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311章

作者:晴了

看来,夫君紧张期待的程度,也是不亚于自己,甚至是犹有过之。

可是偏偏平日里,他见到了承乾,就像是上下级关系的相处方式,着实让长孙皇后颇为无奈。

提壶给李世民的茶汤满上了茶汤,温言相劝道。

“夫君不必忧心,他们进去才一小会,想来很快就会出现的。”

“嗯嗯,是为夫有些心急了……”李世民转过了头来,冲长孙皇后勉强一笑,忍不住扫了左右一眼。

看到这空旷的二楼中,除了十数名护卫之外,就是一些矮几跪榻,忍不住皱眉小声地嘀咕了句。

“怎么连个滴漏也没有,那个观音婢,过去多久了?”

看到这位一旦有事,就老喜欢瞅铜壶滴漏的夫君又开始了,长孙皇后抬手轻抚前额,小声地道。

“……还不到一刻呢,夫君。”

“嗯嗯,我就随便问问,咦……你看,恪儿和程老三出来了。”

回过头去,正好看到太医署中有人走出来的李世民两眼一亮。

紧接着,李世民就看到了自己的心腹赵昆,与一个点头哈腰,却又干巴瘦猴的年轻人从太医署中走了出来。

“莫非那就是杜老六?”身畔,传来了观音婢的低呼声。

“应该是吧……莫非,真的已经全好了?”

李世民挺直了脊梁,深吸了一口气,恨不得现在就下楼去看个真切。

程处弼与李恪一同进了茶肆,直登二楼,看到了散布于四周的那些护卫,也看到了寻常富绅打扮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赶紧快步上前恭敬地一礼。“见过叔叔,见过婶婶。杜老六此刻就在下面,要不让他上来?”

“嗯,快让他上来吧。”李世民已然拔身而起,实在是无法继续淡定地安坐。

不大会的功夫,杜老六就战战兢兢地步上了台阶,目光一扫,看到了那对气度不凡的中年夫妇。

他同样也看到了周围那些扶刀而立,杀气凛然地一干护卫,越发地胆战心惊。

“杜老六是吧,你且过来。”这个时候,那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美须男朝着他露齿一笑招了招手。

杜老六赶紧小跑几步上前,然后十分麻利地拜倒在地。“小人见过大官人,见过夫人。”

“听闻我贤侄给你治好了腿,老夫心生好奇,特地过来瞧瞧……”

“多亏得程三公子心怀仁善,小人这才不用瘸上一辈子。”杜老六老老实实地答道。

很快,他又再一次露出了那条爬着一条大蜈蚣般伤疤的腿。

长孙皇后看着这位腿上有那么长一条伤疤,却在跟前,行走蹦跳都无碍的杜老六。

心口那颗久悬的石头,终于可以安心地落地。

而李世民也是心怀大悦,和颜悦色地又询问了杜老六一些话。

到得最后,李世民这才朝着一旁的赵昆低声吩咐道。

“取三十贯钱给他,另外,知会长安县一声,若无其他劣迹,就开释了他吧。”

吩咐了两句之后,李世民转过了头来,看着跟前的杜老六道。

“你腿伤能愈,那可是托了程三郎的福气。望你拿到了财帛,早日归乡,老实营生,莫要再滋事……”

杜老六喜出望外,直接就拜倒在地,连连磕头,连声称谢,美滋滋地跟前赵昆指派的护卫,离开了茶肆。

看着杜老六离去的身影,李世民这才在心底悄悄地说了一句,你托的乃是太子的福荫。

……

长孙皇后亲自给程处弼递过去一碗茶汤,欣赏着这位医道另辟蹊径的程三郎,好言好语地道。

“辛苦贤侄你了,是老身跟你叔叔,小瞧了贤侄你的本事。

居然连这也能做到。不亲眼目睹,着实难以相信。”

“婶婶不必这么夸奖,其实小侄很能理解你和叔叔的想法。

许多事情,事关于亲人之安危,耳听终究不如亲眼所见。”

“不错,就是这个道理。”李世民在一旁赞许地点了点头。

难得地没有像过去那样,不出三句话不怼下程老三就觉得不舒服。

“好了,今日见到了杜老六康复的模样,老夫可是放心多喽,心里有了底,就好办。”

“观音婢,咱们今日正好有暇,去逛逛长安的草市如何?虽然不大,却别有风味。”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一切由夫君作主便是……”

程处弼虽然有些疑惑,李世民为何不当即拍板,不过他倒是很识趣地没有提出自己的疑问。

与那李恪一同告辞,离开了茶肆。到得茶肆门外,李恪左顾右盼,仿佛身上的重枷已然解除,浑身轻松。

“兄台,左右无事,咱们要不也去溜达溜达?”

“……”

第444章 这种虚伪的笑容之下,铁定是阴测测的算计

程处弼的脚步刚好跨过茶肆的门槛,听得此言不乐意地道。

“你当我傻,你爹为什么让我们先离开,我怀疑你爹是不是就在窗口盯着咱们俩。”

“万一我们真的迫不及待的直接去瞎溜达,信不信为兄莫说明年,便是后年的俸禄都有拿不到的危险?”

“处弼兄你还真是……嗯,走走走,小弟想要到太医署里去见识见识那些针炙铜人。”

李恪直接就乐出了声来,一边说着话一边抬头,原本脸上泛起的浪笑旋及一僵。

程处弼听到了李恪的后半句话显得十分正经,下意识一抬眼皮。

果然,一身史诗装备的大唐皇帝陛下夫妻,正立身于窗前,笑眯眯地打量着自己。

虽然笑得很是慈祥的样子,但是程处弼觉得,这种虚伪的笑容之下,铁定是阴恻恻的算计。

赶紧点头哈腰地朝着这两位惹不起的人示意一下,灰溜溜地快步朝着太医署窜去,步伐之仓皇,如同败军之将。

而李世民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薅着自己的长须,朝着身边那表情古怪的长孙皇后得意一笑。

“你看到了没有,老夫就说这两个混帐小子,没有人看着准能闹妖蛾子……果然不出老夫所料。”

长孙皇后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夫君,那程三郎入仕至今,可真就只领了五个铜板的俸禄?”

看到观音婢投来的目光,李世民有些不乐意地道。

“那还不是这小子自己造的孽,成日闹腾事情,鸡飞狗跳的。”

“跟他爹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嗯,除了模样,惹事的本事,不比他爹小。”

“好了夫君,妾身又没说什么,只是听闻过一句话,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程三郎若不如此,怕也不会有今日之成就。”

“观音婢言之有理,唉……好好的制盐之法,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这小子居然是为了省钱,才会想着去采办苦盐来制成雪花盐。”

“还有那阉猪养殖之法,就是为了不让猪闹腾,居然把猪给……咳咳,算了,不聊这小子了。”

长孙无皇后温婉地颔首一笑,额头轻依在李世民的肩膀上。

“夫君说的是,妾身也明白,夫君虽然左一句混帐,右一句小子,可是心里边,其实颇为嘉许此子。”

“知我者,观音婢也……”李世民抬手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悠然言道。

“这小子,乃是上天赐给老夫的福星。不过嘛,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惹祸精。”

“妾身相信陛下的本事……”长孙皇后嫣然一笑,小声地道。

“哈哈,那是自然,走,为夫带你去逛逛去,咱们夫妻,可是好久没这么自在了。”

李恪这家伙,窜进了太医署之后,到针炙科溜达了一圈,然后鬼鬼祟祟地到得署门口。

得到了父皇与母后真的已经离开的消息,这家伙就迫不及待地向程处弼告辞。

程处弼问这家伙要去哪浪,李恪只是嘿嘿嘿地浪笑顾左右而言他。

不消说,想来这个不正经的吴王殿下,指不定是想要去干一些很不正经的事情。

程处弼只能看着这位纨绔子弟的表率洋洋得意地翻身上马。

“为德贤弟,你可莫要忘记了正事才好。”程处弼又忍不住提醒了句道。

李恪呵呵一乐,拍着自己那单薄的胸口,志气昂扬地道。

“放心吧,请柴家那弟兄的事,包在小弟身上,有了消息,回到我让人到你府上跑一趟。”

看着这位优秀的皇家工具人兼交际草渐行渐远的背影,程处弼这才满意地窜了回去。

……

等到了中午时分,程处弼又再一次领着两个忠仆窜出了太医署。

然后又沿着那些食肆溜达了一圈,最终还是将自己那已经腾空的胃放心地交给了烤羊排。

那个自称来自于君士坦丁堡的胡人摊主得见这位程大官人又前来捧场,赶紧扔掉了手中的蒲扇,亲自待客。

程处弼步入了摊中,朝着那位胡人摊主呵呵一乐径直吩咐道。

“老胡,老规矩,两大块羊排,三十串羊肉,肥肉多点,再来几头蒜,另外还有五斤葡萄酿。”

“好嘞,程官人你请稍等,我亲自去给您烤……”

这位自称君士坦丁保贵族的胡人屁颠颠地窜到了那边,开始动手操作。

毕竟是老板,才艺肯定要高过打下手的,这点,已经来过多次的程处弼可以确定。

呷着葡萄酿等待的功夫,程处弼却被一株小绿植所吸引,忍不住行上前去。

他看到了之前老胡坐着的那张矮榻前的小几上,摆着一个不大的瓷瓶,里边斜伸出了一株叶子很小的植物。

“迷迭香?”程处弼有些不太确定地嘀咕了句,然后将那个小瓷瓶拿在了手中详端。

那边正在热火朝天烤着串的老胡看到了程官人正对着那个小瓷瓶发呆,不禁一乐。

“程官人怎么了?”

“这东西你从哪弄来的?”程处弼表情显得有些严肃地拿那小瓷瓶朝着老胡晃了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