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212章

作者:晴了

孔卿连连后退,语不成句,于卿向程卿斥责:‘程副率,你在做什么?!’

程卿反问于卿:‘于詹事,太子殿下就在帘后。

汝身为太子詹事,入殿之后,就呆若木鸡不言不语。’

‘这么长的时间居然不向太子殿下行礼参见,怎么,莫非忘记了你自己的身份?’

于卿向儿臣一礼:‘参见太子殿下。’

儿臣答曰:‘平身’……”

甘露殿内,所有人等,全然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跟前这位,双目微垂,显得有些拘谨地坐在榻沿。

但是却将在丽正殿内,当时每一个人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尽述复述而出。

李世民呆呆地看着跟前嘴唇开合不停的李承乾,仿佛又重新认识了一回自己的嫡长子一般。

里间中的长孙皇后,也同样愕然地瞪圆了好看地杏眸,承乾他,他居然有这样的本事?

能够将当时每个人的话都记在心中,并且不乱顺序的复述,这,这等本事,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程处弼也瞪圆了眼珠子,这次不是怒瞪,而是震惊地瞪大。

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排骨精级别的话唠太子爷,居然还有这样过耳不忘的秘技。

这要是自己啥时候忽悠了李承乾,指不定这小子过上三年五载都能记得,以后看样子说话得小心点。

日后在东宫,一定要小心谨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就成,可千万莫要落下啥把柄才是。

孔颖达愣愣地看着李承乾,这位太子殿下依旧在缓慢。

但是却十分精确地复述着丽正殿中发生争执的对答。

而于志宁同样是目瞪口呆的表情,他这位太子詹事。

与太子相处了多年,居然此刻才知晓,他还有这等本事。

李世民渐渐地从震惊之中回过了神来,坐直了身躯,双唇紧抿,以手据案。

默默地倾听着太子复述着当时的对答,只从对答之中,李世民已然能够相像得出当时争执的画面。

直到孔颖达愤愤拂袖而去为止,一句“参见太子。”致始至终没有说出口。

李承乾说到了这,吐了一口浊气,满脸忐忑地抬起了头来。

看到的,却是父皇的表情,不再那么僵硬。

并且似乎还冲自己笑了笑,虽然笑容一闪即逝。

不过父皇再次开口时,语气,似乎比平日里,显得多了一丝温度。

“后面呢?若有就继续,朕还想听一听……”

仿佛如同得到了最大的肯定一般,李承乾重重地点了点头,眯起两眼继续。

“……于卿答:‘他乃是陛下十分看重的臣子,更是饱学鸿儒之士,在读书人眼中极有份量。’”

“程卿说道:‘关我何事?我现在的身份是东宫属臣。

照于詹事你的意思,他对太子殿下不敬。

莫非我还要对他笑脸相迎,冲他翘起大拇指夸他做得对?’……”

李世民眼角一阵抽搐,半天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被程老三的骚话所左右。

而此刻,孔颖达虽然仍旧坐得笔直,仿佛他还是铁骨铮铮的直臣,可是他此刻的脸色,却份外地难看。

他的心中万万也没有想到,这个一直被他视为胎毛未褪的黄口小儿。

性格懦弱而谦和的太子,居然还有这样的本事。

偏偏他复述的每一句话,甚至自己连一个标点符号的错都挑不出来(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那玩意)。

哪怕是想要解释,都无从插嘴,正所谓是想插也插不下去……

第297章 来来来,大家一起乞骇骨……

而于志宁的脸色也显得有些灰败,甚至是有些惶恐。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过往的行径,甚至是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后面的目的。

或许,都被这位记忆力超人,心性灵慧的太子殿下查觉,只是他没有说。

一直被自己视为可以敷衍,可以欺瞒,可以斥责的太子殿下,就那么安静地看着自己。

让于志宁觉得有一股巨大的挫败感与羞耻感交错,甚至还有一丝隐隐地心悸。

“父皇,之后,程卿与于卿便离开了丽正殿。”

而直到这个时候,李承乾才吐了口浊气,有些不好意思地拭了拭额角紧张而浸出的汗水。

“你……”李世民很想问一问李承乾是什么时候有这等本事的,可是现在,偏偏有如此之多的臣子在眼前。

若是问出口,那岂不就是要当着这些臣工的面,显露出自己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关注度严重不够?

李世民最终及时地转换了话题。“你且先歇息一二,此事,朕会秉公断处。”

听到了父皇这近乎于笃定的语气,李承乾不由得大喜,赶紧一礼道。“父皇英明。”

“英明,呵呵……”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于志宁与孔颖达,以及程处弼的身上。

这是朕的嫡长子,更是大唐的国之储君,而孔颖达从一开始到最后,完全将太子当成了透明人的这种态度。

这绝非是一二日之功,孔颖达被自己安排给太子读书已有两年。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足让以李世民想象得到,太子这两年来,怕是都不怎么好过。

孔颖达还弹劾过太子行为不端数次,偏偏自己十分信任孔颖达。认定是太子的过错……

还因此特地找承乾谈过话,让承乾不要太过自视甚高,而轻视这些忠耿臣子。

李世民内心泛起了一丝无力,甚至是愤忿,自己若真的英明。

最该做的,就是将孔颖达这个秦王府十八学士给大骂一顿,将他罢官去职。

但是偏偏因为他是秦王府十八学士,是自己最核心的班底,这么做必然会引起臣工议论。

该怎么处置,一时之间反倒成为了李世民觉得最为棘手的问题。

就在此事,面色忽青忽白的孔颖达突然长叹一声伏地道。

“陛下,臣虽老迈,却绝无轻视太子之意。”

“一心一意所为的,皆是希望国家后续有人,若是陛下觉得臣行止有差,老臣愿乞骇骨……”

程处弼看到这个演技一级棒的老头,居然在被太子揭了老底之后,就直接开始耍起了无赖。

这分明就是想要威逼天子,想要让自己天子惩治自己,来换取台阶。泥玛,你以为就你会这一招?

程处弼呵呵一乐,当即推金山倒玉柱地也朝着李世民拜倒在地。

“陛下,微臣虽然年轻过于憨厚实在。”

“但是一心一意所为的,皆是希望国家后续有人,若是陛下觉得臣行止有差,小臣愿乞骇骨……”

“???”

……

孔颖达直接就心态炸了。猛地扭头,恶狠狠地瞪向这个敢学自己说话的混帐玩意。

程处弼梗起脖子,不甘示弱地虎眼圆睁,来,就你那吊八字眉三角眼。

难道还能比得了老子遗传的双眼皮铜铃大眼不成?

里间,门后,长孙皇后悄然地站起了身来,走到了一旁,然后,轻伸素手,抽出了一方丝帕,捂住了口鼻……

李世民的脸色黑了又红,红了又黑,面目狰狞已经不足以形容他那过于扭曲的面容。

于志宁呆愣愣地看着这个青春发育末期的孩子,你特娘的乞骇骨?你知道骇骨是啥吗少年郎?

李承乾玩命地掐着自己的腿,整个人都在有节奏的抽搐,要不是腿上传来的剧痛,他绝对会笑瘫在榻上。

啪!李世民的大巴掌狠狠地拍在案几之上,拍得整个案几之上的笔墨纸砚都齐齐一跳。

仿佛不如此,不足以发泄出内心那快要憋不住的情绪爆发。

“够了!”李世民怒吼一声,霍然站起了身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人憎狗嫌的程老三。

小屁娃娃,还乞骇骨,还有那个孔颖达,居然还想要以退为进。

“此事,到此为止。孔卿,朕不准你致仕。不过望卿知晓,太子,是朕的嫡长子,更是大唐的储君。”

“望卿日后谨言慎行,莫要负了朕对你的重托。”

孔颖达抬起了头来,看着这位神色冷峻的大唐天子,看着那双显得有些幽冷的目光。

孔颖达心中生悸,赶紧伏地一礼。“老臣遵旨。定不负陛下……”

李世民缓缓地坐了回去,语气显得十分平静地继续道。

“孔卿退下吧,这些日子,太子婚事将近,事务烦杂,太子过于劳顿。

你就不必到东宫读书了,等到婚事之后,再议。”

“臣……是,臣遵旨。”孔颖达最终,只能黯然地退出了甘露殿。

原本以为,此次的弹劾,应该也会如前几次一番,让陛下站在自己这边。

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出现了意外,意外就是陛下居然要让太子他们过来对质。

还有一个更大的意外就是,太子居然有这等过耳不忘的本事,让自己想要辩驳都无从辩驳。

谁让自己当时太过轻忽,根本没有料想到过会有变故……

幽幽地深叹了一口气,孔颖达的背影,在那冬天的风雪之中,显得那样的萧瑟与仓皇。

“于卿家……”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此刻显得有些揣揣不安的于志宁身上。

于志宁赶紧抬起了头来,看向这位杀伐决断,威仪天下的大唐天子。

“你是朕看重的臣子,朕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你对大唐的忠诚。”

“所以,才会将太子詹事的重担交到你身上。”

“卿,莫要让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