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37章

作者:晴了

“原来是郑老,不知郑老唤某何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你我都同是荥阳人士,该当多多亲近亲近才是……”

看着这位虽然年近六旬,却仍旧显得风采过人的郑侍郎,张亮心中不禁有些受宠若惊。

陪着对方一边走一边聊,好歹都是荥阳人氏,而且郑侍郎既没有世家贵人的架子,说话又好听。

这让张亮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到得了宫外之后,郑侍郎左右一扫,这才小声地道。

“张郧公,老夫有一事相求,不过此时实在不方便言说。

若是张郧公方便的话,还请今夜光临寒舍,老夫定然设宴扫榻以迎……”

张亮顿时两眼一亮,这可是跟这位荥阳郑氏的大佬套近乎的好机会,自己怎么可能没有时间,当即没口子的答应道。

“既是郑老相邀,这自然没有问题。”

看着郑侍郎与自己道别之后渐行渐远的背影,张亮不禁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能够跟这位套上关系,那可就太好了,毕竟昔日的荥阳寒微百姓张氏,而今居然也有机会成为荥阳望族郑氏大佬的坐上宾。

怕是自己给亲爹烧纸,指不定九泉之下的亲爹能够激动得令坟头冒起青烟。

……

是夜,穿着得体的张亮,在那郑府大管家的引领之下,缓步进入了郑府,而那位郑侍郎的次子已然在厅前等候。

见礼之后,这位郑二公子笑眯眯在前方引路,径直带朝张亮朝着内院而去。

很快,便来到了那书房所在的独院跟前,张亮看到了郑侍郎已然在院门处等候自己,赶紧上前一礼。

寒暄两句之后,郑侍郎笑眯眯地把住了张亮的胳膊。

“郧公来得正是时候,我叔父郑元寿正好在与某述话,正好替郧公引荐。”

“郑翁居然在此?”听得此言,张亮不禁吃了一惊,这位可是如今的荥阳郑氏之主。

虽然早就已经因年老而辞官致仕,可是人的影,树的名,荥阳郑氏的大事就没有能绕得开这位郑元寿的。

有些忐忑,又有些惊喜的张亮随同郑侍郎快步进入到了书房后。

就看到了那位手中拿着一册书,正在那里抚须观书的白发老翁,正是昔日曾同朝为官的郑元寿。

郑元寿缓缓抬起了头来,看到了那位体格颇为高大的张亮,抚着长须微微颔首道。

“昔日得见张郧公时,倜傥而不凡,而今见之,却……”

“???”

第2649章 太子殿下若是率军疾来,该当如何?

张亮一脸懵逼地看着那郑元寿一副甚是惋惜的表情,忍不住打量了下自己的衣着。

相当的得体,不论是配饰的绳子系法,还是腰带的扎系,以及自己衣袍的穿戴,无一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要知道,今日自己来之前可是特地梳洗打扮了一番的。

“郧公不明白老朽之意?”

“张某的确不明郑翁之意,还请郑翁明言指点。”

看到张亮那副懵逼的模样,这让郑元寿不禁心头一梗。

不过考虑到这货是务农出身的微寒之家,文化素养肯定不高,听不出那么多弯弯绕绕。

示意这位郧国公坐下之后,这才语重心长地道。

“罢了,既然郧公不明白,那老朽也就不绕圈子了,郧公可知,陛下最是痛恨什么样的人吗?”

“什么样的人?”张亮微愕之后,从容笑了起来。

“自然是忤逆圣意的背主之人。”

想想之前那位为了大唐立下灭国之功的侯君集,就是因为那家伙私心太重,又还想要弄死太子。

所以,惹恼了陛下,直接将他处死,好在陛下仁义,留了他妻儿一命,让他有可以祭祀以及传承香火的子孙后辈。

“那郧公你的所作所为,你觉得,陛下能留你一条生路否?”

郑元寿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显得十分突兀的话来,让那原本谈笑自若的张亮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

两眼直勾勾地瞪着郑元寿,半天之后,张亮这才涩声牵强一笑。

“郑翁莫要与某玩笑,这样的玩笑,可是一点也不好笑。”

郑元寿呵呵一笑,不紧不慢地反问道。

“怎么,郧公觉得老朽这么一把年纪,在我侄儿府中苦等郧公前来相会,就为了与郧公玩笑不成?”

“罢了,张某原本对郑侍郎相邀,也念及都是同乡,特来相会,可没有想到,郑翁居然是这等态度。”

“那就告辞。”张亮冷哼一声,站起了身来,就欲朝着书房外面行去。

只是他刚一转过了身来,就恰巧看到了侍立于书房门外的一位道士。

就见这位留着三缕长须,显得甚是仙风道骨的道士,挤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朝着自己恭敬一礼。

“贫道见过东翁……”瞬间,张亮的脸色顿时一白。

猛地转过了头来,目露凶光地看向那郑元寿与郑侍郎这对叔侄。

“你们什么意思?!”

郑侍郎站起了身来,朝着此刻心情份外激荡的张亮一礼,表情甚是恳切地道。

“郧公莫恼,家叔也是一片好意,绝无害郧功之心……”

“你们真当张某是傻子吗?!”

郑元寿仍旧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仿佛智珠在握般从容一笑。

“郧公倘若不愿意自己的辛秘四下流传,还请安心坐下,容老朽多说几句,如何?”

“……”

足足一个时辰之后,张亮显得有些失魂落魄地在那郑二公子的亲自相送之下,离开了郑府。

在离府之时,足足三次,这才成功翻身上马,回过了头来,看到了那位风度仪态挑不出半点错处的郑二公子立身于阶上。

张亮不得已,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这才悻悻地打马而去。

脑海里边,却一遍遍地出现那位对自己的各种辛秘之事了若指掌的道士。

……

“不知郑翁还有什么吩咐?”

那位张亮多年宠信的道士程公颖此刻朝着那郑元寿卑微地一笑,小心翼翼地问道。

“辛苦你了,这些日子,你就留在这里静修便是,你只管宽心。

老朽说过,要保你下半辈子富贵平安,就一定可以。”

“是是是,多谢郑翁,小人自然相信郑翁的信誉。”

“好了,你且先下去吧,倘若有事,会再召你。”

“叔父,咱们这么做,会不会逼迫太甚了点。”

郑侍郎看着那位程公颖离去的背影消失在了书房门外,忍不住朝着堂叔父郑元寿问道。

“那张亮好歹也是陛下信重的重臣,而今反迹未显,倘若他向陛下……”

“呵呵,敏之啊,老夫早年尚在朝中之时,就曾与这位张郧公打过交道。”

“莫要以为他真是什么铮铮铁骨的武勋之臣,此人善伪装外表敦厚,实则诡诈。

他早年入瓦岗寨后为李绩部下,随李绩投唐,得授定州别驾。

他治军不行,不过治民颇有些手段。又善逢迎,运气颇佳,这才能一步步登上高位。”

“其人秉性胆小懦弱,不然又如何能够做得出,收其妻私通者为养子这等丢人行径?”

“虽然其胆量不大,可又偏偏自命不凡,又容易为巫蛊左首所蛊惑……”

“总而言之,此僚已有这等把柄落在我等之手,再诱之以利,他张亮焉有不俯首称臣的道理。”

听到了这位老谋深算的叔父之言,郑侍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随后言道。

“叔父,既然我等已与那长孙无忌暗中联手,而今又将张亮挟制住,那如此一来,岂不就代表着……”

“不必着急,且等一等,如今南边那位还没有任何动静。

倘若那位太子殿下陡然北来,那就代表着,晋阳宫,真出了大事。”

郑侍郎明白这位堂叔是什么意思,倘若太子殿下还慢悠悠地在那江南扬州晃荡。

那就证明,北边呆在晋阳的那位陛下的身体情况虽然有些问题,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可倘若那南边的太子还没有等处置完江都宫遇刺一案,就急匆匆地率大军回师洛阳。

自然也就证明了陛下的身体状况怕是出了大问题,只能让这位太子殿下疾回帝都主持大局。

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真就到了,世家大族共同行动起来,启动大事的绝佳良机。

“叔父,太子殿下若是率军疾来,该当如何?”

郑元寿呵呵一笑。“程咬金的左屯卫大军,难道还能不吃不喝,一路从那江南赶到洛阳不成?”

“倘若那程咬金恼羞成怒之下,胆敢纵军掠劫,那就等于是自陷于不义……”

“小侄明白,如此一来,我等当可稳操胜券矣。”郑侍郎不禁眉梢一挑,面露喜色。

“不不不,敏之,这才只是第一步而已。”

第2650章 看来,李二郎重病应该是真的了

“你可莫要忘记了,那长孙无忌,如今虽然与我世家大族联手。”

“可是莫要忘记了,长孙皇后与他可是亲兄妹。

一旦功成,咱们可得小心他的反噬,毕竟,那位晋王殿下,对这位舅父向来甚是敬畏。”

“如今虽然太原王氏女为其王妃,可是王氏女又岂是皇后娘娘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