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571章

作者:晴了

房玄龄抚着长须朝着马周意味深长地道。“贤弟方才可注意到陛下对那程三郎的态度?”

马周大手轻抚着肚子,听到了这话,微微颔首道。

“半点没有君臣之仪,倒真像是十分亲近的长辈与子侄。”

听到了马周这样的评价,房玄龄深以为然地颔首道。

“此言甚是,陛下与程三郎如此亲厚,而程三郎又深得太子殿下信重。”

“重要的是,此子如此年轻,偏偏又能够做出一桩桩一件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假以时日,东阿老程家,可真要诗赋美名扬喽。”

马周噗哧一声乐了出来,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程咬金那家伙,倒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

“何止,程家老大程处默,那小子看起来似乎很老实,也是个精明的货色。

只不过风头被他爹还有程三郎给遮掩罢了。”

“他家老二程处亮,虽然憨直了些,但是日后尚了附马,前程也是无忧。”

“他们老程家下面,还有三个小娃娃,有这么三个兄长在前耳渲目染,又能差到哪去。”

一思及此,房玄龄不禁有些唏嘘,自家长子也很低调,但不是精明的低调,而是真的资质一般,想高调也高调不起来。

老二就更别提了,能不要弃文从武,坏了房家的名声,房玄龄就觉得是最大的安慰。

至于老三,现在还小,根本看不出来那小子秉性和才智。

大唐名相房玄龄在对比了自家晚辈与程咬金家的那几个娃的对比之后,不禁有些落寞地长叹了一口气。

马周与房玄龄共事的时间也不算短,而且二人关系也相当不错,听到了房玄龄这声叹息。

自然也能对这位大唐名相的心思猜测个大概。

“房相,你家二郎也是个好孩子,虽说不好诗文,但是性恪恭顺知礼,你也不必操心太多了。

日后尚了公主,总是能……”

“与其说他恭顺知礼,倒不如说他蠢笨,老夫打小亲自教他诗文,结果简直……”

房玄龄也着实不好当成别人的面骂得太狠,再咋的,也是自家生自家养大的亲儿子。

可是,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吐了句槽。

“这些日子,居然还闹着说想要跟那牛韦陀去投军,去建功立业,老夫简直恨不得打断他的腿。”

嗯,要不是妻子卢氏拦着,铁定把那小子的两条腿都打断。

听到房玄龄如此长吁短叹,并肩前行的马周突然嘴角微微一扬。

“房相,马某倒有个建议,只是不知道妥不妥当。”

“哦,你我关系莫逆,但言无妨。”房玄龄扭过了头来笑道。

“你也说你家二郎对那程太常崇拜得不行,既然如此,何不多让他跟程太常走动走动……”

房玄龄不加思索地当即摇起了脑袋。

“算了算了,就程三郎那德性,不把我家二郎教坏,老夫就谢天谢天了。”

“房相,程太常此人嘴是损了点,其实人还是不错的,至少挺有担当,何况他与陛下和太子的关系……”

马周不禁想起了今天跟程处弼的交流过程当中,这货总会思维脱缰,唔……

给人一个不靠谱的感觉,可偏偏,他又能干嘛得出这么多的大事,只能说是性格问题。

房玄龄心中一动,抚着长须陷入沉吟,至于马周也不再多言。

回到了府中,房玄龄心神不属地朝着前厅行去,半道上,就看到了自家二郎正在跟老三在那闹腾。

只是哥俩远远地看到自己之后,不约而同地扭屁股就跑,看得房玄龄不由得心中大恶。

这两个混蛋,见了亲爹,就跟耗子见猫似的……

房玄龄步入了前厅,就看到了妻子卢氏正在拿着笔写着字。

脸上,还挂着一个古怪的黑框架,框架上镶嵌着两块十分清彻透明的水晶片。

看到了夫君投来的狐疑眼光,卢氏有些不太好意思地将那脸上的古怪事物给摘了下来。

“这是前两日,咱们家二郎从程三郎那里弄来的好东西,说是叫眼镜。”

……

听得此言,房玄龄的脸色不禁拉了下来,有些蕴怒地道。

“那小子怎么成日胡闹,娘子你也不管束一二,居然去……”

卢氏无奈地摇了摇头。“老爷你急什么,二郎他这可不是胡闹。”

“这是老花眼镜,二郎知道妾身年纪大了,眼花得不行,特地去寻了程三郎让他想办法。”

“那程三郎之前就给他娘亲崔氏做过一副眼镜,听了二郎之言,就给妾身也弄了一副。

戴上此物,看起这些精细东西,一点也不觉得吃力,不信老爷你也试试。”

房玄龄本不乐意,可是看到娘子卢氏递过来的眼镜,还有娘子瞪过来的目光,无奈地轻叹了一声,接到了手中挂到了鼻梁上。

然后,房玄龄不禁发出了一声轻咦,呆呆地看着那笔架上的毛笔,毛笔上的那一根根毫毛,居然再次看得分明。

然后拿起了娘子卢氏写的写字,仔细看起来,也同样不再感到吃力。

“怎么样,妾身没骗夫君你吧?”卢氏看到房玄龄那副目瞪口呆的模样,不禁乐道。

“这程三郎还真是……”房玄龄将那副黑框眼镜一取下来,微观世界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再戴上,又变得清晰了些。

将眼镜还给了卢氏,听到卢氏问他吃不吃东西,房玄龄赶紧摇了摇头。

“这倒不用了,今日在东宫陪殿下吃了一顿佳宴,实在是吃不下任何东西了。”

“对了,老夫还带回来了十斤猪肉,让他们先搁到冰窑去,等到明日,给你们做顿东坡肉好好尝尝。”

“猪肉?夫君不是开玩笑吧?”卢氏一脸震惊地看向夫君。

在这个时候,猪肉那玩意除非是贫苦得买不起羊肉或者是鸡鸭的百姓,才会去弄点那猪肉来尝尝油腥味。

而老百姓们哪怕是买来猪肉,主要也是为了炼出油脂来食用。

看到卢氏那般模样,房玄龄呵呵一乐,这才慢条斯理地言道。

“夫人莫不是忘了,去岁之时闹得长安城沸沸洋洋的东宫养猪之事?”

第857章 心忧儿女的大唐名相房玄龄

“难道这便是东宫养的那什么猪……”卢氏恍然地道。

“正是东宫养的阉猪,一年又三个月的光景,便长到了两百二十来斤,而且这阉猪肉毫无腥膻之气。”

“经那程三郎烹饪之后,那滋味,简直就是妙不可言啊,老夫今日就是嘴馋,多吃了几口……”

说到了这,房玄龄抚着自己比平时挺得多的腹部,颇为回味地道。

“老夫也没有想到,那程三郎不但懂得阉猪,连猪肉那花样繁多的烹饪之法都会。

更没想到猪肉居然还有这么多种吃法,重要的是还那么好吃,可就是腻了点……”

卢氏赶紧叫来侍女给夫君沏茶,等那位已经中年,容貌实在是有些那啥的侍女退下之后。

房玄龄这才抬起头来呷着茶汤消食,这是避免倒胃口的唯一办法。

没办法,府中的侍女,都年纪比较大,这都是夫人的意思,自己堂堂一代名相,却也无可奈何。

不但自己无可奈何,便是陛下,也很无可奈何啊……一思及此,房玄龄忍不住隐蔽地翻了个白眼。

“娘子,咱们家二郎,也都这么大了,还成日游手好闲,这也不是个办法。”

“而今,陛下又诏令皇族男女嫁娶的年纪进行了更改,咱们家二郎,总不能继续这么浪荡着。”

……

听到了这话,卢氏也很不乐意地撇了撇嘴,朝着房玄龄问道。

“莫非夫君还想让二郎去国子学还是弘文馆那边读书?你又不是不知道,二郎……”

“不是……为夫想让他去程氏大学那里试试。”

“???”卢氏懵逼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那程氏大学是什么鬼。

“夫君,咱们家二郎虽说性子顽劣了点,可也没必要这么糟践他吧?”

“娘子你先别急,听为夫说完行不行?”

看到柳眉倒竖的妻子,房玄龄不禁大感头疼,赶紧解释道。

便将自己回府这一路反复思量的想法耐心地给妻子卢氏解释了遍。

“夫人啊,老年如今年纪渐渐老迈,圣眷虽隆,可是,日后若有个万一……”

“夫君!”卢氏眼眶直接就红了,一把紧紧地握住了房玄龄的手道。“可不许胡说。”

“好好好,为父只是想要提前筹谋罢了。你想,那程三郎这小子那张嘴虽然惹人讨厌,但却是个不错的好孩子。”

“光是他程三郎,这两年来,先是愈了太上皇的旧疾,又穿针引线,让陛下和太上皇的关系逐渐回暖。”

“更是日夜兼程赶到了九成宫中救下了皇后娘娘的性命,还在那场动荡中,护住了晋阳公主和晋王的性命。”

“如此在陛下心中,就没把他当成臣子,而是子侄。

况且他与太子简直情同手足,太子殿下之前地位岌岌可危,若不是他,呵呵……”

听着这些话,卢氏有心想要辩驳几句,可偏偏发现夫君说的这些,都是那程三郎扎扎实实的功劳。

细数了一遍程处弼的那些功劳之后,便是房玄龄自己都暗暗咋舌。

这才两年多的光景,这小子就已经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

无怪乎,陛下会对他是这样极其难得的态度。

房玄龄看向已然平静下来的妻子,沉声言道。

“咱们家老大,秉性过来忠厚,做事扎实,但是待人接物,却实在不是他的强项。

可作官不可能只埋头做事而不与人交道,老夫苦劝过多次,他却未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