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494章

作者:晴了

程府的秘制三勒浆,让这四位读书人觉得自己一次又一次在重复人生的苦难到苦尽甘来。

便是最为拘紧的吴乡寿,还有比较刻板的辛茂将到得后来,也都眉舒目展,开始举杯邀饮。

程处弼乐呵呵地看着两位热情的兄弟还有四位文化人之间在那称兄道弟,频频举杯不已。

弟兄三人只喝到醺醺然的程度时,这四位大唐新科进士,全部都已经躺在了地上人事不知。

老大程处默意犹未尽地打了个酒呃,抬手一挥,很有成就感地道。

“行了,那个谁,还愣着做甚,还不赶紧把这四位公子给抬到客房去。”

“大哥,赶紧过来,咱们哥仨再喝点……”程处亮已经跟程处弼开始了弟兄之间的相互残杀。

相比起前厅的热闹,内院之中,程咬金正在跟娘子崔氏用餐。

在这里,程大将军吃得东西来,仍旧是那样的豪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而崔氏则贴心地坐在程大将军身边,跟自家夫君小声地说着话,时不时地给夫君的酒杯里边续满美酒。

“夫君,这还真是老天爷保佑咱们程家,不欲让咱们老程家诗书断绝。”

“大郎二郎,在军伍如今也算是有了建树,而咱们三郎,这还不满十八,都已经成为了太常少卿……”

“是啊,这小子,可不但是运道好,重要的是,有本事,这身本身,便是老夫……”

程咬金灌了一杯酒,挤眉弄眼半天,这才颇为唏嘘地道。只是话到这,就被娘子崔氏打断。

“他这身本事当然是随夫君你,若不是遗传了夫君的聪慧机敏,他又焉能有今日。”

“哈哈哈……娘子的美言,实在是令为夫开心,不错,这小子,做事倒真有股子机灵劲。”

“日后好好打磨,定然能成大气,老大稳重,做起事情,心中有谱。”

“老二嘛,做事扎实,就是秉性太直,不过好在,日后尚了公主,定然无忧。”

“之前老夫最担心的还是三郎,那时候太子的腿脚是那样的情况。”

“太子的腿脚好不了,那个位子自然不会稳当。若是有个好歹,咱们三郎也会受其牵联,怕是日后仕途艰难。”

“好在咱们三郎这本事真不是盖的,先以医道愈了太子的腿脚。

还鼓捣那些什么印刷术,向朝庭进献百多万册书籍。”

“一下子,将原来太子的颓势和声望直接给扭转了过来,不但狠狠地打压了那帮子不开眼的玩意。”

“也让陛下对咱们三郎越发地青睐有加……”

“还有三郎办的那个什么《长安旬报》,呵呵,娘子你可知晓,那个小胖子还想跟咱们家三郎打擂台。”

“一开始来找到了陛下,想要把《长安旬报》拿捏在手上。”

“居然还有这等事?”娘子崔氏一脸错愕地追问道。

“不错,不过陛下兴许是查觉到了什么,根本没搭理那小胖子。

所以那小胖子才会跟那些世家搅和在一起,弄出个什么《长安文集》来。”

娘子崔氏的脸色阴晴不定,小声地道。“夫君,陛下的心思……”

“不错,陛下向来对世家大族一直都是既用,又防,而那小胖子这么做,呵呵……”

“所以啊,太子的位置,现在看来,稳当。”

“那位殿下也太不智了吧。”娘子崔氏忍不住嘀咕了句。

“不是他不智,而是咱们那位赵国公的心思,可不一般哪。”程咬金抚着钢针般的浓须道。

夫妻二人边吃边聊,终于酒饱饭足。程咬金拍着肚皮正准备窜到前厅去看看的当口。

就看到了娘子崔氏转身而去,然后笑眯眯地拿着棋盒走了过来。

面对刀山火海都能面不改色的程大将军面容一僵。“娘子……”

娘子崔氏将棋盘搁在了已经打理干净的案几之上,伸出了手,轻轻地扯了扯夫君的衣角。

哪怕是戴着眼镜,可是镜片却仍旧无法阻拦住崔氏那双动人的眼眸溢散出来的期待光彩。

“夫君,左右无事,不如陪妾身手谈几局?妾身都好久没跟夫君手谈了。”

“那……嗯嗯,既然娘子想要手谈,为夫自当舍命相陪。”程咬金只能摸了摸鼻子,硬起头皮又坐了下来。

听得此言,娘子崔氏不禁绽颜一笑,抬起了手,习惯性地轻刮了下夫君那英挺的鼻梁嗔道。“调皮……”

程咬金呵呵呵地笑着,开始跟娘子计较起应该让几子……

第737章 这《长安旬报》的马屁,真是拍得够肉麻的

卢国公府不远处的草市,一干精明而又市侩的八卦街坊们一边安置着摊子,一面开始相互招呼起来。

那位支着一个书法艺术作品摊子,依靠给人写家信,又或者是抄抄写写为生的魏书生支好了摊子之后。

跟一旁那位卖醪糟的摊子招呼道。“有劳老汉帮某瞧着,莫要让那些闲杂人动了摊子上的字画才是。”

醪糟摊主正在忙碌着,听得此言答应了一声,刚把手中的木碗搁下。

看到了文人朝着坊口的方向而去,不禁吆喝道。

“这没问题,不过魏书生,你若是要去大小解,不该往这边走吗,你去那边干嘛?”

“我这是去买《长安旬报》,那玩意在坊口才有得卖,一会就回来……”

魏书生摆了摆手,继续大步而去。

醪糟摊主看着他的背影,愣了半天之后,忍不住吐了句槽。

“哎哟,没想到,这位平日里连醪糟都舍不得多买上两碗的魏书生,居然乐意花上五文钱去买那《长安旬报》。”

“你那醪糟喝得再多也不垫饥,喝那么多做甚?”一旁的浇饼摊主直接就乐了。

“你这话啥意思,你有本事把让次我请你喝的吐出来。”醪糟摊主顿时不乐意了。

“那你把我请你的烧饼还我。”烧饼摊主毫不示弱地怼了回去。

“行了,都是多年的老邻居,犯得着嘛,照我说,他买那报纸,重要是他能看得懂,不像咱们,斗大的字还认不得一箩筐。”

“他好歹也是位读书的斯文人,买那《长安旬报》,咱们也能够沾沾光。”

那边坐在小马扎上,跟前摆着豆腐桶和豆芽筐的老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还真是这个理,上回,听魏书生读的那《三国演义》可真带劲。”

“就是,老身也觉得,打打杀杀的,忒新鲜。”正拿着一块毛巾蘸了蘸水,拿起瓜果抹抹。

让筐中的瓜果看起来越发显得鲜嫩的大婶眉开眼笑地道。

魏书生不知道身后边的草市那帮子街坊的议论,撩起前襟匆匆快步疾行。

赶到了坊口之时,就看到了一位年轻人正在那里一边吆喝一边麻利地收钱递报纸。

“《长安旬报》今日有采访特刊,今科状元、榜眼、探花都有话要说……《三国演义》愈来越精彩……”

魏书生赶紧吆喝了一声。“贩报的,赶紧,给某也来上一份。”

“好嘞,收你五文,还请拿好,今天的《长安旬报》人人都说好看。”

魏书生呵呵一乐,将报纸接了过来,目光一扫,看到坊内坊外的都有不少人聚拢了过来,纷纷掏钱,就为了买上一份《长安旬报》。

既有读书人,也有识字的商贩,也有一些小吏,还有一些则不知道是哪家府邸的家丁或者是下人来给东家买报纸。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人拿出了一百钱串成的钱串子扔到了贩报人的报纸上。

“来,给我二十份,赶紧的……”

“好嘞,这是二十份。”这位贩报人对这一幕已经习以为常,麻利地将钱扫入了跟前的盒子里,然后理了二十份《长安旬报》递了过去。

不少买到了报纸,又或者是还没有买到报纸的人们,都对着那家伙小声地指指点点。

魏书生顿时下意识地支愣起了耳朵,听到了四面八方传来的议论声。

“这家伙又来了,也不知道这家伙到底买那么多做甚,总不能看一份扔一份吧……”

“那你就不知道了吧,指不定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家丁,那些人家里读书人多得是,莫说是买个一二十份。”

“上回我还见着一买就买上两百份的,就在西市那边……”

“乖乖,二百份,那不就得一贯钱。”

“咱们平头老百姓能跟大户人家比吗……”

“咦你们看,没想到,这位今科状元,乃是陇西狄道人氏,听说自幼家境贫寒。

这样的寒门出身,也能够一跃而成为咱们大唐的新科状元,实在是本事。”

“是啊,你没看到吗,这位状元公对天子可是感激得厉害,若非是我大唐大办科举,他们又哪里能有出头之日……”

听着了半天之后,魏书生这才心满意足地抄着《长安旬报》一边走一边看报。

还真别说,这一期的报纸还真有看头,上面居然是以对答的形式,对大唐今科状元、榜眼等人的采访。

《长安旬报》第三期终于在万众瞩目中隆重登场,这一期的《长安旬报》不仅仅因为连载中的《三国演义》而继续热销。

重要的是这一期的《长安旬报》上今科状元、榜眼、探花等人士的采访,让许许多多的识字之人都很想要一睹这几位大唐新科才俊的风采。

这四位新科才俊,无一例外,话里话外,都充满了对于大唐皇帝陛下的敬仰与崇拜。

特别是谈及他们能够成为今科的状元、榜眼、探花……

正是代表着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对于大唐寒门士子的重视,以及与世家门阀的一视同仁。

总之那繁花似锦的马屁话,绝对刷新了一干读书人的三观,有些人看不神采飞扬,而有些人则是看得一脸黑线。

……

正在吃着早餐的房玄龄,看到了这份刚刚让家丁买回来的《长安旬报》的内容。

好半天,才喝完了最后一口粥,颇为倒胃口地翻了半天白眼道。

“这《长安旬报》的马屁,真是拍得够肉麻的……”

“父亲,你说,若是陛下瞧见了这样的逢迎之言,会不会不乐意?”

一旁长相与他颇为肖似的长子房遗直手中也拿着一份报纸,忍不住问道。

而高大威猛的房俊也抄着一份报纸,吃着那份量快赶上两人份的早餐,听到了这话也朝着父亲望过去。

“呵呵……陛下虽非好大喜功之辈,但是这等从新科才俊口中,发出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