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251章

作者:晴了

“处弼兄,放过我们行不行,大家伙都难受得要死,那有那精神。”

程处弼呵呵一乐,旋及瞪起了两眼,手指头差点戳到李器的鼻尖上。

“哟,喝我的,吃我的,现在还矫情起来了?别忘了,连你家狗的狗命都是我救的。”

面对着义正辞严的程处弼,一干偷喝酒的勋贵纨绔,最终也只能服了软,由着这位大唐名医程三郎给他们作详细检查。

不过大家都比较羞涩,不好意思大庭广众地回答一些在程处弼看来很严谨的科学问题。

比如说,硬度,强度,刚度,唔……后面两个问题纯属程老三的恶趣味。

足足呆到了天色黄昏,尉迟宝庆带着哭腔的惊喜声低呼了起来。

“软了,软了,我感觉到了。”

程家老大和老三,还有尉迟宝琳,这三个也不是什么好鸟的玩意直接就笑得心态崩溃。

气的尉迟宝庆想打人,好在那帮子斩鸡头烧黄纸的兄弟们,亦陆陆续续地发现自己的小兄弟终于软了下来。

大家都总算是松了口气,臊眉搭眼的就想要离开,却被程处弼拦住。

一脸严肃地告诉他们,建议大家最好留下来观察一晚,万一中途再有什么意外,那他程处弼可是不负责的。

大家想必也都已经硬出了心理阴影,最终都息了悄然离开的心思。

留在了程府蹲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都老老实实地由程府主母接见过后,这才仓皇地窜了出老程家。

……

刘弘基将程处弼送出了院门,快步回到了书房,抄起了案几上那个瓷瓶仔细打量。

这个不大的瓷瓶,最多也就能装上一斤酒的样子。

按照程三郎的说法就是,这样一瓶,足够十次的份量,最好三到五天服用一次。

刘弘基拔开了瓶塞,闻着那股子诱人的酒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要不,先尝点,感受感受……

作为大酒量的刘弘基闻着这股子酒味实在诱人,拿瓷瓶口对着嘴就仰起脖子就这么一倒。

一下子就下去了一两多,那滋味,让刘弘基觉得自己特娘的好像吞下了块烧红的碳,半天才缓过气来。

这样的药酒滋味,让刘弘基,意犹未尽,要不……再来点?

刘弘基刚把嘴对到了瓶口,想起程老三的反复警告,最终还是忍住了嘴馋盖上了瓶口。

坐了下来后,心神不宁,担心没有效果,自己又白期待一场的刘弘基干脆抄起本书来转移注意力。

这才看了不一会,就听到了外面传来的轻盈脚步声。

一个眉清目秀,身材火辣的侍女探头进来。“老爷,姨娘给您煮的参汤好了……”

“哦,你端进来吧。”刘弘基下意识地答应了一声,轻轻地敲了敲桌子道。

手中继续拿着书册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

这位姨娘身边的这位身材火辣的婢女只能悄悄地撇了撇嘴,乖巧地提着食盒走了进来。

然后将那碗参汤小心翼翼的搁在了案几上,然后告退离开了书房。

刘弘基看着婢女的背影,又低头看了一眼下面,不禁幽幽地长叹了一声。

那药酒喝下肚之后,除了觉得脸有点汤,脑袋有点发涨,根本就没什么用。

莫非程老三那小子忽悠老夫?要不……再来点?

一边想着,一边端起了参汤,就在这个时候,刘弘基突然脸色了变。

惊喜交加地伸手往下一掏……

第353章 给娘亲打造一副可以认清美丑的近视眼镜。啧啧……

婢女提着食盒,迈开步伐,扭着窈窕的腰身,朝着那姨娘所在的院落走去。

走着走着,这才刚进了院子,突然听到了身后边传来的脚步声,愕然地扭头看去。

就看到了这一两年来在府里走路都像是在佝偻着腰的老爷,此刻居然撩起前襟正大步飞奔而来。

然后,自己那丰盈浑圆的后臀突然挨了一击,老爷带着浪笑狂奔而去。

婢女下意识地尖叫了一声,抬手掩臀,一脸懵逼的低呼出声。“老爷你……”

就看到了老爷窜进了姨娘所在的屋子,然后,里边传来了姨娘的惊呼声。

然后,惊呼声中,似乎掺着着惊喜,然后房门被轰然关上。

之后,屋外传出来让人面红耳赤的喧闹声,眉清目秀,身材火辣的婢女呆愣愣地看着那仿佛连房门都在颤抖的屋子。

不对啊,姨娘悄悄地找医者配的药,应该不会见效有那么快吧?

从这一刻起,那位性格爽朗,行事豪迈的刘大将军又回来了。

当心满意足,折腾到两腿发软,差点把床给折腾散架的刘大将军扶着腰,回到了书房之后。

看着那个不大的瓷瓶,脚步有些虚浮地走了过去,一把将此物紧紧地抱在怀里。

眼眶瞬间就湿润了,仿佛这不仅仅只是药酒,更是他的心肝,他的宝贝,他的未来。

这位中年老男人,通过药酒,找回了他已经逝去的激情和硬度以及持久度。

打这一天起,原本显得有些沉闷的刘府里,终于时常都能够听到刘大将军那豪迈的笑声。

而原本府里边那几位刘大将军的妾室,都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刚刚被刘大将军娶进门的那两年。

不是她们下不了床,就是刘大将军扶墙而走的那种。

刘仁实默默地看着亲爹的变化,终于明白了亲爹寻程三郎秘商的要事为何物。

“你小子愣着做甚,还不来扶爹一把……”

昨个不小心闪着了老腰,有点走不动道的刘弘基看到亲儿子一脸黑线地瞅着自己,顿时不乐意地喝道。

刘仁实无可奈何地赶紧上前,扶着爹的胳膊朝着书房走去。

“爹,你年纪大了,悠着点……别成天跟年轻人比。”

刘弘基大怒,臊眉搭眼地瞪了一眼这个揭自己老底的混帐小子。

“你特娘的胡说八道什么,爹这腰是昨个帮你三娘修梯子不小心闪着的。”

刘仁实呵呵一声,假装相信了,但是忍旧控制不住自己吐槽的渴望。

“成成成,下次这种事情,你让府里的杂役去修就是了,老胳膊老腿的犯得着吗?”

“你这小子,翅膀硬了是吧?老子再老胳膊老腿。一样收拾你这小子,给我扶好喽,哎哎哎,别闪着我的腰……”

刘府的家丁们,面色诡异而古怪地看着这对父子一边打嘴皮子仗一边搀扶着前行。

嗯,刘大将军府邸之中,又充满了父慈子祥的气氛,安乐而详和的那种。

……

崔氏眯着两眼,看着手中的书卷的名字,然后抬起了眼眸搜寻了下。

将这本新近从清河抄录回来的书册,摆放到了书架上。

然后一脸满足地打量着这专属于她的书房。

这是一间空间十分巨大的屋子,不光四周都是都架,就连屋子中央都足足设了十来个书架。

都摆满了被父亲戏称为书痴的崔氏的藏书,藏书万卷,这是真有,而且还不止。

几乎每一本,崔氏都认真地阅读过,这里的书。

可不仅仅有四书五经,甚至还有诸子百家的都有。

当然,各种杂书奇趣,也同样摆了好几个书架。

崔氏的乐趣就在于收集各种书籍,然后仔细地欣赏,欣赏完之后,让它们变成自己的藏品。

那种满足感与成就感,实不足与外人道也。

“唉……可惜夫君不在府里,不然,一定也会为咱们程家的藏书多了千余册而开心的。”

手指轻轻地抚过那些书册,还有竹简,此番在清河待产,崔氏闲着无事,可是抄录了不少清河崔氏的藏书。

崔氏退出了书房,亲自动手给书房上锁,将钥匙挂在腰上,先去看了一眼闺女尚在熟睡。

便干脆去看看四、五、六那三个小娃娃是否真的在认真做课业。

……

程处弼策马到得府门口前,将马缰一扔,迈开大步,走得份外的神采飞扬。

自打娘亲崔氏回到了府中,程处弼感觉自己仿佛得到了解放,虽然四五六这三个熊孩子弟弟仍旧会瞎闹腾。

但是好歹比起之前爹在的时候要收敛了不少,程处弼能够感觉得出来。

跟爹那种喜欢拳拳动肉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样的是,浑身上下都充溢着知性和书卷气的娘亲。

更擅长于以理服人,当然不是爹右拳上的那个理字,而是讲道理的那个理。

三个小娃娃,至少每天都会认认真真地完成自己的课业,才会到处野。

而娘亲真的很善解人意,认为既然是武家子弟,小孩子皮一点很正常。

只要他们能够认真的完成课业,不主动去惹事生非,不去干违法乱纪之事就是好娃娃。

这让程处弼不得不承认,有这样通情达理的娘亲。

对于晚辈而言,这可是在佛前求上五百年都不一定能求到的福缘。

令程处弼有些想不懂的就是,知性而又充满着书卷气的娘亲崔氏,到底是因为什么看上的爹?

莫非就因为娘亲眼神不好?唔……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尽一个孝顺儿子的责任。

给娘亲打造一副可以看清整个世界,认清美丑的近视眼镜。啧啧……

程处弼回了府,准备先去内院给娘亲请安,结果一打听才知晓娘亲去监督那三个弟弟的课业。

程处弼自然也不敢怠慢,赶紧窜了过去。

只是才走到了屋子附近,就已经听到了娘亲对于三个熊孩子的夸奖声。

认可他们今天的课业做得十分好,三个弟弟那骄傲而又很有精神的回答声令程处弼颇为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