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210章

作者:晴了

哪怕是装着自己书法不好,请你爹多指点指点你也行啊……”

李承乾呆呆地看着跟前唾沫星子横飞的程处弼,而耳朵支愣着,认真地倾听着程处弼的每一句话。

或许程处弼说得有些乱七八糟的,但是至少他说的不错,自己若是一味地因为畏惧父皇的威仪。

而不愿意与父皇多多交流沟通,父子之间,的确会渐显生份的。

李承乾不是傻子,甚至可以说是李叔叔的一帮儿子之中,颇为聪慧的。

只是,被那帮子叽叽歪歪的偏执文臣,只告诉他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

却根本没有站在太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体会李承乾内心的需求。

直到程处弼口干舌燥地住口,李承乾示意宁忠给程处弼端上了一碗茶汤之后。

等到宁忠退开,这才朝着程处弼认真地道。“孤很高兴。”

“你高兴就好,不过话说回来,你高兴啥?”程处弼吸溜了一口茶汤之后,好奇地问道。

李承乾半天才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果然,程三郎还是那个程三郎。

想必刚刚怒怼孔颖达那一幕,必定是他义愤填膺之下超常发挥才对。

咦,好像还真是,据传,程三郎那两首必定能流芳百世的佳作,皆是因为生气着恼而超常发挥的结果。

程处弼就看到李承乾端坐着,朝着自己正色一礼。

“你是孤之挚友,孤此生,定不相负。”

程处弼赶紧起身,朝着李承乾郑重一礼。

“殿下以诚待臣,臣焉能不以肝胆相照。”

两人相视,旋及不约而同地大笑出声来,看得一旁的宁忠不无羡慕。

他深知,怕是如今,这位程三郎在太子殿下的心目中,比起东宫诸多属臣而言,份量更重。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程三郎虽然颇能闹腾,可好歹他是站在太子殿下这一边的。

不像之前那位刚刚辞出东宫的长孙家庆,那家伙,简直就是个专门坑太子的玩意,不是个东西。

……

武媚安静地侍立于立政殿内,听到了遂安夫人的禀告,得知程三郎居然在东宫狠狠地怼了散骑常侍孔颖达一顿。

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不过,听遂安夫人的意思。

那位孔常侍也着实在太子殿下跟前也显得过于无礼,以程三郎的暴脾气,他要不吱声,还真说不过去。

“奴婢终究是女子,实在不好入内相劝,所以特来禀告娘娘,望娘娘能够知晓个中情由。”

长孙皇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着矜持的笑容微微颔首。“”

“那奴婢就先告退了……”遂安夫人恭敬地深施了一礼,这才退下。

长孙皇后轻抚着额头,方才遂安夫人那番话,着实让长孙皇后心生不悦。

不悦的对象,自然不是太子,而是孔颖达,没想到,被夫君委以重任。

期望他们能够好好地教导太子,结果,居然将太子如幼儿一般肆意训斥。

这实在是有些不像话。

一思及此,长孙皇后缓缓立身而起。“来人,将那熬煮好的菊花茶带上,随本宫去一趟甘露殿……”

第294章 没想到我没弹劾他,他居然还敢弹劾我?

正在甘露殿内,处置着政务的李世民听闻长孙皇后的脚步声,抬起了头来。

看着那长孙皇后温婉贤淑地给自己端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不由得一乐。

“为夫正好觉得有些渴了,嗯,别的不说,这些日子,饮了这菊花茶汤,倒是觉得身体颇为舒爽。”

“有用就好,夫君你也别过于操劳了才是。”长孙皇后嫣然一笑,目光扫过殿中,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咦,孔常侍莫非不在此?”

李世民微愣,呷了口菊花茶润了润嗓子。“没有,怎么?”

“哦,妾身方才听闻,东宫那边有些小冲突,特地过来想要问问夫君可曾知晓。”

李世民顿时反应了过来。“莫非与孔卿有关?”

长孙皇后颔首答道。“据说是孔常侍与程三郎发生了争执。”

李世民直接就愣了,半天才道。“不对啊,孔常侍乃是负责给太子读书讲史,与他程老三何干?”

“个中情由,妾身也不太清楚,只是听闻,似乎孔常侍对太子显得有些……有些过于严苛。

程三郎这孩子什么脾气,夫君你又不是不清楚……”

“陛下,散骑常侍孔颖达有要事求见。”此时,殿外传来了声音。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沉。长孙皇后缓缓起身,正欲告退。

“观音婢你到里面等等可好?”李世民伸手指了指身后,长孙皇后柔顺地颔首,移步进入里间,悄然地合上了门扉。

不大会的功夫,神情愤愤的孔颖达便步入了殿内,朝着李世民恭敬地深施一礼。

“臣参见陛下,臣请陛下为臣作主,重重惩治东宫左内率副率程处弼。”

李世民愣了愣,示意孔颖达先坐下,这才问道。

“孔卿这是何意,莫非是在东宫与那程三郎起了争执?”

两只耳朵,哪怕是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仍旧嗡嗡作响不已的孔颖达面沉如墨,愤恨地道。

“陛下明鉴,老臣奉皇命前往东宫,为太子殿下讲史解史。

不想程处弼那黄口小儿,却在一旁指手画脚,大放厥词……”

李世民一脸懵逼,瞧这意思,莫非程三郎那个喜欢胡说八道的家伙,想要指点学识渊博的孔颖达?

但方才自己从观音婢的口中所获得的情由,却并非如此。

李世民面色平静如水,轻呷着茶汤,听着这位身形干瘦纤弱,偏偏声音颇为宏亮的孔卿控诉程三郎。

更控诉太子,纵容臣子,坐视他孔某人受到攻讦而不加理会,甚至对方无礼之时,也不发一言……

“……陛下,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身边焉能留下这等狂勃忤逆之人,若是太子殿下受其蛊惑。”

“日后心性大变,如何继承大唐社稷,如此对得起陛下?”

里间的长孙皇后听得眉头大皱,手都已经触碰到了门扉,最终还是缓缓收回。

李世民抚着鬓须,这才古井无波地言道。“既然事涉东宫,朕处置,不得不慎。”

听得此言,孔颖达不禁心生喜意,正欲开口,却又听到李世民说道。

“赵昆,速往东宫,诏程三郎……罢了,诏太子,于卿,还有程三郎到甘露殿来,速去。”

赵昆大声应诺之后掀帘快步而去,孔颖达则有些不明所以地转过了头来。“陛下这是……”

“朕方才已经说了,事涉东宫,朕要处断,自然要谨慎从事,若只是卿一面之辞,便加罪于东宫属臣。”

“太子以及一干东宫属臣会如何想?”

“再者,孔卿也言,卿与程三郎冲突争执之时,太子与于卿皆尽在场,朕,自然是要问上一问。”

看到天子如此,孔颖达最终只能颔首端坐,不过,即便让太子和于詹事同来。

那倒更好了,毕竟,他们二人也是知晓当时场面,难道还能站到程三郎那个蛮横武夫那边去不成?

长孙皇后听得夫君如此处置,悄然松了口气。

她还是没有离开门扉处,继续端坐于此,毕竟这里能够听得足够清楚殿中的交谈声。

不多时,赵昆便赶到了东宫,入得丽正殿,就看到了那悬挂下来的竹帘遮挡住了太子的身形。

不禁有些懵逼的看向一旁的程处弼,程处弼自然继续按之前的解释又说了一遍。

对于这个,赵昆倒懒得理会,毕竟程处弼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赵昆传达了陛下的口谕之后,便退到了殿外等候。

李承乾已然坐不住,干脆就单脚从帘后蹦了出来。“处弼兄,父皇要让咱们都过去,这是何意?”

“当然是因为陛下英明神武,知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呗。”程处弼不以为意地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话倒真有些道理……”李承乾咀嚼着这句话,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程处弼。

立身于殿门口的赵昆也同样听到了这两句,砸巴砸巴嘴。

总觉得这样很有道理的话,不该是从糙汉子家庭出身的程老三口中蹦出来。

不大会的功夫,于志宁也快步赶到,此时肩舆已然备好,李承乾由着宦官的搀扶步入其中。

而程处弼则屁颠颠地窜到前头去,跟那位皇帝陛下的毛脸心腹赵昆套近乎。

“赵叔,能不能给小侄漏个底,陛下是不是很生气?”

“呵呵……”赵·铁面无私·昆呵呵一声,继续大步前行。

“???”程处弼整个人都不好了。神特么的呵呵,大佬你就不能梗直一点?

“赵叔,其实我才是受害者,咱们老程家一向家风严谨,不愿意斤斤计较。

不然,我早去弹劾他了,没想到我没弹劾他,他居然还敢弹劾我……”

赵昆的脚步一个踉跄这才稳住,黑着脸扭过了头来看着这位满嘴胡说八道的程处弼。

“程老三,你少特娘的给老夫胡咧咧,你以为老夫是傻子吗?一边去,赶紧,陛下还等着。”

看到赵昆不乐意跟自己交流,程处弼摸了摸鼻子悻悻败退回来,退回到了肩舆旁边。

然后看向那位沉默快步而行的于志宁,又凑了过来。

“于詹事,一会还请于詹事实话实说,不要过于偏颇才好。”

“???”

第295章 难怪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是老人变坏了……

于志宁一脸黑线地看向这个走路也不安宁的程老三,忍不住低声喝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