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613章

作者:晴了

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诡异的灵龟,心里边此刻仿佛有万马在奔腾。

李世民生生从牙缝缝挤出了一句疑问。

“程三郎那小子来过?”

“是的陛下,还有吴王殿下,房二公子……”

对于那三个妖蛾子十分知根知底的一干人等全都一脸黑线。

“……我就知道。”李世民黑着脸,闭上了眼睛,忍不住仰天发出了一声长叹。

一旁的长孙皇后哭笑不得地抿着唇,将亲闺女抱了起来,把脸埋在闺女身上。

李世民拉着脸,并指如剑,指着池塘里边那只呆头呆脑的灵龟道。

“赵昆,去,把那只‘灵龟’给朕捞上来,朕倒要瞧瞧,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赵昆赶紧大步上前,除了鞋袜,步入了那很温暖的池水之中,涉水走了七八步后,伸手摸了摸。

赵昆的眼珠子忍不住鼓了起来,这哪是什么灵龟,分明就是一只空心的铜龟。

李世民看着表情很古怪的赵昆把这只一动也不动,浑身僵硬如铁的灵龟给搬到了池边。

往那青石板堆彻的池边一搁,铜龟与坚硬的青石板发生了碰撞,再一次发出了悦耳的钟声……

李世民抬起了腿,踢了一脚,不禁一乐。

“哟,还弄得挺像回事的,看来那程三郎装神弄鬼也是下了心思嘛。”

周边那票膘肥体壮的护卫噗吡连连,全都忍不住开始吡牙咧嘴的乐了起来。

一直努力控制自己,不欲在人前失仪的长孙皇后俏脸顿时涨得通红。

横了一眼夫君,赶紧牵着李明达朝着一旁行去。

李明达虽然很想上去摸摸那只铜龟,不过她可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闺女。

还是忍住了好奇心,陪着娘亲朝着远处行去。

长孙皇后来到了距离自家夫君十来步入的一株老柳树旁边。由着李明达在那里好奇的轻抚着伸向了池边的荷花。

既能够听得到夫君的吐槽,又还能够借着柳树主干的遮掩,挡住那无法控制的表情变化。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那位眼眶发红,表情悲伤,而又一副敢怒不敢言的玄都观主身上。

想必,这位玄都观主,应该是受了不少的委屈,吃了不少的苦头。

“来,跟朕好好说说,那只灵龟到底上哪去了,还有这玩意是怎么到这荷花池中的?”

听到了陛下之言,玄都观主深吸了一口气,露出了一个破罐子破摔的表情。

……

李德奖还有他身边的那一票大唐游侠,此刻都仿佛变成了一蹲蹲的石雕。

呆呆地站在那一片翠绿色的田野边,目光呆滞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身边,一位在这林邑国土生土长的汉人,指着这片平缓而又辽阔的田地道。

“这些都是上个月初刚刚种下的水稻,这个月的长势甚好,再有一个多月的功夫,就可以采收了。”

“这种水稻的味道,虽然比不上其他的稻米,可是有个好处,在这林邑国境内。”

“不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种植,而且生长共期很短,更南边的地方,也都种满了这种稻谷,使得占城国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收获……”

李德奖身边的吴吞虎回过了神来之后,朝着那位皮肤被毒辣的阳光晒成红褐色的农人问道。

“那一年收获三季没有问题吧?”

就看到了那位林邑国的汉人百姓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一年三熟再正常不过了。”

“一季能收多少粮食?”李德奖抚了抚心口,感觉自己的心跳已经快要炸裂了。

那位汉人老农想了想给出了答案。“若是像我们这些汉人这般精耕细作。”

“一亩地一季大概也就能收差不多两石的稻谷,三季下来,也就六石上下。”

“六石?!”一票侠肝义胆的大唐游侠整齐划一地尖叫出声来。

吓得那位老农一屁股坐倒在田埂上,很害怕地打量着这帮子膘肥体壮,目露精光的唐人。

那位林邑国的洛城的强巴头人摸了摸怀中,这位大唐李官人送来的锭份量十足的金子。

这才大步上前来,笑眯眯地朝着李德奖一礼,抄着半生不熟的汉话道。

“李官人,我可以作证,本官治下的这些汉民,要比林邑人更懂得种田。

所以他们的收成的确要比林邑当地人的要高出两三成的收成。”

“多谢强巴头人解答,走吧,咱们先回城。”李德奖的心中已然有数。

按捺住了内心的激动,与这位已经搭上了线的林邑官员一同入了城。

这位林邑头人,看在那锭份量扎实的金锭的份上,十分开心地款待了这唐国的十数人。

还很是洋洋得意地介绍起了林邑国,以及他们这座林邑国算是难得有数的大城的风土人情。

到得夜晚,李德奖等人回到了客栈之后,根本就没有睡意,而是聚拢在了一起。

兴奋地议论起了今日的所见所闻,怎么也没有想到。

真的在这林邑国境内,见到了这种一年三熟的稻米。

吴吞虎兴奋得脸皮都有发紫的趋势,嘴皮子都在哆嗦,搓着双手小声地嘀咕道。

“我等若是能够将这种稻种,献给朝庭,我大唐百姓当可再无饥荒之忧矣。”

“是啊,一亩水田,一岁便可得六石,诸位莫要忘记了,咱们在江南,那里上好的良田。”

“一年下来,也才不过亩产两石,这足足翻了三倍之数。”

“不过今日也从那位老农那里打听到了,天气炎热,四季之地,这种稻米才能够种上三季。”

“而我大唐幅员辽阔,若是北方,怕是这种水稻也是种不了。

倒是咱们这一路南来的岭南南部,与这林邑国的气候相仿佛,若是那些地方,一年也可三熟的话……”

第920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诸位弟兄,我们一起喊

李德奖听着一帮子弟兄们兴奋的讨论声,抚着颔下的短须,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诸位,诸位弟兄,咱们先别高兴得太早了,这林邑国表面倒是对咱们大唐很恭敬。

但是国中诸多势力向来对我大唐敌视,边境的冲突也会时有发生。”

“咱们这是靠了莫掌柜的交情,这才得以进入林邑国境内。

哪怕是咱们拿到了林邑稻种,我等却全然不知这林邑稻种的耕作之法,那岂不是等于白费功夫?”

李德奖此言一出,让原本兴奋不已的一干大唐游侠都不禁安静了下来,面面相觑。

而莫掌柜看向李德奖,眼珠子一转。“李公子,其实也不是没办法,这些林邑国人,最是贪婪。”

“只要好处咱们给得足够,说不定,咱们可以挑选一些懂得种植的汉民带着稻种一起离开。”

李德奖眼前一亮,看向莫掌柜。“你的意思是,那些咱们在城外遇上的汉民?”

“正是,只是,现如今林邑国主,严令与唐人贸易,而咱们现如今只是跟城中的头人搭上线。

若是想要带着农人离开,必须要得到他们城主的同意……”

“怕就得下血本才能够带得走。”

“……”此言一出,一干向来有钱就花,没钱就……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把的大唐游侠们瞬间懵逼了。

“咱们,还有钱吗?”一位游侠儿抹了把脸,张望着左右的弟兄们。

身边的弟兄呵呵一乐。“你要有钱,小弟我也就有,你要没钱,小弟我能有?”

“特娘的……”一位满脸浓须的游侠拍了拍案几。

“要不,咱们在城里边搞上一票?”

“弄到了财物,咱们拿这些财物去贿赂那位城主,设法带走汉民农人和稻种……”

……

那位莫掌柜脸上的汗刷的一下子就下来了。“诸位英雄,可使不得,这城本就不大。”

“诸位英雄的口音就不是本地人,万一露了馅,那可就糟了。”

“再说有钱的也就是那位城主还有两三位头人,若是咱们去抢了他们的财物,回头再拿去贿赂他们。”

“而且,林邑国的这些头人、城主,能有什么油水,他们的财富多是那些奴隶和稻米。”

“就像那位强巴头人,他家中的财物,怕是都比不上我大唐一个普通县城的地主。”

莫掌柜这话,再次让一干大唐游侠士气一泄。

吴吞虎也是面泛难色。“这里也算是林邑有数的大城,我观光是城外就有不少巡逻的士卒。”

“城内的话,也有两千多的驻军,就凭咱们弟兄,想要带着一两个农人和稻种,倒也好办。”

“可是那些农人,怎么乐意舍家弃子的跟咱们离开?”

“你们难道没看出来,那位强巴头人,虽然看在莫掌柜的面子上,对咱们客客气气的。”

“实际上这间客栈外面,却有不少的林邑士卒,说不定对方也在疑心我等的身份。”

“不做什么还好,若是一旦有事……”

一干大唐游侠议论纷纷,却都没有找到好的应对办法。

毕竟这里是林邑国境内,而且距离林邑国国都已然不远。

而林邑国的国主只允许在国都周围的这片平原之地,还有更南方的地方各种林邑稻。

还不就是因为他们也有一定的警惕性,生怕这种稻种被唐人拿了去。

哪怕是他们的防备在一干大唐游侠的眼中看起来就跟筛子一般。

可是,携带少量的稻种离开倒是不妨事,但是想要能在短时间之内推广,并且在交趾一带试种的话。

需要的可不是小数量的稻种,而且还需要熟悉这种稻谷种植的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