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10章

作者:晴了

“陛下有谕,你这位平壤道行军副总管负责押运粮草前往营州,五日之内启程,不得有误,不然军法从事。”

“……”程处弼接过了那份圣旨,看着里边熟悉的笔迹,只能满脸悻色地长叹了一口气。

“知道了,唉……行吧,不能行军作战,搞搞运输,也算是功绩……”

自己在听到要防御高句丽与百济水师的那一瞬间,脑子里边就闪过许许多多的灵感。

正所谓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包括但不限于沿着水路深入高句丽与百济的腹地去搞点事情的想法。

可惜,不讲武德的老丈人远在千里之外,给自己来上这么一下,偏偏又不在跟前,好歹自己还能用话术晃点下老丈人,说不定还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干武勋子弟与程三郎一块离开了会议现场,想必此刻留在那里的李绩正与吴中郎将等人正在弹冠相庆。

一思及此,程处弼就觉得索然无味,运粮食哪怕是自己能运出花样来又有个毛用?

这个时候,屁股后边跟着的一帮子老兄弟心情也甚是不佳,还有那位如今专门负责那一营火枪兵的薛仁贵也甚是不爽利。

毕竟自己呕心泣血地训练着那一营火枪手,总算是将那一营火枪手打磨得相当的锋利。

就差一个契机,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威力,结果,居然特娘的只能拿起手中的火枪去当扁担吭哧吭哧的运粮食,这谁受得了?

一行人晃晃悠悠来到了那程三郎的住所,就跟一票咸鱼似的,连翻个面晒太阳的动力都没有。

李恪这位大唐齐王殿下老神在在地蹲在那里,不悲不喜,反正甭管去搞防御,还是搞运输,都关他屁事。

他只需要安静如鸡,静若处子地呆在这登州就成。特别是处弼兄之前说的那些症状,自己也略有一些。

正好乘着处弼兄他们不在的日子里,自己也争取好好调养一下,千万不能像那金毗昙似的,这才刚刚四十出头的样子,居然就已经严重肾虚。

自己可是要向皇爷爷李渊学习的男人,争取在七老八十的时候,还能够矫健的看着亲儿子降世的那种男人。

……

最终,程三郎第一个振奋了起来,拍了拍巴掌大声地吆喝道。

“好了诸位弟兄,大伙赶紧精神点,别给犯了瘟病似的。其实就算是运送粮草辎重,也不是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也是,万一英国公那边出了什么疏漏,让敌舰觅得良机蹿过来,也是有可能的事。”

“对啊,这话在理,说不定真会有这种可能性……”

嗯,说这话的是李思文,就不知道他爹李绩听到这话,会不会抄起大棒棒耍上一套父慈子孝棍。

“告诉那些弟兄们,让他们都打起精神来,检查好各艘战舰的武器装备,弹药库存。”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要有人敢动咱们这只运粮船队一根毫毛。

咱们就得把对方的脑浆子给打出来,不然,怎么对得起我大唐水师的威名。”

看到一干犹如太阳底下晾晒的咸鱼般的弟兄们都纷纷地支愣了起来,发出豪言壮语。

程处弼亦是老怀大慰,一拍大腿,决定今天整点好的,好好地犒劳一下大伙的五脏庙。

毕竟之后的一段时间,要天天呆在船上,可没有机会像现在这样吃香喝辣。

第2941章 辽东城,前朝两次折戟于此……

数日后,程处弼率领着特遣舰队,满载着粮草辎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登州,朝着营州方向进发。

而李绩这位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则立身于登州水师主力战舰上,吴中郎将挥舞着手臂,下达了一个又一个的军令。

大唐登州水师,再一次倾巢而出,朝着那高句丽与百济沿海方向缓缓推进,压迫过去。

经过了上一次的大战之后,已经意识到了热汽球那查敌于先机的优越性,而且还能够进行远程交互通讯。

使得大唐的水师,能够相隔数十里之地,就能够明白彼此之间的意图,实施下级下达的指令。

所以这一次,更多的热汽球被带上了战舰,将会让那高句丽与百济的战舰想要在大海之上包抄合击偷袭大唐水师的想法变成泡沫,一戳就破。

程三郎他们这只特遣舰队,由于需要深入内陆的河流,将辎重粮草运往营州这样的城邦。

而那些三桅巡洋将军舰由于本身属于远洋船只的吃水问题,自然无法深入。

他们将会作为护航队的主力,在运输大队进入内河之时,封锁入海口。

如此一来,即便是高句丽与那百济的水师想要过来袭击,也得好好掂量是不是这些威力爆炸地巨舰的对手。

北方的风,哪怕是到了春季,仍旧是十分的凛冽,不过好在,水师将士们现如今都获得了汉唐商行专供的护手、护面的霜膏,最大程度地减少将士们冻疮的发生。

另外,所有的水师将士现如今所穿戴的都是温暖的冬装,并且,由于纺织技术的进步,还有程三郎这位优秀的设计大师的先进理念。

大唐不论是陆军还是水师,都早就已经不再穿着那着寒风一吹,大腚甚凉的开档裤。

早就都已经穿上了连裆的裤子,当然,前门自然是可以解开的,再就是,厚腰带如今已然成为了每一位将士的裤腰带的标配。

过去的裤腰带用的是布条,虽然物美价廉,可那玩意需要一双灵巧的手来系活结,当然你想系死结也不是不行。

但有个问题,万一你蹿稀,没来得及用灵活的指法解开死结咋办?

更何况,战争,那可是要人命的,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敌人突然袭击,所以在过去,系不紧的活结,结不开的死结,经常会成为一些英勇的将士心中的痛点。

而自打那织布机通过改良,再加上百叠布的物美价廉,通过利用厚实的帆布来制作扎实,软硬适中的裤腰带变得成为了可能。

只要裤腰带事先穿在裤腰的裤耳上,两条白花花的大腿往那裤腿里边一钻,裤子上向一提,然后一勒一卡,针扣式皮带瞬间锁定。

有了这玩意之后,哪怕是蹿稀,那也不怕,毕竟这玩意脱起来也是贼快。

总之,程三郎觉得自己也算是在为大唐的军事装备方方面面,都在呕心泣血地贡献着自己的棉薄之力。

……

登州距离那营州所在的辽东湾,就相当于一个在渤海的南面,一个在北面。

不过渤海本就不算大,所以,哪怕是登州水师特遣舰队特地沿岸航行,也不过数日光景,就抵达了那白狼水的入海口。

入海口处,正好有营州的水师正在游弋,看到了这只庞大的运输舰队的到来,第一时间迎上前去。

很快,程三郎就看到了登上船来的一名大内侍卫,而且他还送上了一封书信。

程三郎这才得知,老丈人在朝着登州下达命令的那一刻开始,原本已经窝在这营州一带的大唐精锐,就已经犹如离弦之箭一般开始射了出去。

而原本呆在幽州渡过了整个寒冬的老丈人也领着一票文武大佬,直接一口气就浪到了营州。

而现如今,大唐兵马分成了数路,一路在那翼国公秦琼的统领之下,出其不意地从通定(今新民西北)渡过辽水,进至玄菟(今沈阳东)。

辽东道副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领兵进逼新城(今抚顺北),城中守军惊恐,不敢出战。

先头部队张俭领胡兵为前锋,渡辽水趋建安城(今盖州东北),破高句丽兵,斩数千人。

老丈人已经亲自随军前往辽水,也就是说,自己这边的需要将其中的一部份辎重粮食,径直送往那辽水而去。

此刻,老丈人正在那里亲自坐镇,毕竟大唐征伐高句丽的第一场重大战役,已然在辽水一线轰轰烈烈的展开。

面对着这个消息,程处弼自然不敢怠慢,留下一部份辎重之后,尽起水师,继续向着辽水进发而去。

立身于那甲板之上,看着那大海壮阔的波澜,耳边,传来了那薛仁贵的厉喝之声。

一扭头就看到了一百名火枪手,不动如山地稳稳站在那因为海浪而略微有些起伏的甲板上。

随着薛仁贵的号令声的变化,这些火枪手就在那里变化着各种的姿势,有些直接冲到了船舷处架起了手中的火枪。

有些则借助着那甲板上事物的遮挡掩护,缩到了后方,但是手中的燧发枪稳定地瞄准向薛仁贵所指向的方向。

看着这些在这样的时刻,仍旧在刻苦训练的火枪兵们,程三郎与一干武勋子弟都倍感欣慰。

毕竟这是一只新式军队。

……

李世民稳坐在那中军大帐之中,此刻,他已然将中军大帐,安置在了这辽水之畔,此刻,两万大唐精锐之师,正陈兵于辽水之畔。

而在辽水对面,高句丽的兵马,还有那些臣服于高句丽的靺鞨蛮族兵马足有三四万众。

而今,须发如雪,却犹自精神抖擞的大唐军神,此刻正站在沙盘跟前,侃侃而言。

“……辽东坚城之内,尚有兵马两万余众,我军想要拿下辽东坚城,必先破掉高句丽的辽河防线,斩断他们诸城之间的相互联系……”

“之后,再遣一只精锐,卡在辽东城与白岩城之间,严防高句丽援助辽东。如此……”

手中的长杆,绕着那被插着一杆醒目白旗的辽东城前后左右指指点点不已。

而一干大唐军方宿将,此刻除了领军在外的,其余人等,皆尽肃穆列于沙盘周围。

李世民的表情相当地严肃,与这些在场的文武重臣一般。

听了这位不顾年迈,亦一力要求随军征讨高句丽的大唐军神的这番分析之后,亦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看到李世民有所动作,李靖这位大唐军神朝着李世民一礼之后,退到了一旁,将发言的位置交给了大唐皇帝陛下。

“列位卿家,大多都经历过前朝末年之乱,而前朝末年之乱,又与那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无干系。”

说到了这,李世民刻意地顿了顿,由着文武百官们去回味,去回忆过往。

而他则用沉稳的语调再一次开口。“前朝三征高句丽,两次折戟沉沙于这辽东城下。”

“此为前朝之耻辱也,虽与那隋炀帝自以为是,好大喜功不无关系,但是,犹见那辽东城之难取。”

“诸卿,我大唐立国至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国力之强,犹胜前朝多矣,而此番征讨高句丽,更是名将如云。”

听着李世民这番激励人心的话,一干文武重臣都深以为然,李靖亦是抚着长须频频颔首。

只不过,他的内心却持着不同的意见,前朝之时名将又何尝少?不过说来说去,跟前的大唐皇帝陛下,不论是眼界还是军旅的经验,都远在那杨广之上。

所以,大唐征讨高句丽,可是前前后后准备了许多年,而这辽东城,无论如何,必须要拿下。

不然,本朝若与前朝一般,皆在这辽东城下折戟的话,陛下的老脸往哪搁?怕是自己等人也没脸回洛阳去见大唐父老乡亲。

一思及此,李靖忍不住微微轻叹了一声,抬眸看向那犹自侃侃而言的天子。

第2942章 满身大汉,生无可恋的男人柴令武

辽水,属于是东北地区南部汇入渤海的河流,汉代以前称为句骊水或者是句骊河,汉时称为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水,反正在我大唐朝是称为辽水。

辽水流域不小,算是中华大地上的七大河流之一,虽然在后世,辽水不论是流量还是水质都很次。

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那样的清彻见底,而披挂重甲的程三郎正立身于位于舰队最前方的一艘斗舰甲板上。

早在进入了辽水之后,就已然能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特别是位于辽水两岸,时不时就能够看到有游骑驰过,又或者是凑到河岸旁来进行窥探。

这让程三郎顿时警惕了起来,向那位随船同行的大内侍卫一打听,知晓他们已然接近战区。

既然接近了战区,那自然不敢再轻松写意,当即下令所有的将士都披盔带甲。

至于那薛仁贵所率领的火枪营此刻也全副武器。相比起大唐其他冷兵器武卒而言,他们都抄着一根犹如怪异烧火棍般的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