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66章

作者:晴了

“大王放心,臣一定说服中大兄,只要中大兄王太子动念,那么,借兵之事不难。”

百济重臣恩古第一时间离开了王宫,率领护卫,朝南疾驰而去,他要赶往南方,然后从南方登船前往倭国请援。

而那位百济水师统帅国光俊勇,被扶余义慈下诏痛斥了一顿,让他戴罪立功,死守白江口。

至于国光俊勇在报急文书中的那些夸张之言,什么大唐的战舰会喷火,能够把铁锭扔到近两里外爆炸开来烧坏船只等等之类的屁话。

一干百济君臣,都当成了这个贪生怕死的混帐为了逃避自己指挥不力的罪责,才会如此的胡说八道。

……

“如今,不论是物部氏,还是大伴氏,又或者是吉备氏、加夜氏,都已经在朝廷大军的面前,连战连败,颓势已显。”

“相信用不了多久的时间,这些叛逆定会被朝廷所镇压。”

“不过现如今,百济国受唐国水师进犯,而那新罗得了唐国之援手后,如今已与唐国形成了两面合围之势。”

“若是不求,那我国在半岛多年的布置,都将毁于一旦。”

此刻,王宫之中,年纪比天皇还要大的中大兄皇太子正在慷慨陈词,一干倭国重臣全都沉默不言。

孝德天皇坐在主位之上,静心倾听,心里边却颇有些不以为然,毕竟,现如今,攻打那些拥金自重,不尊王化的豪族,已经到了紧要的关头。

这个时候,中大兄皇子却认为百济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需要朝廷立刻出兵。

“臣请天皇陛下,立刻下旨,尽聚我朝水师,立刻赶往百济外海,与百济水师,里应外合,以解百济之困。”

“只要我们能够击败唐国水师,那么,我们亦可以效法唐国之战术,以水师抄袭新罗以东,令新罗顾此失彼。”

“到了那个时候,不但百济之困尽解,说不定还能够尽取新罗之地……”

第2864章 来自于倭岛的飞鸽传书……

中大兄说到了这,目光一扫左右,很快,一众文武重臣,纷纷出列,朝着那高居于主位上的孝德天皇痛陈厉害。

总而言之,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中大兄皇太子说得太好,还请天皇陛下无论如何答应中大兄皇太子的计划。

看着那些臣工们如此表达,孝德天皇甚是无奈地抹了把脸,朝着中大兄皇太子勉强一笑。

“朕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百济与我日本向来共进同退,如今蒙难,朕,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不过现如今,讨伐诸豪族,正值紧要关头,如此尽起水师与精锐往援百济,会不会……”

听到了这话,中大兄皇太子自信地一笑。“陛下只管放心吧,臣会在京中留下两万精锐心备不测。”

“至于那些豪族,如今都已是强弩之末,怎么可能还有余力扰乱朝廷之大计。”

“既然太子觉得没有问题,那就辛苦太子为帅,主持求援百济之军务,朕期待太子,早日得胜而归……”

相比起那办事情更喜欢谨慎从事的孝德天皇而言,中大兄皇太子可是要激进不少。

而且行事风格喜欢行险,不喜欢行险,也不会冒着性命之危,将那权倾朝野的权臣苏我入鹿弄死。

现如今,百济的请援,让中大兄敏锐的意识到一个问题。

大唐的水师都已经出现在了百济,倘若百济直接就软绵绵地躺下,任由新罗与大唐宰割。

那岂不是意味着,等那百济被搞定之后,说不定哪天,大唐的水师就会出现在本国的海岸线上。

所以,中大兄皇太子在收到了百济使节的请援,第一时间就作出了立刻、马上、速度求援百济的决定。

而且,不仅仅只是去求援那么简单,而是要尽起水师,务必要一举而定,将唐国水师,尽歼于百济境内。

如此一来,百济由西向东大举进攻新罗,而自己则率水师绕往金城,东西夹击之下,必然能够打新罗一个措手不及。

……

在这位既是皇太子,又是权臣的中大兄的指示之下,整个倭国都动弹了起来。

倭国几乎召集了所有的战船,就连不少的渔船,也直接征用入伍,凑出了一只规模达到了一千两百余艘的巨大舰队。

而中大兄皇子,更是率领着五万倭国精锐之师,登上了甲板,拉开了倭国与唐国之间的第一次战争的序幕。

码头处,几名倭国人,看着摆成长龙的队伍纷纷登船,而在码头内外,那几乎看不到边际的战船。

自然也看到了那被一众倭国文武簇拥着来到了这码头的中大兄皇太子。

这位年纪比天皇还要大出不少的皇太子,倭国上下都是耳熟能详。

中大兄披挂着一身漂亮的铠甲,嗯,这正是当年,大唐赐给蕃属国的铠甲,被倭国上下视若珍宝。

之前,一直都被那苏我入鹿霸占在手中,随着苏我入鹿的倒台,许多的好宝贝,都落入了这位中大兄的手中。

包括这一件相当漂亮,相当耀眼的明光重甲。

一旁的一干倭国将领,看向这套铠甲时,目光里边满满的全是贪婪与羡慕之色。

毕竟自己等人披挂的本国所制的那些铠甲,跟这唐国出品的明光重甲相比起来,简直就是一堆金银旁边的废铁渣子。

更别提绝大多数的倭国精锐,都是用竹木来制作甲片,用以防身。

中大兄站到了码头旁边,转过了身来,看向那几乎齐聚于此的倭国文武,满意地微微颔首。

“诸位,本殿不在国中之时,有劳诸位竭力辅佐陛下,莫要令小人奸佞近于陛下御前。”

一干文武纷纷拜倒,朝着这位权臣兼皇太子狠狠地表了一波忠心,这才恭送中大兄登上了战舰,扬帆远去。

稚犬养网田立身于中大兄皇太子的身边,看着那离自己等人渐行渐远的码头,忍不住小声地道。

“殿下,为何不让天皇随军亲征,天皇留在国中,时间短也就罢了,倘若时间一长……”

“好了,不用担心,陛下终于是我的妹婿,他是什么样的人,我还能不清楚吗?”

“他虽然与我政见不和,但是,我和他,至少不用兵戎相见。”

说到了这,中大兄皇太子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至少现在不用。”

听到了这话,一干心腹将领深以为然,也对,如今国中兵权尽聚于中大兄之后。

天皇陛下就算是对中大兄皇子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憋着,而且此番出征百济。

若是能胜,那么中大兄在国中的声望,必定会是远超天皇陛下,到了那个时候,就更不可能有人会站在天皇那一边。

……

汉唐商行的商铺之中,尉迟掌柜抚着浓须,认真地倾听着跟前来人的禀报。

听闻不但战舰的规模前所未有,怕是至少千艘以上,而且光是登船的倭国武士怎么也得有好几万。

尉迟掌柜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拍了拍这位的肩膀,拿出了一块黄浧浧的金饼,递到了他的手中。

“辛苦兄弟了,这点小意思你且拿着,回头,必有厚报。”

“大掌柜万万不可如此……”

“记住了,但凡为我汉唐商行做事,皆要有回报,这是我们汉唐商行行商的原则。”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莫要忘记自打你父兄战死,你家中就你是一个男丁,你还有一大家子妇孺要养。”

“多谢大掌柜……”

尉迟掌柜目送着这位倭人离开之后,转身朝着商铺深处行去,不多时,几只信鸽,陡然振翅而起,朝着远处飞去。

等了又一会之后,又是几只信鸽从商铺深处飞出,朝着远处展翅而去……

程处弼从邓称心的手中接过了那封密件,看清楚了里边的内容,中大兄亲自率领倭国水师舰队北上。

计有战舰过千艘,倭国精锐士卒足有数万众,正气势汹汹地朝着那百济而去。

看到了这,程处弼如释重负地露出了一个喜悦的笑容。

“来人,传令,扬帆,继续向西,三天之后,我们必须赶到对马岛北……”

“喏!”

第2865章 立于天际,可侦测方圆百余里的好宝贝

大海上的颠簸,可是让这位养尊处优的中大兄皇太子吃尽了苦头。

特别是最初几日,中大兄几乎是食不下咽,吃啥吐啥,好在他意志相当坚决。

拒绝了麾下文武让他另择人为帅的请求,执意带队亲征。

在对马岛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过千战舰组成的巨大舰队,再一次踏上了北进的征途。

在辽阔的大海上,组成了一只长度与宽度都显得很是夸张的船队,一路朝着西北方向前行。

而就在程三郎那边收到消息没多久,李绩他们这边,也同样收到了来自于汉唐商行传递来的情报。

倭国中大兄皇子亲自带队,战舰过千,兵马数万,杀气腾腾地朝着白江口直扑而来。

面对着这样的消息,李绩不惊反喜,毕竟从一开始,自己跟程三郎那小子反复推演的时候。

就是希望倭国能够尽起精锐前来增援百济,唯有这样,大唐水师方才能够凭借着自身的船坚炮利。

最大程度地将倭国来援的兵马水师,消灭在这汪洋大海之上。

如此一来,倭国实力亦遭重创,那么,接下来,倭国,就变成了一个被剥去了硬壳的鸡蛋,只能任由大唐精锐搓扁捏圆。

“这小子,了不得啊……”李绩忍不住唏嘘地叹息了一声。

惹得身边的一众将领纷纷侧目相望。

“大帅,怎么了,难不成,程三郎那小子又干了什么?”

“之前,老夫与那小子推演兵事,至今为止,倭国的反应,尽在程处弼的推演之中。”

“也不知道该说这小子运道奇佳,还是他的眼光毒辣到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倭国朝廷的举动都胸有成竹。”

“……倭国水师来了?”

“嗯,不但来了,而且规模极大,战船千余艘,更有倭国士卒数万之众。”

“看来,他们的胃口不小啊,想要一口把咱们吞下去,可惜……他们想得太美。”

“来人,传召众将,来此议事,接下来,咱们可是要好好的谋划一番,争取把倭国的主力,尽数留在这百济沿海。”

“喏!”

……

白江口外的那片岛屿小岛上,此刻正显得热闹喧天,许多的工匠正在忙碌不已。

此刻王方翼正与几位同学一身劲装打扮,正在整理着一个巨大的,下半截漆成了蓝白色,顶部则漆成了醒目红色的热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