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507章

作者:晴了

其实也是有自己的目的,毕竟这个时代,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这样的传统还是十分的严重。

但是在战场上则不一样,首先就是军伍以军令为致高,第二,大唐的军伍,实在是很缺乏医务工作者。

加之一旦发生战士,大量的伤病员如果能够得到求治,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将士的伤亡率。

而且在那样的危急关头,救人为上,有命才是最紧要的,其他什么都可以先撂一边去。

如此不但能够很好的提高士气,同时还利于医学生们得到有效的强化练习,了解人体构造。

作为医者,医德很重要,自己想要教导出来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爱国情操的医务工作者。

所以,在他们学好本领之后,将他们派往军伍。

正好让他们好好地感受一下大唐那些英勇的将士们的艰难困苦,也算是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一次必要的磨砺。

“叔叔说的哪里话,小侄也是大唐人,自然希望我大唐能够长治久安。”

“而作为医务工作者而言,能够为那些守备边疆,保家为国的将士们,贡献他们的些许绵薄之力,这不算什么。”

看着程处弼一脸正色地侃侃而言,浑然没有半点平日里的胡咧咧的嬉皮笑脸。

这让李世民表情十分严肃地点了点头,手指头在案几上轻轻地敲击半晌,这才开口问道。

“我说处弼贤侄,那你办这所医学院,准备招收多少学子?”

听到了这句疑问,程处弼自信地一笑,自己早就已经考虑了方方面面。

决定先立一个小目标,当然不是赚他一个亿。

……

“第一年,小侄就先立一个小目标,招上一百名医学生练练手。”

“……一百人?”李世民手指头一抖,在案几上敲出了哆哆啦哆的节奏。

“嗯,这只是初步预算,毕竟现如今老师资源没有那么多。

小侄还有许多的公务要忙,所以就暂时只考虑两个班一百人的样子。”

“叔叔,莫要觉得一百人很多,我大唐有百姓何止千万之数,便是一年教出一千名医生也是不够啊……”

程处弼颇为唏嘘地道,然后还顺势又吐槽了一遍大唐长安城近百万人口,却只有医馆四五十家的现实。

让李世民也不禁有些咋舌,没想到近百万人口的长安城,居然才这么多医馆。

“若是那些学生,不乐意往军伍呢?”李世民眯起了两眼,朝着程处弼看去。

程处弼呵呵一乐。“叔叔放心,小侄别的或许不行,对付学生有的是办法。”

也不想想,自己在学院里边呆了多少年,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

见识过无数的老师收拾学生的手段,经验之丰富,绝对不比执教一二十年的学生科科长,又或者是教导主任差。

毕竟被收拾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会更为深厚,更明白什么样的方法伤害不大,污辱性极强。

当然,那种被收拾之后依旧一副不疼不痒、我行我素的厚脸皮属于特例,不纳入正常人范围。

“首先想要进医学院,那就得先签下学业承诺,一开始就得让他们明白。”

“在医学院里,他们不但要学医术,更要学习医德……

长年累月的校内宣传舆论搞得好,就能够培养出一批乐意为我大唐献出自己青春和汗水的优秀志愿者。”

看着程处弼越说越有精神,很是神采飞扬地唾沫星子横飞,甚至白点子都时不时喷到自己脸上。

李世民一脸黑线地努力把身子往后仰了仰,不动声色地抄起一块丝帕抹了抹脸。

嗯,这孩子,看样子真心很想要做不一番大事业来,这让原本就很看好他的李世民越地感到欣慰。

至于太过激动唾沫星子横飞这种小瑕疵,难道还能为了这点小事勃然大怒不成?

“好了,贤侄快坐下,喝点茶水润润嗓子,老夫觉得你的想法不错,想做就去做。

对了,既然你程处弼,愿意为了我大唐武贲出力,老夫焉能不有所回报。”

“朕会让工部的人与你接洽,修建这所医学院的地皮,由朝庭划拔。

嗯,对了,这段时间,另外朕再赐你一千贯和一千匹丝帛,资助你修建医学院……”

听到了李世民这番话,程处弼不由得大喜,赶紧推金山倒玉柱地朝着李世民拜倒。

“叔叔……哦不,微臣多谢陛下。”

看来李叔叔从私人感情上不乐意投资,但是作为大唐天子,则需要向自己这样扎实肯干的优秀臣子表达他的欣慰和重视。

……

程处弼拜别了李世民,欢天喜地地离开了皇宫,走着走着,拐了个弯,窜进了东宫。

此刻,正在丽正殿的偏殿内,跟于志宁呆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李承乾看到了处弼兄那高大英武的身形,起身笑道。

“咦?处顷兄你今日不当值,怎么有闲暇到小弟这来溜达?”

程处弼快步上前恭敬地一礼后,坐了下来笑道。

“微臣参见殿下,见过于詹事,今日微臣有要事去见了陛下,这才刚离开皇宫,就顺道过来走动走动。”

“程将军你去寻陛下所为何事?”于志宁忍不住好奇地八卦了句。

程处弼没想到李承乾还没搭腔,旁边就主动蹦出来了一个捧哏。

“于詹事问得好,事情是这样的……”程处弼呵呵一乐,朝着于志宁点了点头。

然后便将自己方才拿来说明陛下的那一套说辞又在这里叽叽歪歪重复了一遍。

“……最终陛下有感于微臣的一番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特别赏赐了微臣一千贯和一千匹丝帛。”

“另外,陛下还让工部跟微臣接洽,负责修建医学院的地皮……”

于志宁看着侃侃而言,两眼一直看着太子殿下,就像是在看金光灿灿聚宝盆的程处弼,心里边直接就呵呵了……

得,这个厚脸皮的粗鄙武夫,这哪是顺道过来走动走动,分明就是想过来搞上一票好买卖的。

“……”

第758章 处弼兄干坏事是位能手,但不及他闹妖蛾子的本事

李承乾愣愣地看着处弼兄,听了他这番言语,亦不由得深以为然,频频颔首不已。

没想到,处弼兄居然还有这样一份心思,开办私学,却一心为了大唐的军民。

不愧是被自己视为挚友的兄长,这样的德操和品行,怕是满朝文武之中,能够达到他这一境界的也没有几个。

“处弼兄,你这样的为朝庭,为百姓做事,小弟我实在敬佩。”

“既然我父皇都如此厚赏于你,那孤自然也不能落于父皇之后,这样吧,孤也拿出钱两千贯,丝帛两千匹……”

程处弼两眼一亮,赶紧推金山拜玉柱地朝着这位比他爹还要大方的太子殿下恭敬地一礼。

“多谢殿下厚赐,如此一来,微臣做起事来,也更有精神。”

“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厚赐,臣一定会善加利用,争取让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

“好了好了,处弼兄快快请起,你办事,小弟我焉有不放心之理?”李承乾赶紧将程处弼搀起来笑道。

程处弼表面感激涕淋,心里边的小算盘打得啪啪直响。

陛下和殿下这对父子一下子给出了九千贯,办学之事,自己还需要担心钱吗?

钱不用担心,地皮也不用担心,啧啧啧……这样下来,医学院前期建设,自己的私房钱怕是都花不了几个。

这样的医学院,程处弼恨不得再多办几个,算了,来日方才,陛下和殿下的财帛也不是大风吹来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

等到程处弼离开之后,李承乾跟于志宁又聊了几句,这才省起,自己已经有好几天没看到娘子苏氏。

现如今苏氏的身子越发地沉重,在皇宫滞留的时间则是越来越长。

李承乾眼见左右无事,决定入宫一趟,打着去给爹娘请安的名义,顺便是看看自己亲爱的娘子。

娘子苏氏,随着孕后期的到来,已然愈发地显得珠圆玉润。

看到了自家夫君的到来,苏氏的心情也明显好了许多,安稳地坐在婆婆长孙皇后身畔,一双妙眸不离夫君左右。

长孙皇后笑眯眯地将李承乾给搀了起来,看着这位自打足疾尽愈之后。

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越发不一样的长子,内心份外地欣慰。

不过一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长孙皇后的脸色不禁有些灰暗。

“母亲你这是怎么了,可是身子不舒服?”刚好目光移过来的李承乾看到了长孙皇后的神情,不禁有些慌张地问道。

“老身没事,倒是你父亲这些日子心绪不佳,唉……”长孙皇后勉强一笑,想了想决定还是跟李承乾说实话。

便将那《氏族志》编撰弄出的问题说了一遍。

“……弄得你父亲十分恼怒,他这些日子,一直想要谋求一个解决的办法。”

“父亲为何不直接驳回,让他们重新编撰。”李承乾不禁也皱起了眉头问道。

“你父亲已经让你舅公云做了,可问题是《氏族志》的排序,已经被人给流传了出去。

你父亲很想彻查些事,可是就算是抓到泄密的人又能如何,毕竟消息已经泄漏了出去,这才是最头疼的。”

长孙皇后看着李承乾,温婉地解释道。

李承乾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孩儿明白了,母亲,孩儿了有几日没见父亲了,正好过去给父亲请安。”

长孙皇后慈祥地点了点头,笑道。“去吧,一会再回来陪陪苏氏。”

对于李承乾的到来,李世民倒没有意外,只是没有想到李承乾却会提及《氏族志》之事。

这让他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是啊,为父正在为了这发犯愁来着。”

“之所以要修这《氏族志》的理由,想必承乾你也应该清楚,可是为父怎么也没有想到。”

“编撰了数载,换来的结果,居然还是如此,足见世家大族,对于朝庭的影响有多大。”

“现如今《氏族志》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那代表着朝堂之中的诸多臣工,无力与世家相争,甚至是与世家同流合污。”

“有汉以来,世家大族左右皇权之事多矣,朕不希望我朝还会出现这等事情。”

李承乾也皱起了眉头苦思半天,却发现,自己也想不到什么良策。

“父亲,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