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69章

作者:晴了

张亮这话一出口,顿时让一干人等皆尽眉飞色舞,快步跟上了张亮的脚步进入了屋子。

而在屋子外面,张亮的心腹亲兵,齐刷刷地警戒在周围,以防有闲杂人等靠近。

屋内,张亮已然取来了一张洛阳地图,摊开在案几之上,开始详细地讲解起了自己的大计划。

由于之前,圆丘与方丘被夷为平地,虽然没有抓住犯罪份子。

但是能够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长孙无忌等一干官员都认为,对手的人数怕是不会太少。

但对方的人数就算不少,可是定不敢在城内捣乱,毕竟城内数万精锐可不是吃干饭的。

吸要他们敢在城中捣乱,第一时间就能把所有犯罪份子给剁成肉泥。

由此推断,对方想要搞事情,继续破坏登基大典,就只能是在洛阳城外而非城内。

为此,为了保证明天的安全,经过了谨慎而又严谨的研究之后,决定让张亮亲自统帅一万金吾卫精锐出城保护登基大典队伍的安全问题。

不过,虽然他们不认为出身低贱的张亮能搞出什么事情,但是他们还是指点了那几位被他们安插在金吾卫的将领也负责指挥。

另外,监门卫那边,也调了两千精锐,以充作左右千牛卫,近身保护李治这位伪帝。

……

“那个萧郎将,就交由你们二人负责,务必要在收到了本帅的信号之后,第一时间将他诛杀。”

“至于那个王中郎将,本帅亲自负责取他项上狗头。”

“还有这里,老九,你率军出城之后,先随队伍南下,两里之后,立刻折反,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夺入定鼎门。”

张亮唾沫星子横飞地在那里戳着地图,分派出各自的任务。

一干心腹将领与干儿子们,全都磨拳擦掌,慷慨领命。

“诸位,成王败寇,可就在此一举,望诸位能与本帅戳力同心,拚下一个大好的富贵前程。”

“我等愿为主公效死。”

此位,为首官职最高的赵中郎将径直推金山拜玉柱地朝着张亮这位老上司伏地一礼,然后拔出了腰畔短匕,在掌心一划,立下毒誓。

而其他诸人也都不甘示弱,嗯,这个时候还要是怕疼示弱,又或者是犹豫不决。

指不定就会被那些此刻杀意升腾,恨不得抄刀砍出一个未来的叛乱份子们直接乱刀捅翻撂粪坑弄死算球。

最后张亮也表情十分肃穆地举掌向天立下毒誓,定要与这帮子糙老爷们同生共死,哦不,是共富贵。

很快,这些都身负重任的将校们都悄然地离开了郧国公府,各归各位,磨刀霍霍地等待着明天的登基大典。

而此刻,就在天津桥附近的洛水之畔……

第2699章 最适合程三郎的易容模版:武圣关羽……

程处弼与赵昆等人,都是一身黑色的劲装,正猥琐地缩在那黄道桥近岸的桥台下方。

所谓的桥台,就是在桥梁修建之时,耸立于河岸旁边的桥梁基座,都是用石块堆彻而成。

而这里的桥台,与桥面之间的正下方,左右两翼都已然挖出了足可以装载数十斤炸药的凹陷。

程三郎小心翼翼地将那一根根又粗又长的好宝贝都塞了进去,又将那引线给沿着石头的缝隙朝着一旁拉去……

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而且为了不引人瞩目,干这些事情,都是在子夜之后,水面上也没有了什么船只。

程三郎等人才敢来搞事情,确定那已经炸药已经安放得十分的稳妥,而且引线已经布置到位后。

他们一行人这才悄然地离开了桥台下方,跳上了那艘轻舟,悄悄地离开此地。

站在轻舟上,看着那越来越远的桥台,赵昆忍不住抹了把脸。

“程三郎,明日,真有把握?”

“放心吧,为了稳妥起见,我才会将炸药分装,哪怕是只有一侧爆炸,都能够把这整个黄道桥的桥台直接给崩烂。”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看看明日什么时候,他们会返程。”

“倘若他们戒备极其森严,就连洛水水面也有军士驻守的话。

那就只有从洛水上方用火舟往向冲,或者是弄出什么的什么大动静,吸引视线。

然后暗中从黄道桥两旁借着草木掩映靠近之后,点燃引线……”

看到程三郎一脸智珠在握的侃侃而言,赵昆仔细思量了半天,也着实寻不出什么漏洞,终于吐了一口浊气。

“接下来,就得看他们今日会怎么做了。”

此时,天色已然微微擦亮,程处弼等人就在那船上将身上的衣着换了之后,跳上了另外一艘船。

登上了船,就看到了李恪从舱内走出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如何了?”

程处弼相当有把握地一摆手。

“放心吧,炸药都已经安装好了,就等着时机一到,便可以解决问题。”

“好好好,等到天光大亮,那小弟我可就能够在舟船之上,安然欣赏那黄道桥与星津桥崩分瓦解的美妙景象。”

李恪不禁满脸兴奋与期待地道。

一干站在甲板上的邙山义勇除奸团成员都深以为然,满脸期待。

黄道桥与那星津桥的炸药都已然稳妥地安置完毕,接下来,就要看天亮之后的热闹了。

等到那帮乱臣贼子欢天喜地在行走在这必经之路上时,突然前后两边的桥梁都被炸塌掉之后。

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与表情,程处弼很是期待,甚至有一种当爆炸之后。

在一干乱臣贼子惊恐四顾之际,顶盔贯甲,英姿飒爽的自己挥舞着一杆为国除奸的大旗。

在皇宫前的广场跃马扬鞭狂奔而过,留给天下人一个英武伟烈背影的冲动。

不过仅仅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命是自己的,安全第一,高调做事就成,做人嘛,一定要低调。

此刻在这艘赵氏西域琉璃坊提供的船舱内,程三郎正在更衣,为了改变自己的体貌特征。

一旁的李恪正在打量着处弼兄更换衣着以及改变造型。

就看到了处弼兄还特地在肚子上勒了差不多枕头大小的棉团,让他那长着八块腹肌的腰看起来显得大腹便便。

程三郎打量着大铜镜里边自己的体态,又瞄了一眼身边的李恪,不禁给出了点评。

“贤弟啊,来,你瞅瞅,我这肚子若是再大点,是不是就跟你一样了。”

“???”挺着个啤酒肚站在旁边的吴王李恪脸色瞬间一黑。

神特么的一样,信不信老子拿臭袜子塞你那张臭嘴。

看到李恪那副不满的嘴脸,程处弼嘿嘿一乐,拍了拍那个捆绑在腰腹上的棉团正要开口安抚李恪。

“公子,公子……胡须弄来了,公子你准备戴哪个。”这个时候,邓称心快步了过来,手里边提着一个木箱子。

程处弼打开木箱的最上层,就看到了里边那幅浓黑长须,这个木箱子一共有六个格子。

每一个格子里边,都有一套胡须,这些早在程三郎准备混杂在人群里边看乐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筹备。

而这些胡须用的材料,正是马尾,当然也可以用猪鬃,但问题是猪鬃那玩意只能用来搞假的短须。

偏偏程三郎不乐意,毕竟看多了亲爹还有双胞胎的大哥与二哥的钢针般的短须形容,程处弼觉得自己身为程家第一靓崽,很不适合那种须型。

最终程三郎通过亲自构图和对比,觉得自己最适合的还是那种武圣关羽的及腹长髯。

抄起了那幅制作得十分精良的长髯,用了胶汁一抹之后,这才对着铜镜,小心翼翼地往脸上凑。

鼓捣了老半天之后,邓称心等人的眼中,出现了一位长须及腹的眯眯眼。唔……

程三郎正打量着镜子中的自己,抚着那及腹长髯,然后努力地让自己的形象和造型更加贴近一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武圣关羽这是挺着个这样的肚皮,留着这样的长须,表情经常都是倨傲而又矜持。

平时眼睛就这么眯着,只有等到想要干大事的时候,才会陡然两眼那么一睁。

程处弼可是记得,自己曾经看到过一位老师傅在搞木雕,店里边摆着不少的关羽的站像与坐像。

不过令他好奇的就是,为什么老师傅雕出来的关羽全部都是眯眯眼。

询问了这位老师傅,这位老师傅脸色有点发黑地郑重警告自己,那叫丹凤眼,不叫眯眯眼。

而且关羽可是武圣,在文玩界就有那么一个说法,菩萨闭眼不救世,关公睁眼要杀人。

关羽本就是武圣,杀气太甚,而且尊奉关羽,本就是为了图吉祥和保佑。所以关羽的造像,都是二分开,八分闭。

不过程处弼总觉得那位老师傅的说法有点过于玄学,毕竟自己是一位从事治病救人专业的医学院高材生。

自然需要从医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研究问题。而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关羽很喜欢看书,都是正经严肃的文学作品……

第2700章 这小子跟他爹怎么都跟老夫的浓须过不去?

动不动就抄起《左氏春秋》看个痛快,不论是骑马打仗的间隙,又或者是其他的闲暇时光。

不过由于关武圣白日里忙着征战沙场,很难有时间看书,只有在夜晚才能够有闲暇,看看书消遣一二。

偏偏在古代,只有昏暗的油灯、又或者是烛火来照明,在光线长期不足的情况下耗费眼力。

久而久之,自然会近视,而近视之后,很容易看东西模糊,那怎么办呢?

那就眯起眼睛,提高聚光度,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距。

这可真不是吹牛逼,这是程处弼身边的那些眼镜学友们的亲身体会和切身经历。

所以,由此推断,这位关武圣,十有八九应该是一位近视眼,所以骑马打仗的时候,很喜欢眯着眼睛打量站在远处的敌人。

只有等到他冲到了敌人的跟前开始耍大刀的时候,这才会陡然瞪圆双眼。

毕竟那么近的距离,那么大块头的敌人,也就不会有看不清楚的烦恼,同时还能够起到怒目震摄敌人的效果。

奈何,对于自己严谨的医学角度的解释,非但没有得到那位老匠人的欣赏。

反倒黑着老脸要抄器械跟自己拚个你死我活的架势,要不是看在老家伙老胳膊老腿弱不禁风,又是在他店铺里边的份上。

程处弼绝对会让这老家伙明白,咱不但可以以理服人,同样还能以力服人,而不是只能一脸悻色的抱头鼠窜。

邓称心等人就看到了三公子自打把胡须贴上去之后,就一直在镜子跟前那里骚首弄姿的。

直接就把这哥几个紧张的汗毛都立了,总觉得程三郎的行动甚是诡异。

特别是看到了程三郎老在那里眼睛一会眯一会瞪的古怪行径之后。

作为程三郎的好兄弟,李恪甚是关切地凑上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