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729章

作者:晴了

仍旧是那一帮行将就木的老朽之辈,此刻,水榭之中的气氛,明显显得甚是压抑。

“郑老,你说句话吧,怎么,不就是这一回,让那个小子侥幸逃过一劫?”

“听闻那些义士,或战死,或不屈服毒自尽,而且我等早就已经厘清了首尾。”

“损失的,不过是一些昔日埋伏在江南的闲棋暗子罢了。”

“韦老,话虽如此,可是接下来,陛下必定震怒异常,江南诸家,怕是难以善了。”

“而我等虽然已做切割,可难保这位残忍好杀的天子,会不牵怒到我等的头上……”

“唉,损失人手,老夫倒没觉得有什么可惜的,可是这一次失败了,咱们短时间之内,怕是难以有所作为。”

“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咱们真的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春之时,由着那礼部用改良过的科举制度取士不成?”

“现在又能有什么办法?太子这件事情,必定会引起李二郎的警觉,日后想要再动手,那就更困难了。”

“可惜陛下是让晋王殿下监国,而非是那位皇太孙李象。”

“现如今,咱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且先看看陛下如何处置,再言其他。”

“是啊,也只有如此了……”

一干之前还谈笑间,仿佛樯橹就会灰飞烟灭的世家大族话事人,此刻全都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似的,没有了昔日的精气神。

……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郑府的家丁,陪着一位管事,脚步匆匆地朝着这边赶了过来。

只不过在那条长廊入口处就被拦了下来,那位管事一脸气极败坏地道。

“行,那我在此等候,还请你速去禀报我家老爷,赵国公有要紧事要见我家老爷,速去。”

听到了赵国公这个称谓,那位守候在此的郑家管事也不敢怠慢,赶紧快步狂奔向水榭。

须发苍苍的郑元寿听到了脚步声,不悦地扬起了眉头,拉着块菊花老脸喝道。

“老夫不是说了,不许打扰。”

“老爷,小人是不得已,王老爷府上的管事特来禀报,说是赵国公有要紧之事,要见王老爷……”

王咏听得此言,不禁愕然地缓缓起身。

“长孙无忌要见老夫?在这个时候……”

第2637章 他长孙无忌想要抽身,可咱们岂能由着他?

此言一出,原本这些意气消沉的垂垂老朽们瞬间变得不淡定了起来。

郑元寿抬手挥了挥,那名管事只能朝着郑元寿一礼之后,快步离开水榭。

这个时候,郑元寿才满脸疑惑之色地开口。

“他这个时候来寻你,依老夫之见,怕是与今日朝堂之上那份来自江南的奏报有关联。”

“怎么,难不成,长孙无忌猜测出了什么。”

“猜测……不错,他应该是猜测到了,太子在江南受袭,有可能与咱们有干系。”

“可那终究只是猜测罢了,他现在就要见你,说不定就是想要印证此事。”

王咏面色一沉牙疼地吸了口气,不禁有些心慌意乱起来。

“这,这可如何是好,长孙无忌乃是陛下宠臣,倘若他……”

“贤弟,你慌什么?”一旁的一直都滞留于洛阳,没有回晋阳的王揆忍不住低声喝道。

“你莫要忘记了,长孙无忌虽然是李二郎的宠臣,可不代表他与李二郎就是一条心。”

“不然当初,他就不会跟咱们就牵扯,而今,他就算是想要摆脱我等,呵呵……”

郑元寿深以为然地颔首一笑,拔身而起。

“罢了,既然长孙无忌出面相邀,那老夫就陪你走上一遭,看看他到底想要做甚。”

“还有诸位,暂且留步,待老夫回来,咱们再好好商议。”

“也好,那就有劳元寿兄了。”王咏暗松了一口气,与那郑元寿大步疾行而去。

另外几位老朽之徒又缓缓地坐了回去,有一搭没一搭地继续吹牛打屁。

只不过都心不在焉,牵挂着那两个离开的老友。

……

回到了府邸里边,长孙无忌就呆在书房中,就连晚饭都就在书房里边草草地吃了几口。

就坐在书房里边,端着一茶杯水,在那里呆愣愣地,连最喜欢吃的那猪油酥,都没有心思去碰。

就那么静静地坐着,这个时候,身边连个可以商量的心腹都没有的长孙无忌不禁有些唏嘘。

早知如此,就该请陛下让那禇遂良也留在洛阳,自己好歹还有个可以交心的伙伴。

沉吟了良久的长孙无忌突然想到了一件大事,起身朝着一旁的书架行去。

打开了一个放在高处的檀木盒子,露出了里边那张精心保存的《诸女贴》。

长孙无忌愣愣地看着这件王献之的亲笔墨宝,好半天之后,这才长叹了一声,盖上了盖子,将它撂到了案几之上。

没有让长孙无忌等待太久,不多时,郑元寿就与那王咏连袂而至。

“老朽见过赵公……”郑元寿与王咏笑眯眯地朝着长孙无忌一礼。

长孙无忌没有什么表情地还了一礼之后,示意二人坐了下来,让人奉上茶点之后,就沉默了下去。

这让王咏与郑元寿二人不禁有些心中犯虚。

“不知赵公今日召老朽过府,所为何事?”

长孙无忌抬手轻轻地拍了拍案几上那个檀木盒子,仍旧没有什么表情地道。

“某这些日子,欣赏这《诸女贴》,颇有心得,奈何……此物太过扰人心境。”

“故尔今日,请王老先生过府,就是欲将此物物归原主。”

“……”王咏一脸懵逼地看着长孙无忌忍不住又扫了一眼郑元寿,这个时候他自然是反应了过来。

看到郑元寿意图开口,长孙无忌抬手示意,面色沉肃地道。

“二位,明人不说暗话,你们不用否认和狡辩来污辱某家的才智。”

“你们,做得实在太过份了,远远地超过了某家的底线。”

王咏张了张嘴,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郑元寿呵呵一笑,抚着长须,不紧不慢地道。

“赵公此言何意?且不说我等有没有参与此事,就一点,难道赵公就乐意让太子殿下执掌天下?”

“你什么意思?!”长孙无忌脸色一寒,双目如刀地看向郑元寿。

“不光是老朽,就算是朝中那些明眼之人也都很清楚,赵公与太子殿下不睦,由来已久。”

迎着那长孙无忌那阴沉的表情和如刀的视线,郑元寿硬起头皮继续言道。

“昔日赵公更钟意魏王殿下,而与太子殿下交恶,而后……”

“大胆!”长孙无忌恶狠狠地一拍案几,站起了身来。

郑元寿缓缓起身之后,朝着长孙无忌长施了一礼,恭敬而又诚恳地道。

“赵公,若为长孙氏长久计,我等应当同气连枝才是,我等不得陛下信重,唯赵公可以左右……”

王咏与郑元寿,终于登上了马车,虽然在赵国公府中呆的时候不长,却让二人觉得渡日如年。

“元寿兄,那长孙无忌是什么意思……”

“还能是什么意思,他想要抽身,可咱们岂能由着他?”郑元寿闷哼了一声道。

“虽然今日他发下了狠话,可如今,陛下尚在晋阳,咱们还有时间,再好好想想。”

“他长孙无忌当真好本事,倘若他真的想要抽身而走,断尾求生,以他与陛下多年情谊,又是皇后的兄长,当可保无恙。”

“而我等倘若再无手段,怕是这位,很有可能会成为落井下石。”

……

太子殿下在江南遇袭的消息,自然也瞒不住有心人,哪怕是朝廷有心隐瞒,可也阻拦不住消息的泄露。

而就在洛阳城中口而非相传着太子殿下遇刺之事时,一匹汗出如浆的快马。

业已经驰入了刚刚才打开宫门没几天的晋阳宫中。

同一时刻,李世民正在晋阳宫内,乐呵呵地看着那李象在那里陪着太上皇在那里打捶丸。

也就跟后世的中老年人喜欢的运动门球类似,一老一少,玩得津津有味。

而李象那小子看到太上皇又要进球,眼瞅着那球朝着小棍支成的球门而来,故意扔了一块小石子过去。

结果非但没能阻拦到,反倒被曾祖父看到了他的小动作,直接作势要抽他,这小子一脸贼笑,连滚带爬逃窜而去。

看着这一幕,李世民一脸哭笑不得,这一幕,倒真像当年自己小时候跟亲爹玩捶丸的场面。

这孙儿不但长得像自己,就连这调皮劲都捡着自己长的。

好在亲爹搞出了精兵策略,亲自挑选出了擅长骑射的两千骑兵,吃住骑射皆仿突厥人。

第2638章 应当是与那科举改革有莫大的干系

晋阳宫,以及山西这片土地,他可是相当的熟悉。

昔日自己亲爹最开始是大业十一年就溜达了过来,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在这里剿平罪乱,屡立功勋。

之后,杨广又让亲爹与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那个时候他们兵马甚少,又岂是兵强马壮的突厥对手。

有了大隋的精良军械,又有着不亚于突厥人的骑射之术。

这只精锐骑兵,追随着李渊在与突厥的冲突中频有胜绩,更是于大业十二年末,大败突厥。

一直到得大业十三年,亲爹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晋阳宫监,终于成为了这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从而为日后老李家能够夺取天下,获得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这太原也就是现如今的晋阳自然成了老李家的龙兴之地。

而且早年之时,一直都是李世民这位二郎追随着亲爹戎马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