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485章

作者:晴了

便是……便是陛下亦是如此,若是突然之间,强行用政令更改,臣觉得怕是效果不会太好。”

房玄龄听到了马周的分析,除了点头,也着实无话可说。

李世民也不禁沉重地点了点头。“话虽如此说,可是,若是再这么继续下去。”

“我大唐的不知道有多少妙龄女子,会因为这年龄过小成亲,而造成更多的惨剧。”

“所以,朕决定了,清河公主会在及笄之后,再下嫁卢国公的二郎程处亮。”

“从即日起,我大唐皇室嫁娶,女子的年龄,都必须要满及笄之龄方许出嫁,违者削爵一级。”

“朕愿为天下先作出表率,二位卿家,以为如何?”

听得李世民那斩钉截铁之言,马周与房玄龄都不由得心中一凛,但是心中却更多的是欣慰。

看来,陛下这是下决定要革除这个弊端,并且是以自身为表率,以皇家为表率。

如此一来,百官自然也会随之而动,不必强硬诏令却又能将此事顺利推行。

马周一脸心悦诚服地朝着李世民郑重一礼,正色作答。

“陛下圣明,有了陛下为天下表率,朝庭陈述清楚原由,诏告大唐各州道,必定会令天下人效仿者如云。”

房玄龄朝着李世民恭敬地一礼,满脸尽是欣慰与激动之色道。

“不需要强迫,只需要引导,便可解我大唐千万子民家破之厄难,真明君也……”

这话不禁让李世民心生愉悦,眉舒目展地接受了臣子们对自己的赞喻之词。

而那个又被他在臣子跟前编排了一顿的赫赫功臣程处弼,在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之后。

揉了揉鼻子,继续跟几位弟子蹲在一块,愉快地蹲在太医署里打牌。

……

就在放榜的当日,第二期的《长安旬报》终于热烈登场。

五文钱一份报纸,报纸上不但有那些上榜进士们的精彩文章以及诗赋之外。

更有那之前已经令大家期待满满的《三国演义》,而开篇的第一章。

那精彩纷呈,缓缓拉开的历史画卷,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那些乐意掏个五文钱来欣赏报纸的读书人。

哪怕是收了钱,但是才五文钱,虽然长安城内的普通人家一个月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一两贯还是有的。

而花上五文钱,能够看到这么精彩的《三国演义》,实在是太值得了。

一位来自洛阳的绸缎商人,看到了那些聚集在东市入口处,拿着报纸一边欣赏一边相互热烈讨论的读书人。

不禁心生好奇,指使着下人也去买来了一份。“才五钱文?”

接过了这份《长安旬报》听到了这个价格,着实让这位来自洛阳的绸缎商人吃了一惊。

当他翻看着上面的内容,找到了报纸里边连载的《三国演义》后,很快也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耳朵里边听到那些读书人们拿着报纸兴奋地讨论着《三国演义》是如何的精彩。

这位机灵的洛阳商贩不禁灵机一动,当下直接叫来了管事,朝着他耳朵边一阵叮嘱。

管事微愕之后,赶紧从马车上抄起了一贯钱,朝着那边快步而去。

很快,就在一众那些尚未离开的读书人的喧哗声中,直接将那位贩报人手中剩下的两百份报纸全部都采办了下来。

惹得那些后来才赶到,却没能买到报纸的读书人忍不住也开始暴起了粗口。

看到了这一幕,这位商贩赶紧催促着车夫朝着远处加速而去……

“那个该死的商贾他做什么,买那么多做甚,他又不是读书人。”

一位晚来一步,没能买到报纸的读书人不由得心中着恼大声喝斥道。

旁边的一位读书人脑补出了一个令他自己脸色大变的场面。

“莫非那个奸商是想要把报纸都买下来,然后想要转身卖给咱们?”

“果然是无恶不作的奸商,真是卑鄙……”

“行了兄台,咱们有时间在这里骂人,倒不如赶紧去别的地方瞧瞧。

抢在这些卑鄙的奸商之前先卖下一份报纸再说……”

而这一幕,可不仅仅只发生在一处,不少精明的外地商贩们。

也在看到了读书人对于《长安旬报》的热捧之后反映了过来。

直接挥舞着手中的财帛,大肆采办,几十份,上百份的买下来。

他们买下那么多,自然不是为了珍藏,而是觉得这上面的《三国演义》份外的精彩。

所以他们决定采购一定数量的报纸,拿到其他地方去贩售。

例如东都洛阳,又或者是北都晋阳,甚至是江南去。这些地方,不但有钱人多,读书人也多。

不管是哪里的读书人,要是遇到这么精彩的文章,莫说是花上五文钱。

便是再翻上几倍,怕也会买下来欣赏甚至是珍藏。

正值休沐之日,与李恪一起蹲在太学不远处的酒楼里边,想要看看大家对于花钱买报纸的热情。

结果没有料想,太学外的报纸还没卖完,就接到了消息。

东市和西市的各五千份报纸,都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被采购一空。

第723章 那绝对不是带着满满恶意的对手,而是财神

甚至还有一些商人已经到长安各处去抢购《长安旬报》,一副想要将满长安的《长安旬报》吃干抹尽的架势。

而那些外地商贩的举动,亦引起了长安本地商贩的注意,他们也在暗中下手,几十份几十份的买。

作为大唐皇家工具人,李恪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售报当日盯着,可是却没有想到。

居然会频频从各处传来报纸即将销售一空的消息,当听闻是那些长安本地还有外地的商人在出手后。

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李恪第一时间窜到了太医署,去寻足智多谋的处弼兄。

“商人买的……”蹲在太医署里边打牌打得美滋滋的程处弼听到了李恪传来的消息,顿时一脸黑线。

一时之间,居然有着无力吐槽的感觉……

旁边的李恪一脸悲伤地看向程处弼,满脸欲哭无泪的表情。

“这,这些商人也太卑鄙了吧?”

“……肯定是那帮家伙意识到了,觉得这里边有利可图。”

程处弼也很不乐意,想不到那些无耻的商贾之士,居然这么爱好文学艺术作品,这么快就反应了过来。

李恪猛灌了一大口的茶汤余怒未消地拍案道。

“小弟我可是花了一百贯,给我的商铺打了广告,这些报纸要全让那些见财起意的商贾给买走了。”

“那我那一百贯岂不就相当于是打了水飘?他们若是贩到晋阳,又或者是东都。

那些地方的读书人,也不可能到我的店里边来买东西……”

穷得快要当掉兜裆布的李恪就像是一个输急眼的赌徒,赤急白脸地朝着眼珠子乱转的程处弼道。

“处弼兄,你赶紧给想想办法,他们要全买了去,小弟我不得亏死,广告费可不就相当于白花了。”

反正自己这一期没掏广告费的程处弼则显得淡定许多,也更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无妨,反正五文钱一份,咱们也还是有得赚,不过他们这样的做法。”

“倒是提醒了我们,若是咱们的竞争对手,用这样的办法来跟我们恶意竞争,那可就麻烦了……”

这话让李恪也反应了过来,不禁轻吸了一口凉气。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位肥得比自己两个还要重的三弟李泰。

“那,那怎么办,是不是咱们这报纸的售价太低了?”

“跟售价高低无关,不过可以派人去知会那些贩报人,一人只能采购一份。”

李恪想了想,无力地摇了摇头道。

“这不会有太大的用处吧,毕竟那些人都是临时花钱雇的。”

程处弼不乐意地瞪了李恪一眼。“慌什么,他们乐意买,那咱们也乐意卖。”

“再派人前往晋阳印书坊,让他们给我加印六万份,明天继续卖。

他们有本事把那六万份吞了的话,呵呵,咱们就再印六万份,还不信了就。”

“……”李恪顿时回过了神来,看着一脸坏笑的程处弼。

一想也对,反正咱们又不是亏着本卖,哪怕一份报纸扣除所有费用之后,只能赚到四文钱的利润,可好歹不是亏。

真要有人敢买个几十万份,李恪倒真觉得,那绝对不是带着满满恶意的对手,而是财神。

“处弼兄,果然还是你脑子活,这下小弟可就放心了,小弟亲自去书坊一趟,督促他们尽快印刷出来。”

李恪当即带着一脸兴奋地笑容窜出了太医署,而程处弼继续跟几位弟子继续牌局。

仿佛报纸被团购的消息,实不足以掀起他内心的波澜,还不如自己应该怎么打赢这一把牌来得重要。

……

魏王李泰当听闻到了那《长安旬报》居然只卖五文钱,吃惊得下巴差点掉到地上。

又赶紧派人去打探,看看那《长安旬报》在市面上的行情如何。

而他自己则黑着脸坐在书房里边啃着猪油酥,恶狠狠地诅咒着程处弼那个卑鄙无耻的混帐东西。

没有等待太久,就看到了管事李公公兴奋地跑了回来,手里边还抱着至少几十份的《长安旬报》。

魏王李泰的脸直接就拉了下来。“你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请听奴婢一言,奴婢亲自去打探了一下,却不想,就看到了有外地的商贩正在抢购《长安旬报》。”

“???”魏王李泰一脸懵逼地看着管家李公公。商贩在抢购《长安旬报》?这特娘的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这《长安旬报》的精彩程度,让那些商贩们都忍不住也想要读书认字学习文化了?

看到魏王李泰手中拿着一个咬了口的猪油酥坐在那里呆头呆脑的,管家李公公赶紧解释了下那些商贩的用意。

听得魏王李泰醒过了神来,两眼放光,忍不住兴奋地大巴掌拍在自己那条肥得流油的粗腿上。

“原来如此,你,你做得不错,对了,赶紧去给本王大肆搜购,将那市面上的《长安旬报》买回来,有多少就给我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