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297章

作者:晴了

陛下也不好好约束约束那小子,唉……

……

柴绍正安坐在书房里边,翻着杂书打发着难熬的时间,张医令虽然没办法根治此病,却也留下了一份药方。

张医令也很痛快的告诉柴绍,这病没办法,这药,也就只是起到保养的滋补作用。

“唉……”一想到自己堂堂的大将军,却就因为突然发作过一次的病,现如今居然只能困居于斗室之间。

实在是令人憋屈之极,就在柴绍自怨自怜之际,听到了屋外传来了交谈之声,朝着书房而来。

一个声音是长子柴哲威,另外一个年轻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一时之间却偏想不起是谁。

“父亲你看是谁来了?”柴哲威大步入屋,笑眯眯地侧让了一步,露出了紧随其后入屋的程处弼。

“咦?原来是程三郎,还真是稀客,快快过来坐下。”看到了程处弼,柴绍不禁一乐招呼道。

这家伙,当初在九成宫,可是跟那位皇家掌上明珠晋阳公主殿下一起,将九成宫闹得鸡飞狗跳。

不是去采摘皇后娘娘喜欢的荷叶拿去做吃,就是去砍了陛下喜欢的方竹拿去做吃的。

柴绍犹记得陛下提及程老三这家伙时,那副既生气又觉得好笑的模样。

不过话说回来,这小子的医道却另辟蹊径,莫非……

程处弼朝着柴绍一礼之后,将自己的治疗箱放到了身边道。

“见过柴伯伯,小侄此来,乃是奉了陛下的圣命,特地来给伯伯你检查身体,顺便确诊一下您的病。”

“陛下……那就有劳贤侄你了,老夫也没想到,像我这样的武人,居然会患上这等疾病。”

“柴伯伯,先别说话,来来来,赶紧把衣服脱了,我给你好好听一听……”

程处弼开始给柴绍听诊,凝神反复地听了许久,又数了数他的脉搏。

之后开始询问柴绍相关的饮食、睡眠,还有生活习惯,还有就是心绞痛晕倒之前一段时间的异样。

良久之后,程处弼稍松了口气。“柴伯伯,现在我能确定的就是你得的是冠心病。”

“冠心病?”柴绍一脸懵逼的看着程处弼。“不是胸痹吗?”

“胸痹那只是一个大的概念,很多胸部的疾疾,都可以归类为胸痹……”程处弼随口乱扯道。

“至于冠心病,指的是柴伯伯你心脏心肌还有乳头肌缺血……”

“乳头肌是什么鬼玩意?”这下子,柴绍的脸已经不能用懵逼来形容了,而是整个人差点裂开。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鬼玩意,还乳头肌,这特娘的是男人该有的东西吗?

“处弼贤弟,我爹可是男子。”柴哲威也是一脸黑线地小声提醒道。

“你这不废话吗?瞎子都能看得出来柴伯伯是大佬爷们,很纯爷们的那种,但是乳头肌指的是你爹心脏上一块肌肉。”

一想到程老三治病的时候最喜欢满嘴胡说八道的恶劣行径,嗯,在九成宫就已经领教过。

没想到今天这一幕会发生在自家,柴绍有些哭笑不得地赶紧抬手阻止道。

“停!别说了,你就告诉老夫,这病能不能治就行。”

程处弼真觉得心累,想要听的是你们,现在又不乐意听了,不就是块肌肉的名称,这有什么纠结的。

再说了,你再纠结,乳头肌也不可能变成爷们肌。

……

“这是小侄给你备下的药,这是银杏叶,已经切成丝了。

拿此物泡开水,代茶饮用,早中晚都得喝。”

程处弼从治疗箱里边拿出了一包晒干之后切成了丝状的银杏叶丝,递给了柴绍。

“另外,这是复方丹参片,早中晚,一天三次,一次三片……热水送服,当然您要不嫌苦,嚼着吃也行。”

柴绍一脸黑线地接过了那用油纸包裹着的复方丹参片,一时之间,实在不知道该说谢谢还是臭骂这混帐两句。

怎么说话就那么不中听,谁特娘的不嫌苦?

“这些药,就可以治好老夫这冠心病?”柴绍看着一包看起来像是树叶切出来的丝。

另外一包里边的药片是褐色,看起来也很普通的样子,不禁心中生疑。

“它们的作用,是对伯伯你的冠心病有好处,控制住病情恶化,至于想要治好,怕是没有太大的希望。”

听到了程处弼这话,柴绍的脸上,露出了不加掩饰的失望之色。

“那老夫……这后半辈子就这这样随时小心翼翼?”

“……”

第424章 太子脚疾一日不愈,他程处弼再能闹腾又如何?

“伯伯你说的什么话,你的病情还没有那么严重,当然,一些激烈的运动最好少做,比如骑马啊,骑马之类的。”

看到柴绍那显得有些不乐意的表情,程处弼赶紧解释了句。

“小侄的意思是别骑太快,别太激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你还得多多走动锻炼,比如散步,慢跑都行。”

“另外,还有一种药,小侄还没弄出来,等我弄出来,再给您送来。

那种药,只要你觉得胸口开始不舒服,将它含在舌头底下,就不会再发生痛到昏迷的事情。”

柴绍听得此言,顿时两眼一亮。“有这么神奇?”

“当然,只是制法不易,怕是还得花些时间才行。”程处弼有些感慨地道。

“有了那个药之后,我是不是就可以跟过去一般征战沙场?”

程处弼有些不乐意,怎么这帮糙老爷们成天就想上战场,想着骑马打仗。

算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但还是要尽自己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作出必要的提醒。

“差不多吧,但是上阵杀敌,或者是类似的过于激烈的运动,伯伯你还是别想了。”

柴绍听到了这样的回答,虽然还是略微有些失望,可好歹,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自己就算不亲身涉险,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那可真是辛苦贤侄你了,不知还得多久,才能够制出那种药来?”

“尽快吧,主要是那种药物需要的精心研制,而且危险性还不小。”

听到了这话,柴绍颇为感动地朝着程处弼一礼。“那可辛苦贤侄你了。”

“这本就是小侄应该做的,病已经确诊了,小侄就先告辞,等制好了药,我会再亲自送来。”

……

第二天一大清早,早朝朝会,一干文武大臣尽聚于朝堂之上,房玄龄为首的文臣们此刻正在窃窃私语。

被他们包围着的,正是那位工部尚书段纶。

工部昨天试制食盐,拿苦盐和毒盐来进行制取食盐之时,已然在昨天下午就开始传扬了开始。

所以乘着陛下未至,大家伙都围拢了过来,纷纷询问。

段纶倒也不隐瞒,便将昨天采取陛下交给自己的制盐之法,用以制取出来的雪花盐,不但没有半点的异味。

便是连毒盐,都可以除其毒性,变成可以食用的雪花盐。

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一干文臣们纷纷弹冠相庆,喜笑颜开。

“好好好,段工部,你们工部可又为朝庭立了大功喽。”长孙无忌也笑眯眯地朝着段纶祝贺道。

不提这一茬还好,一提这话,段纶顿时有些不乐意了,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凝滞。

“说起来,功劳,呵呵……工部哪有什么功劳。”

“这是何意?”一旁的魏征也不禁皱眉相问道。“你们工部拿出了这样利国利民的良法,怎么就不是功劳了?”

“这办法是陛下交给我工部试制的,而这个制盐的办法,不是来自陛下,而是东宫那位,还有程老三那小子。”

“……”刚刚还喜笑颜开的一干文臣,突然脸上的笑容都在瞬间僵硬。

被程老三逛过后花园的长孙无忌牙疼般地吸了口气。“难道这也是那小子弄出来的?”

“唉……正是程处弼那小子弄出来的。”段纶也很无奈地叹了口气,便将昨天陛下所言在这里解释了一番。

听到了这话,大家伙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这小子……他那脑子是怎么长的,东一锄,西一棒的,偏偏还能弄出好东西来。”

“之前,他的弟子在陇西,救下了薛万均、薛万彻二位将军,现如今,他又弄出了这么个利国利民的制盐之法。”

“前途不可限量……”脸色阴沉了许久的长孙无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让不少人都看向了这位,这话是褒义,但问题是,长孙吏部跟老程家,跟那程老三的矛盾,几乎已经是公开的。

他说这话,能安什么好心?

这话听得一干御史心中大恶,孔颖达也同样很不舒服地闷哼了一声。“德行有亏之人,便是有功于国又如何?”

这话让房玄龄眉头微皱,却也不好说什么,随着大唐皇帝陛下的到来,大家都收起了心思,归于列班。

“太子的脚疾,一日不愈,他程处弼再能闹腾又如何?”长孙顺德压低了声音,悄然地跟长孙无忌道。

长孙无忌抚着长须,朝着长孙顺德小声地交流了两句。两人默契地互望了一眼,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

“……”听到了来自于朝堂的消息,原本跟程处弼正聊天聊得十分嗨皮的李承乾脸色渐渐地阴沉了下去。

朝中有臣工认为越王聪敏绝伦,雅好文学,又谦恭礼贤。请陛下徙封为魏王。

而孔颖达等人进言,为修撰《括地志》,需招揽天下能人智士,请置魏王府文学馆,以便魏王招纳学士。

李世民同意徙封李泰为魏王,不过,置魏王府文学馆一事,却没有答应,只说再议。

至于程处弼与太子殿下共同进献制盐之法,虽然也获得了赞喻,可还是被李泰徙封为魏王之事给盖过了风头。

程处弼虽然听到了这些消息,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大唐皇帝陛下偏爱哪个儿子,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这一点,李叔叔这位老司机自己拎得很清,可程处弼就是担心跟前的李承乾自己拎不清。

好在,消沉了半天之后,李承乾嘴皮子开始蠕动,发出了细细碎碎地嘀咕声。

程处弼忍不住支愣起了耳朵,这才听清楚,李承乾正在用自己教给他的办法,正在自我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