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328章

作者:晴了

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犯不着计算得那么严谨。

于志宁揉了揉眉心,看向那怼得少詹事暴跳如雷,最终拂袖而去的程三郎,实在是心里边有无数的槽,偏偏吐不出来。

“殿下,就我与程将军同往,会不会人太少了?”

程处弼不乐意地瞪了一眼这个还想要增加随行人员的于詹事道。

“这有什么,你我一文一武,辅佐太子殿下还不够吗?”

“……”李承乾坐在帘后,表情扭曲了半天,揉着发硬的肚皮,这才勉强道。

“于卿,程卿说的也有道理,何况此番前往骊山,孤去做什么,于卿你也应该得到了陛下的授意了吧?”

于志宁郑重地点了点头。“正是因为如此,臣才担心,若是我们就这么过去。置东官诸官于不顾。”

“臣会担忧东宫掀起波澜,于殿下不利。”

程处弼看向这位做事情老喜欢瞻前顾后的于志宁,忍不住说道。

“那也比让那些人随同前往,泄漏了太子殿下前往骊山的真实用心要好。”

于志宁陡然抬起了头,看向程处弼,思虑良久,这才重重地点了点头。

“明白了,多谢程将军提醒。”

“其实不用下官提醒,于詹事也能想得到,只是于詹事你顾虑太多罢了。”

听到了这话,于志宁不禁苦涩一笑。

这话倒真没错,这个头脑简单的程三郎只会站在太子殿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自己呢,想得更多的则是权衡各种利弊。而且,这半年多来。

朝中群议纷涌,李泰向来得陛下亲睐,前段时间刚被委以编著《括地志》的重任,前不久又加恩徙封为魏王。

如此种种,已是让不少的臣工,甚至是东宫的属官的心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波动。

便是自己,都心存狐疑,开始怀疑陛下是不是因为太子已成残疾,开始动了易储的念头。

好在,就在前些日子,陛下密诏自己,告之了自己,陛下已然决定,借着太上皇前往骊山避暑,命太子伴驾的机会。

让程处弼给太子殿下治疗腿疾,以期望太子殿下能够恢复昔日之姿。

……

这让于志宁欣喜若狂之余,又不禁多了担忧,既担忧程处弼万一治不好太子殿下的足疾。

又担心,太子殿下前往骊山治疗足疾期间,这东宫若是生出什么乱子,必然会影响到太子的形象。

再有,陛下既言这个治疗过程十分的漫长,短则数月,长则需要半年以上。

这么长的时间,太子殿下远离政治中心,岂不是等于给了那些好看魏王为储的臣子们机会。

半年的时间,谁也不好说会出什么意外……

反正这几日以来,于志宁可真可谓是寝食难安,干啥都魂不守舍的。

不过今日,既然殿下已经下定了决心,于志宁也算是松了口气,事到如今,唯有一路走一路看了。

第471章 你程三郎什么时候嘴笨舌拙过了,说来听听

骊山景色宜人,这里的温泉据说有荡邪去疾之功效。

传说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成为周天子的游幸之地。那时的温泉名“星辰汤”。

《三秦记》载:“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加修饰焉”。北周武帝天和四年,令大冢宰宇文护造皇汤石井。

隋文帝开皇三年列植松柏千株,修屋建宇。

而今年李世民命将作大匠阎立德对其进行了一番修缮与兴建,并赐名汤泉宫。

因为时间较为匆忙,只是短短数月之功,对之前的汤泉进行了修缮,新建的倒是不多。

不过李世民特地辟出了上皇汤和太子汤,听到了这两个名字,程处弼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是什么样的破名字,感觉就像是拿暴脾气的黑脸老头还有那位排骨精太子各扔进了一锅水里边熬煮出来的玩意。

这让程处弼对于李叔叔的审美观存疑,至少他在命名的艺术修饰方面,很缺乏造诣。

若是让程处弼来起名,那么太上皇泡的池子,唔……叫苍龙汤,太子殿下泡的池子就叫稚龙汤。

万一李叔叔自个蹿过来泡的泡叫啥,真龙汤?啧啧,好像自己起的名也不咋的。

一想到作为老程家才艺担当的自己,在对温泉汤池的命名理念上。

居然只跟李叔叔属于同一档次,这让程处弼不禁有些黯然。

“程三郎,你小子一路嘀嘀咕咕的算计什么呢?”就在这个时候,旁边传来了一个慵懒苍老的声音。

唔……这声音出自于上皇汤的汤渣,上皇陛下李渊。

程处弼赶紧转过了头来恭敬地一礼。“上皇,微臣就在想,骊山汤泉宫至长安城,其实直行的话并不远。”

“可是现如今却需要两天光景才能够到达,说明这路有问题。”

李渊呵呵一乐,斜了这小子一眼。“照你这意思,你还会修路?”

这小子眼珠子鬼鬼祟祟,贼眉鼠眼,分明就是在想什么鬼主意。

还思考道路交通问题,干脆说你在思考怎么把骊山移到长安城旁边去怕更实际一点。

“这个真不会。”程处弼不乐意地道。我不过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又不是工路养护工作者。

算了,不跟这老头计较,尊老爱幼这一点,程处弼自信自己忍一忍还是能做得到的。

李渊东张西望老半天,闲得无聊的老司机最终目光又重新落回到了程处弼的身上,朝着程处弼笑眯眯地勾了勾手指头道。

“老夫闲得无聊,过来老夫这里呆会……”

程处弼只能跳也了座骑,快步来到了那辆宽大的马车旁边,单手扶辕纵身而上。

看到了这一幕,李渊有些不乐意地道。“小心点,别以为自己年轻就这么显摆,闪了腰你这辈子有得哭的。”

程处弼自信从容地坐到了马车之上,对于自己的敏捷身手十分满意。

“上皇瞧你说的,我敢这么上来,自然是有把握蹦得上来。”

“呵呵,千里马都有失蹄的时候,何况是你小子,悠着点的好。”

“???”程处弼整个人都不好了。神特么的千里马,老子是骑手,不是座骑。

算了,就不爱跟这个说话阴阳怪气的糟老头子打交道,要不是因为他是皇帝大佬的爹,谁乐意搭理。

“对了,此去骊山汤泉宫,一呆就得数月,唉……”李渊幽幽地叹息了一声之后,目光落到了跟前程处弼的身上。

……

“老夫心里边,总觉得没底,程三郎,你真有把握?”

“上皇放心吧,臣是真心有把握,之前被微臣治好的那个杜老六就是明证。”

“陛下和娘娘都亲自去瞧过的,不然,陛下和娘娘又怎么敢放心让微臣出手给殿下诊治。”

“对于医道,老夫倒是所知不多,不过你既然如此信心十足,也说服了皇帝和皇后,希望你的医道,跟你的嘴皮子一般利索。”

“……上皇,微臣虽然嘴笨舌拙,但请上皇放心,微臣在手术治疗方面,很有自信。”

“哎哟,你程三郎什么时候嘴笨舌拙过了,说来听听,让老夫见识见识。”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看着这位故意找自己茬的老头,无奈地长叹了口气。“上皇,咱们能不能好好说话。”

“臣若是不谦虚,你不乐意,现在谦虚了,你还是不乐意。”

“行了,逗你玩呢,瞅你那样……”

跟程处弼有一句没一句地东拉西扯着,李渊开始离开长安之间,明显有些阴郁的心情渐渐地好转了起来。

李渊看到了程处弼那两名忠仆程发与程达哥俩正赶着一辆马车随行于后,看着那辆马车上那满满当当的大箱子,不禁一乐,压低了声音小声地问道。

“程三郎,这回去骊山,那玩意带够了没?”

“啥?上皇你说的是……嗯,这个上皇你就放心好了,肯定得带够了。”

“再说了,骊山到长安也不远,若真是缺个什么,快马半天之内,就能往返。”

“嗯,那就好,一会你拿一瓶交给忠宝,老夫这几日,休息不太好。”

“年纪大喽,睡觉爱认床榻,到了新地方,若是不来上几口,怕是睡得不不舒服。”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看着这位昔日在九成宫,哪怕是随便靠着参天古木都能睡得打呼噜的老头。

大佬,撒谎的时候,劳烦你打一打草稿行不行?

“你那是什么表情,难道觉得老夫能诳你个小娃娃不成?赶紧的……嗯,老夫……老夫先眯上一会……”

看着这位哈欠连天,不大会的功夫就靠在马车上酣然睡过去的,自称睡眠有问题的太上皇陛下。

程处弼自认自己的脸皮实在是厚不到那样的程度,既然比厚不足,程处弼只能老老实实地窜到了程发驾驭的马车上,从那治疗箱里边提出了一瓶酒中精华。

然后递给了那位跟着过来的面色无须,表情永远僵硬得犹如化石一般的忠宝公公。

由于长安城到骊山也就七十多里地,从清晨时分出的长安。

一直到得黄昏之际,终于看到了那沐浴在黄昏的金色之中,景色绮丽,美如画卷的骊山。

第472章 占皇家的便宜,泡皇家的温泉

太子汤,不仅仅是指那一口开凿出来的温泉池,更指温泉池以及周围的建筑物的总称。

太子汤由三进院落构成,外面还有一座小殿,那是专门会客议事之地,而中院左侧院居住着那些宫女宦官。

程处弼所统帅的那百名左内率精锐,则居于右侧院。至于程处弼和于志宁,就居于右侧院靠后院的墙侧。

至于后院,则是太子和太子妃的居所,以及太子汤的所在,而在这里,还辟出了一间小院。

那间小院,正是给程处弼准备好的进行手术的地方。位于后院之中,自然隐蔽性和私密性很强。

并且,程处弼在右侧院的居所,正好有一道小门,可以通向这里,如此一来。

程处弼进出手术间和病房,可以悄悄的干活,完全不会惊扰任何人。

看着那些已然搭好的手术间框架和廊架,到时候只要拿白纱一罩,大唐标准版手术间就能够瞬间完成。

另外,在小院子里边的一间屋子里,还储存着量大管饱的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