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515章

作者:晴了

好在身边的人都已经被远远地赶开,就连赵昆都被他安排站在门内警戒,生怕有人看到大唐皇帝陛下失态。

直到将这份房玄龄亲手抄录的《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全部看完,李世民这才终于能够沉下心思来考虑问题。

手中的这玩意看似戏谑,但是这其中的潜藏的东西,却让李世民品出了味道。

大唐王朝的这么多勋贵高官,大多数都是褒议或者是中恳的评价,虽然这些评价看似儿戏。

而让李世民最为在意的就是,这首童谣里边,对于那些他大唐皇帝最看不顺眼的诸多世家大族的评价,则更像是戏弄,讽刺。

可偏偏又点出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某处要害,例如那曲阜孔氏,最喜欢的便是邀名卖直。

而那荥阳郑氏,掌控着长安和洛阳的一带的印刷行业,哪怕是明面上。

郑氏的印书坊占不到两成,但是实际上嘛,呵呵……

“顺溜之百家姓童谣……百家姓……姓氏,呵呵……有意思。”

站在后殿的殿门外边,足足转悠了柱香功夫之后,李世民这才作出了决定。

回身入殿,不大会的功夫,李世民再一次出现在了御案后边,原本像进了成千上万史苍蝇的两仪殿瞬间一片寂静。

……

“朕已经知道了,此事,不过是市井稚童玩耍编撰的童谣,诸卿不必把他当事。”

“陛下,这怎么可能,臣觉得分明就是居心叵测……”

那边,今天整个人都显得份外憔悴的孔颖达站了出来,还想再挣扎一下,陈述厉害,让陛下出手弹压流言。

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不由分说地打断。

“朕已经说了,不必把它当事。”

“此许童稚之戏言,难道还需要朝庭出面吗?!”

“诸位卿家,好好想一想,当年还有人传,自己能为帝王,这样的流言,朕都不惧,何况这样的稚童嬉戏之言?”

说时迟,哪时快,程咬金这回第一个蹦出来。

“陛下所言极是,老程也觉得,市井百姓就是图个乐子,哪怕是百姓们唾我老程两口,我老程也不会当回事。”

“就某些心思鬼祟的人,才会成天胡思乱想……”

这话直接就让一肚子郁闷的孔颖达炸了毛了。

“卢国公你此言何意,你这分明就是恶意攻讦。”

“哎哟,我老程提你名还是道你姓了?居然还说我老程恶意攻讦。

你们老孔家成日就喜欢让梨,全天下谁不知道,又不是谁谁谁恶意编排你们老孔家。”

此言一出,孔颖达面色涨紫,一干武臣又瞬间抱着肚皮笑得东歪西倒。

第770章 被《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埋汰讽刺的那些臣工

乱,朝堂之上再一次由于朝堂大恶霸程咬金的下场乱成一锅粥。

这个厚脸皮再一次开启了群嘲模式,双手往腰上一叉,唾沫星子横飞指南打北。

每一句话都能够把那些被童谣编排的世家大族脆弱的小心肝扎得暴跳如雷。

一开始程咬金自己站在殿中,被一票文臣围着,面无惧色地互喷唾沫星子。

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老神在在地蹲在御案后边,仿佛在打瞌睡。

很快,场面随着几位不乐意喷唾沫,更喜欢动手动脚的武臣被挑衅下场。

也不知道是谁踹了程咬金屁股一脚,把这货踹得一个踉跄,扑倒了几个弱不禁风的文臣。

战争瞬间就暴发了,幸好大唐皇帝陛下及时地清醒过来喝止弹压,又有侍卫头子赵昆及时地叫来了禁军弹压。

总算是没闹出血腥事件,但是,等到一干臣都跪在殿中朝着陛下请罪的时候。

地上散落的袜子还有帽子,还有手中拿着的勿板都有不少落在了地板上。

大唐天子雷霆震怒,唾沫星子横飞地狠狠训斥着这些把朝堂当着市井菜场的臣工们。

最终,即便不是程咬金主动动手,但是因为他导致的局面失控,因此,罚俸禄半年。

而同样不听陛下圣旨,非要跟程咬金站在殿中叽叽歪歪骂街的那几个世家背景的臣工各罚俸禄三个月。

然后,脸色铁青得怕人,仿佛随时都想要抄刀子捅人三刀六眼的大唐皇帝陛下手指头指着那些臣子哆嗦了半晌。

“若是还有谁,敢再拿此事扰乱朝堂,朕定严惩不怠,哼……”

一声怒哼之后,李世民拂袖大步而去,程咬金摸到着屁股一脸狐疑地看着左右的同僚,总觉得那一脚是被人坑了。

不过等他看到了对面那帮子被罚俸禄的郑侍郎、孔颖达一干臣工那怨愤的表情瞪着自己时。

顿时把想要找踹自己的罪魁祸首这事给抛在了脑后,呵呵一乐。

“怎么的,陛下不在了,还想跟我老程比划还是咋的?”

“有本事,我老程一个挑你们一群,准你们再拉几个人作帮手。”

“对,某家可以你看着,不许人帮老程。”

尉迟恭咧嘴一乐,磨拳擦掌地期待着看到一票文件臣耍起王八拳群殴程咬金的场面。

“哼!……”郑侍郎气得说不出话,抄起了掉落在地板上的官帽,愤愤不已地拂袖而去。

谁特娘的跟你这个膘肥体壮的粗鄙武夫单挑,就算十个群殴你一个也不可能。

泥玛,刚刚被程咬金那块头扑过来,到现在郑侍郎都还觉得脑仁疼,十有八九鼓包了。

至于孔颖达,在陛下离开的那一刻,就已然心丧若死。

颓然地叹了口气,把袜子给穿上,晃晃悠悠地朝着殿外行去。

……

“我怎么觉得此事,似乎陛下是有意的……”一位臣工出了两仪殿后,小声地朝着同僚议论道。

一旁的一位老谋深算的同僚忍不住失笑,很快又压制住处了笑意,警惕地左右张望了一番这才小声地道。

“呵呵,你才想到啊?你难道忘记了之前《氏族志》的事了?你再想想被《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埋汰讽刺的那些臣工……”

那位之前提出疑问的大臣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只是他的目光显得有些诡异地看着旁边不远处路过的那些同僚。

那几位同僚的脸色明显很不好看,而他们,正好都是有世家大族背景的,又或者就是世家大族出身的。

“难道这是陛下弄出来的?”等到那帮同僚离得远些之后,他这才小声地嘀咕了句。

“呵呵,若是陛下弄出来的,陛下又何致于那么失态?”

另外一位同僚忍不住鄙视了眼这位跟好奇宝宝似的大臣。

李世民离开了两仪殿后,原本那张铁青得怕人的脸渐渐地恢复正常。

甚至那时不时控制不住频频扬起的嘴角,暴露了此刻他的心情有多么的畅快和愉悦。

特别是看到那帮子前段时间表情恭敬,实则骨子里边洋洋得意的世家大族。

今天就跟吃了苍蝇似的,气极败坏到手足无措的样子,实在是太让李世民觉得解气。

……

李承乾有些忐忑不安地正襟危坐于母亲长孙皇后跟前。

长孙皇后呷着茶汤,颇为奇怪地打量着欲言又止好半天的李承乾。

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明眼一看就知道承乾是遇上了什么为难之事,可是自己方才问了,他反倒推说没事。

可你说没事吧,偏偏又赖在这里不走,这让长孙皇后心中不禁生疑。

干脆就呷着茶汤,静待着这位藏不住心事的长子自己想明白了说出来。

果然,没有让长孙皇后失望,纠结了好半天之后,李承乾似乎做了某种决定。

紧握起双拳,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朝着长孙皇后一礼。

“母亲,孩儿之前有些孟浪了,做了一件事情……”

看到长孙皇后那温柔而又充满鼓励的眼神,李承乾咬了咬牙继续道。

“孩儿之前去给父亲请安,听到了父亲对于世家大族利用自己明里暗里的手段,影响了《氏族志》的编撰。”

“孩儿心中十分生气,可是却又没有什么良策可以对付他们,于是……”

“于是什么?”长孙皇后终于有些好奇地问了一句。

“孩儿,孩儿决定向处弼兄问策。”李承乾两眼一闭,说出了真相。

“……”长孙皇后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看着跟前这位心性温和的长子,长孙皇后实在是不方便吐槽自家亲儿子。

可是一想到程处弼这一两年来,频频出状况,经常闹妖蛾子的行径,脸色还是有些不太好看。

不过,终于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很快便控制住了自己的微表情,脸上露出了温婉而又慈祥的笑容。

伸手牵住了李承乾的手温和地道。

“我儿能够有这样一份愿意为汝父分忧的孝心,娘很高兴,来,好好跟娘说说,那程三郎他……”

“嗯,他没闹出什么事吧?”

听到了娘亲这句显得有些犹豫的疑问,李承乾抿了抿嘴,略有点不太好意思地伸手入怀,摸出了一张写满字的贡纸。

“???”

第771章 心中阴霾一扫而空的大唐天子

李世民步伐轻快地来到了甘露殿前,探头望里一看,并没有看到观音婢在此。

此刻,他有一肚子的兴奋与得意需要倾诉,既然观音婢不在,那就去找她便是。

随既李世民就离开了甘露殿朝着立政殿而去。

等到来到了立政殿不远处之时,就看到了长子承乾的肩舆就在立政殿外。

李承乾呆呆地看着跟前,那立政殿偏殿,里间已然关闭的房门。

唔……好面子,不喜欢在人家太过泄露情绪的娘亲已经抄着那份《顺溜之百家姓童谣》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