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9章

作者:晴了

牛眼肉(划重点,不是牛眼睛附近的肌肉组织)肉质细嫩,脂肪含量较高,吃起来的口感比较香甜多汁,不干涩,适合涮火锅……

火锅,一想到这个词,程处弼就内心一阵微微的刺痛,没有了辣椒,没有了郫县豆瓣,自己就没办法做出程氏秘制火锅调料。

火锅没有了红汤,已然失去了尊严和灵魂,可毕竟,牛百叶和黄喉还有肥牛此刻就在眼前,白汤其实也不是不行。

“三哥,你也饿了?”程老四听到了自家三哥吸溜口水的声音。

“还没饿,这是馋的。走,看看去。”

程处弼已经迫不及待地大步撵了上去。四、五、六三个弟弟屁颠颠地跟着三哥的脚步,跟着三哥去厨房,肯定会有好吃的。

脆爽的牛百叶与黄喉,还有肥美甘甜的肥牛,还有那卤制之后棉香劲道的牛肚,以及那可以用来制作灯影牛肉的牛健子……

尤其是前三种最令自己魂系梦牵的涮火锅极品食材,谁敢跟自己争,老子就跟谁拼命。程处弼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三分。

“……三哥这是咋的了?我怎么感觉三哥杀气腾腾的。”

“呵……这就是老六你见识短浅了,这种状态,你四哥我可是见过的,叫护食。”

程老五一脸恍然。“对,我想起来了,秦叔叔家的看门狗就那样,敢动它骨头,连主人都咬……”

三个弟弟正在显摆自己渊博的知识,前面大步前行的程处弼脚步一个踉跄。

然后恶狠狠的一个狮子摆头,眼睛瞪得像铜铃,脸黑得就像是柴火熏过的锅底。

“……哎哎哎……三哥你咋的了?脸怎么这么黑,好吓人。”三个弟弟生生被程处弼那溢散开来的冲天杀气吓得瑟瑟发抖。

“今天你们仨小屁孩再多叽歪一句,都别想吃饭!”

程处弼毛了,神特么的护食,我可是你们的亲哥,居然拿我去跟狗作对比,这几个熊孩子,简直不是人。

……

程处弼赶到了厨房所在的院落,居然看到了管家富叔光着膀子顶着一头臭汗,正在几位欢天喜地的程府大力士的帮助之下将整张牛皮剥下。

这头倒霉的程府公牛,早在凶案现场暴毙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有老司机第一时间给它放了血。

至于肥头大耳的梅大厨则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安静如鸡地看着那些体力过人的程府家丁将这头牛大卸八块。

毕竟他的强项在于对食材的精心处理和烹饪,这种解剖工作实在不适合肥头大耳的他。

“见过三公子,三公子对于牛肉的烹饪,可有什么想法?”

看到了程处弼赶来,已经对他的厨艺心服口服到恨不得跪舔的梅大厨赶紧迎上前来。

“一般你们怎么做?”

打量着正抄起小斧头狠狠剁在公牛肩胛骨上的管家程富,用力之大,犹如在月宫砍桂的吴刚,程处弼眼角一阵抽搐。说好的庖丁解牛呢?

程济作为程府的厨房总管,他自然更有发言权。

“这牛肉一般嘛都是拿酱着吃,还有一些肉质细嫩的部位,可以拿来做脍。

另外,牛油这个宝贝可得留着,给府中的武器防锈,还能做蜡烛照明,给府中的门房做保养……”

“剩下的牛肉则会拿盐腌起来风干,等到想吃的时候才拿来烹饪。不知公子以为如何?”

程济看向了程处弼,毕竟这段时间以来,程处弼用他那不世出的天才厨艺,已经深深地折服了卢国公府的厨房工作人员。

“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太浪费了,一会听我的,对了,那牛的内脏呢?”

“牛肝会拿酱起来吃,牛心、牛舌、牛肺这些也是。

至于牛肚子里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那就拿去喂狗或者是喂猪……”

“???”

第32章 三哥居然连喂狗的玩意都要抢着吃

“喂狗和喂猪?!我没听错吧。”程处弼整个人都风中凌乱了,连思维都差点陷入混乱。

你们还是人吗?这是什么骚操作,适合涮火锅的牛百叶,肚领,适合卤制的毛肚、网肚;

牛肠可以用来制作闻起来奇臭,但吃起来味美无比,能让自己最少多吃三碗饭的牛瘪火锅,巴适得很。

还有拿来干煸之后,能够馋哭街坊四邻的牛鞭;还有那同样处理好也是相当不错的美味的牛蛋蛋,居然都拿去喂狗和喂猪?!

我特么真想把你们全扔去喂狗喂猪,牛身上最精华的玩意,居然被你们如此糟蹋,程处弼觉得自己的愤怒已经快要无法压制。

“对啊,那些东西里边,满是污浊之物,谁敢去吃,自然只能扔给那些畜生食用。”一旁的梅大厨一脸理所当然地点头附合道。

此刻,耍了半天斧头的程富将斧头搁下,抄起了一柄尖刀,麻利无比地将牛肚子剖开,哗啦啦,满肚子的肠肝肚肺全泄了出来。

程富手脚麻利地一边翻找,一边用利刃,将牛肝、牛心、牛肺、牛肾这些可以制作美食的内脏摘出来之后,一脸嫌弃地拿脚将剩下的内容物往旁边一踢。

“赶紧拿走,拿去喂家里的畜生。”

“慢!”程处弼大惊失色,犹如在喊刀下留人一般,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

“???”

……

所有人都被程处弼突如其来的大喝声给吓得一哆嗦,程富这位主刀宰牛的卢国公府大管家整个人都迷了。

刚刚自己不是已经解释了一通,难道说三公子又要犯病不成?

程老四赶紧手忙脚乱的在怀里掏药,一旁的老五老六赶紧上前拉住程处弼的衣襟。“三哥,有话咱们好好说,别把人给吓着……”

“你们……那些玩意给我留下,我要吃。”程处弼急了眼,大手直接将那两个弟弟给扒拉到了一边,大步上前,指着那几个牛肚大声道。

“……”一阵风儿,温婉而又绵软,轻轻地扫过整个院子。

将程富这位大官家垂落下来的一根鼻毛给吹得飞扬,落在了那堆被程富嫌弃的牛下水上面。

所有人都眼睛瞪得像铜铃,表情满满全是懵逼,呆若木鸡地看着这位三公子。

“看什么看?”程处弼脸都黑了。“这些玩意拿处理过之后,滋味之美,更胜牛肉你们懂不懂?”

“……”又一阵风儿吹过,除了程处弼,所有人仍旧保持着呆若木鸡的状态。

“刀给我。”程处弼直接就毛了。特么的你们不相信就算逑,老子自己弄,为了一口吃的我容易嘛我?

“三公子,您,您真要吃……要不,这牛肝和牛心都给您,那些还是别吃了吧?”

程富这位大管家勉强挤出了一丝笑意,讨好地道。

“我特么……”程处弼真心觉得自己跟这帮子一千多年前的糙汉子们有一条沟,是一条远比玛里亚那海沟还要深的代沟。

最终,在程富的劝说之下,卢国公府程三公子只能悻悻地站在一旁指点,由程富亲自操刀。

“对,那四个牛胃都给我切下来,还有那牛鞭和牛蛋蛋也给我留好了,还有牛肠也是……”

程处弼这才松了口气,让两名小厮把自己拿到的心仪之物提溜到了一边,然后让他们照自己教的方法去反复清洗。

至于牛肠子,想了想,程处弼还是决定让小厮们把牛肠子也给清洗干净。牛瘪火锅这玩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得了的。

万一自己整出一锅,惹得满府上下掩鼻而逃,街坊四邻哭着喊着窜去衙门投诉自己恶意污染长安城空气。

就算是官府不敢窜进府来抓自己,可也容易影响邻里关系。关于自己这位程家老三的各种流言蜚语已经太多,没必要再主动加料。

再说了,干煸牛肠同样也是能香得馋死隔壁家的孩子。

三个弟弟猥琐地蹲在不远处,看着程处弼指挥小厮处理那些之前准备拿去喂狗和猪的牛下水。

“三哥居然连喂狗的玩意都要抢着吃,这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要他不吃生的就好,等一会爹回来了,赶紧告诉爹才是正经的。”

“唉……可怜的三哥,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正常。”

“不许胡说八道,记住了,三哥已经全好了,最多,最多也就只是偶尔不着调,这可是爹交待的。”

“四哥说的对,但万一三哥要吃生的怎么办?”

“所以我们要盯紧三哥,都打起精神来。”

“好!”

……

程处弼让人处理完了他所需要的食材,让人拿去冰窑里边好好地冻起来,等到改日,自己再好好的享用。

今日既然亲爹要大摆家宴,邀请各路英雄好汉?不对,是朝中的各位文武勋贵到府中享用美食。

那自己这个亲儿子就要担负起总厨的责任,为大家提供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全牛宴,也算是回馈家中诸位亲人这段时间以来对自己的关怀。

最上等的牛里脊,自然是制作牛肉脍的最佳食材,而牛肉丸子汤也是必须要有。另外,炖牛腩这种美食当然也少不了。

还有干煸牛背筋这等绝妙的下酒菜自然也要精心烹饪。至于卤牛肉最适合的自然是健子肉……

程处弼换上了他施展厨艺时所穿戴的那一身,开始在厨房院子里边指挥着那十余名厨房工作人员们行动起来。

锤肉的铁棒没有?呵呵,老程家的武器架上,可是有一对铁锏,这玩意拿来锤肉也同样很嗨皮,嗯,就是看着有点瘆人。

几位负责将整头牛大卸八块的糙汉子此刻已经蹲到了一旁看热闹,毕竟烹饪美食不是靠死力气来完成,而是需要优秀的天赋。

大管家程富这位解剖公牛的主力已经重新穿上了衣物,坐在一旁休息。

虽然中途出了点意外,但好在,三公子除了拿走牛下水和那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就没在有何动作,总算是让他心中稍安。

不过之后,三公子又想要连那用来制作弓弩的上好材料牛板筋也给拿走,说也要拿来做吃的,目瞪口呆的程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说歹说这才勉强劝住。

但仍旧不得不付出了一条牛背筋的代价,而背筋,三公子也要拿来吃掉……

唉……程富抹了把汗水,看样子,三公子这病想要痊愈,是一件需要作长期打算的艰巨任务。

第33章 你们程家也就老三长得眉清目秀

天色渐渐进逼至黄昏之时,已经忙了整整一个下午,终于看到了所有的食材都已经齐备制作完毕,只剩下一些打杂收尾工作,程处弼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摘下了头上的高帽。

厨房的不少工作人员都是一边滴着口水一面忙碌,三公子烹饪全牛宴的手艺,还有那些食物所散发的香味,已经让他们服气到彻头彻尾。

包括管家程富,这位大管家借口过来视查宴会菜肴生产进度,已经多次进入烹饪场所,并且每次离开的时候都嘴角流油,满脸陶醉。

这一幕幕,让程处弼的优越感和自豪感顿时由然而生,这下你们这些大唐王朝的土老冒们明白了一位不世出的厨艺天才到底有多重要了吧?

“三哥……那个我也想尝尝。”程老六打着饱呃,将脑袋探了过来,看着那正在沙锅里边咕嘟咕嘟的炖牛腩。

程处弼扭过了头来,看着已经明显肚子挺起的程老六,还有不停打着饱呃瘫在一旁的老四和老五,脸都黑了。

“还吃个屁,你自己看看自己的肚子都鼓成什么样了?济叔,赶紧让人给他们一人灌上一碗山楂水,把他们撵出去,也不怕把自个给撑出病来。”

就在程处弼下令的当口,卢国公府大门,街道上的街坊四邻们已然识趣地避到了街道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