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685章

作者:晴了

王玄策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看着那案几上的烛火,翻身坐了起来。

整个人都还有些懵逼,自己怎么一下子睡着了,自己之前干嘛来着?

好像,似乎,兴许自己见到了那著名的妖蛾子组合程三郎与吴王李恪,然后好像喝了几杯酒,唔……

“玄策贤弟,你可算醒了,你这一觉可睡得够香甜的,从中午,一直就睡到了子夜。”

就在这个时候,身侧传来了说话声。

王玄策扭头看去,这才看到了笑眯眯撂下了手中的帐册,朝着这边走来的秦大掌柜。

“我居然醉了这么久?”

“不错,今日那小程太保与吴王殿下特来探望与你,跟你饮酒述话来着,只不过贤弟你因为这些日子精神不济。”

“加上早上也没吃东西,空腹烈酒这一下肚,呵呵……”

听到了秦大掌柜的笑声,还有那戏谑的表情,让王玄策不禁老脸微红。

“这,这实在是太过失礼了,对了,小程太保与吴王殿下他们呢?”

“他们一路陪着咱们进抵到了洛阳城下,见贤弟你还未苏醒,就径直回城了。”

“不过,小程太保有言,说是待宗庙献俘之后,再来寻你把酒言欢。

好好听一听你在天竺大陆大涨我大唐天朝上国威风的征战之事。”

说到了这,秦大掌柜打量着这位此刻醒酒之后,显得有些局促与拘紧的王主薄,意味深长地道。

“咱们这位汉唐商行的董事长,陛下的爱婿,最是仗义,又好结交天下才俊。”

“而像玄策老弟你这等才俊,肯定会跟他有许多的共同语言……”

王玄策抬手用力地抹了把脸,推开了房门,看向那不远处,哪怕是子夜,可仍旧能见有光晕掩映的洛阳城方向。

“希望吧,倘若有机会再见,王某定要好好赔礼,今日着实太过失仪了。”

……

宗庙献俘,各种讲究,各种仪式,凡祭祀之节有六。一曰卜日、二曰斋戒、三曰陈设、四曰省牲器、五曰奠玉帛、宗庙之晨裸、六曰进熟、馈食。

这六个阶段分别为:仪式前期,通过占卜选定祭祀的实施日期、祭祀前的斋戒、有司设置席位、道具等准备工作;

仪式当日,玉帛的奠献(在宗庙则为晨祼)、食物的供奉。

在唐代的礼制中,祭祀类仪式被划分作上、中、下三个等级,其中,宗庙的祭祀属于大祀。

总之很复杂,复杂到让只听说都觉得脑仁疼的程三郎心中无比庆幸,自己的正式工作是洛阳令。

在这个宗庙献俘的大日子,只需要负责维持城内的治安与秩序就好。

当然,作为一位喜欢吃瓜看戏的年轻人,程三郎当然也不会忘记去凑个热闹。

反正维持秩序的事情,自有差役捕快去干,自己总不能在宗庙献俘这样的大日子里继续窝在僻静的角度里打牌吧?

所以,程三郎跟李恪早早地就蹿到了洛阳城南门外,也就是洛南的定鼎门外。

此刻那两万余名天竺阿三战俘,以及牛马等物,还有各种新奇的兽类,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珍贵的珍宝。

除了那两万多名战俘之外,再就是泥婆罗、吐蕃、后藏、象雄这四国各自派来了两百骑,表示他们都是大唐的仆从军。

再有就是,金沙州派来献俘的五百铁骑,这则属于是大唐的正规军,所以排列在最前方。

只不过,他们都还处于距离定鼎门尚有数里之地,此刻,定鼎门内外,大量衣甲鲜明的禁军士卒已然戒备森严。

另外还有大量的乐手,早就已经准备就续,那些乐手们都抄着各自的乐器,安静地等待着。

而且还有一批乐工则更牛叉,他们一会会伴随着献俘队伍前往宗庙,而且是一边骑马,一边吹奏弹拔。

这想必也就是琵琶马上催的这句著名诗名的由来,机动性乐队。

随着大唐皇帝陛下抵达了城门楼子之上,而禁军士卒,将那些前来看热闹的洛阳百姓们阻拦在一个安全距离之后。

随着大唐天子的许可,号令声一响,宗庙献俘仪式终于开始……

程处弼与李恪,还有一票狐朋狗友,并没有傻不愣登地站在那城头之上扮泥雕木胎。

大伙此刻就在距离定鼎门约五里地的一处高坡之上,架着篝火,烘烤着带来的各种食材。

喝着美酒,吃着美味的烤串,朝着那只正在大路上行走,垂头丧气,全中布巾包裹脑袋的天竺战俘队伍指指点点不已。

……

房二郎一直在站在坡上东张西望,看了半天,虽然只有四五里的样子,但终于还是远了点。

房俊忍不住小声地朝着身后边正在那里指挥着程家的大厨们在那里刷着酱料的程三郎抱怨道。

“处弼兄,你怎么不把咱们的位置安排得近一点,离这么远,小弟我都看不清楚城头上到底都有谁了。”

程处弼打量着那一排排的竹签子,既有肥瘦相间的羊肉串,也有那炙烤得滋滋冒油的五花肉。

当然也少不了烤粉肠、烤大肠等等这些在美丽的大西南的烧烤摊上十分常见的美味。

粉肠兴许北方人不明白是什么鬼,但是南方人绝对很清楚,就是猪的横结肠的一部分,通俗点讲,就是猪的小肠。

这玩意,一定不能跟洗大肠似的,跟搓衣服似的玩命洗它。

而是只能小心翼翼地清洗,需要最大程度地保留猪小肠内的那些粉状物。

千万不要以为那是屎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不洁之物,告诉列位看客。

那玩意,就是粉肠美味的精华所在:一种消化酶营养物质。

第2567章 差点把大唐皇帝陛下的英目闪瞎

这玩意,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火候,吃起来,那种感觉,呵呵……吃过的人都说好。

就像现在,李恪这位吴王殿下,正在旁边守着,一个劲地叮嘱那位烤手多给他刷点料。

程处弼嫌弃地摇了摇头,转过了脸来,打量着那从前方里许处经过的队伍,还有东北方向直线距离四五里的定鼎门方向。

“不离远一点,若是让陛下看到咱们这帮子年轻人居然不正经地欣赏宗庙献俘这样的大喜事。

而是借着机会出来野餐,你觉得合适吗?”

一旁的柴令武,恶狠狠地咀嚼着滋滋冒油的五花肉,一面深以为然地颔首道。

“确实如此,今日宗庙献俘,陛下特地把诸衙门都放了假。

咱们一帮子兄弟正好借着这机会偷偷野个餐,还是离得远些为好。”

李思文抹了抹油嘴,将手中的竹签撂下,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可这样,咱们也就只能看着这帮子俘虏,大场面根本瞧不清楚。”

程处弼看到几位兄弟发起了牢骚,嘿嘿一乐。“你们急啥,让你们在这里瞅,肯定能够让你们能够瞧个真切。”

“程发、程达,你们去那边,把那两口箱子都拿过来。”

不大会的功夫,一口木箱子被摆放到了跟前,程三郎将那口木箱打开,从里边掏出了一个长皮套子扬了扬。

“来来来,诸位兄弟,都赶紧先擦擦手,一人一只千里镜。

咱们弟兄一边喝酒吃肉,一边欣赏这样的大场面,岂不快哉?”

……

二哥程处亮看到了那玩意,赶紧把手中的粉肠三下五除二全抹进了嘴里边,哈着气抬手拿过一只。

打开了皮套之后,里边露出了一支千里镜,这可是经过了升级换代的八倍镜。

美滋滋地抄起开始朝着那定鼎门的方向打量。

“哎哟,不愧是老三,还是你想得周全,诸位弟兄,还是用这玩意看得清楚……”

由于现如今玻璃的纯净度越来越高,亦是让这些千里镜的清晰度也是越来越清楚。

而且作为手持望远望,八倍镜绝对岗岗的。

李震这货也抄起了一支千里镜后,就看到了程三郎自己没拿,而是跑到了另外一口箱子跟前,将它打开。

从里边抽出了一个铁质的三角架子,将这玩意摆放到了地面上。

“哎,我说处弼老弟,你这是在搞什么玩意?”

“呵呵,这是小弟我新弄出来的二十倍望远镜。”

程处弼洋洋得意地从箱子里边一掏,取出了一个前面是两个大得有点夸张的物镜。

而后方则与单筒望远镜目镜大小差不多的望远镜皮套。

将那个皮套解开之后,露出了里边亮晶晶,黄灿灿的玩意,瞬间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处弼兄,你这又是什么鬼?”

“这玩意叫双筒望远镜,之前还属于测试类产品。

好不容易才搞出了一个大倍率的,今日特地拿过来,给列位弟兄们开开眼。”

“像你们手中的八倍镜,而这个,则是二十倍镜。”

“二十倍镜,双筒……处弼兄,来来来,让小弟我先尝个鲜……”李恪这货第一时间挤了上来。

“你急甚子,先等着,我这还没装好,这玩意都差不多得有十来斤重,你端着这玩意不觉得手酸吗?”

程处弼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拍了拍手中这个纯铜打造得十分牢固的好宝贝。

既欢喜,又心酸,欢喜的是,终于搞出了超过八倍镜的新型望远镜,心酸的是,这年头没有工程塑料。

更不可能有什么其他的轻便而又牢固的材料,所以不得以的情况下,程处弼最终决定继续用铜为望远镜的镜身。

所以就整出了这么一个远可观敌,近可杀敌的好宝贝。

一干狐朋狗友全都围拢了过来,看到程三郎将此物小心翼翼地将它安置在了三角支架上。

程处弼把眼睛珠子往前一怼,然后开始调整角度,直到将观察的位置调整到了那定鼎门城楼上之后。

程处弼终于咧嘴露出了笑容。只不过,还没来得及洋洋得意地吆喝两声,就感觉到了肩膀一紧。

“老三,让开让开,二哥我就瞅过单眼的,还没见过这等双眼的宝贝。让我先看……”

“……”程处弼看着那蛮横不讲理的亲二哥,一脸黑线仰天,罢罢罢,能咋办?

“哎哟,我的个乖乖,老三,老三我居然看清楚爹的眉眼了,这,哎哎哎……”

“二哥你能不能别动手,这玩意只能摆在这里看,不能上手,一上手就容易晃动,根本看不清楚……”