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441章

作者:晴了

程处弼直接就呵呵了,你现在需要的是鼓励吗?你现在需要的正是逆耳的忠言。

“当然可以,但不是现在,等你一天走一万步不带冒汗的时候,我保证夸到你面红耳赤下不来床你信不信?”

“程老三,你少给老夫胡说八道。”李渊一脸黑线地抬脚朝着程处弼虚踢。

转过了头来,看向一脸黑线的乖孙,强忍住笑意道。“不过程三郎说的的确在理,乖孙你得努力了。”

“好的皇爷爷,孙儿一定会努力。”李承乾的双手紧握成拳。

“很好,现在开始,还请殿下从这里走回太子汤去。”程处弼一把将扶着李承乾的宁忠给扒拉到了一边。

然后站在了李承乾的身边,指着前方。“来来来,路就在脚下,迈开腿,一二一。”

“……”李承乾不乐意搭理这货,咬着牙根,维持着平衡,朝着汤泉宫内行去。

李承乾咬着牙根,坚持着走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突然一个踉跄。

不过身子这才刚刚一歪,就感觉到了有一股子大力将自己生生给提得差点悬空。

然后随着这股力道的放松,李承乾惊魄未定地站在了原地,一扭头,就看到了刚刚缩回手臂的处弼兄。

站在另外一边的于志宁整张脸黑成了炸了三年锅烧的铁锅锅底。

“程太常,麻烦你下次看到殿下出现意外的时候,扶着殿下的胳膊肘就成。提后襟这像什么话?”

“我那是一时情急,总比殿下摔着要好吧?你有本事你来?”

“……二位卿家,能不能别说话,让孤静上一静。”李承乾满脸无奈地抬眼望天,幽幽地道。

虽然处弼兄跟于詹事的关系比起最开始好转了许多,可是这种互怼,却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一般。实在是令人头大……

“好的殿下。”程处弼第一时间进行了抢答,就好像他才是那个最听话老实的臣子。

一旁的于志宁愤愤地瞪了一眼这个厚脸皮,却也要作出自己的表态。“臣知错了……”

“好了,继续走吧,莫要让孤摔着就好。”李承乾一咬牙,继续迈步开始前行……

后方的宁忠,只能百无聊赖的推着轮椅,看到了太子殿下走在最前方,看到了程三郎跟于志宁在后面相互眼神杀。

至于太上皇,早就已经哈欠连天的让人拿肩舆给抬进了汤泉宫,这位上皇陛下又到了午睡时间。

没有了太子妃,整个汤泉宫里边,只剩下了一票糙老爷们上窜下跳。

而从开始重新会走路开始,李承乾突然觉得,之前无路可走的时候,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哪像现在,清晨,刚刚听到了鸡叫,自己的私人医生兼私人运动教练兼私人营养专家程三郎就开始豪横登上。

“殿下快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赶紧赶紧,先跑个三圈再吃早餐。”

“……”

第652章 另外一个念头,那就是魏王殿下怎么办?

李承乾清晨起床,草草地洗漱之后,喝掉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在太子汤跑圈,三圈跑下来,只是额角微微见汗。但这,仅仅只是热身。

然后就是按照程处弼的各种要求,进行着身上各部位肌肉的锻炼。

锻炼完之后,到温泉里边略微一泡,擦洗一下,李承乾开始吃早餐。

一杯奶,四个鸡蛋,一块至少有差不多半斤重的鸡胸肉,还有一大盘的蔬菜。

因为担心李承乾不乐意吃白水煮鸡胸肉,嗯,程处弼自己也不乐意吃。

所以只能进行煎炒烹炸的手段来制作成美味可口的鸡胸肉。

过去,李承乾的早餐,顶多也就是一杯奶一个鸡蛋,再加上二到三两肉,还有一个水果。

就能够让人吃得快要打饱呃,可是现如今,李承乾吃起东西来,连他自己都觉得害怕。

过去撑得翻白眼才能吃下去一个。现如今一个鸡蛋感觉就像是咬空气一般,三两口就下了肚。

吃完了东西之后,李承乾可以有差不多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半个小时之后新的征程,又在等待着李承乾。

不过,虽然有些辛苦,但是李承乾很惊喜的发现,不长的时间,自己居然已经能够提起了一百斤的杠钤。

而且学着处弼兄曲起胳膊的时候,已经能够在自己的上胳膊摸到皮肉下方有硬物在凸起。

据处弼兄所言,那叫肱二头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二头肌,但是有肌总比没肌好。

当然,没必要跟处弼兄比,那家伙浑身那刚硬而又充满线条感和力量感的肌肉,实在是令李承乾自行愧惭。

特别是听处弼兄说深蹲对于男人很有效果,是男人练了都说好之后。李承乾每天练得最卖力的就是深蹲。

当然还要腰腹力量的锻炼,大腿和臀部肌肉的锻炼,总之,排骨精太子,随着认真地跟随着程处弼练习。

整个人不但浑身充满了力量和斗志,而且人也变得越来越有精神。

于詹事也曾经过来参观,甚至在程处弼也太子的劝说之下,也想要尝试一下这种锻炼健身方式。

第一天就因为过度自信差点闪着腰,然后拒绝再玩。每天干得最多的就是挺着个啤酒肚过来鼓掌叫好。

然后拍屁股去跟程三郎的忠仆蹲一块打牌。

而李渊的渡假生活,仍旧是那样的惬意与逍遥,每天恰上一顿酒,美美地泡个澡,擦个背,睡上一觉。

闲得蛋疼的时候就窜过来瞎指点一番,刷一波存在感。后来实在是无聊,居然也窜过去跟于志宁一起加入到了打牌的娱乐事业中。

……

“太子妃有了身孕了?听谁说的。”

“是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太子妃如今就留在皇后娘娘那里,三天两头就会有太医入宫。

若不是有了身孕,怎么可能如此?”

“那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没想到,太子殿下足疾未愈,太子妃却已经有了身孕……”

长孙无忌听着身边的臣工们的议论,不禁眉头微皱,不过很快就舒展了开来。

太子呆在骊山汤泉宫散心,看样子还是很有成效的嘛,让太子妃怀上了。

不过,他的足疾存在得越久,他在汤泉宫呆得越久,他就会离那个位置越远。

反观魏王李泰这边,经过了这些日子的加紧努力,前天李泰派人到府中传递了好消息。

《括地志》的前三卷终于修订完毕,在元旦大朝会上,必定可以呈献御前。

元旦大朝会,那可是一年一度的大朝会,魏王李泰,若是能够在那样的时候狠狠地露出一把脸,扬下名声。

对于他的未来,可是极有好处的。

哪怕是东宫左内率副率程处弼那小子整出了《三字经》又如何?

那样的东西,对于那些需要开蒙的稚童很有效果。

可是,对于那些学业有成的文人雅士而言,《括地志》这样分述各州县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地池、古迹、神话传说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综合性专著,才会是他们所喜欢和需要的好东西。

不大会的功夫,陛下驾到的尖锐叫唤声,打断了群臣的议论声,长孙无忌也收摄心神,安然地坐在了自己的席位上。

李世民缓步地走到了御案后面坐下,不大会的功夫,房玄龄这位当朝宰辅第一个站了出来询问关于太子妃有身孕的传闻。

等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后,满朝文臣都纷纷出列,朝着李世民表达了恭贺。

哪怕是那些看太子殿下不顺眼的臣工,此刻倒都显得很是诚心诚意,满心欢喜。

“嗯,诸位卿家的心意,朕领了,另外,朕还要告诉诸卿。太上皇将会于三日之后回京,朕会亲率百官恭迎上皇。”

这话倒没有引起什么议论,毕竟这是上皇,陛下的父亲,为人子应该做的。

但是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整个朝堂变得鸦雀无声。

“……太子因在骊山汤泉宫治好了足疾,尚需数日休养。所以,不会随太上皇同归长安。”

朝堂之内,一片死寂,半天,魏征第一个开口追问道。“太子殿下的足疾已愈?”

“正是,太子的足疾,已经被东宫左内率、太常寺少卿程处弼治愈,只等再休养数日,将会于元旦当日回京。”

房玄龄赶紧拜下,激动地大声道。

“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天佑我大唐!”

紧接着,一位又一位的朝臣纷纷拜倒在朝堂之上,朝着李世民表达着他们的兴奋还有喜悦之情。

长孙无忌,足足愣了有差不多十息的功夫,这才随同诸位朝臣一起,拜倒在殿中。

那位足疾久治不愈的太子殿下的足疾居然已经治愈了,而且还会在元旦朝会当日入京。

这个消息,简直就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炸进了所有人的心中,轰然崩裂开来,炸得所有人都有些懵逼。

大部份的臣工,哪怕是现在机械的在朝堂中高声吆喝,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脑子是懵的。

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可能。

第二个念头就是:怎么可能。

而还有一些与太子交恶的臣子,心里边还有另外一个念头,那就是:那魏王殿下怎么办?

第653章 这辈子第一次见人把文章读得这么的铿锵有力

其实朝堂之内,已经有相当一部份的臣工,不看到太子李承乾的未来。

毕竟在所有人的意识中,为君者,必要的条件那就是身体条件,如今大唐天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那绝对会让天子的威仪,大打折扣,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一些不可测的事情发生。

只是因为陛下正值年富图强,大家伙也觉得现在说这个还早,才会闭口不谈。

但其中,却已经有一些跟太子不对付的臣工,例如孔颖达,例如长孙无忌及其一干党羽。

早就已经在明里暗里的各种骚操作,就是想要将太子给踢到一边凉快去,换上一个肥头大耳但是较为听话的米其林魏王。

只是可惜,陛下却一直没有任何表示,其实也不是没表示。

就像上一次,孔颖达提议,请魏王李泰主持修撰《括地志》,陛下甚是欣喜地恩准了。

甚至还大大地夸奖了一番魏王李泰尊师重道,哪怕是之后,提出设立魏王学士馆。

陛下没有同意,可是之后,魏王李泰暗戳戳地招贤纳士入府,陛下对此明明知晓,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才让长孙无忌等人,感觉到了有戏,可怎么一转眼之间,太子的足疾居然被治好了。

而且还会在元旦朝会当日回京,这又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