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90章

作者:晴了

“不知我等何时启程?”

李世民站立起身子,活动了下有些发酸的腰背。

“嗯,明日好生休息一日,后日一早我们便离开登州,前往齐州与大军汇合。”

听得此言,一干重臣凛然遵命,一旁的尉迟恭忍不住抚着浓须乐呵呵地道。

“正好,臣这两日正好吃个够本,毕竟日后怕是再难有机会,吃到如此鲜美的海味。”

此言一出,李世民亦是一乐,深以为然地点头笑道。

“赵昆,你去跟程三郎说一声,这两日就辛苦他好好地展示他那过来的手艺。

咱们君臣,就再好好的享受享受我那爱婿的手艺如何?”

听得此言,一干大唐文武重臣都不禁眉开眼笑,轰然叫好。

哪怕是程三郎那只妖蛾子经常搅得长辈们头疼脑热不得安宁,但是这小子的厨艺,那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天下难得。

就像那些腥味既重又大的海鲜,在过去,大多都是贫苦人家们才吃的。只有少量的珍肴,才会登上富贵人家的餐桌。

可是到了他程三郎的手中之后,那些又丑又癞,看起来令人难以下口的海鲜,都变得色香味俱全,令人大快朵颐,流连忘返。

甭管是那名字令人产生不好联想的海腚眼,还是那些外型丑陋的贝壳,经他之后烹饪之后,那滋味,特别是听闻那些海鲜都十分的滋补,甚至还有壮阳之功效后。

更是令这一帮大唐中老年男人们两眼放光,恨不得一顿补到阳气方刚。

……

当天夜里,一干君臣,美美地享用了一顿海鲜大餐,不管是炖的佛跳墙,还是炒的香辣蟹,椒盐虾虎,又或者是清蒸海胪鱼,以及煎鮟鱇鱼肝,以及海鲜刺身,还有数不清的各种海鲜菜肴。

吃得一个二个流连忘返,赞叹连连,甚至有些人还叽叽歪歪,等到以后致仕,倒可以有空暇来这沿海之地享受享受。

“爹,不必担忧,如今处弼兄正在构思一条海鲜特快专列。倘若可行的话,在这里打捞上来的海鲜,会第一时间用冰块给镇住,然后直接封箱装镇,用十二时辰不停的特快专列直递洛阳。”

“中途准备设立四十个驿站,如此一来,速度能够比之之前的那长洛特快,还要快上不少,如此一来,两千多里路,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可以运抵洛阳。”

“就为了一口吃的这么奢侈?”一位文臣忍不住小声地吐了句槽。

那位弃武从文的武勋子弟李景仕朝着这位长辈一礼,不卑不亢地道。

“这个世上,总会有一些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为金如土,何况咱们汉唐商行乃是合法经营。

每年向朝廷缴纳的税赋,乃是天下商贾之冠,就算是赚到了钱,也是在为我大唐百姓谋福。”

这话听得一干朝臣哑口无言,李道宗笑眯眯地抚着长须,满脸慈爱地打量着这位终于已经解去了绷带,恢复了正常装束的亲儿子。

他这话还真没说错,论起来,现如今大唐诸多商号,汉唐商行绝对是最大的那个,而且许多生意做的都是独家生意。

可偏偏,汉唐商行做起生意来,一向都是公平买卖,再就是,每当地方上出现灾害之时。

而汉唐商行可不会像那些只讲利益的商贾大户,在灾害来临之时,故意提高粮价。

汉唐商行,绝对会利用自己的渠道,第一时间向灾害地区输入粮草,配合政府救灾。

过去,救灾最怕的就是百姓缺粮,以致卖儿卖女,卖田产宅地,造成动荡。

汉唐商行的义举,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在官府的眼中,都是正能量的,有良心的商号。

再加是汉唐商行,在各利兴修道路桥梁,利于了物流交通,商贸往来,同样也便利了当地的百姓。

总而言之,汉唐商行的所作所为,哪怕是让大唐最严苛的御史来,也不好意思说汉唐商行是奸商。

也正是因为汉唐商行在各地商贾行当的话语权,同样也对于当地的商贾有了一定的约束力。

毕竟谁特娘的敢强买强卖,又或者是搞一些欺行霸市的行径,汉唐商行肯定不乐意,肯定要向官府举报。

你当地官府不管?呵呵……请你先好好地打听打听,汉唐商行屁股后边蹲着的都有谁?

你不管,自然就管你的更大的官员给你施加压力。

汉唐商行后边的东家,十来位国公,就连大唐太上皇帝、太子等人亦在其中也有股份。

所以,当地的豪强、甚至是贪官污吏,想要上下其手,那也得好好的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么硬的后台和本事。

其实到得现如今,汉唐商行已经不像是一个民间商号,更像是一个半官方的商业集团。

只不过涉足的行业实在是太多了点,但好在,汉唐商行的规章制度,一直都没有谁敢破坏。

或者说,有人犯了错,下场很凄惨,并且会被列为典型,告诉每一位在职员工和新进员工,老老实实按照规章制度。

至少你们可以解决温饱,甚至是丰食足食,可是如果乱来,一旦被发现,等待你的就是牢狱之灾。

重要的是,汉唐商行一向都是主动地缴纳税赋,要知道,大唐是没有商税的,可偏偏,汉唐商行每年会将自己净收益的两成主动自觉地缴纳国库。

要知道,如今以汉唐商行那恐怖的体量,让他每年的净收益,都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第2906章 大唐皇帝陛下临别之前的烦恼……

可以说汉唐商行一年向朝廷缴纳的税赋,都已经接近了一道之地向朝廷缴纳的税赋。

另外,皇家还能够在这净收益中获得两成纳入内库,也就是说,大唐皇室以及朝廷从中直接获取了近四成的净收益。

简直就是朝廷和大唐皇室的摇钱树,如此一来,还有谁敢叽歪?

李世民打量了那边一眼,目光一转,落在了程三郎的身上,刚刚想要开口夸上两句,想想还是算了。

毕竟这小子干的丰功伟绩已经是太多太多,自己可是大唐皇帝,又不是嘴上抹了蜜的马屁精,老去夸这小子做甚。

一想到那天这货把那倭国给平定这样的灭国之功,洋洋得意地描述为搂草顺便打的兔子。

这话要是传出去,李世民相信,这小子铁定会逃不过那帮子武勋重臣的各种黑脚黑手地泄愤。

程处弼正在那里跟李恪鬼鬼崇崇地小声嘀咕,突然心有所感地一扭头,就看到了老丈人带着一脸贱兮兮的坏笑正在打量自己。

程处弼不禁一呆,这位不讲武德的老丈人,莫非又要算计老子不成?

大佬你可莫要忘记了,老子为大唐流过血,为大唐立过功。

李世民看到程三郎投来的古怪目光,顿时有种做贼让贼脏主人看到的羞耻感。

不过作为大唐皇帝陛下,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退缩,直接鼓起了眼珠子,拿出了恶人先告状的气势。

“你小子,那是什么表情?怎么,老人还不能瞅你了?”

程处弼心中一梗,算了算了,惹不起的老丈人,就像自己咽不下的恒河水,敬而远之就好。

不过考虑到自己的本职工作,程处弼还是决定抛开个人恩怨,朝着这位老丈人进言道。

“……丈人,小婿是正好有一件事情,想着丈人你后日就要离开登州。

小婿就想着,还有一件宝贝,丈人你们还没有见识过,所以想看看你们明日是否方便去一趟工坊那边……”

李世民微愣之后,下意识地问道。

“哦?什么宝贝,火器?”

程三郎点了点头。

“比那飞雷炮还要厉害?”

“……”这话让程三郎直接哑口无言,表情很麻木地摇了摇头。

“会不会爆炸?”

程三郎继续表情很麻木地摇着脑袋。

“射程有那舰载火炮远吗?”

程三郎脸色越来越黑,只能继续麻木不仁地摇头。

看到程三郎那副倍受打击,灰心丧气的模样,李世民呵呵一乐,大巴掌甚是亲昵地拍了拍这位年轻人。

“贤婿啊,不要灰心,不过你能够为了我大唐的火器,如此兢兢业业,呕心泣血,老夫可是全看在眼里。”

“老夫与众卿这些日子也着实累得够呛,就不过去了。

嗯,下回,等贤侄你下回再鼓捣出什么好宝贝,老夫一定捧场。”

“……”看着这位笑眯眯的老丈人,程处弼甚是蛋疼,算了算了,既然那样的好宝贝你都不乐意看。

回头等老子先抄起那些燧发枪干出点名堂,到时候让尔等亮瞎眼珠子。

程处弼心中愤愤不已,表情则老实恭敬,频频向这位老丈人劝食劝酒。

“丈人明日就得离开,那这里的不少鲜货你老可是难得再吃到了,来来来,你尝尝这汤。

这是小婿今日特地制作的一种新式羹汤,莫要看它其貌不扬,可是只要你闻一闻,尝一尝,保证丈人你停不下口……”

李恪看着亲爹乐呵呵地端起了一碗海腚眼汤,有滋有味地品抿起来。

赶紧撇开了脑袋,表情一阵狰狞扭曲,处弼兄果然不是什么好鸟……

一边是亲爹,一边是处弼兄,算了,眼不见为净,李恪摇了摇头,端起了跟前那碗鲜香味美的海腚眼汤,美滋滋地呷了一口。

话说回来,经过处弼兄改良之后的这海腚眼汤,的确滋味可是比之前更加的鲜香可口。

……

等到酒宴宾主尽欢,一干臣子告退,已经换上了睡袍的李世民坐在铁炉子跟前呷了一口茶水,表情若有所思。

赵昆监督着那些宦官收拾好了床榻之后,正要告退离开。

这个时候,李世民却看向了他。

“赵昆,你说,朕是继续让程三郎这小子,继续留在登州,还是让他随朕一同前往辽东更为妥当?”

此言一出,赵昆满脸错愕地看向这位大唐皇帝陛下。

“陛下何出此言,莫非程三郎在这里做的有不妥当之外?”

李世民摇了摇头,颇为唏嘘地道。“就是因为这小子做得太过妥当了,朕这才心生担忧。”

“???”赵昆一脸懵逼地看着陛下,有点搞不明白陛下何意。

“今日朕与一干卿家在那进行沙盘推演之时,李客师卿,曾说过一句玩笑。”

“说是程三郎那小子,手脚太过利索,是好事,却也不是好事。唉……”

李世民这一声幽幽地叹息,让赵昆瞬间就回过了味来。嘴角一歪,差点乐出声来……

赶紧接连咳嗽好几声,这才把笑意强行压住。

……

他哪里还不明白陛下的心思,想想吧,陛下为了亲征高句丽,真可谓是煞费苦心,经营了不少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