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395章

作者:晴了

嗯,如此愉悦的心情,泡着温泉井,更能让人念头通达。

旁边的李承乾一直没有说话,但是此刻,他已经拿毛巾塞进了嘴里,闭着眼,撅腚背对着亲弟弟李恪。

不如此,这位太子殿下真的怕自己会笑出身来,伤害到兄弟亲情,还有伤害到臣子之心。

他不得不承认,虽然处弼兄是武家出身的糙老爷们,但是那嘴皮子功夫可真特娘的比阴险的读书人还要刁毒。

重要的是,他还有一身神出鬼没的才华,写出来的诗令一干读书人自惭不已。

而今弄出来的那《三字经》,更是足心令天下读书人深感汗颜。

可他却偏偏是武家子弟出身,而且还是那位在大唐文化圈臭名昭著的勋贵大恶霸程咬金的血脉。

想必,不仅仅是长安城一带的读书人,怕是整个大唐,面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武子弟,情感都会倍感复杂。

……

李承乾因为思念太子妃,跟这三位打了声招呼之后,杵着双拐就扔下了这三位,也不知道是去下眉来眼去棋还是要操情意绵绵琴。

李恪与于志宁目送着太子离开之后,也钻入了温泉井中。

享受着那温泉对身体的温暖,一面小声地冲那泡得懒洋洋的程三郎道。

“对了处弼兄,既然现如今,咱们已经确定要为我大哥造势。

而今你所创作的《三字经》,是不是应该先悄悄地传一传?”

一旁的于志宁也决定先搁置对这位粗鄙武夫恶劣的感观,先聊正经事。

“殿下这个建议好,于某也觉得,该当如此,且先让此书中的内容流传出去……”

“等到那时候,太子殿下再将那数十万册书拿出来,啧啧,怕是效果会更好。”

听到了这两位阴险的读书人出的主意,程处弼也顿时来了精神。

“二位言之有理,但是这该如何去传播?”

于志宁略一沉吟,很快就老谋深算地笑了起来。

“呵呵,这个就再简单不过了,程将军你莫要忘记了,你所著的这《三字经》如儿歌童谣一般,朗朗上口。”

“只需要着人编个调子,找些小娃娃,于某敢打保票。

不出月余,整个长安城,都能够听到那些稚龄之童一边做着游一边念叨着这儿歌童谣一般的《三字经》。”

“于詹事果然机变无比,小王敬佩……嗯,主要还是处弼兄你所著的《三字经》朗朗上口,很适合如此传播……”

程处弼点了点头,但是旋及剑眉一皱。“但是如此一来,我担心程氏印书坊那边。”

“……”李恪与于志宁都不由得心中一凛,程处弼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现如今,大家低调苟发育,所以,程氏印书坊没有搞出什么成绩,自然不会吸引眼球。

可若是将那《三字经》传播开来,以那些世家大族的渠道和通天的手眼。

还有以他们对于文化传承的严密把控,必定会千方百计地去打听。

那么有可能程氏印书坊的密秘,就会暴露到那些世家大族的眼皮子底下。

见多识广的于志宁的脸色也很快阴沉了下来,略一犹豫之后,小声地朝着李恪与程处弼道。

“世家大族,不是没干过为了掌控读书人和那些经籍卷典,而悄然做一些下作阴私勾当的事情……”

“处弼兄的家世,可不是一般人……”李恪点了点头,但是又忍不住说了一句。

“呵呵……殿下,你觉得那些世家大族,若是你触及到了他们的要害时,他们真的会顾忌一位权贵?”

这话让程处弼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坐直之后,看向于志宁这位在前朝就出仕的老司机。

于志宁的声音不高,三人就这么泡在那温暖的温泉中,却还是能够从于志宁的低语之中感受到了一丝凛冽的寒意。

“前朝何以崩分瓦解?殿下想必也应该知晓一些因由吧。”

……

“开科举士,那就是在断世家大族得以传承千载根子。

哪怕是那些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不敢明着与朝庭对抗,可是暗中却使了不知道多少阴损手段。”

“而杨广此人就是太过急功近利,以开科举士,断世家大族左右朝局的布局这才堪堪成形。

他就急匆匆地在大业三年颁布了对于前朝勋贵们极为不利,断勋贵传承之路的大业令。”

程处弼听着这位于志宁那番有理有据的分析,不得不佩服,不愧是李叔叔按排到太子殿下跟前任东宫首席的名臣。

单单是寥寥数语,便将前朝之所以崩分瓦解得如此之快的因由,剖析得丝丝入扣。

这样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而程处弼这也才知晓,强盛一时的隋朝的败亡,不仅仅只是军事方面遭遇了重挫。

还有他的帝国统治者在施政纲要方面出现了大问题,杨广根本不屑拉拢勋贵去对付世家大族。

辅助着杨广掌握着大隋王朝权柄的,正是这两个派系,偏偏他把两把人都往死里得罪。

既想断世家大族的根,也想要把朝中勋贵也给收拾,程处弼只能服气,杨广才是最牛逼的孤家寡人。

这还不算完,如果他不把大隋的百万精锐之师葬送在那高句丽,他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可是杨广就是这么的骚,隋炀帝玩的就是心跳。嗯嗯,这个时候,挺着啤酒肚的李渊出场了……

第578章 有条件的送,这也不是不可以。

三个人猥琐地蹲在温泉汤里边叽叽歪歪,而汤泉井上边,李渊那均匀的呼噜声,正在刷着存在感。

正是这位大佬,掐翻了一切称王称霸者,开创了大唐王朝。

程处弼只是默默地在内心吐了几句槽,现在,他需要关注的是那程氏印书坊的生死存亡。

毕竟于志宁的分析,让他也不得不警惕起来。要是那些世家大族,因为这活字印刷术所带来的文字传承大变革。

他们必定会意识到,这会让书籍这种文化的承载物变得十分物美价廉,从而形成不讲理的文化扩张。

一旦文化的承载物不再金贵,必定会让越来越多的寒门士子,不需要受到到他们的约束,便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传承。

这种同样是在挖他们命根子的技术革新,可不会像朝庭进行科举制度改革那样,让他们干瞪眼,只敢搞小动作。

那些能够屹立千年不倒的世家大族,绝对能干出令程处弼想象不到的小动作和勾当,只为了阻止这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就像那雕版印刷术,哪怕是雕版印刷术,已经算是一种技术革新,可是,那些掌握着印书坊的世家大族。

更乐意拿去印刷各种佛道的经卷典籍,并不乐意用来印刷承载文化思想传播的书籍。

哪怕阻不了一时,可是只要有一线机会,他们都会设法地去阻拦。

说难听一点,若是稍有不慎,一瓶火油,一枚火折子,就足以让程处弼还有李恪这些日子以来的辛苦付之一炬。

“那这,这该如何是好?”李恪的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是的,被于志宁这么一说之后,他所能够想得到的办法就是防范。

可问题是,他也只是一位王爷,而且为了印书坊的私密性,他都不太敢经常去出入那间印书坊。

程处弼眼珠子鬼鬼祟祟地转了好几圈之后,两眼一亮,看向了李恪这位优秀的皇家工具人。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请陛下出手。”

“我父皇,这,这合适吗?”李恪看到了处弼兄投来的目光,心中已然知道,必定是亲爹泄漏了什么。

于志宁一脸心悦诚服地看向程处弼,深以为然地颔首一笑。

“程将军果然机敏,若是将那程氏印书坊献予陛下,既可以让那些世家大族忌惮陛下天威而不敢下手。

那咱们也能够放心大大的去为太子殿下造势渲染,这倒真是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程处弼砸巴砸巴嘴,不乐意地看向于志宁道。

“于詹事你等会,你的意思是,让我白送给陛下?”

于志宁看到程处弼那副表情,不禁呵呵一乐。“不然呢?”

李恪也歪脑袋看向处弼兄,想了想,也给出了一个忠恳的建议。

“也是,献给我父皇,我父皇一高兴,说不定还能给你升升职什么的。”

“???”程处弼脸色发黑地扫了一眼于志宁和李恪。神特么的不然呢,当老子的钱是打水漂打来的不成?

至于献给你这位不良皇子的爹,呵呵,老子一年多没领到俸禄了,就你爹那个吝啬鬼,能拿出五千贯?

“不可能,那要是我呕心泣血搞出来的印书坊。”程处弼斩钉截铁地道。“就算是陛下,我也不能白送。”

坚决不乐意拱手让人,哪怕那个人是皇帝大佬也不行。

“……”于志宁与李恪直愣愣地看着满脸不乐意的程处弼。

而程处弼在吐出了这一句话后,看到两人那古怪的脸色,赶紧给自己凌空接了一节台阶。

“当然,有条件的送,这也不是不可以。”

“……”于志宁与李恪一脸黑线地看着这位前一眨眼还无比硬气,下一眨眼则怂得跟什么似的程三郎。

都差点想要狠狠地tui他一口,亏得这货还自诩自己是骨头比钢铁还要硬朗的武家子弟,怂起来比面条还软。

“怎么?难道程某说得不对吗?”

程处弼有些不乐意地瞪起了眼,老子惹不起伟大的皇帝陛下,难道还惹不起你们两个?

“处弼兄,小弟真心佩服你,真的……”李恪一脸哭笑不得地朝着处弼兄拱手认输。

自己要是有处弼兄这样眨眼间就能见风使舵,且又恬不知耻的本事,不知道能少吃多少亏,少挨多少揍。

于志宁刚要想说些什么,程处弼脸色微变,赶紧站起了身来。

双手在水面搅和,掀起了水花还有泡沫,掩盖住了那从水底冒出来的气泡。

然后站起来一副好奇的模样东张西望。“咦?上皇他老人家呢?”

李恪耸了耸鼻子,表情略有些不解地道。

“我皇爷爷好像让那些人抬回屋去休息了……咦,这什么味道?”

于志宁终究是见多识广的老司机,呵呵一乐,刮了刮水面,捧了一把水抹了把脸笑道。

“这味道应当是硫磺的味道……前几日就曾闻到过一回,今日再闻到,自然不足为怪。”

李恪满脸恍然地点了点头。“对对对,我也听闻过,记得有工部的官员言。

我大唐有些地方的温泉,那硫磺味几乎能把人给熏晕过去,那种泉,几可称为毒泉矣……”

说到了这,李恪一扭头,就看到了处弼手一手揉脸一手摸着肚子,不禁狐疑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