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831章

作者:晴了

果然不如程大将军的所料,等到殿中的争论声刚一停顿,程处弼就大声言道。

“丈人,看来诸位大臣都看不惯小婿成为大都督府别驾,那还是算了,小婿我觉得当京兆尹也不是不行。”

“???”一干文官,直接就懵逼了,甚至有好些官员,直接就下意识地朝着那鸿胪寺卿与礼部豆尚书鼓起了眼珠子。

你们啥意思?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藩属国,他程三郎又不是要尽揽外交之事。

就一个倭国的外交事宜,扔给他又怎么了?难不成,你们真乐意跟即将成为三品京兆尹的程三郎肩并肩不成?

之前还显得洋洋得意的豆尚书与李寺卿也反应了过来,哎哟卧槽……原来这里居然还有个坑。

偏偏这个时候,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虙的大唐天子目光扫过在场的文武重臣,这才意味深长地问道。

“贤婿你真想当京兆尹?”

“陛下!”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位三品大员站了出来,朝着李世民恭敬一礼。

“以小程太保过往的功绩来看,臣突然觉得,就算是将那与倭国的外交诸务,授予青州大都督府,也不是不行……”

“……”

第2804章 在朝堂上进行赤果果的利益交换

所有人都看到了,前一刻还在强烈反对程三郎的那位礼部豆尚书,居然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把自己刚刚说出来的理由,给生生地吃了回去,并且豆尚书觉得,程三郎这位年轻人,功勋卓越,而且对于外事方面,很有经验。

毕竟他在高原之上,跟那吐蕃国与象雄国打了交道之后。

生生把高原上吐蕃一家独大的局面,变成了高原三国争霸演义。

画风虽然诡异了点,但好歹在程三郎各种骚操作之下,掐灭了吐蕃吞并高友诸雄的想法,更让吐蕃再无威胁大唐疆域的能力。

所以他来出马去搞定倭国,肯定莫得问题。

豆尚书都反应了过来,其他人又焉能不明白这位豆尚书的想法。

也都给纷地站出来附合豆尚书,都觉得程三郎留在洛阳,那简直就是浪费了一位很有能力的外交型才俊。

还是让程三郎那小子继续呆在青州大都督府,更能够让人省心一些。

程处弼看着这帮子为了能够把自己踹到青州去,甚至连自己职务范围内的利益都可以舍弃掉的官员。

心里边颇不是滋味,甚至有一种你们特娘的再叽歪,信不信老子偏不走的冲动。

不过考虑到自己的钱袋子问题,再加上一旁的李恪频频使来眼色,最终程三郎按捺住内心的骚动,由着那帮子官员得瑟。

至于那位操纵今日朝堂黑幕的大佬李世民,则显得十分轻松,笑眯眯地朝着程三郎问道。

“处弼贤婿,你看这事,该当如何?……”

“丈人,倘若能够让小婿在青州大都督府中总领对倭事务,那么,去青州也不是不行。”

随着程三郎这话出口,一干朝臣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大气。

而李世民也同样很是满意,主要是,程三郎这位好用的爱婿如果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外事上,自己好歹也能轻松几分。

而且,倭国之前的投机之举,亦是让李世民相当的不爽。

只不过倭国不像其他藩属国一般,有陆路相联,需要经由大海堪抵,就算是大唐想要兴兵问责,也不是那么好出兵的。

而且,李世民也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争取在三年之内筹备好一切,为亲征高句丽打好基础。

倘若能够收拾了倭国,也算得上是给大唐周边诸藩属国上了一堂杀鸡敬猴的课。

朝堂之上,如此赤果果的利益交换,可以算得上是大唐立国以来有史第一次。

不过不管怎么样,程三郎这小子能够离开,让大伙能够清静清静。

顺便给一干朝臣留出与太子殿下多多走动套交情的空间和时间,那对于大伙而言,绝对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当然,仅仅只是升官,当然不够酬功的,颇为大方的天子,又给程三郎赏赐了一大堆的财物,就连他的勋官职级,也同样获得了晋升。

李恪这位亲王殿下,同样也从亲爹那里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哪怕是陛下所赏赐的财帛,还需要挑日子才送往府中,但这并不妨碍程三郎与李恪眉开眼笑,内心份外舒爽。

……

“多谢丈人指点,没有丈人昨日之良策,怕是小婿今日根本就过不了满朝文武这一关。”

“哈哈,行了,贤婿不必再奉承,不过,那与倭国交涉的事务,老夫虽然替你争取了过来。

可接下来,就需要你小子自己好好努力,干出成绩来。

既可以为老夫出气,又还能够向满朝臣工证明,你的确有这样的能力。”

“日后,老夫也才能够很予贤婿你更多的重任。”

文成殿内,李世民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程三郎心领神会,朝着老丈人一礼正色答道。

“丈人放心吧,小婿一定要让那倭国明白,得罪宗主大唐,到底后果有多么的严重。”

“嗯,还有恪儿你,过往,亲王拜大都督,都是不亲至,皆为遥领。”

“唯有到了你这里,成为了实职,所以为父希望你好好把握住机会,莫要让老夫失望才是。”

面对着亲爹的叮嘱,李恪也是没口子的应承,自己这位大都督一定会谦虚又谨慎,内事不决问李绩,外事不决问程三郎。

看到这两位晚辈态度如此之好,李世民也总算是松了口气。

……

程处弼此刻显得那样的信心满满,斗志十足,只要有了陛下的授权,程处弼终于有了一种海阔任鱼跃的豁然开朗之感。

跟他肩并肩的齐王李恪也甚是美滋滋,英国公李绩可是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

有他在大都督府坐镇,那帮子世家大族的倒霉鬼肯定会夹起尾巴做人。

而处弼兄则获得了与倭国打交道的全权,以处弼兄的本事来看,李恪觉得,相信用不了太久的时间。

倭国就会明白,他们搞汉唐商行,会引来大唐脑子最活的新生代名将程处弼的关注,是多少愚蠢的行为。

相信到时候,他们一定会后悔,为什么要得罪程家人。

“处弼兄,今日你我兄弟,也算得上是梦想成真,要不今日呼朋唤友,让小弟府上去热闹热闹?”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不过贤弟,不急于这一时,为兄要先回衙门一趟。”

一听这话,李恪有些不乐意地道。

“回去做甚?我爹也没有宣布谁是新的洛阳令,你现在就想着要搞交接,会不会太早了点?”

“这怎么能叫早?搞交接,那是接下来才需要办的事情。”

“为兄我现如今想要做的,是给咱们青州大都督府招揽一些好用的人材。”

程处弼此言一出,李恪顿时反应了过来,得,看样子,那两个被处弼兄虐了千百遍。

却仍旧待处弼兄如初恋一般的天残地缺组合,也的确该换换工种了。

毕竟他们算得上是处弼兄的铁杆走狗,倘若来了新任洛阳令。

面对着这对有身体残疾的两位佐官,定然会有他自己的想法。

十有八九,会将他们俩撵出去。

不过好在,他们有程三郎作为他们的顶头上司,对他们不离不弃,甚至是包容。

所以,这两个最擅见风使舵的组合,定然顺从于处弼兄的意志。继续为处弼兄献上他们的忠诚和能力。

第2805章 恶名扬大唐的处弼兄,居然连财务自由都做不到

“什么?!”李义府与许敬宗二人满脸目瞪口呆地看着跟前据案而坐的程三郎。

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一直在这里干得好好的程洛阳,居然又被扔进了主持军务的圈子里边去。

“怎么样,二位对此可有什么样的想法,是继续蹲在这里庚吃卯粮好。”

“还是跟随程某人,虽然过程会刺激一点,但是请你们放心,该属于你们二人的功绩,程某定会不吝赏赐。”

“说不定,还能够借着这个机会,立下汗马功劳,也算是为你们的子孙后代先谋好福利。”

面对着程三郎的侃侃而言,还有那位新晋齐王、青州大都督李恪的站台。

许敬宗几乎没有一秒钟的犹豫,径直朝着程三郎推金山倒玉柱的拜下。

“程洛阳待下官恩重如山,对下官更是有救命之恩,下官老迈残躯承蒙程洛阳看得起,已是幸事。

程洛阳但有吩咐,下官便是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同样也已经拜倒在地,可就是开口比许敬宗慢了那么一丢丢的李义府一脸黑线地看着许敬宗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

待看到了程三郎与齐王李恪投来的目光,吭哧吭哧半天,李义府最终憋出了一句。“下官也一样。”

程处弼放声大笑,起身朝前,将这二位搀扶了起来。

“好好好,程某能得二位之助,如……如……”

“???”李恪与许、李二人全都有些错愕地看着程三郎,这位大唐第一碎嘴子居然在这个时候卡了壳。

程处弼原本是想装个逼,说我得二位,简直如刘备得卧龙凤雏。旋及一想不到,刘备好歹也算是一位帝王。

这话要说出来,指不定又会被人当成把柄去祸害自己这位实在人。

“如啥?”李恪实在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如一位东家,找到了两位优秀的掌柜人选。”

“……”原本还指望程三郎能够说出点感人肺腑的话来的许敬宗与李义府顿时心中一梗。

呵呵……你是觉得我们现如今连这县丞和县主薄都干不好还是咋的?

心里边这么想,可他们却无力反抗……

……

“贤弟,我的好贤弟,咱们弟兄这些年,一直没有机会再一次共事。

这一回,为兄我可是要跟处弼兄一块前往青州干大事,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李恪笑眯眯地打量着跟前这位正在胡吃海喝的老兄弟,房大相爷家那弃文从武的房俊。

听到了这话,一想到又可以跟两位好哥哥一起去吃吃喝喝蹭功劳的房俊早就已经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