇,来到了屋外之后,就看到了那个铁炉子,还有那陶制的烟管,以及那两筐用来试燃的泥碳。

李世民不禁下意识地扭头看了一眼屋内那两个巨大的铜质碳炉。

跟那两个铜质碳炉相比起来,这个造型十分粗糙的玩意,都还没有那个足有半人高的铜质碳炉大。

李世民目光一扫,指了指旁边那个摆放着长安城及周边地区沙盘的屋子吩咐道。

“既然你们都拿进宫了,那就试试吧,嗯,旁边那个屋子正好没火,你们把这炉子安置到那去。”

对于这三位长辈那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让程处弼这位铁炉子发明人很是不爽。

在他的指挥之下,这个铁炉子很快就在那间屋子里边安装完毕。

程处弼亲自动手,将那高处的一扇窗户给戳破,让那陶制的烟管能够得以伸到了屋外来。

……

等到铁炉子的炉膛开始隐隐发红,上面摆碰上的水壶还是用力地吐出白汽。

李世民与李绩还有那位阿史那杜尔三人将这个铁炉子团团围住。

啧啧称奇地打量着这个朴素而又粗糙的铁炉子。

那滚滚的浓烟,正顺着烟管被抽到了室外,屋子里边一点也感觉不到有异味。

李世民,好奇地想要伸手摸了摸那铁炉子伸展开来的边沿,吓得程处弼赶紧上前一步。

“叔叔莫要动手,看就成了,这玩意太烫。”

“离这么远也烫?”李绩看着那从水壶下方向四面伸出来差不多一尺的铁制平板,不禁有些不信邪。

程处弼翻了个白眼,干脆直接动手,抄起了那铁炉子上面的水壶,然后朝着边沿浇了点水。

就听到了哧的一声,看到了白气翻腾而起,李世民忍不住处咧了咧嘴,抬起了头,抹了把额角的细汗。

“处弼贤侄,这怎么感觉比碳火暖和多了?”

程处弼撇了一这位没有半点物理学基础的大唐皇帝陛下,很矜持地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道。

“那是因为这煤的热量是木柴的两到三倍,而它们燃烧的最高温度也相差将近一倍。”

“再加上这铁是热的良导体,所以,泥煤燃烧产生的温度导致铁炉子发热。

再加上又有了水蒸汽在室内,进而让室内的空气也变得温暖起来……”

李世民打量着侃侃而言的程处弼,对于这家伙能够懂得这么多的知识,他已经彻底的麻木。

不过他还是很好奇,这小子怎么又会想着去鼓捣这玩意?

“贤侄,这样的好东西,你怎么不早点弄出来?”

李恪嘿嘿一乐,作为被亲爹按排在处弼兄身边的优秀探子兼细作。

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勇敢地站出来,揭露处弼兄那勤俭持家的良苦用心。

“父亲,那是因为处弼兄是担心程氏大学的师生们的取暖问题,兴许是觉得木碳太贵了,所以……”

话说到了这,看到处弼兄瞪过来的危险眼神,李恪很是识趣地闭了嘴。

但是该泄露的信息,足以让三位大佬一脸黑线哭笑不得。

李绩这位最喜欢嘲笑戏弄晚辈的不良长辈大巴掌落在了程处弼的肩膀上。

“程三郎啊程三郎,你小子到底穷成什么样,成日就这么精打细算的,你不累吗?”

程处弼不乐意地低哼了一声,梗起了脖子意有所指地道。

“那怎么办?不要说今年,明年上半年的俸禄都没了。再不精打细算,小侄总不能喝西北风充饥吧?”

屋内瞬间噗吡之声此起彼伏,听得程处弼七窍生烟。

真想抄起那壶开水浇了浇这帮家伙的良心,问一问他们良心到底会不会痛?

李恪乐得想要拍手,结果手指头蹭到了铁炉子,烫得这家伙怪叫一声,连连甩手不已。

看到了这一幕,程处弼终于兴灾乐祸地乐出了声来。

“贤弟,你听到愚兄我勤俭持家,也犯不着高兴得上蹿下跳的这么夸张吧?”

“处弼兄,别跟我说话……”李恪吹着被烫到的手指头,黑着个脸扭开了脑袋。

一旁的阿史那杜尔笑眯眯地暗中观察着眼前的一切,他入唐的时间并不长。

去年才来到了大唐,之后得到了陛下的重视,甚至迎娶到了一位公主殿下为妻。

也算是终于进入到了大唐的显贵圈子,对于跟前这上蹿下跳的李恪还有旁边笑得兴灾乐祸的程处弼虽然不熟悉。

却也是早有耳闻,听闻了这位程三郎不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