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419章

作者:晴了

一扭屁股,两眼安祥地闭上,继续着方才那个抓到了三个炸弹的牌局。

……

第二天,终于从赶到了太医署的武媚娘那里得到了好消息,程处弼不禁大喜。

赶紧派人传书骊山汤泉宫这个好消息,让他们知道陛下已经恩准,让他们尽快地演练,做好准备。

之后,程处弼再一次前往吴王府邸,终于见到了这位两眼发青,精神萎靡不振的皇家工具人。

“哟,贤弟,你这是刚刚大病初愈?”程处弼打量着李恪那副奄奄一息的样子,生生给吓了一跳道。

李恪哈欠连天地搓了搓脸,努力让自己变得精神一点,一面解释道。

“哪里,小弟我就是这两日有点熬夜,今晨方归,这才刚躺下,没想到处弼兄你会这么早过来寻小弟。”

程处弼表情很夸张地道。

“贤弟莫非这两日一直都在印书坊内兢兢业业呕心泣血的跟那些印刷师傅打交道?”

“……”已经跟眉清目秀的小姐姐滚了两天床单的李恪一脸黑线。

老子一个大佬爷们,犯得着为了糙老爷们浪费自己休息的时间吗?可能吗?

不过,对面着处弼兄,吴王李恪深知自己绝对不能泄漏一字半句,不然很容易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处弼兄给宣扬出去。

一想到亲爹那张恶胆从边生的黑脸,李恪忍不住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腚。

“那个……嗯嗯,姑且算是吧,就别提这事了,小弟我就是想问问兄台你来这么早寻小弟干嘛?”

“还能干嘛,让你遣人往骊山汤泉宫送书,这是其一,另外,陛下已经恩准了太子殿下准备通过九门进献书籍的计划。”

“我父皇居然会同意这么不靠……咳咳,处弼兄你果然厉害,小弟可真是不得不服。”

“到时候需要数百辆运送书籍的各类车辆,另外,还需要遣人协调,九门一同入城……”

李恪生生被吓出了一声冷汗。“处弼兄,你这是又闹什么妖蛾子?”

听到这话,程处弼顿时不乐意了,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位已经因为纵欲过度而导致大脑缺乏营养导致思维出卡顿问题的吴王殿下。

“……少胡说八道,这可是你爹都认可的行动,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变成了妖蛾子。”

李恪看着处弼兄递过来的计划书一面看一面大惊小怪不已。

“我父皇居然能够同意你们来实施这个计划,这真是我爹,我亲爹?”

“哈,你这是在置疑伟大而又英明的大唐天子?”

程处弼没好气地瞪了眼李恪,把那个喝银耳羹的空碗搁下,敲了敲案几提醒了那位奉上羹汤的眉清目秀小姐姐过来给满上。

眉清目秀小姐姐一脸麻木地趋步于前,给这位把吴王府当成街边免费添水茶肆的程三郎又加满了一碗银耳羹。

“处弼兄休得胡言,小弟我只是太吃惊了而已。来来来,你仔细跟小弟弟说说,咱们哥俩再好好的合计合计。”

程处弼一边喝着银耳羹一边小声地朝着李恪解释了自己的计划。

其实禀报到天子那里的计划,只是一部份,也就仅仅只是将活字印刷术印刷出来的书籍九门同入,并且还让太子大张旗鼓地从南城自己走入皇宫。

至于让那些东宫诸率将士齐诵《三字经》的策划,也只是提了一嘴。

毕竟最紧要的还是皇帝陛下认可,让九门将士配合行动,至于剩下的,自然就是要靠程处弼等人的自由发挥。

听到了这里,李恪两眼之中精光大话。“处弼兄你果然脑子活,这倒真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不过依小弟之见,仅仅让那些军伍汉子,一帮糙老爷们朗诵《三字经》,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那怎么办,你总不能让东宫那帮子歪瓜劣枣,心中原本就对太子不满得厉害的东宫属官去叽叽歪歪吧?”

“……”

第617章 你不用解释,你的人品我比你还清楚

李恪一想到东宫那帮子老迈得走路都打颤的老头,一边在寒风中哆嗦,一边哼哼叽叽。

那样的画面,直接让李恪噗哧一声乐了出来。“处弼兄你别逗小弟笑行不行,这可是很正经的大事。”

“用那帮子东宫属官去办这件事,的确很不妥当。”

“这是自然,我不光考虑过那些东宫属官,更考虑过那些东宫的诸多宦官,但是那些宦官的嗓子,嗯哼……”

“懂懂懂,这个小弟我懂。”李恪一想到过百宦官捏着嗓子夹着腚的尖声诵读着《三字经》。

那画面真特娘的辣眼睛得厉害,脑袋赶紧疯狂上下摆动表示理解处弼兄的苦衷。

再说了,若是那些读书人出身的臣工们若是知道这边居然这么搞,指不定要炸毛的。

毕竟,宦官原本就是不完整的男人,自秦汉以来,宦官乱政之事络绎不绝。

不论哪个朝代的文武都很警惕这样的事情,若是真的让这些家伙来取代东宫属官来诵读《三字经》,对于太子殿下也会清誉有损。

“但是光让那些东宫诸率的武夫育读这《三字经》,其实也不太妥当。”

听到了李恪的分析,程处弼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这我自然知道,可是我这边已经想不到更多的招了。”

听得此言,李恪眼珠子转了几圈之后,不由得奸笑出声来。

听到了那不怀好意的瘆人笑容,程处弼顿时不乐意了。

“贤弟,说话就好好说话,笑那么浪做甚,这是你家又不是勾栏馆阁。”

李恪听到了处弼兄那恶意满满的吐槽,整个人都快要裂开了。

黑着脸赶紧驱散前厅那些侍候的下人,气极败坏地指了指这位口不择言的程三郎。

“处弼兄,你能不能给小弟我留点脸面。”

“成成成,我下次注意,不过方才你那么笑是啥意思?赶紧说明白了。”

“小弟自然是有办法的。”李恪作为大唐天子称之为英果类已的亲儿子,绝对是一肚子馊主意。

“其实很简单,处弼兄你或许不知道,在长安城内外,足足有数十家私塾。”

“每家私塾里,多则百余,少则十数名学子,皆在其中求学。”

“若是小弟我想办法,跟这数十家私塾都勾搭……咳,小弟的意思是跟他们搭上线,兄台你莫要误会。”

“行了,你不用解释,你的人品我比你还清楚,赶紧说下去。”程处弼不耐烦地摆手催促道。

“……”李恪的小心肝顿时一梗,总觉得处弼兄这话很有问题,可偏偏又抓不住什么证据。

……

“那个,小弟我会让人去跟那些私塾联络,让那些私塾召集弟子,背诵《三字经》。

小弟我绝对,聚拢个一两千的学童儒生肯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到时候,让那些学童儒生随车而行,大声背诵,你会不会觉得,他们来背这玩意会更受长安百姓的欢迎。”

看到一脸奸滑模样的李恪,程处弼也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果然不是什么好鸟,但是这个招数绝对很有想法。

程处弼击掌附合道。“也对,他们可都是读书人,由着读书人来背诵《三字经》,那就等于是堵住了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嘴。”

“但是有一个问题,你怎么说服他们,光用嘴吗?”

“光凭嘴皮子怎么可能?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李恪眼珠子一转,顿时计上心来。

“这也不是没办法,要不这样,拿《三字经》、《千字文》还有《论语》作为诱饵,不愁他们不答应。”

“那些私塾里边,读书的蒙童和学子,十个里边,能够有一二人自己有书,那就算是了不得的。”

“我们只要一个私塾,给他们几套,小弟我敢保证。

莫说是让他们边走边背《三字经》,你就让他们唱勾栏小曲他们也都乐意。”

看到李恪那副洋洋得意的模样,程处弼砸了砸嘴。

不愧是不正经皇子,想的都不正经的办法,不过,这倒真是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的确,再混杂上那些蒙童学子,与那些东宫诸率士卒一同背诵。

就算是那些别有用心的臣工,就算想要闹腾点什么,怕也只能干瞪眼。

两人蹲在厅内,一面喝着银耳羹一面仔细地商讨着各种细节,最终敲定之后。

李恪义不容辞地拍了拍胸口道。“这事处弼兄你就不用操心了,交给小弟来操办就是。”

李恪这话,顿时让程处弼有些心生疑窦,打量着这位突然之间变得勤奋的不正经皇子,总觉得这里边肯定有什么猫腻。

“我说贤弟你这么成天没日没夜忙碌的人,怎么会突然一下子这么勇于任事,这也太不像你的风格了。”

“处弼兄,小弟这也是没办法,不过跟那些私塾打交道,小弟觉得还是由小弟来操办比较好。”

“毕竟,嘿嘿嘿……处弼兄你毕竟是武勋子弟,府中的管事啥的,怕也没跟读书人打过几回交道。”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也只能哑口无言,这倒真是,就连自己那三个熊孩子弟弟,一开始也不是自学成材。

也是请过先生的,奈何没有哪个先生能够顶得住这三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

重要的是,三个熊孩子上面,则是一位更加恶名远扬的爹,导致好不容易找来一位西席,干不了几天就找理由跑了。

之后又得好长一段时间找不到西席来教,最终,只能家教,嗯,家中的成年人轮番教导。

程处弼也觉得,如果让管家富叔,又或者是平叔、济叔他们这些人去跟那些斯文的读书人去谈事。

怕是对方叽叽歪歪的咬字嚼字,很容易引起程家人对于读书人的恶劣感受,导致冲突。

“那既然你都这么说,那此事就全权托付贤弟你了。”

“处弼兄放心,小弟一定可以办得漂漂亮亮的。”李恪信心十足地道。

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既是王爷,又是一位读书人。

若是让恶名远扬的程大恶霸的亲儿子来操办这事,唔……怕是没两天,整个长安的私塾非鸡飞狗跳不可。

十有八九,弹劾程三郎干扰长安诸多私塾,有辱斯文的奏折,肯定会犹如雪片地般飞入甘露殿。

那样一来,对于一心想要低调苟发育,躲过李叔叔讨债期的程处弼十分不利。

程处弼刚刚离开吴王府没多久,一位宫中侍卫蹿了过来,向吴王府家丁一打听,才知道程三郎已然离府而去。

第618章 单眼皮的任城王王妃颜氏……

清晨时分,程处弼又起了一个大早,洗漱之后,正跟着慈祥的老父亲程咬金以及二位兄长正在厅中大快朵颐。

享用着丰盛的早餐,不得不说,过去老程家的早餐就很符合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