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76章

作者:晴了

虽然此刻围拢在这里的,绝大部份都是高句丽的文化精英。

可是他们此刻的表情,就像是不敢置信,又像是在患得患失一般。

而导致这一切的,正是那份崭新的告示。

那就是,这乐浪省的所有子民,特别是那些自信自己饱读诗书,胸有韬略的才俊之士。

都可以报名入读乐浪省省学馆,而入读省学馆得到了毕业的乐浪省才俊之士。就可以有资格参加大唐的科举。

并且,陛下决定,为了照顾边远地区的莘莘学子,所以决定,明年进行一次科举。

并且保证会有辽东省、乐浪省的士子科举录取名额。

当然,这样的名额,乃是大唐皇帝陛下特别恩赐的。

另外,为了庆祝原本属于中原华夏的辽东四郡终于回归故乡。

所以,大唐皇帝陛下,决定挑选两百名优秀的高句丽士子,入读国子监。

再者,大唐皇帝陛下还要择优选择一批高句丽年轻的才俊征召入伍。

在乐浪省置军府十二,让他们进入大唐的军伍之中,为大唐效命。

而且这些府兵,都有资格入大唐帝国番上宿卫,这是何等的荣耀,说不定还有机会能够瞻仰天颜。

高光斗目光痴痴地看着那上面的汉字,耳中传来了那差役之言。

原本那颗显得有些灰暗颓唐的心脏,瞬间剧烈地跳动了起来。

大唐的科举,录取的可都是天朝上国的国士,而如今,自己等人,居然也能够有这等机会……

“我居然可以跟大唐的诸多儒生一决雌雄……”

此刻,人群之中,一个声音陡然响了起来。

高光斗看了过去,就看到了一位读书人模样的年轻人此刻正在抹着眼泪,面露狂喜之色。

“呵呵,你没看到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吗?我辈读书人,需先在乐浪省决出高下。

择其省试优秀之才俊,方可往那天朝之都,与天下人……”

“哈,你难道没有看到吗?皇帝陛下会在乐浪省择士子二百,入读大唐国子监。”

“那可是大唐最高的学府,大唐无数才俊,皆出于此……”

“咦,这大唐程氏大学,将会在乐浪省、辽东省招收那些喜欢格物、算学、以及各种才能的学士……”

“大学?比太学少一点,我怎么觉得这有点不对劲?”

“你这也太过孤陋寡闻了吧?那程氏大学你知道是谁开的吗?”

“就是那位辽东州都督程三郎开办的,听闻这程氏大学,四书五经的老师自然是没办法跟国子监诸学相比。

可是他那里的算学、医学、还有工程学,甚至就连怎么冶炼更精良的钢铁,怎么培养更强壮的牲畜,怎么给牲畜授精都教……”

“啊,这……这也教得太奇怪了吧?我辈读书人,谁会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

“那你就错了,知道不知道汉唐商行?”

“汉唐商行?怎么可能不知道,听闻那可是生意遍布天下的超级大商行。”

“那汉商行里边的雇员,就有不少是那程氏大学的毕业生。

你可想想那汉唐商行雇员的待遇,呵呵,干上一年,赚的怕也不比当官差。

听闻,那些学医的,不但会用药石治疾,更懂得一门神奇的医术,用刀给人看病……”

“……”高光斗的耳朵边,满满的尽是那些读书人的吵吵嚷嚷之声。

只是他们所吵嚷的方向已经开始歪楼,全是些谁也不服谁的内卷屁话。

对于这帮子宵小之辈的叽叽歪歪,高光斗直接就是充耳不闻,仿佛害怕自己看错一般,一字一句地读着那份告示。

第3049章 程某观你这还未满月的孙儿有名将之姿

高光斗看着那张告示上的白纸黑纸,看着下方那里盖着的鲜红大印。

这让他按捺不住地露出了一个近乎扭曲的笑容来,自己这一身所学,将会报国有门。

高句丽的三千里江山算得了什么?又怎么能容得下自己这位出将入相的治世之才。

说不定,自己有朝一日,站在那天朝上国的朝堂之上,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祖坟冒青烟。

回到了马车之上后,高光斗整个人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荣光焕发,斗志昂扬,喋喋不休地跟娘子乙氏讲述着那份告示的内容。

当然还要狠狠地自我标榜,而娘子乙氏甜甜地笑着,看着这快要在马车里边手舞足蹈起来的夫君。

就在这个时候,车外的亲随敲响了车壁,却是马车,已经来到了城外的码头。

而此刻,正有大批的战俘,哦不,是拔乱反正的建设兵团将士正在登岸。

眼尖的高光斗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个高大魁梧的熟悉身影,正在跟一位穿着唐朝官员服饰的老者正在那里小声地交流着什么。

赶紧朝着娘子乙氏打了声招呼之后,高光斗就快步朝着那边飞奔而去。

此刻,高东明正恭敬地听着跟前这位随军而至的许敬宗的吩咐。

这位老先生,虽然是个瘸子,虽然他仅仅只是程都督麾下的一名主事。

但是高东明却很清楚,这位许主薄之才,便是为一国之相,也是绰绰有余。

重要的是这位许主薄行事十分果决,而且手段过人,一干战俘,啊不……是一干建设兵团的将领,全都被他收拾得服服贴贴的。

而这一次,许主薄奉程都督之命南下,特地挑选了自己,高东明很清楚,这位需要的是自己对大唐的忠诚和能力。

就在俯首贴耳听命的当口,就听到了远处传来了熟悉的叫喊声,高东明一扭头,就看到了高大英武的亲儿子正朝着这边大步而来。

“光斗……”看到了亲儿子高光斗的那一瞬间,高东明的眼珠子瞬间就红了起来。

“父亲,不孝子拜见父亲……”

高光斗看到虎目含泪的亲爹迎面而来,直接就拜倒在地,哽咽出声。

“快快起来,光斗,能够再见到你,看到你无恙,为父就算是死也甘心了。”

高东明也是满脸泪痕地扶起了儿子,心情澎湃不已。

很快就想到自己正在聆听那许主薄的吩咐,赶紧扯了一把高光斗来到了那抚着长须,若有所思看着这一幕的许敬宗跟前。

“末将失礼了,还请许主薄勿怪……”

许敬宗打量了眼高光斗,看到他与高东明肖似的容貌,眼神不禁有些恍惚,但他很快就回过了神来,露出了一个宽和的笑容道。

“无妨,你们父子,能够经历战乱之苦后,还能安然相见,这可是你们的福份,记得要好好珍惜才是。”

听到了这话,高光斗有些腼腆地一笑,朝着这位许主薄一礼后,这才向父亲言道。

“多谢许主薄体恤,对了父亲,乙娘生了个男孩。”

许敬宗看到高东明有些犹豫地看向自己,很是大度地摆了摆手言道。

“高将军快去吧,先去见一见家人,一会忙完再过来就是了……”

看到高东明满脸感激地行礼后,拉着儿子飞奔而去,许敬宗的脸色不禁有些萧瑟。

自己的那忤逆子,现如今也不知道在何处,也不知道他跟那个女人所生的娃儿,如今可还好?

老许家的人伦惨剧,每每让许敬宗想起来,都觉得无比的扎心。

唏嘘半天之后,旁边有人提醒,说是程都督已至,许敬宗赶紧抹了把脸,快步上前赶去迎接。

而这个时候,程三郎已然策马晃晃悠悠地来到了码头附近。

看着建设兵团的将士们正在与那些前来迎接的亲朋好友们不是抱头痛哭,就是相拥唏嘘。

而此刻,正好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建设兵团郎将,正朝着这边飞奔而来。

对方也同样看到了自己,赶紧快步上前,朝着程三郎恭敬地一礼。

“末将参见都督。”

程三郎翻身下马,伸手扶起了高东明之后,打量着那随同高东明一起向自己行礼的年轻人。

“哈哈,高郎将不必多礼,咦……想必这便是你经常提起的爱子高光斗吧?”

“回都督,正是犬子光斗。”高东明点了点头,满脸激动而又骄傲地指了指高光斗道。

“犬子光斗虽然还年轻,但是不论韬略还是学识,都远在末将之上。”

高大英武,相貌堂堂的高光斗露出了一个显得腼腆的笑容,但是至少还能够维持从容不迫。

三人寒暄之间,妻子乙氏已经抱着孩儿匆匆赶了过来。

那高东明赶紧上前两步,接过了那个尚未满月的小娃娃,满脸疼惜地看着这个小东西。

“光斗,可有名字了?”

“父亲,孩儿就是想等你回家之后,给他起名。”

抱着这个小娃娃,想到了这些年来的纷乱,高东明忍不住感慨地道。

“不如,就叫他舍鸡,希望他未来的日子,可以活得安稳得如同在舍中之鸡。”

笑眯眯站在一旁的程三郎听到了这个奇葩的名字,瞬间笑容一硬。

不光是程三郎,他身后边的那几位亲兵也都表情甚是古怪,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高东明给自己孙子起名字会有这么清奇的脑洞。

“高舍鸡……”此刻,正激动不已的高东明突然听到了身后边的程都督正在重复自己乖孙的名字。

有些愕然地扭过了头来,就看到了程都督表情显得有些古怪地打量着自己怀中的孩子。

“好名字,相当优秀的名字。”就看到了程三郎朝着自己一笑。

“……”听到如此的夸奖,高东明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接话了都。

这个时候,已经悄悄地来到了跟前,向程三郎见礼了的许敬宗有些狐疑地打量着程三郎的神色。

总觉得这位喜怒无常的顶头上司此刻的表情份外的古怪,像是在笑,又像是在蛋疼。

唯有程三郎自己才知道,这位此刻尚未满月的高舍鸡,虽然他不怎么出名,但是,他却有一个威震天下的好儿子,未来的大唐名将:高仙芝。

那么问题来了,爹都还是个还没断奶的娃,那高仙芝会不会出现?在这个历史时空,怕已经成为了一桩历史悬案。

程三郎默默地走了几步,想了想,又觉得不对,然后又走了回来。

来到了那高东明、高光斗、高舍鸡祖孙三人跟前站定,然后朝着他们爷仨露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