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42章

作者:晴了

……

“怎么回事,程大将军,我们已经在这楚州地界上耽搁了整整一天一夜了,未何还不启程?”

程咬金与那于志宁刚刚被宁忠引入船舱,一直在船舱之中忧心忡忡踱步的李承乾就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听到了太子殿下那情绪不佳,甚至是带着几分焦躁的询问。

程咬金朝着李承乾一礼道。

“太子殿下稍安勿躁,这是因为楚州刺史萧炳故意将楚州粮草藏匿,妄图想要拦阻太子殿下鹤驾还都。”

李承乾一愣,旋及脸色渐渐地阴沉了下来,目光落在了一旁的于志宁身上。

“太子殿下,那萧炳,怕也是有人授意于他,就是要阻挠殿下的还都行程。”

“不过还请殿下放心,陛下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于卿你此言何意?”李承乾不禁一愣,但是很快,他就看到了表情甚是古怪的宁忠,引着一名穿着普通士卒衣甲的武士步入了屋内。

李承乾呆呆地打量了好几眼,这才夸张地瞪圆了眼珠子,难以置信地道。

“赵将军?你怎么,怎么这副打扮,而且……”

“臣赵昆,参见太子殿下。臣之所以如此装容,实在是不得已,陛下有旨,让臣隐匿于太子殿下旁。如非必要,不得现身相见。”

赵昆颇有些不太适应地活动了下脖子,朝着李承乾恭敬一礼。

“这是为何?父皇他,他难道是装病?”李承乾虽然性格温良,可并不代表这位太子殿下脑子不好使。

赵昆点了点头,这才伸手入怀中,取出了那封已经珍藏了不少日子的陛下密诏。

“殿下圣明,这是陛下亲笔写下的密诏,还请殿下过目。”

李承乾迫不及待地劈手夺了过去,终于从亲爹亲笔写就的这份密诏里边,知晓了亲爹这个大胆而又像是孤独一掷的计划。

而父皇亦在信中,痛斥了世家大族对于大唐的危害性,以及要设法作出变革的必要性。

并且告诉李承乾,原本他还想看看,那些世家大族是否愿意臣服于朝廷。

结果没有想到,亲儿子你会在江都宫遇刺,这就足以证明,这些攀附在朝廷身上的吸血鬼。

根本就不乐意妥协,甚至居然还想要用这等过激的手段来阻止……

李承乾越看,越觉得触目惊心,怎么也想不到,那些世家大族居然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

为了他们的家族延续,为了能够继续与朝廷分廷抗礼,甚至不惜用这等手段。

李承乾脸色铁青地坐在船舱之内,好半天,这才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孤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如此大胆,置国家社稷于不顾,行这等卑鄙手段。”

“还好父皇英明,有了这样的布置,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刚刚松了口气的李承乾突然朝着赵昆问道。

“赵将军,倘若那洛阳生事,我那九弟他的安全……”

看着那第一时间开始询问晋王李治安危的太子李承乾,赵昆赶紧答道。

“太子殿下还请放心,陛下早就做了安排,晋王殿下,应当无事。”

“既然是父皇早有安排,那就好,程大将军,父皇有言,让孤配合程大将军你,接下来该当如何?”

“太子殿下安坐就是,剩下的事情,交给臣与于詹事来处置。”

看到这位心忧亲爹安危的太子殿下终于恢复了情绪稳定,赵昆也是松了口气。

“太子殿下,既然此间事了,臣也该告辞了。”

“也好,父皇身边,不能缺了赵将军,不过还请赵将军稍候一二,待孤先写上一封家书,有劳赵将军带给父皇。”

……

楚州刺史与一干属官随员前往运河畔参拜太子殿下,结果直接就被撂在了那里。

程大将军召见了当地的鹰扬郎将,命其出兵,赶往粮食的藏匿之地,第一时间将已经藏匿到了楚州治下淮阴县的粮草给控制住。

而太子詹事则奉太子教,在一位左屯卫将军的陪同之下,进入了楚州,让楚州别驾暂领楚州军政诸务。

这边的动静,自然都避不过有心人,很快,楚州刺史藏匿粮草辎重,惹得归心似箭的太子殿下震怒。

将楚州刺史缉拿,甚至主掌楚州军政大权的消息,直接飞报向大唐帝都洛阳……

第2657章 惊闻噩耗的郑元寿与长孙无忌

年过古稀的郑元寿,有点神经衰弱,每天晚上都是辗转反则,难以入睡。

就像今夜,一直到得子时,他这才正搂着一位身娇体软的小妾,渐渐地睡了过去。

刚刚闭上了眼睛,正要享用香甜的美梦的当口,一声接一声的低唤,直接就让郑元寿睁开了眼睛。

好不容易这才闭眼,结果被打扰的郑元寿气极败坏地坐起了身来,拍打着床榻厉声喝道。

“谁!不知道老夫已经休息了吗?”

“老爷,小人该死,只是这封来自晋阳的信关系重大,小人不敢耽搁半点。”

正被小妾抚着心口平息怒火的郑元寿听到了晋阳的来信,看看窗外一片漆黑,只能没好气地闷哼了一声。

让小妾避往里屋之后,郑元寿推开了屋门,就看到了站在屋外的管家手中还拿着一枚蜡丸。

接过了这枚蜡丸,郑元寿毫不犹豫地捏碎了蜡丸之后,露出了里边的一张捏成团的纸条。

只扫了两眼,郑元寿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惊呼,脚下一个踉跄差点一屁股坐倒在地板上。

管家赶紧上前一步挽住了这位白发苍苍的郑氏族长,这把年纪,这样的干瘦,一跤摔下去,就算是人还在,怕是怎么也得断上一两根骨头。

“老爷,你没事吧?”

“老夫没事,没事,你速速去各家各府打听,询问一下,他们可有收到来自晋阳的消息。”

“啊,这……这个点?”管家一脸懵逼地看了眼自家老爷,又看了一眼那漆黑无光的子夜。

“……”郑元寿也反应了过来,无奈地抿了抿嘴。

可问题是,这个时间点,真要让管家去各家各府敲门吆喝,睡个鸡儿起来嗨。

郑元寿不觉得那帮子年纪跟自己差不多,身体比自己还要差劲许多的诸家族老或者是族长。

能够像自己一般平静而又从容面对这个消息。大半夜,万一喜极攻心抽过去都不好找医者。算了算了……

又看了一眼被自己握在掌心的纸条,这样的消息已然刺激得自己精神头份外支愣。

哪怕是自己老胳膊老腿嗨不起来,可也没心思睡觉。

郑元寿愣了半天之后,只得朝着管家道。

“罢了,你且让信使过来,老夫有话要好好问一问他。”

很快,那位送达了秘信之后,这才草草扒拉了几口食物。

就已经美美地瘫倒在了榻上,准备睡上一觉的送信人很快就被带到了郑元寿的跟前。

……

清晨,收到了消息,昨夜书房的灯火彻夜未熄灭的长孙冲脚步匆匆地来到了书房跟前。

守在书房外面的管事识趣地让到了一旁,长孙冲凑到了书房门前,小声地问道。

“父亲,孩儿特来请安。”

一息之后,长孙冲便听到了书房内传来了父亲那显得沙哑而又干涩的嗓音响了起来。

“是冲儿啊,快快进来吧。”

推开了书房的门,就看到了亲爹长孙无忌正坐在案几跟前,案几上的烛台。

还余有短短一小截的蜡烛,只刻上面的烛火,正在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熄灭掉一般。

而亲爹长孙无忌的那显得有些呆滞的视线,此刻就死死地盯着那小小的火苗……

长孙冲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缓缓地坐到了长孙无忌的跟前,就在这个时候。

那终于见底,再难维系的烛火,终于熄灭,只余一缕青烟冉冉……

长孙冲就看到了面无表情的父亲不知不觉之间,已然泪流满面。

“父亲,父亲发生什么事了……”

长孙无忌抄起了手帕拭去了泪水,这才冲亲儿子长孙冲勉强一笑。

“没事,为父就只是看到这烛火明照,最终也只能尽成灰烬,一时之间,觉得人生亦如烛火,终有尽时……”

“对了冲儿,你怎么过来了,可是有事要寻为父?”

长孙冲看着亲爹那显得有些艰涩的笑容,关切地追问道。

“父亲,孩儿方才听闻昨夜有人给父亲送来了书信,结果书房灯火亮了整整一夜。”

“孩儿担心父亲,所以过来看看,父亲该不会是一夜未眠吧?”

……

“哦,莫要听他们胡言乱语,昨夜为父的确接到了书信,给对方回书。

结果不小心在这里睡了了过去,忘了灭烛而已。”

长孙无忌轻描淡写地编了个理由,朝着这位孝顺的嫡长子道。

“对了,你娘子身子一向不好,记得要多关心她一些,明白吗?”

“好的父亲,孩儿知道了……”

长孙冲看到亲爹长孙无忌似乎没有什么谈兴,但好在脸上的情绪也没有什么异样,只能起身告辞而去。

等到长孙冲离开了房间,长孙无忌这才缓缓地将那封褚遂良遣人送来的书信从袖中取出。

这封书信,自打昨天夜里送到了自己手上之后,长孙无忌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里边的每一个字句,他甚至都能够背诵下来,可越是如此,长孙无忌就越明白,陛下,怕是真的已经……

哪怕是这些年,二人之间的关系与距离渐行渐远。

可是二人比小就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战斗友情,几乎贯穿了大半人生。

而现在,这位亲密战友,居然先行一步,这让长孙无忌在痛苦之余,亦亦不由得生起了一股子英雄末路的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