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448章

作者:晴了

就见李世民站在御案后方,大声言道。

“太子乃国之储君,仁孝恭顺,朕甚爱之,太子能体察民情,知民间疾苦,朕甚慰之……”

“太子愿献百万册书籍,以馈天下寒门士子,朕准奏。”

“儿臣谢过父皇。”李承乾赶紧朝着父亲恭敬地一礼。

满臣文武整齐划一地出列再次拜称赞太子仁孝恭顺,称赞大唐皇帝陛下泽被苍生。

至于为何不提及铅活字印刷术,陛下之前已经说过了,那是他闺女的产业,称稳一手,以后再说。

程处弼也觉得这样的大功劳,不必一次浪费掉,日后再说,反正功劳是我的,肯定跑不掉。

哪怕是一百四十万册书这个数目极奇惊世骇俗,但是听闻了所印的内容之后。

不少的世家大族出身的臣工,都不约而同地暗松了口气。毕竟,《三字经》和《千字文》都是开蒙所用。

那玩意量再大又能如何?

至于《论语》那才属于是真正读书人的开启儒家道路的初级技能书。

真正可以让那些寒门士子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提高,那还得看四书五经那些好宝贝。

更需要各种带着注释的典籍卷典,不然,也就顶多也就是个儒生级别,根本不会成为真正的学富五车的读书人。

……

等到诸文武退回了列班之后,心里边越想越不服气的魏王李泰深吸了一口气,大步出了列班。

长孙无忌看到了魏王李泰出列,嘴角微微一扬,这小子总算是没有让自己失望。

李世民微愕,看着这位胖墩墩的爱子,慢慢地挪到了阶下,吃力地行了礼。

“青雀你这是……”

“父皇,儿臣奉旨,主持编撰《括地志》,半年多来,一直不敢懈怠,召集诸多贤达鸿儒日夜辛劳……”

程处弼站在文臣列班之中,打量着这位肥头大耳的米其林魏王,看着他在那里叽叽歪歪。

心中不禁一乐,幸好,幸好自己这边有位优秀的皇家工具人当中奸人,不然,太子爷蹲骊山半天啥事也不做。

那么一对比起来,岂不是要落下一大截,至少对于太子李承乾的声望不利。

现如今,有了一百四十万册书籍打底,莫说是《括地志》,就算是搞出《括天志》,那也都只能是弟弟中的弟弟,没个鸟用。

程处弼打量着魏王那米其林招牌形象的身材,啧啧……怎么感觉这货又胖了一圈?

照这么发育下去,程处弼觉得这货距离三高BUFF附体,已经不远了。

不得不承认,这位肥头大耳的魏王李泰恰多了油脂和糖类,小嘴是真甜,叽叽歪歪老半天之后,这才将手中的那几卷书献上。

“……今特献上《括地志》前三卷,以贺元旦,贺父皇万福。”

李世民龙颜大悦,嘉许了李泰几句,下旨宣布,又赐给了李泰丝帛两千匹,金两千斤。

鼓励这位米其林魏王再接再励,早日将《括地志》编撰完成。

看到魏王李泰赶紧感激涕淋地朝着李世民拜倒谢恩,程处弼不由得暗暗撇嘴不已。差点就想吐个槽,太子你不赏赐点东西,倒是魏王李泰你赏得飞快。

李世民若有所觉的目光一扫,落在了文臣堆中,份外显得牛高马大,英伟不凡的程处弼看到这货一脸不乐意,嘴里不知道在嘀咕啥,嘴角不禁一扬。

“程三郎何在?”

“微臣在……”程处弼快步出了殿班,朝着李世民的方向恭敬地一礼。

“卿施妙手,使太子足疾得愈,朕心甚慰,卿著《三字经》,使我大唐有了更适合开蒙的文章,更助太子筹办书籍百余万册,进献朝庭,功勋甚著。”

“来人,宣旨。”随着李世民朝着旁边颔首示意。房玄龄站了出来,先是朝着李世民一礼。

这才从宦官的手中接过了圣旨,浏览了一遍之后,开始宣读起来。

满朝文武都看着这位就在前一两个月,刚刚受到了陛下嘉许,成为了除皇族之外,最年轻的四品官员的程处弼。

再一次受到了天子的嘉奖,这一次,不是升官,而是晋爵,从东阿县男,直接晋爵为东阿县伯,赐第一座。

赐金万斤,丝帛五千匹,良田千亩,另外,授金鱼袋……

一系列的赏赐,让程处弼这位贪财的穿越者差点喜极攻心,赶紧推金山倒玉柱地拜倒在地,诚心诚意地朝着大唐皇帝陛下致谢。

看到程处弼那笑得快合不拢的嘴,李世民好气又好笑地摇了摇头,想了想,忍不住又叮嘱了句。

“程三郎,你如今也是朝庭四品官员,做事应该谨言慎行,不许胡闹,不然,老夫可饶你不得。”

意思是我以前经常不谨慎,成天瞎胡闹?这话程处弼听得很不乐意。

但是作为一位优秀的墙头草表率,程处弼还是老老实实,份外乖巧地恭声应是。

但这不是代表我是那样的人,只是看在钱的份上,不跟皇帝大佬你计较罢了。

程处弼浑然没有注意到周围那一双双讶然的目光,便是那长孙无忌,也忍不住在心里边暗暗吐了句槽。

“这个幸运的混帐小子……”

李靖笑眯眯地打量着程处弼,陛下方才那番话,哪里像是天子在吩咐臣子,分明就是长辈在叮嘱青眼有加的后辈。

便是长孙无忌的亲儿子长孙冲,陛下的长女夫君,陛下也绝对不会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用如此另眼相待的语气说话。

程处弼这才刚刚退下,却又听到了陛下传召一干东宫属臣,程处弼只能扭屁股又窜了回去。

这一次,则是代表着陛下对于太子足疾得愈,又因为太子殿下仁政爱民,这当然属于是东宫属官的集体功。

所以,东宫属官,每人赐金五百斤,丝帛五百匹以兹鼓励。

这下子,程处弼才反应过来,也对,太子已经是人臣之极,赏无可赏,赏赐他东宫的属臣,这属于是正常操作。

忙碌到了这会子,天色已然近昏,大唐皇帝陛下宣布赐宴,并宣布元旦不禁烟火,不宵禁。

第664章 老程家跟骊山汤泉宫比画风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程处弼虽然已经升到了四品官,可以留在这大殿之内跟一票老司机吃吃喝喝。

但问题是,他周围那票文臣,可不乐意跟他交道,而程处弼也不乐意跟这帮子文臣叽叽歪歪。

就当他蹲在原地食不知味的道口,就感觉到了有人在捅自己腰眼,程处弼一扭脑袋,就看到了李恪贼眉鼠眼地拱在自己屁股后边。

“处弼兄,愣着做甚,走啊……”

顺着李恪的手所指的方向,程处弼就看到了一票狐朋狗友正蹲在含元殿门外,朝着这边频频挤眉弄眼招手不已。

于是,哥俩一起窜出了含元殿,看到了程处弼这个粗鄙武夫终于离开,一干少卿之流的文臣皆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开始斯文而含蓄的相互问候,频频敬酒,以诗词歌赋为由头,吹牛打屁增进友谊。

程处弼窜出了含元殿,就有几个大酒碗差点杵到他脸上。日!

好在两位亲兄长给力,立马窜了过来,弟兄三人同气连枝,开始了一场拼酒大赛。

期间,频频有人加入,例如刘宏基家的娃,柴绍家的娃,当然也少不了武孔有力的房小二,就连李靖这位军神伯伯的幼子李德奖这家伙也居然出现了。

一票糙老爷们吆五喝六,琼浆玉液就没不要钱的拼命灌。

程处弼喝着美酒,跟一票弟兄们浪在一起,觉得人生份外的满足。

可惜,今天没看到武姑娘,上次陛下他们窜去骊山汤泉宫的时候也没看到,甚是遗憾。

不过现如今老子终于回到了长安,嗯,有空就往太医署钻,好歹先跟那位武姑娘……

算了算了,年纪还不够,还得再养几年,一想到这,程处弼的内心就份外的悲凉。找老婆不容易,找适龄的老婆更不容易。

程处弼正在跟弟兄们喝得口歪眼斜的当口,突然感觉到了周围一静。

就看到了李恪这货打了个酒呃,赶紧放下了酒杯,朝着自己屁股后边一礼。“见过太子。”

就看到了太子李承乾端着一杯酒笑眯眯地步上前来。

“诸位不必多礼,元旦大宴,还是你们这边最热闹……”

程处弼回过了身来,亦朝着李承乾一礼,却被搀住。

“好了处弼兄,莫要多礼才是。今日真是痛快……”

程处弼扫了一眼跟着李承乾一同过来的于志宁,看到了李承乾那副气意风发,神彩飞扬的模样,亦点了点头。

“殿下,有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李承乾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往一旁走了数步,与程处弼和于志宁站在稍稍远离人群的空处。

这才朝着程处弼举起了杯,正色言道。

“孤定然不敢相忘,更不会负了处弼兄,还有于卿。”

“多谢殿下,我等与殿下同气连枝,自然是要共同进退。

臣也相信殿下,有殿下一口吃的,肯定少不了臣一口汤喝。”

“程将军你这什么鬼话?”于志宁一脸黑线地看着这位口不择言的程三郎。

程处弼看到了于志宁的表情,直接就呵呵了。

“怎么的,我才惦记口汤,难道于詹事你还想惦记殿下嘴里的肉不成?”

噗吡一声,李承乾飞快地扭开了脑袋,半天才哭笑不转地揉着脖子转过头来。

“好了好了,二位共饮……”

说话间,三人都不约而同地端起了杯子仰起了脖子,一口抽干杯中美酒。

……

第二天,程处弼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然是日上三竿,睁开了眼睛,没有了骊山的鸟叫声。

推开了房门,也没有了晨曦薄雾,有的,只是三个上窜下跳的小娃娃。

看着这三个骑着竹马吱哇乱叫冲杀而过的弟弟。

“老四老五老六,你们去哪?”程处弼下意识地开口喝道。

“莫要理会曹贼,小心伏兵,二位贤弟快随我继续南下……”

“???”程处弼呼吸一滞,整个人都不好了。果然,老程家跟骊山汤泉宫比起来。

画风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颓然地摇了摇头,程处弼挠了挠自己那快要睡成鸡窝的脑袋,开始了洗漱。

这个时候,程光窜了过来,告诉程处弼,老爷和夫人,还有大公子和二公子正在前厅等待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