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74章

作者:晴了

并且痛哭流涕,述说着山阴国在那倭国的欺凌之下,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一干山阴王族过着为奴为婢的苦日子。

就连自己的兄长大伴长德,为了保全山阴的大伴氏,自今仍旧被关押在那倭国的监牢之中,连自杀都不敢,生怕残暴的倭国借此为由,荡平大伴氏。

程三郎与一干大唐文武,以及那新罗将领,都听到了这个闻者伤心,听得落泪的凄惨故事。

程处弼亲切地搀扶起了这位已经遭受欺凌,连胳膊都被倭国人砍了,也不敢报复的山阴国主。

告诉对方,大唐,绝对会为你们这些热爱和平,对大唐恭顺的小国当家作主。

经过了商议,大唐水师留下了一批之前缴获的兵器甲具交给了山阴国主大伴吹负。

而山阴国国主亦于第二天,发布了讨倭书,高高地举起了山阴国的国旗,开始了山阴国追随大唐的讨倭之路。

随后,程处弼率领唐、新联军,离开了这山阴国,朝着下一个方向进发。

不过程处弼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作出的决定就是,除了倭岛本岛分为八国之外。

另外还将九州岛设立为日向国,而四国岛设立为阿波国,最北边的直接就叫虾夷国。

这么一分之后,跟汉唐商行关系极好的那十一个豪族,当真可谓是雨露均沾。

至于其他人有意见,呵呵,程处弼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把那些有意见的人打成倭国王族的同党标签,呵呵……

接下来,程处弼可谓是马不停蹄,沿着那倭国沿海,跟那些此刻正在跟倭国朝廷军队发生激烈冲突,并且与汉唐商行交好的那些豪族。

短短不过半个月的光景,山阴国、山阳国、北陆国重立,高举义旗,为大唐讨倭前驱。

东山国、东海国、北海国、日向国、阿波国、南海国等纷纷响应。

经历了惨败之后,退回倭岛惊魂未定的中大兄听到了倭岛诸豪族纷纷立国,第一时间就立刻下令,让所有残兵,立刻启程,赶往飞鸟城。

而就在兄大兄带领残兵败将离开的第二天,程三郎耀武扬威地率领着唐、新联军,终于在这座码头之上登岸。

兵锋,直指倭国王都:飞鸟城。

……

此刻,飞鸟城内,真可谓是愁云惨淡,一干倭国皇亲国戚此刻尽聚于宫中,皆是六神无主。

孝德天皇,默默地坐在正中,看着左右的臣子,他分明看到,今日入朝的文武,可是少了不少。

这让孝德天皇甚是无力地仰天轻叹,大伴氏、物部氏、阿布氏背叛倒也正常。

毕竟之前朝廷勒令他们交出各种开掘的金山银山,他们推三阻四,就是不乐意,惹恼了中大兄兴兵讨伐。

可以说,这三个氏族,已经完全跟朝廷切割,另外还有那苏我氏自打苏我入鹿被杀后。

中大兄意图将苏我氏赶尽杀绝,苏我氏也已经成为了朝廷的死敌。

所以,他们兴兵助唐,倒也不觉得奇怪,可是其他的诸如巨势氏、境部氏等诸多豪族也纷纷背叛,却是孝德天皇的意料之外。

就在孝德天皇忧心忡忡之时,终于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孝德天皇看到中大兄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大的皇太子,一脸气极败坏地大步行来……

第2878章 诸君与倭国共存亡的时间到了……

孝德天皇缓缓地站起了身来,看着气极败坏地中大兄进入了大殿之后,这才缓缓开口道。

“太子想必也该知晓了近日国中所发生的动乱了吧?”

中大兄朝着这位脸色相当不好看的孝德天皇一礼,目光扫过殿中文武,当看清了殿中少了不少眼熟的大臣,心情也是陡然沉了下去。

目光扫向孝德天皇的侧后方,也就是他的婆娘,自己的妹妹,前任天皇:皇极天皇,现如今孝德天皇的妻子宝皇女。

看到了这位亲妹妹传递过来的眼神,中大兄点了点头,语气十分沉重地道。

“陛下,臣的确已经知晓,所以特地率大军回援帝都,以保陛下。”

看到中大兄一副装傻的模样,孝德天皇不由得心中一梗,忍不住道。

“太子此番远征百济,战果想必……”

听到了这话,中大兄忍不住两眼一瞪,半天才按捺住焦燥的怒意道。

“陛下,臣中了新罗与唐国的奸计大败而归,损兵折将,臣日后自会向陛下请罪。”

“但是现如今,国中不少豪强皆为唐国所蛊惑,意图要致我皇室正统于死地,这个时候,我们臣君,该当齐心协力才是。”

所有的倭国臣子,此刻都不发一言,全都把注意力落在了这对倭国最有权力的两个男人身上。

这个时候,被孝德天皇委以重任,却又暗中与中大兄暗通款曲,眉来眼去的内臣(官名)中臣镰足赶紧站了出来。

“陛下,殿下所言极是,如今,唐国兴兵来讨,而我国中到处生乱,使得政令难出飞鸟城。

值此危难之际,陛下与殿下君臣就更应该精诚团结,以抵御内外之敌。”

中大兄看着那双目灼灼,死死盯着自己的孝德天皇,岂有不明白对方心思的道理。

不就是自己杀了苏氏入鹿,扫荡苏我氏一族之后,将朝廷权柄尽掌于手,让跟前这位孝德天皇近乎傀儡。

而今,自己大败而归,对方还想要借机拿捏自己,想要等到日后再来算帐。

就在中大兄犹豫自己该不该作出表态之时,一名将领连滚带爬地冲进了王宫。

“陛下,唐军统帅程处弼遣人送来了最后通牒。”

“最后通牒?!”中大兄抢步而出,一把就从那名将领手中把那份文书抄进了手中。

只看了两眼,中大兄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灰白色。

“殿下,那唐军统帅到底说了些什么?”中臣镰足忍不住追问道。

就见那中大兄将那份文书晃了晃,显得有点神经质地一笑。

“那程三郎已然在若狭登陆,兵马足有数万之众。

要我日本国在三日内主动放下武器,解散军队,无条件投降。”

“三日之后,若是陛下不能亲至唐军大营外乞降。他就会亲自统帅大军,荡平倭国社稷,踏平飞鸟城……”

“!!!”

看到了中大兄那张变得神经兮兮的表情,孝德天皇心中一凉,赶紧伸手扯着中大兄的胳膊问道。

“……太子,我们能守得住吗?”

“臣不知道……”

中大兄回想起自己在大海之上,被那唐国的新式武器前后围攻,遭致惨败的画面,喃喃地低声道。

“……不知道?”中臣镰足与那孝德天皇齐齐色变。

中大兄一直给他们的印象是做事向来都是信心满满,何尝有过这等失态。

中大兄脸上浮现了苦涩的笑容。“陛下,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选择。”

“唯今只有先选拔死士,命他们赶往若狭,骚扰唐国大军,迟缓他们进军的速度。”

“再下旨,命所有还能够调动得了的兵马立刻赶往京畿勤王。”

“再者,拿出所有的武器,招募义勇之士,与唐国决一死战。”

看着脸色死灰,分明看不到半点胜利希望,一副心存死志模样的兄大兄,孝德天皇心中一片瓦凉。

“难道,我们就没有半点能赢的机会吗?”

“陛下可知晓,唐国有一种新的武器,能从数里之外喷火击敌,臣所率水师,之所以惨败,正是因为唐国的这等可怕武器。”

“那唐军的主将,就那么想要致我日本于死地吗?”

“陛下,现如今说什么都没用了,对方早就应该登陆若狭,却一直没有,而是四处鼓动那些豪族自立造反。”

“再看这份最后通牒,哪怕是我们举国而降,这本岛也再无我等容身之地。”

孝德天皇愣愣地看着跟前的中大兄,又看了一眼那中臣镰足,最终,颓然地一声长叹。

“阻击唐军之事,就拜托你们,朕有些累了。”

“陛下,陛下!”中大兄看着转身而去的孝德天皇,不由得大急,可是孝德天皇却脚步不停,继续踉跄而去。

……

中臣镰足轻叹了一声,朝着中大兄小声地道。

“殿下不必再唤了,陛下想来已是心灰意冷,殿下,真的就没有半点机会?”

“现如今,唯一的机会,就是天照大神能够佑我日本,那唐国的武器,破不了飞鸟城……”

“中臣,你立刻去寻陛下,请陛下即刻写下一份认罪诏书,再遣使向唐皇请罪。

鄙国愿意去日本之名,另外我倭国国主,不敢再妄用天皇之称谓……”

说到了这,中大兄磨着牙根,握紧了腰畔的刀柄。

“只要我们能够死守住飞鸟城,等待使节往大唐请罪,得了唐皇宽恕,唐皇下旨命那程三郎班师,我们兴许还能保全社稷的机会。”

但是,倭国,还能不能重复旧观,怕这也是一个未知之数,毕竟,那些豪族自立,是不是出自于唐皇的授意?

又或者唐皇很乐意见到这一幕。

中大兄没有再继续思考下去,看着中臣镰足遵从自己的命令快步而去之后,这才转过了头来,打量着殿中的诸文武。

然后,挤出了一个阴沉而又倍显狰狞的笑容。

“诸位,如今,值我倭国危争存亡的关头,诸君与国共存亡的时间到了……”

虽然方才中大兄与孝德天皇交流的时间不大,可是,早就已经收到了风声的一干倭国文武。

面对着这位犹如已经把兜裆布都押上了赌桌的赌徒般的中大兄,都只能硬起头皮赶紧表达对王族的忠诚,以及愿意效死的决心。

而心中则是在盘算着,到底有没有机会,举家离开飞鸟城这个是非之地,去投靠相熟的大臣或者是豪族。

说不定还能够在那些自立的诸国,能够讨到养家糊口的职务,而不是留在这里,跟那中大兄一起,在一棵歪脖子树上集体上吊。

“佐伯子麻吕、稚犬养网田,你们二人,各领五千精锐,守住飞鸟城四门。

从此刻开始,封禁四门,没有孤的手谕,敢有擅自进出城门者,一律以谋逆论处,当场格杀!”

“嗨依……”

日!

第2879章 大唐跟倭国讲道理,倭国却冲咱们大唐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