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58章

作者:晴了

完全可以跟后世的那些最精良的燧发火枪媲美,用的并不是圆形弹头,而是圆锥型弹头。

由于采用了燧石击发,只要提前装好弹药,抽出来就可以直接撸一发。

程处弼相信,以自己这位高中军训、大学军训都是优等射手的老司机,绝对可以在中短距离交火中,成为活下来的那个人。

程处弼这才与房俊二人步出宅院,就看到了那金毗昆已然静候在宅院外。

这位金某人看到了程三郎与那房俊二人顶盔贯甲的英姿,赶紧率领一票新罗臣工,恭敬地朝着这二位一礼。

请这二位,前往新罗王宫,去见那位徐娘半老的善德女王。

第2850章 诸条皆可施行,我新罗当可与大唐亲如一家

金庾信,这位刚刚升任为苏判的抵抗百济功臣,此刻亦站在王宫之内,与一干新罗文武默默地等待着那位大唐援军主帅的到来。

他,就是金春秋的好基友,亦是花郎组织中少有的军略过人之士,之前,百济占领新罗西部门户大耶城。

因为金春秋的再三举荐,善德女王任命金庾信为押梁州军主,成功阻挡了百济的进一步入侵。

这可以算得上是败绩连连的新罗这一段时间唯一的好消息,故此,为了振奋人心军心,善德女王决定升金庾信为新罗第三等官:苏判。

而金庾信在匆匆地赶回到了金城,接受了善德女王对自己的嘉奖之后,多次进言,意欲统兵进逼高句丽,以逼迫高句丽释放自己的好基友金春秋。

不过,金庾信的请求,遭到了许多新罗重臣的反对,毕竟现如今百济只是受挫,并未甘休。

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而金庾信倘若率军北上,那么百济大军再至,那新罗西部诸城的防御又该如何?

一众花郎出身的大臣,与一干朝堂重臣打嘴皮子仗正打得份外热闹,善德女王尚在犹豫不决的当口。

程三郎率领大唐精锐之师到来的消息,对于善德女王而言,等于是多了一种解决方案。

所以,善德女王决定,等见接见了大唐的援军主帅之后,再来商议其他事情。

这让金庾信相当的不爽,作为花朗团队中,最有军事天赋的他,觉得哪怕是大唐的援军来到了新罗又如何?

新罗的未来,还是需要新罗人自己来把握,特别是那些关于这位唐国太孙太保那些传得花里胡哨的流言蜚语。

让金庾信觉得就是在乱吹牛逼,毕竟,他金某人好歹年纪轻轻就开始指挥兵马作战,如今也可以算得上戎马十来年的光景。

可看看关于程三郎的那些流言蜚语,动不动就单打独斗,动不动就奇袭,要不就是一人坏一国,人一毁一城。

这哪里像是正经的军事天才,完全是特娘的吹牛逼天才好不好?

就这样的人,居然成为了指挥大唐精锐的主帅,偏偏朝堂里边,不少的重臣对于这位唐国武勋二代的到来,充满了好感与期待。

这让刚刚立下了大功劳,想要营救下好基友而受挫的金庾信心里边相当的不爽利。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官员快步冲了出来。“大王,唐国使节,已经与大上等他们进了王宫。”

听到了这个消息,已经等得有些焦急的善德女王松了口气,迫不及待地站起了身来。

“诸位卿家,随我出迎天朝援军主帅……”

……

不大会的功夫,立身于王宫门口的一干新罗君臣,很快就看到了,一位高大昂扬,剑眉星目,身披着醒目的大唐官员袍服的俊伟男子,正大步朝着这边行来。

而在他的身边,则是两名魁梧的年轻武将,披挂着奢华而又耀眼的大唐制式明光重甲,显得那样的威武挺拔。

可是跟那立身于中间,昂首阔步,风度翩翩中透着凛冽的男子一比,则要逊色数分。

这让那位长时间受到了《程三郎泸州演义》、《程三郎高原三国演义》等系列小说熏陶多年的善德女王不禁两眼一亮。

“不愧是久闻其名的英雄人物,如此气度不凡,天下少有啊……”

虽然这只是善德女王小声地嘀咕,可是身边的那些官员听到了之后,不少人亦连连颔首。

可是其中一位新罗臣工,特别是像金庾信这等花郎出身的官员。

不少都垮着块黑脸,目光不是幽怨地瞪着那位徐娘半老的善德女王,就是目光怨愤地直视那大步行来的程处弼。

程处弼大步来到了阶前,朝着那位立身于王宫大殿门口,朝着自己露出了一个温婉而又欣赏笑容的中年女子一礼。

“大唐平壤道行军副总管程处弼,见过新罗女王殿下。”

善德女王亦朝着程三郎还了一礼,毕竟作为大唐的蕃属国国王,品阶也就只能相当于是大唐的臣子。

所以哪怕是善德女王在新罗为王,面对着大唐的官吏,却也不敢怠慢。

更何况这位程三郎,还是善德女王颇为欣赏的大唐才俊。

“程三将军不必多礼,孤对程三将军可是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武非凡。”

“女王殿下缪赞了,程某此翻奉我大唐皇帝陛下之命,特来救援新罗。还需要女王殿下与本官精诚合作,携手并进。”

……

大殿之中,程处弼将那份照会公文递给了金毗昙,金毗昙接过之后,快步上前,恭敬地双手奉上,递给了已然坐下的善德女王。

这位在位已经多年的善德女王接过之后,开始认真地查看着这份照会公文中的内容。

而一直站在她身边的金毗昙每当女王殿下露出疑惑与不解之色时,便小声地给善德女王解释,这一条条款的用意,那一条条款代表什么意思。

总而言之,这位被善德女王视为心腹,亲自提拔到了大上等位置上的金毗昙的那些解释,善德女王自然是相信,也是认可的。

看到这对君臣在那里一边欣赏那新罗版《二十一条》,一边窃窃私语一边频频颔首。

程处弼老神在在地立身于殿中,而房俊与那刘仁景维持着他们铁面无私的表情,立于程三郎左右。

最终,善德女王表情半是欣慰,半是疑惑地放下了那份照会之后,朝着程三郎颔首笑道。

“有劳程三将军送达,这份照会于我新罗而言,是极其利好之事。若是诸条皆可施行,那我新罗当可与大唐亲如一家矣……”

这话一出口,一干新罗臣工纷纷面露疑惑之色,可是看女王殿下那副挺欣慰的模样,还有那金毗昙志满意得的模样。

就好像,新罗又从大唐那里占到了大便宜似的。

这样的表现,让年轻而又不怎么有耐心的金庾信站了出来,朝着那善德女王一礼大声道。

“国主,臣冒昧,敢问国主,不知那天朝的照会到底是何等内容,还请国主示之臣等。”

“嗯,毗昙卿,你来读给诸位卿家听。”

第2851章 程三郎硬要将我新罗兵权夺走,这是何道理?

金毗昙恭敬地双手接了过来,展开之后,用相当标准而且十分流利的唐国官话读了起来。

一来,是为了照顾程三郎等人知晓他没有瞎鸡儿乱读,避免引起误会。

再一个就是,向程三郎等人展示,他们新罗国的勋贵臣工们,对于大唐官话也都是相当的掌握。

兴许有说得不怎么熟练的,但必然,至少都能够听得懂。

程处弼自然也能够看得出来这位新罗国大上等的小心思,同时,亦为了在这个时代,华夏文化对于周边诸国的侵蚀,对于诸国而言,绝对是甘之如饴。

毕竟,身为天朝上国,不但文化发达,生活富足,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更是为周边诸国所钟爱。

就像现如今,大唐周边诸国所使用的货币,几乎全都使用中原王朝所铸出来的制钱。

汉唐商行收集来的关于周边诸国的经济方面的情报,其中就有一条,大唐的制钱,在周边诸国的通用度极高。

并且币值十分的稳定,这倒让程处弼想到了后世的货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影响。

想想那美丽国,成天就拿货币当武器,对全世界都进行打砸抢,相比而言,信奉仁义礼智信,以儒家文化为纲的华夏文明而言。

就能够看得出来,华夏文明的包容性与宽容性在两千多年,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着华夏的每一个朝代。

而西蛮子骨子里那种完全以掠夺和剥削铸就的飞速发展之后,化装文明人。

可当他们的利益再一次受到了损害后,他们所标榜的优雅和规则。

再一次被他们自己扯下来扔在地上,再一次露出了那张丑陋而又贪婪的嘴脸。

程处弼一边听,一边走神,那些新罗王国的勋贵重臣们则是听得时而掀眉而笑,时而皱眉不适。

“这是什么意思?咱们新罗国,凭什么要人人都学那唐国官话?”

“就是,难不成,他们大唐还想要把手伸到咱们新罗国内,想要把咱们都变成他的子民不成?”

“大唐每年会向我新罗国出口两百万石大米,这倒是好事情,毕竟咱们新罗地势崎岖,田地不足。”

“倘若大唐真的能够每年向我新罗出口两百万石大米,那么,咱们至少可以再多养活十万大军。或者多养活三四十万百姓……”

“诸位,谁知道大唐会安什么心,说不定这些粮食价格奇高。”

程处弼负手而立,听着那些新罗人在那里小声地窃窃私语,但是很快,程处弼就查觉到了一个异常。

那就是几位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出头,四十不到的新罗国臣工,此刻时不时拿眼珠子朝着这边瞄过来。

并且,他们的交流,用的正是唐国官话,而且说得相当的流利。

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交流的内容,却让程三郎眼中寒芒一闪。

“……唐国看似大方,实则是用软刀子捅人,让我新罗上下,皆以为大唐宽厚仁爱。”

“说不定哪一天对我新罗动手的时候,比高句丽与那百济还狠……”

刘仁景浓眉一掀,刚刚朝着那个方向迈出了一步,就被程三郎抬起了的手臂拦住。

“兄台不必如此,几个鼠目寸光的井底之蛙观日之言,何必去在意?

倘若真的在意,反倒拉低了我等天朝上国大臣的格调。”

程处弼这话声音不大不小,也正好让那几个新罗臣工听到。

自然,刘仁景与房俊也听得真切,直接就噗呲好几声,差点控制不住笑趴在地。

金庾信与那几位出身花郎的新罗大臣直接就毛了,神特么地鼠目寸光的井底之蛙。

老子们虽然是新罗人,但是掌握的汉语用辞都比你强过百倍。鼠是鼠,蛙是蛙,两种不同的生物,没你这么混搭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最后一条,正好从金毗昙的口中冒出来,瞬间让正要发作的金庾信等人夸张地瞪圆了眼珠子。

最后一条就是,程三郎这位大唐援军头子,将会成为负责统筹指挥唐、新联军的统帅。

“什么?!”

“这怎么可能?”

“就是,我新罗勇士,怎么可能让一个外人来指挥。”

“国主,这条简直欺人太甚……”

原本之前还算是安宁的朝堂,瞬间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