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99章

作者:晴了

厅内的二人,交流的声音很小,而所有的大内侍卫都被留在了屋外。

就连程三郎与李恪还有赵昆,也都只能蹲在屋外,支愣着耳朵。

只能通过他们对答之间的只言片语来推测他们到底在聊些啥。

李恪小声地冲程三郎言道。

“怎么小弟我觉得他们这像是老朋友在聊天似的,完全感觉不到其他的……”

“这我也不清楚,兴许是你爹另有算计吧?”

程处弼砸了砸嘴,也是一头雾水地摇了摇头。

不过程处弼相信,长孙无忌跟那些世家大族这么在洛阳城中手拉手的一起嗨皮跳骚。

完全不把大唐太子放在眼里的行径,甚至还与世家大族联手将晋王李治推上帝位的行为。

都已经超出了一位作为大唐忠臣,为大唐江山千秋万代着想的底线。

程处弼不相信李世民这位一向标榜自己遵纪守法的大唐天子,真会跟长孙无忌吹牛打屁之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兴许二人此刻就是在回味过去的美好时光,然后聊着聊着。

聊到兴高采烈之际,李世民顺手掏出一瓶砒霜倒进了酒壶中摇匀,然后给长孙无忌满上一杯。

然后长孙无忌从容谈笑间一口饮下,然后两人再来上几句分别遗言。

然后长孙无忌一抽倒地,瞪着死不瞑目的眼珠子含笑九泉。

最后,李世民亲自替长孙无忌把眼皮给扒拉下来,再抹了几滴眼泪,走到了门口。

一脸悲伤地说出厚葬,迈开踉跄的步伐,离开洛阳官衙。

“……”在这个僻静的角度里,蹲在程三郎身边的李恪,听到了对方的分析。

整个人处于一种脑子乱作一团的状况,两眼直勾勾地看着煞有介意地讲述着一个生离死别的悲伤故事。

“处弼兄,你能不能正经一点,莫要胡猜,我爹怎么可能把砒霜那玩意揣在兜里。”

“再说了,皇家若是真要想赐死谁,也不可能拿那么低档次的毒药来出手好不好?”

“再者说了,含笑九泉和死不瞑目那是两种死法好不好。”

李恪作为一位皇家交际花,好歹也跟随处弼兄征战沙场多年,看过的死人也不少,还真没看到顶着一张嬉皮笑脸瞪着睛珠子的古怪死法。

听得此言,程三郎两眼一亮,正要跟李恪打听打听皇家宫庭专用版本的鹤顶红是什么样的配方,就听到了里边传来了老丈人的一声长叹。

“你说,朕该如何处置你?”

“臣自知死罪,只求陛下怜我从龙三十余载,为陛下鞍前马后,殚精竭力……”

“只赐死臣,让臣儿女,得以保全。”

说到了这,语带哽咽的长孙无忌朝着李世民重重拜下,伏地不起。

看着这位与自己一起成长起来,一起经历无数风霜雪雨,一起相伴了大半生的挚友。

李世民闭上了双眼,久久不语,站起了身来,走到了长孙无忌跟前。

伸出了手下意识地想要搀起对方,最终僵在半空,又缓缓地收了回去。

看着拜服于地的长孙无忌良久,李世民缓步朝着屋外行去。

“陛下,请陛下答应臣。”

听到了脚步声响的长孙无忌抬起了头来,看到李世民的背影,不由得悲声泣道。

李世民两眼微微发红,脚步微微一顿之后,继续朝着屋外行去。

在屋外站定之后,目光扫过了探过头来的程三郎与李恪,最终落在了赵昆的身上。

“先将赵国公押入牢中,朕要再好好想想,记住了,不许任何人羞辱怠慢于他。”

胳膊被陛下用力地抓了一把,还有那双犹如雪亮刀锋一般锐利的目光。

赵昆心中凛然,沉声答道。“臣明白。”

李世民的目光又落在了程三郎的身上,程处弼只能无奈地亦是一礼作出了保证。

“丈人放心,小婿不是那样落井下石的人。”

“嗯,老夫知道贤婿你是个好娃娃……接下来的日子,如何让洛阳城尽早恢复往昔日之喧闹繁华,就要拜托你了。”

说到了这,李世民不再犹豫,大步而去。

……

“你爹爹不在身边,你想不想他呀?”

“嗯。”

“那你想不想娘亲?”

“嗯。”

“咱们坐几天的船,就能够回到洛阳了,就可以看到你爹爹了,开不开心?”

“嗯。”

李明达歪着头,远眺着船舱外河岸边的景色,有一句没一句地说道。

脚边,程三郎的嫡长子,此刻正趴在地上,正满舱乱爬。

李明达每次但凡是说什么话,这小子都会煞有介事地嗯上一声,至于他知道不知道这是嘛意思,怕是只有老天爷才清楚。

就在这个当口,一阵敲击舱门的声音响起,侍女将舱门打开之后,李明达就看到了娘亲身边的心腹胡尚宫脸色甚是复杂地步入了舱内。

“胡尚宫,发生什么事了?”

原本一脸娇憨的小女儿姿态的李明达,已然在开门的瞬间,变成了一位雍容淡雅的公主殿下。

“殿下,娘娘收到了陛下从洛阳传递来的书信,让奴婢过来请殿下过去。”

“一开始娘娘看到了书信很开心,说是陛下已经夺回了洛阳。

可后来不知怎么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就变得低落了下来……”

“嗯,快走吧,我去见我娘亲。”

李明达点了点头,吩咐侍女和奶娘看到亲儿子,快步出舱而去。

长孙皇后坐地案几跟前,那封厚厚的书信,已然摊开在案几之上。

看着夫君用详细而又轻松的语气,描述了这一次合围洛阳,一举取得全胜。

大军不伤一兵一卒,就攻入洛阳。这些消息,的确让人安心了不少……

第2746章 满洛阳城津津乐道的话题:程三郎一人毁一城

不过,雉奴被禁于晋王府内,而兄长长孙无忌,此刻正身险于监牢之中。

对于该当如何处置他们,夫君一句话都没有说,可越是这样,越让长孙皇后内心份外地焦灼。

一边是自己的亲儿子,另外一边,则是自己一母同胞,打小相依为命的兄长。

可是这一次的洛阳之变,偏偏又与他们二人牵扯极深。

他们触犯的,不仅仅是国法、家规,更触犯了夫君的逆鳞。

“娘亲,我来啦……”

人未至,声音已经先传入了长孙皇后的耳中,那充满着活力与阳光的嗓音,让愁絮满怀的长孙皇后终于露出了笑容,抬起了头来。

“娘亲,女儿听胡尚宫说,爹爹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是吗?”

李明达快步走到了近前,就像是没有看到娘亲脸上牵强的笑容一般。

屈膝坐在了那案几跟前,目光扫过摆放在案几上的书信。

“娘亲,你给我说说,都是什么好消息?”

看着这位粘人的亲闺女,长孙皇后也只能无奈地强打精神,给她讲述了夫君传递来的那些好消息。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居然一日就攻下了洛阳,夫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李明达难以置信地瞪大了那双楚楚动人的明眸。

“你爹说你夫君又鼓捣出了一种更厉害的火药武器,叫飞雷炮的东西……”

……

说到了这,长孙皇后也不禁有些狐疑地皱了皱黛眉。

“说来也奇怪,既然是你夫君出力甚大,为何你爹提及你夫君的时候,言辞之间,总透着一股子怨念……”

“真的假的?”李明达好奇地抄起了书信仔细看去。

很快也查觉到了有点不对劲,亲爹的确夸了夫君,可是夸奖的方式,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

兴许……夫君又干了什么事情,惹到了爹爹才对。

李明达凑到了娘亲耳边把自己的判断那么一分析。

长孙皇后不禁婉尔一笑。“也是,你夫君作事向来都不循规蹈矩,定然让你爹看不过眼……”

经过李明达这么一打岔,长孙皇后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看着这位掌上明珠,长孙皇后犹豫了半晌之后,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明达你来了正好,娘正好有事要跟你说说。”

……

李明达乖巧地坐在那里,贴心地握着娘亲的手,静静地听着娘亲言语。

直到长孙皇后言罢,慧质兰心的李明达朝着满脸忧色的娘亲柔声道。

“娘亲是担心九哥和舅父有性命之忧?”

“……”长孙皇后默默地微微颔首,眼眶微微泛红地长叹了一口气。

“你九哥和你舅父,都铸成了大错,触犯了国法家规。”

“唉……娘是不是很失败?所养的儿女,你四哥、五哥,还有你九哥,一个个……”

李明达回身紧紧抱住已然红了两眼的娘亲,断然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