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89章

作者:晴了

“说不定,这是城中的叛军见陛下按兵不动,所以想要施展诱敌之计。”

此言一出,李世民等人都纷纷看向这位很有脑子的骑兵将领庞郎将。

就看倒一脸精明的庞郎将冷静地分析道。

“陛下请看,现在城头之上,并无厮杀,可是那些叛军将士却显得惊慌失措,纷纷沿城墙往两翼逃窜而去。”

“说不定一会城门就会大开,然后就会有所谓的援军招呼我等杀入城中。”

“只要我军驰入城内,说不定,早就埋伏在门洞内以及街道两旁的伏兵,就会……”

“嘶,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陛下,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

“……”李世民双眼紧眯,寒芒闪烁不定,作为戎马半生,打了大半辈子仗的皇帝兼名将。

在战场上,嗅觉和眼光都特别的敏锐,就如同此刻。

“若是对方要施计诱敌,那么,他们四散而逃的队型不该如此散乱无章。”

“陛下的意思是,他们是真的溃败?”一位将军小声地问道。

“朕觉得像,可是朕实在想不出,会是谁在城中厮杀,大败叛军。”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性,不过朕觉得不太可能。”

“???”一干将军全都表情迷茫地看着陛下,你到底在说什么名堂。

“兴许,程三郎那小子,又在城中,干了什么令那些叛军害怕的事情……”

话音未落,李世民就看到了城头上,又有密集的将士出现在了城头。

下意识地抄起了胸前挂着的千里镜朝着城头上扫过,看到了那城头上打出来的旗号。

“左屯卫?”

“不会吧,不会吧,左屯卫之前不都说还得有三五日才能抵洛阳,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紧闭的城门,已然在缓缓打开。

看到了这一幕,李世民脸色一寒,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所有将士,立刻上马,后退百步。”

“朕倒要看看,这帮子伪为左屯卫的叛军,敢不敢出城。”

随着大唐天子的一声令下,数千精锐铁骑第一时间行动了起来。

飞快地翻身上马,然后朝着后方退去,然后在平缓的地形上开始列阵。

直到这一刻,这才刚好兴冲冲地从那城门处冲出来的王中郎将看到了这一幕,整个人都懵逼了。

下意识地一抬脑袋,看了一眼城头上那迎风招展的左屯卫大旗。

又看向正前方那批已然正在后撤的精锐铁骑,总觉得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一旁的一位旅帅不禁好奇地问道。

“将军,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要往后撤,他们不是咱们的友军吗?”

“你问我,我问谁去?”王中郎将白眼一翻,没好气地道。

而此刻,已经退到了百步外整队完毕的李世民抄起了千里镜,这一回,终于在千里镜里边,看到了一个熟人,正是那位左屯卫程大将军麾下爱将王中郎将。

“啊,这……”李世民呆若木鸡地看着那千里镜中王中郎将拿手指头朝着这边比划半天。

这才打马领着数十骑脱离了大队伍,径直朝着这边驰来。

一干严阵以待的关中精锐正待有所动作,就突然听到了陛下陡然发出了一串爽朗的笑容。

“朕就知道,果然让朕给猜到了。”

“程卿真不愧是朕的肱股,居然已破洛阳,哈哈哈哈……”

“陛下刚刚猜,唔?!”

“你少叽歪两句能死啊?陛下说猜到,那就肯定猜到你懂不懂。”

一干关中精锐将校,纷纷兴奋地大声鼓噪起来,陛下英明之类的马屁话不绝于耳。

虽然都是一帮糙老爷们,说奉承话的水平也就那样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

完全赶不上那些读书人的一根脚趾头,但好歹大家表情和眼神都很到位,避免了戎马半生的大唐天子社死的尴尬。

李世民暗松了一口气,顶着一张不怒自威的表情,策马缓缓前行。而王中郎将在驰至尚有十丈之地时便已然滚鞍下马。

“微臣接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王卿家不必多礼,你们何时到的洛阳,朕居然半点也不知情?”

“陛下,太子殿下与程大将军今日正午才刚抵洛阳城下。”

“小程太保用飞雷炮,攻破了城门,程大将军便率大军杀入城内。”

“臣奉程大将军之命,赶来接管此门,倒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已抵洛阳城下。”

“飞雷炮……”李世民的眼皮顿时一跳。“果然是那小子……”

第2731章 笑容一硬,总觉得陛下这话哪里不对

王中郎将抬起了头来,看到了李世民那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再次开口道。

“既然陛下已至,还请陛下稍待,臣这便去请太子殿下与程大将军过来接驾。”

“不必了……”

李世民下意识地一抬眼看了下天色,确定现在顶天也就午时刚过两三刻钟的样子。

又看了一眼跟前那已经洞开的城门,怕是这是自己这辈子打过最快的一场攻城战。

啊,不……是自己欣赏过的最快的一场攻城战。

“走,朕倒要好好瞧瞧,处弼贤婿弄出来的这飞雷炮有何神妙之处,居然不到一个时辰,就将我大唐帝都攻破。”

“……”一干大唐将校瞬间脸色的笑容一硬,总觉得陛下这话哪里不对。

不过这大伙也管不了了,毕竟所有人都很好奇,程三郎那家伙搞出来的那飞雷炮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居然他在东城放的飞雷炮,到了西城听起来都还像是雷声一般。

此刻,早就已经有人赶到了宫城跟前,向李承乾禀报,陛下已经就在洛阳西侧城门外面。

这让所有人都深感意外,赶紧快步朝前行去。

不大会的功夫,在那洛阳城西外门边闲坐了差不多得有一个时辰,然后潇洒从容地进入了洛阳城的大唐天子,出现在了程三郎等人跟前。

李承乾看到了坐在马背上,披挂着金甲,英姿勃勃,顾盼生威的亲爹。

被无数的关中铁骑簇拥着,朝着这边行来,不禁心神摇曳。

然后耳朵边就听到了一声低唤。“殿下,哭……”

然后另外一边耳朵也听到了一声低唤。“殿下,上前恭迎……”

然后就觉得一股温和的力道推了推自己的背,李承乾就顺势快步前行,很快就由走为跑,朝前疾奔而去。

“父亲……”

看到了太子殿下如此善纳人言,程三郎与于志宁很有默契地确认了个眼神。

李世民听到了李承乾的呼唤声,看到了踉跄奔来的他那已然发红的双眼。

下意识地直接翻身跳下了马背,快步迎前,紧紧地握住了李承乾的胳膊。

“你这孩子,哭什么,看到了为父,不该开心吗?”

“父亲无恙,孩儿,孩儿真的很开心……”

李承乾想到这些日子以来的提心吊胆,还有最开始听闻亲爹在晋阳重病的假消息时的心情,目光又不禁变得幽怨起来,忍不住小声地道。

“孩儿当时听闻父亲病重,当时就想第一时间不顾一切赶往晋阳。”

看到了亲儿子的表情和眼神变化,李世民略微有那么一丝丝尴尬地哈哈一笑。

“为父也没有想到会如此,嗯,此事……”

“父亲放心,孩儿什么都不知道。”

“好好好,这才是朕的好太子。”

李世民欣慰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目光扫过那些这个时候才快步行来的程咬金等诸人。

而李承乾也清了清嗓子,后退两步,恭敬地当先行礼。

“儿臣,恭迎父皇陛下圣驾!”

“臣,恭敬皇帝陛下圣驾!”

然后,数万将士,整齐划一地复述着这话,此刻,城头之上的张亮,已然脸色变成了死灰色。

但是,相比起之前的畏惧,此刻,则多了几分的歇斯底里和疯狂。

看到了身边,有一位干儿子面露惧色,缓缓朝后,一副想要溜之大吉的样子。

张亮突然大喝一声,抽出了身边亲随的横刀,直接就一刀斩在已经背转过身想要逃窜的干儿子背上。

将他剁翻之后,又连斩数刀,直接就将这位平日里甜甜的叫自己干爹的胆小鬼剁成了一具无头尸体。

抄起了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张亮那疯狂的目光,配上那张满是血点子的狰狞表情,吓得周围的那些叛军将士都不敢稍动。

“敢有后退一步者,杀!你们别忘了,大唐只能有一位天子,就在皇宫之中。”

“外面的,都是假的。”

“公孙常,顾平,何贺……你们几个,各领百人,为督战队,敢有退后一步者,杀,敢有祸乱军心者,杀!”

“只要我们能守住宫城数日,各地勤王之师必能及时赶到,解陛下忧,解洛阳之困。到时候,陛下与本相都有重赏!”

“把战鼓都擂起来,不可停止,绝不能让城外的乱匪,有乱我军心的机会。”

原本在看到关中精骑入城之时,业已经停了下来的鼓声,再一次响彻皇宫跟前。

那玩命的击鼓声,将城下的喧闹声几乎完全掩盖住。

这让正想要跟亲儿子还有一干功臣说上几句的李世民,只能无奈地转移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