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500章

作者:晴了

可即便如此,那里的百姓,仍旧能够果腹,说起来,还得得益于那种一年可以三熟的稻谷……”

“居然还真的有,看来,程三郎果然没有欺我。”李德奖愣了半天,这才回过神来。

“吞虎老弟,看来,我等侠义之士扬名天下的时机终于到了……”

第746章 决定仗义援手相助的程三郎

吴吞虎点了点头,虽然这货是江南吴地人士,但同样有着一颗热血沸腾的侠义之心。

特别是前些日子,李德奖传来的书信之中所言的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更是让他召集了一票侠义心肠的弟兄们酣畅淋漓地大醉一场,仿佛感觉终于寻找到了此生的终极目标。

这些日子,每一位弟兄都以饱满的热情地投入到打探消息的工作中去。

深入到长安城内的有异乡商人出没的每一个角落去探听各种关于交趾之南的消息八卦,而今总算是有了成果。

若是此物,献给朝庭,朝庭得到了这样一年可以三熟的好宝贝,必定会让大唐王朝的无数百姓受惠。

而他们这一帮混迹江湖多年,仍旧名声不显于世的侠义之士,必定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那位商人,可愿意为我等引路?”激动了半天之后,李德奖坐了回去,猛灌了一大口酒。

“放心吧,弟兄们已经请这位商贩暂且多留几日。小弟特地赶来,向大哥你禀报这个好消息。”

“就是看看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是先遣几个弟兄,随那位交趾商贩南行,还是……”

李德奖沉吟了一会,抄起了酒杯,看着杯中荡漾的美酒摇头道。

“……不妥当,此去岭南,远隔万里,而且一路艰难,若是有个万一,李某于心何忍。

我们弟兄十数人,应当同进共退才是。”

吴吞虎点了点头,看着这位武略和计谋都是他们这个侠义团伙魁首的大哥道。

“大哥说的是,那要不,小弟我回去劝劝那位商贩,让他先留在长安,等兄长能够离开卫国公府,再作打算。”

李德奖一想到自己的禁足令还有几个月,心想已自己等人的脚程,几个月,怕都能够蹿到那交趾之南的林邑国去了。

虽然李德奖很害怕被亲爹物理教化,可是一想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

热血混合着酒,直接开始上头,左思右想半天,一咬牙一击案。

“不,事不宜迟,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这等大事,焉能拖延……”

“告诉所有弟兄们,准备好盘缠行装,还有座骑武器。

五天之后的午时,在启夏门十里外的老地方等我。”

“大哥,你这么做会不会惹恼伯父。”吴吞虎有些心里犯虚地道。

“怕什么,为兄我的作为,可不是肆意浪荡,胡作妄为,亦是为国为民,他顶多也就是发发火。

只等我们弄来了那一岁可产三季的稻种,大唐上下,都会将我等视为功臣,家父也会理解。”

“稍等一下,我写一封信,你今日就替我送去卢国公府,记得一定要亲自交到程三郎的手上。”

“大哥放心,小弟一定办到。”

……

听闻中李德奖遣人前来送信,程处弼有些好奇,又有些觉得可乐。

立志要浪迹天涯的一代侠客,却被军神亲爹关在府中,寸步不得离,这不得不说有很强烈的喜剧效果。

不大会的功夫,个头不高,但是身体精悍,面容黝黑的吴吞虎就在程达的引领之下步入了程处弼的屋内。

程处弼从那吴吞虎的手中接过了这封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书信仔细地打量起来。

信中,首先表达了他对于程处弼那句名言对他的激励。

其次就是告诉程处弼,他已经打探明白,在交趾之南的林邑国。

真就有程处弼所说的那种一岁可产三季粮食的稻谷。

所以,他决定亲自率领弟兄们前往岭南之地去,望程三郎静待他们的好消息。

他们这些浪迹江湖,行侠仗义多年的侠客,是真正愿意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程处弼默默地看完了这封信,内心着实有些无力吐槽。

看来这位德奖兄的毕生志愿,除了他娘亲还有一票兄弟之外。

没有什么人能够理解他,以致于连自己这位见过没几面的同龄人,也被他视为知己。

不过,程处弼不得不承认,这种性格坚韧的人,的确更容易成功。

程处弼缓缓地将书信搁下,不禁有些蛋疼,这货真要窜中交趾之南的林邑国去搞好宝贝。

对于大唐而言,的确是好事情,但问题是这一路艰险,偏偏自己又无法提供足够的帮助。

程处弼思来想去,拍了拍大腿做出了决定。“这位吴兄弟,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离开长安。”

“这个……”吴吞虎没有想到程处弼会问这么隐私的问题,不禁有些踌躇。

“放心吧,我跟你们的大哥德奖兄是一伙的,肯定不会泄漏机密。

我只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

吴吞虎咬了咬牙,朝着程处弼这位朝堂新贵一礼这才言道。

“多谢程太常,李大哥已经吩咐了我们,准备过几日就离开长安。”

“嗯,那行,我回头过去直接去寻德奖兄就是了。”程处弼点了点头,让程发将此人送出门去。

这才开始仔细地盘算起来,自己能够帮得上忙的,一个就是医疗服务。

一个就是自己对于西南地区环境的了解,当然,后世的西南地区环境可是比现如今强多了。

那么自己所能做的……程处弼陡然两眼一亮,很快就召来了程光程亮等六人吩咐了一番。

“去,给我大批量的采购艾叶来,那玩意现在如果没有卖的,你们就亲自去采摘回来,我有大用。”

除了让他们去采办那种可以驱蚊虫的植物,制出精油,然后再加工成驱蚊剂之外。

程处弼开始亲自准备急救包,这些,大概也就是程处弼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还将自己之前给随军出征吐谷浑的程亮他们准备的《急救手册》也给翻了出来。

那位蒸馏精油大师程济,今年开春之后,已经开始了新的一轮蒸馏精油之旅。

今年,程处弼又搞来了两套蒸馏设备,三套蒸馏设备一起工作,使得效率大增。

至于制作好的精油,都会被密封在深色西域琉璃瓶中,转移到程处弼的院子里开挖出来的地窑内。

为了防止那三个弟弟胡来,程处弼甚至把地窑的入口都安置到了自己的卧室中。

那里边不光储藏着数量惊人的精油,还有为了给柴绍那位老司机提供速效救心丸,而搞出来的强酸。

也被精心地储藏在这间隐蔽而又安全的地窖中。

第747章 本想劝劝军神伯伯考虑物理育儿……

驱蚊剂,这玩意很好解决,其工序和做法,与香水几无二致。

也是依靠着精油与无水酒精进行勾兑,当然也可以加入一定的定香剂来让效果更持久。

驱蚊虫在大西南地区,这可是每家每户都需要干的事情。

至于各种品牌的花露水,甚至是风油精、万金油,都是家家户户的必备用品。

这些玩意之中,说实话,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亲自感受。

程处弼觉得最好用的还是万金油和风油精这两种惠而不费的好宝贝。

至于XXX花露水什么的,那些东西在程处弼的眼中,有点类似于华而不实,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这是很正经的形容方式,请大家注意力集中一点,总想歪的肯定不是正经人。

在大西南地区,许多村寨,买得起蚊香的当然有不少。

但是有一些传承苗医苗药的村寨,根本就不乐意为了驱蚊花钱。

于是便利用他们渊博的草药学知识和老一辈传承下来的驱蚊经验。

制作出来的驱蚊剂一样也很牛,但就是味道重了点。

程处弼曾经深切的感觉到过,但是驱蚊效果的确十分给力,整个晚上。

鼻子里边全是浓浓的草药味,但是真没蚊子敢下嘴,毕竟连人都快受不了那股子味,何况体态盈弱的蚊虫?

给他们准备足够的驱蚊虫药剂,另外还有就是给他们准备一定数量的急救包,还有《急救手册》。

想了想,程处弼又给他们制作了一批可以消炎杀菌的硫磺香皂。

不过驱蚊虫的保湿霜就不用了,毕竟那玩意抹上,没半小时甭想睁眼睛。

另外,程处弼还让人赶去赵氏西域琉璃铺子里,去搞来了七八个造型精美,但是又十分小巧玲珑的西域琉璃制品。

这些西域琉璃制品都安安稳稳地躺在四周塞满了棉花的木盒子里,每个西域琉璃制品也就巴掌大小。

但是造型都十分的精美,这种玩意,在长安城的售价都高达一两千贯,当然,成本甚至不到一贯钱。

程处弼主要还是考虑到了李德奖这票浪荡的侠客蹿去那林邑国,不仅仅一路危险重重。

而且旅途漫长,盘缠不够,卖上一个,总能应急。

另外嘛,还可以拿这玩意来贿赂一下那些林邑国的地方官吏,便于他们在那边行事。

……

两天之后,程处弼屁颠颠地窜到了卫国公府,正逢军神伯伯归家。

程处弼也没有想到,居然会遇上这位大佬,只能硬起头皮赶紧上前行礼致意。

军神伯伯对这位治好了自己那困扰自己多年烂脚丫的程三郎很有好感。

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位经常跟他爹一般闹腾出哭笑不得的妖蛾子的程三郎道。

“哟嗬,程三郎,怎么有闲功夫到老夫这里来晃悠,可是有事要寻老夫帮忙?”

“小侄今日过来,一来是给伯伯请安,这二来嘛,是过来跟德奖兄见个面,听一听他昔日浪迹江湖的丰功伟业。”

听得此言,李靖的脸色直接就黑了,咬牙切齿半天,最终化为了无可奈何的叹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